知识库 > > 认真落实“一报告两评议”办法进一步提高选人用人公信度(认真落实每一项工作)

认真落实“一报告两评议”办法进一步提高选人用人公信度(认真落实每一项工作)

时间:2023-12-16 作者:本站作者 来源:网络

  《地方党委常委会向全委会报告干部选拔任用工作并接受民主评议办法(试行)》(以下简称《“一报告两评议”办法》),着眼于事后监督制约,是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进一步匡正选人用人风气、提高选人用人公信度的重要举措.组织部门作为党委主管组织、干部工作的职能部门,必须认真学习领会,坚决贯彻执行,切实抓好落实.

一、着力提高思想认识.选人用人,关系民心向背和党的事业兴衰成败.《“一报告两评议”办法》,重在加强干部选拔任用工作党内民主监督,强化党委及组织部门在干部选拔任用工作中的自我约束.每年开展一次“一报告两评议”,对组织部门来讲,是一种经常性的提醒;对新任用干部来讲,是一种有效的激励;对干部群众来讲,是一种负责任的交代.因此,组织部门和广大组工干部要把落实《“一报告两评议”办法》作为认真履行职责、提高组织工作满意度的重要手段,深刻领会和准确把握精神实质,不断增强贯彻落实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二、准确把握内在要求.《“一报告两评议”办法》着眼监督、立足创新、规范有序、科学合理.一是在时间确定上体现时效性.“一报告两评议”一般安排在当年年底或者次年年初的党委全委(扩大)会上进行,有利于及时发现干部选拔任用工作中存在的不足和问题,做到早发现、早纠正.二是在参评范围上体现民主性.除全委会成员参与评议外,要求本级人大、政府、政协领导班子成员,本级纪委常委会成员,法院、检察院主要领导,党委、政府工作部门,人民团体的主要负责人,乡镇党委、政府的主要负责人以及部分党代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和群众代表参与评议,扩大了参与面,增加了干部工作的民意含金量.三是在评议对象上体现针对性.在对干部选拔任用工作进行民主评议的同时,特别要求对近一年内新提拔任用的领导干部进行评议,增强了对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监督的针对性.四是在组织方式上体现制约性.“一报告两评议”由上级党委组织部门会同本级党委组织实施,上级组织部门派员全程参与、全程监督.五是在结果应用上体现了惩戒性.对民主评议满意度明显偏低、干部群众反映强烈的,要追究有关人员的责任,并督促进行整改;对民主评议满意度明显偏低、干部群众意见集中的干部,要进行相应的教育和处理.

三、严格程序选拔干部.《“一报告两评议”办法》虽然实施于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的“事后”,但它将会激励组织部门和组工干部讲原则、守规矩、重程序,认真学习和自觉遵守《干部选拔任用条例》,牢固树立“重品行、重实干、重责任、重基层、重公论”的用人导向,按照民主、公开、竞争、择优的原则选拔任用干部.在干部选拔任用工作中,要做到注重德才兼备、把好资格条件关,尊重群众意愿、把好民主推荐关,力求客观公正、把好组织考察关,严肃组织纪律、把好决策任用关,真正把那些政治上靠得住、工作上有本事、作风上过得硬、群众信得过的干部选拔到各级领导班子中来.

四、认真开展学习培训.《“一报告两评议”办法》等四项监督制度出台实施以后,县委及时召开常委会对学习贯彻进行了安排部署,并在县委理论学习中心组会议上进行了专门学习,形成了党政主要领导带头学、县级干部集中学、组织人事部门自觉学的良好氛围.在学习方式上,我们将学习《“一报告两评议”办法》等四项监督制度与正在开展的创先争优活动结合起来,学习《白银日报》八篇

一报告两评议 公信度

一、引言

“一报告两评议”是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四中全会提出的一项重要举措,旨在提高选人用人公信度,匡正选人用人风气。组织部门和广大干部们必须认真学习领会、贯彻执行、切实抓好落实,从思想认识、内在要求、选拔程序、学习培训等方面入手,共同努力,落实好“一报告两评议”的要求,让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更加公平、公正、公开,让干部群众更加拥护、信任、满意。

二、提高思想认识

选人用人关系民心向背和党的事业兴衰成败。《“一报告两评议”办法》的实施是一种经常性的提醒,对新任用干部来讲,是一种有效的激励,对干部群众来讲,是一种负责任的交代。组织部门和广大组工干部要深刻领会和准确把握精神实质,不断增强贯彻落实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要充分认识到“一报告两评议”的重要性,牢固树立正确用人导向,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选优配强的原则,让选拔任用干部成为增强党的建设和发展的重要保障。

三、准确把握内在要求

《“一报告两评议”办法》着眼监督、立足创新、规范有序、科学合理。在时间确定、参评范围、评议对象、组织方式、结果应用等方面体现了针对性、民主性、制约性和惩戒性。在实施“一报告两评议”时,要注重以下几个方面:

(一)时间确定。要按照规定时间和程序严格执行,确保报告和评议的及时性和有效性。

(二)参评范围。要明确参评对象的范围和标准,确保参评的公平性和公正性。

(三)评议对象。要严格按照程序评议,确保评议的客观性和公正性。

(四)组织方式。要注重民主程序,确保评议的公开透明和公正公开。

(五)结果应用。要严格按照结果应用,确保结果的科学有效和公正公开。

四、严格程序选拔干部

《“一报告两评议”办法》虽然实施于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的“事后”,但它将会激励组织部门和组工干部讲原则、守规矩、重程序,按照民主、公开、竞争、择优的原则选拔任用干部。在干部选拔任用工作中,要做到注重德才兼备、尊重群众意愿、力求客观公正、严肃组织纪律、真正把那些政治上靠得住、工作上有本事、作风上过得硬、群众信得过的干部选拔到各级领导班子中来。

五、认真开展学习培训

《“一报告两评议”办法》等四项监督制度出台实施以后,组织部门和干部们要及时召开会议,对学习贯彻进行安排部署,形成党政主要领导带头学、干部集中学、组织人事部门自觉学的良好氛围。要注重理论和实践相结合,注重培训和实践相结合,注重革和.新创新相结合,注重方法和手段相结合,不断完善干部选拔任用制度,提高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的水平和效能。

六、总结

《“一报告两评议”办法》的实施,旨在提高选人用人公信度,要求组织部门和广大干部们共同努力,落实好上述几点,才能让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更加公平、公正、公开,让干部群众更加拥护、信任、满意。组织部门和广大干部们要进一步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切实把“一报告两评议”落到实处,推动选人用人工作持续健康发展,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一报告两评议 公信度》

随着社会的发展,公信度已经成为了社会经济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个关键要素。近年来,我国政府通过加强对公信度的管理,采取了一报告两评议的机制,以保证公信度的可靠性和可持续性。

一报告两评议制度的基本思路是,当有关部门、企业或个人提出一项公共报告时,将由发布单位和报告接收方(报告接收方可以是政府部门,行业协会,企业组织或其他组织)对报告进行审查和评议。报告接收方必须在有限的时间内,对报告内容进行审查,并给出客观、公正的意见。一旦报告接收方审查后做出的结论被认可,就可以将其作为公信度的参考依据。

一报告两评议机制的出台,旨在实现政府职责、促进公共报告质量和可靠性、健全公信体系,同时也有助于防范和遏制不正当竞争行为。一方面,它有助于提高公众对政府和企业的信心,促进社会经济建设;另一方面,它也有助于提高政府和企业的责任感,有效改善公众对政府和企业的信任度。

总之,一报告两评议制度的出台,既可以提高公信度,又可以改善政府和企业的责任感,有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