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库 > > 动物无害化处理方法合集_动物无害化处理的方法(动物无害化处理是什么意思)

动物无害化处理方法合集_动物无害化处理的方法(动物无害化处理是什么意思)

时间:2024-04-30 作者:本站作者 来源:网络

随着我国畜牧业养殖业的发展,在养殖过程中因各种原因死亡的动物数不胜数。为保护环境减少污染,必须采用动物无害化处理的方法去处理死亡的动物

一、焚烧处置

焚烧处置是通过对动物尸体进行燃烧的处理办法,可适用于所有死亡动物的无害化处理。包括直接焚烧和炭化焚烧。

技术介绍:直接焚烧是借助辅助燃料的热量在富氧条件下对死亡动物直接加热分解,最终成灰渣的过程。炭化焚烧是通过热解的原理,在无氧、高温条件下,将死亡动物转化成高温烟气和性质稳定的固体炭化物,高温烟气进一步燃烧的处置过程。

焚烧处置灭菌彻底,减量明显,处置速度快,设施占地面积小,固形炭化物可回收综合利用,但一次性投资费用高,能源消耗较大,运行成本较高。

技术要求:炭化温度应控制在550℃-650℃,焚烧温度不低于850℃。炭化焚烧前可对死亡动物冷冻破碎处理,可以节省炭化时间,节省运行费用。炭化炉应符合《医疗废物焚烧炉技术要求》(gb19218)的要求。

技术风险:炭化过程中产生含粉尘、氯化氢、二氧化硫、氮氧化物、一氧化碳和二噁英类等污染物的烟气。大型死亡动物需要冷冻破碎,对防疫要求较高。

二、化制处置

化制处置是通过特制容器且在高温高压等条件下对病死动物的处理办法,可适用于所有死亡动物的无害化处理。包括湿化化制、干化化制和碱解法。

1、干化法:

技术介绍:干化化制是在一个密闭的高压容器内,通过对夹层通入高温循环热源加热的方式对死亡动物进行处理,最终得到稳定的灭菌产物,如动物脂肪和干燥的动物蛋白。干化化制处置技术处置速度较快,灭菌彻底,产物可利用率较高,设施占地面积小,但一次性投资费用较高,能源消耗较大,运行成本略高。

技术要求:干化化制温度应不小于134℃,压力不小于0.3mpa(绝对),时间不小于4h。干化化制前可对死亡动物冷冻破碎处理,可以节省化制时间,节省运行费用。

技术风险:干化化制处置需在高温高压容器内进行,操作时应注意安全。处置工艺复杂,对操作人员的要求较高。

2、湿化法

技术介绍:湿化化制是在一个密闭的高压容器内通入高温饱和蒸汽加热的方式对死亡动物进行高温高压灭菌处理,然后固液分离,对固态物进行粉碎、烘干,对液态产物进行油水分离处理、污水处理。湿化化制处置技术处置速度较快,灭菌彻底,产物可利用率较高,设施占地面积较小,但一次性投资费用较高,能源消耗较小。

技术要求:处置温度应不低于134℃,压力应不低于0.3mpa(绝对),时间不小于4h。化制前无需对死亡动物进行破碎处理,并根据物料大小和压力调整化制时间。

技术风险:湿化处置需在高温高压容器内进行,操作时应注意安全。处置工艺复杂,对操作人员的要求较高。

3、碱解法

技术介绍:是在一个密闭的高压容器内通过投加氢氧化纳或氢氧化钾,使死亡动物溶解成含有多肽、氨基酸、糖类以及皂类物质等无菌液态物和其他固体物,并对其进行后续处理的处置技术。碱解处置技术处置速度较快,产物可利用率较高,设施占地面积较小,一次性投资费用较低,但能源消耗较大,运行成本较高。

技术要求:碱解处置需在高温高压容器内进行,添加的碱具有腐蚀性,操作时要注意安全。

技术风险:处置工艺复杂,对操作人员的要求较高。处置后产生的无菌液态物和其他固体物的利用或处理技术要求高。

三、生物处置

生物处置是利用生物发酵技术对动物尸体进行处置,只能适用于非动物疫病死亡动物的无害化处理。经高温预处理后的生物处置,可适用于所有死亡动物的无害化处理。

技术介绍:在死亡动物反应器中,加入生物菌种以及锯末或秸杆、玉米芯、稻糠等辅料,并人工模拟菌种培养条件,产生生物反应,使死亡动物分解生成含多肽、氨基酸、糖类以及皂类等物质,并对产生的降解物质进行后续处理和综合利用。

技术要求:生物处置通常反应温度为55℃-75℃。高温预处理温度应不低于134℃,压力应不低于0.3mpa(绝对),时间不小于4h。

技术风险:常规生物处置灭菌不彻底,对防疫要求高。高温预处理后的生物处置需在高温高压容器内进行,操作时应注意安全。根据农业部农医发〔2013〕34号文《病死动物无害化处理技术规范》中第4.4.2.1条款规定“因重大动物疫病及人畜共患病死亡的动物尸体和相关动物产品不得使用此种方式进行处理”,因此,这个方法适用范围较小。

动物无害化处理方法掩埋

一、选址:

1、应选择地势高燥,处于下风向的地点。

2、应远离动物养殖场(养殖小区)、动物屠宰加工场所、动物隔离场所、动物诊疗场所、动物和动物产品集贸市场、生活饮用水源地。

3、应远离城镇居民区、文化教育科研等人口集中区域、主要河流及公路、铁路等主要交通干线。

二、挖坑

1、掩埋坑体容积以实际处理动物尸体及相关动物产品数量确定。

2、掩埋坑底应高出地下水位1.5m以上,要防渗、防漏。

3、坑底洒一层厚度为2-125px的生石灰或漂白粉等消毒药。

4、将动物尸体及相关动物产品投入坑内,最上层距离地表1.5m以上。

5、生石灰或漂白粉等消毒药消毒。

6、覆盖厚度不少于1米的覆土。并在最上面的覆土上撒上生石灰或漂白粉、消毒威等消毒药。防止其它动物刨食。

三、注意事项

1、掩埋覆土不要太实,以免腐败产气造成气泡冒出和液体渗漏。

2、掩埋后,在掩埋处设置警示标识。

3、掩埋后,要巡查,掩埋坑塌陷处应及时加盖覆土。

4、掩埋后,立即用氯制剂、漂白粉或生石灰等消毒药对掩埋场所进行1次彻底消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