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库 > > 【企业并购案例分析】_企业并购的经典案例分析推荐(企业并购案例分析论文)

【企业并购案例分析】_企业并购的经典案例分析推荐(企业并购案例分析论文)

时间:2024-04-12 作者:本站作者 来源:网络

企业之间互相竞争、弱肉强食是很正常的事情,企业并购是为了更好地发展与进步,接下来让我们来看看企业并购的经典案例分析推荐吧。

2020年企业并购案例一

在2019年末,福布斯富豪榜的前十位已经看不到王健林的名字了。这位曾经的中国首富在过去十年内走了怎样一条跌宕起伏之路,恐怕可以从万达集团的几次收购与被收购当中寻找出一些端倪。

遥想王老板当年,何等风光无限。在鲁豫有约的节目上,他的那一句“先定一个小目标,我先挣它一个亿”毫无争议地成为了2016年年度网络热词。

在2014年底,万达以3.15亿美元价格收购金融机构快钱,并将快钱打造成一家互联网金融公司。这场并购不仅有利于万达搭建自己的支付系统,还为万达开展理财、企业融资、众筹等金融业务提供支持。与互联网企业过度依赖线上流量不同,实体企业的并购更关注利用自身的线下流量优势从而实现线上与线下的无缝对接。通过此次并购,王健林不仅弥补了万达商业帝国当中金融这一块短板,还完成了万达从重型固定资产走向轻型虚拟资产的关键转型。

2016年1月,万达集团宣布以不超过35亿美元现金(折合人民币230亿元)与美国传奇影业公司合并,这是迄今中国企业在海外的最大一桩文化产业的并购,也被看作是中国首富进军好莱坞的标志。

谁料此后风云突变,2017年万达集团将13个文旅项目的91%股权和77家酒店打包出售给融创中国和富力地产,总金额637.5亿元;2019年,又将万达百货下属37家门店出售给了苏宁易购。在这两年多的时间里,万达出售资产已超过千亿,包括酒店、文旅、海外地产、物管、百货以及多个海外项目。

虽然从买方变成成为了卖方,但瘦死的骆驼比马大,万达集团在出售资产的过程中也在悄然完成了重大转型。

2020年企业并购案例二

在并购的世界里,还有一种模式不可被忽视,那就是通过反向收购实现借壳上市的目的。其中,顺丰控股在2017年完成上市可谓2010年代最著名的一次反向收购案例了。

2017年2月24日,中国快递业“一哥”王卫带领他的顺丰控股赴深圳借壳上市。上市当天,顺丰控股市值已达2300亿,超过了众多老牌上市公司,而老板王卫的身价也骤然暴涨,距离当时的中国首富身价仅差五个涨停板。

顺丰控股能够在当时的资本市场上大放异彩,与其针对鼎泰新材的反向收购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首先,鼎泰新材以其净资产作价8亿,与顺丰控股全体原股东持有的顺丰控股100%股权等值部分进行置换,顺丰控股作价433亿元;然后,由鼎泰新材以发行普通股394981万股,每股10.76元,共计425亿元,向顺丰全体原股东购买资产置换的差额;最后,鼎泰新材拟以不低于11.03元/股向其他不超过10名特定投资者发行股份不超过72,595.47万股,共计80亿元。交易完成后,王卫所控制的明德控股(顺丰控股原股东)将持有鼎泰新材总股本的55.04%,明德控股将成为公司控股股东,王卫将成为上市公司实际控制人,顺丰实现借壳上市。

曾经,顺丰作为“四大坚决不上市的企业”(另外三家是华为、老干妈、娃哈哈),对资本市场嗤之以鼻。但随着快递业逐渐进入竞争残酷无情的红海战场时,顺丰也不得不考虑利用a股市场完成股权融资。此外,相比漫长的ipo流程,通过借壳方式完成曲线救国也是更加实惠的方式。

2020年企业并购案例三

在2019年末,福布斯富豪榜的前十位已经看不到王健林的名字了。这位曾经的中国首富在过去十年内走了怎样一条跌宕起伏之路,恐怕可以从万达集团的几次收购与被收购当中寻找出一些端倪。

遥想王老板当年,何等风光无限。在鲁豫有约的节目上,他的那一句“先定一个小目标,我先挣它一个亿”毫无争议地成为了2016年年度网络热词。

在2014年底,万达以3.15亿美元价格收购金融机构快钱,并将快钱打造成一家互联网金融公司。这场并购不仅有利于万达搭建自己的支付系统,还为万达开展理财、企业融资、众筹等金融业务提供支持。与互联网企业过度依赖线上流量不同,实体企业的并购更关注利用自身的线下流量优势从而实现线上与线下的无缝对接。通过此次并购,王健林不仅弥补了万达商业帝国当中金融这一块短板,还完成了万达从重型固定资产走向轻型虚拟资产的关键转型。

2016年1月,万达集团宣布以不超过35亿美元现金(折合人民币230亿元)与美国传奇影业公司合并,这是迄今中国企业在海外的最大一桩文化产业的并购,也被看作是中国首富进军好莱坞的标志。

谁料此后风云突变,2017年万达集团将13个文旅项目的91%股权和77家酒店打包出售给融创中国和富力地产,总金额637.5亿元;2019年,又将万达百货下属37家门店出售给了苏宁易购。在这两年多的时间里,万达出售资产已超过千亿,包括酒店、文旅、海外地产、物管、百货以及多个海外项目。

虽然从买方变成成为了卖方,但瘦死的骆驼比马大,万达集团在出售资产的过程中也在悄然完成了重大转型。

2020年企业并购案例四

在并购的世界里,还有一种模式不可被忽视,那就是通过反向收购实现借壳上市的目的。其中,顺丰控股在2017年完成上市可谓2010年代最著名的一次反向收购案例了。

2017年2月24日,中国快递业“一哥”王卫带领他的顺丰控股赴深圳借壳上市。上市当天,顺丰控股市值已达2300亿,超过了众多老牌上市公司,而老板王卫的身价也骤然暴涨,距离当时的中国首富身价仅差五个涨停板。

顺丰控股能够在当时的资本市场上大放异彩,与其针对鼎泰新材的反向收购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首先,鼎泰新材以其净资产作价8亿,与顺丰控股全体原股东持有的顺丰控股100%股权等值部分进行置换,顺丰控股作价433亿元;然后,由鼎泰新材以发行普通股394981万股,每股10.76元,共计425亿元,向顺丰全体原股东购买资产置换的差额;最后,鼎泰新材拟以不低于11.03元/股向其他不超过10名特定投资者发行股份不超过72,595.47万股,共计80亿元。交易完成后,王卫所控制的明德控股(顺丰控股原股东)将持有鼎泰新材总股本的55.04%,明德控股将成为公司控股股东,王卫将成为上市公司实际控制人,顺丰实现借壳上市。

曾经,顺丰作为“四大坚决不上市的企业”(另外三家是华为、老干妈、娃哈哈),对资本市场嗤之以鼻。但随着快递业逐渐进入竞争残酷无情的红海战场时,顺丰也不得不考虑利用a股市场完成股权融资。此外,相比漫长的ipo流程,通过借壳方式完成曲线救国也是更加实惠的方式。

2020年企业并购案例五

01中化国际、安迪苏等多家上市公司公告称,接到实际控制人来函,中国中化集团有限公司(中化集团)正与中国化工集团有限公司(中国化工)筹划战略性重组。重组方案具体内容及其实施尚须履行相关批准和监管程序。中化集团与中国化工均为世界财富500强公司,中化集团拥有员工约6万人,业务涵盖能源、化工、农业等不同行业。中国化工则是国内最大的化工企业,旗下员工约16万人。中国化工集团与中化集团宣布,正在将旗下农业板块主要资产整合进中国化工集团新设立的控股公司中农科技。中农科技拟更名为“先正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总部设于上海。中国化工拟将其持有的先正达股份公司(syngenta a.g.)100%的股份和安道麦股份有限公司74.02%的股份划转至先正达集团,同时,先正达集团拟受让中化集团下属农业板块的主要资产。此次涉及注入的板块资产总额规模逾2000亿元。

法国两大支付公司将合并

02法国最大的两家支付公司源讯(worldline)和ingenico宣布合并,组建欧洲领先的支付公司。worldline将以78亿欧元(合86亿美元)收购ingenico。这两家公司2019年的营收总计达到53亿欧元。worldline的市值是其销售额的四倍,是ingenico市值的两倍。合并后公司的荷兰竞争对手adyen市值为250亿欧元。

科氏工业收购软件公司infor

03 美国最大私人企业之一的科氏工业(koch industries)收购企业级管理软件公司infor。科氏工业旗下的koch equity development将收购由golden gate capital资本持有的infor剩余股权。交易将于2020年上半年完成,该交易条款并未披露。infor将成为koch industries的独立子公司,并继续在其现有的管理团队下独立运营。本次收购价格据称达到了130亿美元。私人控股科技公司infor成立于2002年,总部在美国纽约,是全球第三大企业级应用软件及服务供应商,2018年全年营收31.28亿美元。

阿尔斯通收购庞巴迪火车业务

04法国阿尔斯通(alstom)已就收购加拿大庞巴迪(bombardier)的铁路业务签署谅解备忘录,同意收购庞巴迪的轨道交通设备子公司——庞巴迪运输公司。这笔交易使庞巴迪的铁路部门的企业价值(包括债务)达到了82亿美元。交易完成后,阿尔斯通将获得约750亿欧元的未交货订单及约155亿欧元的营业收入。魁北克储蓄投资集团承诺将所持股权出售获得的约20亿欧元,再追加7亿欧元投资阿尔斯通,以持有阿尔斯通约18%的股份,成为其最大股东。

摩根士丹利收购亿创理财

05摩根士丹利(morgan stanley)宣布,以130亿美元的价格收购亿创理财(e*trade financial corp).,使这个华尔街巨头增添零售经纪业务的同时,也延续了行业整合趋势。此次全股票收购交易将使摩根士丹利管理的客户资产在2.7万亿美元的基础上再增加3600亿美元。摩根士丹利还获得了e*trade的直接面向消费者和数字化的能力,以补充其以咨询为中心的全方位服务经纪业务。

2020年企业并购案例六

谁是企业家当中的活雷锋?这个答案莫衷一是,但在2017年中旬却有着一个出人意料的候选,他就是商业界传奇人物——融创中国董事会主席孙宏斌。这位曾经年轻有为却又身陷囹圄、创业失败却又东山再起的男人再一次令世人刮目相看。

2017年1月,孙宏斌带着150亿宣布入股当时正在锤死挣扎的乐视,并担任乐视网董事长。孙和乐视老板贾跃亭虽然同为山西老乡,但当时的乐视早已风声鹤唳,能够在此帮老乡一把堪比“抱薪救火”。然而故事还远没有结束,同年7月融创以632亿元的天价收购了万达旗下13个文旅项目和76间酒店,这是中国房地产企业间最大的一次收购交易。

2018年,孙宏斌接手海航地产集团旗下两家地产公司,交易金额共19.33亿元,再次担当了接盘侠。在商业领域里,能够雪中送炭确实值得称赞,但残酷的现实是必须要面对的事情。时至今日,乐视网依然深陷泥潭,而孙宏斌的好老乡则在美国继续着他那所谓的“造车梦”。

尤其可见,所谓的“孙宏斌轮”其实就是孙宏斌专门为那些曾经显赫一时、如今却又麻烦不断的企业提供融资帮助。正是因为孙宏斌这种看似“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慷慨解囊,在投资轮次领域才会出现一个段子:天使轮、a轮、b轮、c轮、bat轮、pre-ipo、ipo、孙宏斌轮(end)。

2020年企业并购案例

随着全球化的加速和市场竞争的加剧,企业并购已经成为一种主流的商业行为。在2020年,尽管受到新冠疫情的影响,但仍然有许多企业进行了并购活动,下面就介绍几个2020年的企业并购案例。

1. 微软收购bethesda softworks

在2020年9月21日,微软宣布以75亿美元的价格收购bethesda softworks,这是一家以开发游戏著名的公司。此次收购对于微软来说,是其最大的收购之一。据微软ceo萨提亚·纳德拉所说,这次收购是为了扩大微软的游戏业务,提高其在游戏市场中的竞争力。

2. 阿里巴巴投资菜鸟网络

在2020年8月,阿里巴巴宣布将投资1000亿元人民币(约合142亿美元)用于菜鸟网络的发展。菜鸟网络是一家物流服务公司,旨在提供全球化的物流解决方案。此次投资将帮助菜鸟网络扩大其国际物流业务,提高其在全球物流市场中的竞争力。

3. 谷歌收购fitbit

在2020年1月,谷歌以20亿美元的价格收购了fitbit,这是一家以生产智能手环、智能手表等智能健身设备著名的公司。谷歌此次收购旨在扩大其智能健身设备的业务,并进一步提高其在智能设备市场中的竞争力。

4. 中国保险集团收购英国保险公司aviva

在2020年11月,中国保险集团以21亿英镑的价格收购了英国保险公司aviva的亚洲业务。这是中国保险集团历史上最大的一笔收购。此次收购将有助于中国保险集团扩大其在亚洲地区的保险业务,并进一步提高其在国际保险市场中的竞争力。

5. 万科房地产收购xx华侨城

在2020年6月,万科房地产以380亿元人民币(约合54亿美元)的价格收购了xx华侨城的房地产业务。此次收购将有助于万科房地产进一步扩大其在国内房地产市场中的份额,并提高其在房地产行业中的竞争力。

以上是2020年几个较为知名的企业并购案例,这些案例从不同的角度体现了企业并购的重要性,并揭示了企业并购在全球市场竞争中的角色。企业并购不仅可以扩大企业的规模,提高企业的市场份额,还可以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实现跨越式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