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女排寄予了中国人太多的情结.不知有多少人因为女排影响,从此成为一个铁杆体育迷;也不知有多少人,从来不看比赛,但女排的每一次胜利都让他们热血沸腾.
12月12日下午,中国女排一行来到南昌县莲塘三中,进行了中国女排精神报告会.
【忘我拼搏】对于新老女排精神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女排姑娘赵蕊蕊认为:“相同点就是女排的拼搏精神一直在延续,不同点就是时代发生了变化,女排精神也要适应这个大环境,代代相传下去.”主教练陈忠和也对女排精神做了一个解读:“女排精神主要是体现在拼搏,就在球场上这种忘我,我觉得在困难当中,大家能够团结在一起,能够忘我,抛开自己的一切,就能够反败为胜,这就是忘我的拼搏精神.”一次次的生死逆转,一次次完成“不可完成”的自救,没有什么比“拼搏”更能充当老女排的标签.
【永不放弃】中国女排能够超越别人,超越自己,总有一股力量在传递.领队李全强说,在我们新女排连续获得世界杯和奥运会两块金牌后,那种精神终于又回来了,传承下来的女排精神无时无刻不给人以震撼:那就是坚韧,永不放弃、不达目的誓不休的豪迈;那就是自信,只要有一线希望也要拼争到底的倔强;那就是团结,为了共同的理想尽情施展每个人的才能;那就是拼搏,似乎每个人永远都有用不完的力量.
【从零开始】到目前为止,中国女排已建起包括世界杯、世界锦标赛和奥运会在内的7座冠军丰碑.领队李全强说:“无论我们取得什么样的好成绩,那都已经成为过去,一切要从零开始!”国人给予女排掌声和鲜花的同时,对她们也有了更高的期望,期望她们能在今后的比赛中再创辉煌、为国争光.李全强说:“所以,我们必须保持清醒的头脑,世界冠军的取得,并不意味着具备了每战必胜的把握和实力.因此从现在开始,必须忘记那些鲜花和掌声,从零开始.”
【艰苦朴素】陈忠和说:“艰苦朴素,这就是我理解的老女排.现在的年轻人大多是独生子女,娇气,缺少吃苦性.这就要求不断强化思想教育,带她们到最艰苦的地方参观、军训,请老女排队员给她们讲课,使队员在训练作风上真正感受到队伍的荣誉和压力感.其实,什么时候都要提倡发扬老女排精神,只有这样,中国女排才有可能再次走上冠军之路.老女排的胜利,是实力的胜利,更是精神的胜利.”
【汗水与血水】要成功,必须要付出.对于女排的成功,李全强和陈忠和不约而同地都说到了“苦练”.金牌的背后,不知流淌着多少汗水与血水.“从八点半走进训练馆,一上午的训练经常要到下午两点半、三点,‘拖课’的原因就是没有达到训练要求,没有完成训练目标;晚上要训练到什么时候,我自己也记不住.”陈忠和说.每个队员始终以“细节决定成败”、“没有任何借口”的态度投入训练.没有身高、力量等方面的优势,女排就是靠苦练达到了世界巅峰.
【团结与凝聚力】中国女排靠的是整体优势叱咤世界排坛.天衣无缝的配合,心有灵犀的默契,无往不胜的意志力,高昂的士气,这些都来源于女排队伍的团结和凝聚力.李全强说:“一旦女排内部的凝聚力得不到保证,单纯依靠技术、强攻是无法占据优势的.一根筷子轻轻一折就被折断,十根筷子紧紧抱成团就折不断.拼搏与智慧、团结与个性,这是新女排精神给全世界的最完美诠释.”
有理由相信,以“女排精神”为动力,中国的体育事业将走向新的辉煌.
相关报道
主帅戏说姑娘绰号 (本报记者夏晓)
在12日下午的“中国女排精神报告会”上,中国女排主教练陈忠和幽默地向与会听众一一介绍女排姑娘们的绰号,每一次介绍都引来台下一片笑声和掌声.
“熊猫”冯坤
陈忠和乐呵呵地说:“熊猫可是国宝哦,我们的队长冯坤当然也是国宝.”为什么冯坤被称作“熊猫”呢?陈忠和介绍说,冯坤场下是个慢性子,办事、说话总比别人慢半拍,所以被队友们称作“熊”.后来,和姑娘们比个头总受“压迫”的队医秦伟“打击报复”:“她哪有熊那么厉害,不过是一只熊猫.”于是,“熊猫”成了冯坤的绰号.
“三儿”李姗
陈忠和说:“李姗的绰号是‘三儿’,她今年23岁,身高1.85米,场上可以适应副攻和接应二传两个位置.出色的拦网是她的撒手锏,李姗是中国女排最能侃的姑娘之一,天南地北,风土人情,她都能指点一二.衣着时尚,运动服之外的服装很前卫.”
“土豆”张娜
张娜来自天津,身高1.81米.作为自由人,她的基本功扎实,防守面广,一传的控制范围大.场上能始终保持旺盛的斗志.张娜为人豪爽,几个人在一起聊天时,她的嗓音永远是最“亮”的.所以,还有另一个名字:“大嗓门子”.
“网上长城”赵蕊蕊
来自八一队,身高1.97米的赵蕊蕊,是中国女排与高大型的欧洲球队抗衡的“本钱”,因为赵蕊蕊的存在,中国女排才会形成高快结合的打法.3.15米的拦网高度在任何队员面前都是一堵墙.赵蕊蕊经常向人更正:“我不是1.97米,是1.96米.”赵蕊蕊喜欢画画,还善裁剪,一块花布到她手里,三刀两剪子就能变成一件时尚装.
“比萨剑香”张萍
21岁的张萍是队里年龄最小的球员,她被称为“比萨剑香”,在场上司职副攻,爆发力强,攻击灵活,防守顽强,富有团结拼搏精神.有一次张萍去吃比萨饼,结完账后店家送给她一块比萨饼模型.此后,张萍和“比萨饼”成了好朋友.
“大炮”周苏红
陈忠和指着周苏红笑眯眯地告诉大家:“这位长得秀气,喜欢看书、唱歌的姑娘叫周苏红,她是中国队的主力接应二传.但这么漂亮的姑娘却有个不大雅的绰号―――‘大炮’!最早叫‘大炮’时有些贬义,是说她发球时经常偏离目标,直接飞到场外.今非昔比,‘炮手’的准头越来越高,而且力量十足,很少有人吃得住哦!”
女排的英雄城之旅 (本报记者周霖摄)
与江西媒体记者见面
参观滕王阁
瞻仰八一南昌起义纪念塔
为热情的市民签名
(本报记者夏晓 大江网-江西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