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选回答
高校教师待遇千差万别,即便是同样一所学校,不同院系,不同职称,收入差别也很大.比如,经济管理类院系通常是大学里面的土豪,一般老师的收入都比文科的院系高.诸如历史哲学系通常收入是比经济管理类低的.外语类有的老师有兼职,除了收入外,会有一些额外的收入,当然也要自己付出劳动.
据调查,深圳和广州大批的企业迫切希望得到著名高校专家的知识资源,北京高校著名教师来广州和深圳讲课有广阔的市场.一流名气的高校教师每天讲课收入大约在2万至3万元,二流名气的每天1万至2万元,三流名气的每天5000元至8000元.西部大开发后,名师讲课风又席卷西部,京师高校知名学者的讲课收入虽然比深圳、广州低一些,但一般都以现金的方式结算,或者直接打到其个人账户上.重庆某通讯公司人力资源部负责人透露,该公司邀请当地大学老师来讲座,每次约两个小时,支付给他们的报酬为500元至1800元不等,如果邀请北京、上海等地名校特别知名的教授,最高费用达8万元.这样高收入的教授一般是技术或学科权威,有的还有其他重要的社会职责.
百万年薪聘来的多是海外热门学科学者
复旦大学去年开出“百万年薪”全球招聘生命学院院长,最后美国辛辛那提大学的终身教授金力脱颖而出,此举曾引发激烈讨论.这位院长的年薪全校最高,而该院副院长一年薪水还不及他一个月.这种情形在京、沪、穗等地的一些重点大学已不鲜见.除了高薪从海外聘请热门学者外,一些院士也被多所大学特聘为教授,年薪高于一般教授.
一般大学教师月薪万元以上的不到5%
华南理工大学原校长刘焕彬教授说,如果年收入在12万元以上算高收入者,华南理工大学的教授、副教授、讲师和助教当中,真正达到这一标准的人,估计比例不到5%.而华南理工大学的教师收入水平以及对外活动能力在国内高校当中,还算是比较好的.
广东省政协委员、广州大学党委书记陈万鹏说:广州大学全校在职教师大约2400名,真正属于高收入者的,应该在100人左右,这个比例还不到5%.广州大学教师目前的月收入平均在4000元左右.某些院系的某些老师收入颇高,这是高校教师中的普遍观点;相对而言,一些基础性学科老师则往往是高校中的“低收入阶层”.
省市级高校青年教师月收入3000元左右
夏老师是某理工大学的青年教师,他现在的月收入就是3000元左右.而高校的授课教师当中,青年教师是占大多数的.夏老师说:如果以年收入达到12万元以上来划分的话,我们学院能够成为高收入教师的比例估计在20%.我们这些年轻的教师,年收入最高也就在4万元左右.
“我的年薪只有2万多元”.长春师范学院张老师工作8年了,现在是讲师,每月工资1200元,加上课时费,每月有2000多元的收入.张老师说:“有一些课时少的同事去做兼职,教计算机的老师去一些辅导班讲课,每月能多收入1000多元;还有一些教艺术课的老师在外面带学生,把兼职的收入都算上,月薪五六千元.”长春理工大学刘老师说,一般省市级高校教师的薪水很难达到高收入水准.
在南方一所农业大学工作的彭老师,收入基本上由四大块组成:职务工资+津贴+课时费+补助.刚当教师的时候,职务工资属于高校最低一级,每月只有500元左右,新教师的津贴每个月补助300元.至于课时费,由于彭老师所教授的课程属于学校新上马的专业,学校没有给她安排课程,她就没有课时费,各种补助有400元左右.彭老师工作4年多了,已经成了讲师,她的月收入全部加起来也不过2500多元.西南政法大学杨艺老师说,学校青年辅导员月收入还不到2000元.
跟社会联系更多的专业更能赚到钱
北京大学中文系副教授孔庆东在谈到高校教师收入差距时称:“跟社会联系更多的专业可能更能赚到钱,但是社会总资源是有限的.到底有多少富豪教师,占比例多少,都没有统计.我感觉学校大部分老师是贫穷的,如搞古代汉语、宗教学科的,这样的老师是大多数.”
学科在社会适用性上存在的差异,决定了此学科教师收入之间的差异.
北京大学社会学系教授郑也夫说,经济学、管理学的教师收入很高.他们除了完成系里的教学任务以外,还给企业加班,一些人还会给非正式注册的学生上课挣钱.“我知道有的学科教师收入一年可以接近百万元.其实很多院系都很重视挣钱,只是某些学科接触社会的程度多一点,能够多捞一笔.其他院系不是不想,而是不能.”
北京理工大学的吴教授说:“目前,名校与非名校,老师的工资收入有很大差距,而同一学校的不同学院,老师的工资收入同样差距很大.”如中国人民大学作为偏文科类高校,与理工科院校相比,教师的工资和岗位津贴等收入要低一些.“科研项目多的理工科院校,教师的收入中,课题项目经费占很大比重.”吴教授说,北京理工大学的科研经费数额在北京高校中位列前三,有时一个课题的科研经费就高达几千万元.“近年来,理工类院校教师的平均收入水涨船高,很多教授年收入不止30万元,相比之下,文科院校的教授年收入不足10万元的占多数.”吴教授提到.
自上世纪80年代末以来,为推动科技成果转化,许多高校教授都积极找课题、跑项目、要经费.由于某些项目经费中可以比较自由地支配,许多教师对此忙得不亦乐乎,甚至不愿再从事教学.另外,不少理工院系的教师在一些公司里做兼职工程师,或搞专利发明、开公司推广技术等,收入也很可观.“有人十几年拉项目可以挣到100万元,每年平均有十万八万元的收入.”北京大学社会学系教授郑也夫告诉记者.他透露说,很多教授为了拉项目,不断地请客吃饭,这在高校中是一种普遍的现象,许多教师申请了项目却廉价包给学生做,“纳税人的钱给白糟蹋了”.
校内各院系创收能力的不同,使各院系之间发放的奖金数额有较大差距
据了解,高校中不同的院系都有自己的创收办法.例如北京某高校的人文学院每年招收一定数量的单独考试学生,多是在北京当地工作过的、参加学院组织的考试而入校的,因为不属于国家计划内招生,学院会收取比统招生高很多的培养费,这一笔额外中的一部分将以讲课费的名义分发给授课教师.
南开大学社会学系王处辉教授曾在《高校教师收入知多少》一文中对高校教师的收入进行过详细的调查研究.他指出,社会和市场直接需求较大的学科,办班就较容易,所以办班多,招生数量也大,相应地创收额也大.对于各类办学创收收入,学校有明确的分成规定,办的类别不同,学校提留的比例也有所不同.大体说来,学校的提留在45%至55%之间,其部分则归直接创收的院系所有.归直接创收院系所有的部分,又按学校规定的比例划分为发展事业费、集体福利费和奖金3个部分.发展事业费固然要用于改善办学条件的,而奖金则由直接创收单位按各单位自己的规定发给本单位的教职工,作为院系奖金,集体福利费部分也用于所在单位教职工改善福利待遇,其中相当一部分是以实物形式发给本单位教职工的.这成为校内不同院系之间收入和实际福利待遇差距的重要因素.
据他调查,校内各院系创收能力的不同,使各院系之间发放的奖金数额有较大差距.创收多的院系,每年可发给本单位教职工的奖金可达人均三四万元,而有的院系则没有能力给本单位教职工发奖金.也有些没有办法创收的院系领导为了安抚民心,年底东拼西凑才能给每位教职工发几百元奖金.总之,各院系教职工之间的奖金收入的差别是较大的,这最终造成了同在一校工作的教职工之间经济收入的差距.
高校文科教师在理工大学工作怎么样
高校文科教师的工资待遇因学校、院系、职称等因素而千差万别。在理工大学这样的高水平大学里,文科类院系的老师收入相对较低,但是工作环境和发展前景却非常优越。
理工大学作为一所综合性大学,拥有多个学院和研究中心,其中包括文学院、外国语学院等文科类院系。在这些院系中,文科教师的工作内容主要是教授人文社科类的课程,如语言文学、哲学、历史等。他们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人文素养,使学生具备独立思考、判断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理工大学的教学环境和设施非常优越,文科教师可以利用先进的教学设备和多媒体技术,提高教学质量和效果。同时,理工大学还注重发展教师的教学能力和教学方法,组织各种教学研讨活动和培训课程,帮助教师提高教学水平和能力。
除了教学工作,文科教师还需要积极参与科研活动,为学科建设和发展做出贡献。理工大学拥有多个研究中心和实验室,为教师提供了广阔的科研平台。文科教师可以参与各种学术研讨会、论文发表和科研项目申请,不断提高自己的学术水平和研究能力。
在理工大学工作的文科教师,不仅可以享受到良好的工作环境和发展前景,还可以获得一定的福利待遇。理工大学为教师提供了完善的社会保障、医疗保障和住房补贴等福利,让教师感受到了学校的关爱和支持。
当然,文科教师的收入在理工大学里并不是最高的。理工大学的经济管理类院系是高校里的土豪,收入要高于文科类院系。但是,文科教师的工作内容和职业价值是无法用收入来衡量的。他们的工作是培养人才,传承文化,为社会和国家的发展做出贡献,这是一份高尚的职业。
总体而言,高校文科教师在理工大学的工作条件和发展前景非常优越,是一份非常有价值的职业。如果你对人文社科有浓厚的兴趣,喜欢挑战和创新,那么在理工大学工作将是你的不二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