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库 > > 公文特定用语合集_公文中的特定用语(公文有特定的效用)

公文特定用语合集_公文中的特定用语(公文有特定的效用)

时间:2024-03-17 作者:本站作者 来源:网络

无论从事专业工作,还是从事行政事务,都要学会通过公文来传达协调各种关系,小编来梳理一下公文写作中常见的特定用语和批示用语,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哦。

公文中的特定用语1

1.兹因:开端用语,主要用于文章开头,其解释是现在因为。

2.承蒙:谦敬用语,用于表示谦敬,具体解释为“多亏受到”。

3.届期:就是到时候的意思。

4.谢忱:表示“感谢的心意”。如:谨致谢忱;聊表谢忱等。

5.谨悉:引叙用语,多用于复文引据,表示知道的意思。

6.以资:把...用来作为...。如:以资鼓励。

7.鉴于:过渡用语,公文中承上启下的用语,表示因为,考虑到。

8.顷接:也是用语复文引据,如:倾接慰问电,至感温馨;倾接校友会通报,感非言馨。字面解释为:不久以前。

9.业经:经办用语,表明进程,经过....(帮助)。

10.责成: 拟办用语,用于审批拟办,指定某人或某机构办成某件事。

11.拟请:期请用语,用于表示期望请求。拟:计划,请:请求。

12.如蒙:期请用语,用于表示期望请求。意思是:如果能够得到....

13.此复:用于复文结尾,表示特此作为回复。

公文中的特定用语2

类别 用语名称 作用 常用特定用语

1 开端用语 主要用于文章开头,表示发语、引据 为、为了、为着、查、接、顷接、根据、据、遵照、依照、按照、按、鉴于、关于、兹、兹定于、今、随着、由于。

2 称谓用语 用于表示人称或对

单位的称谓 第一人称:我、我单位、本人、本公司、 我们、敝单位。

第二人称:你、你局、贵公司、贵方。第三人称:他、该公司、该项目。

3 递送用语 用于表示文、物递

送方向上行:报、呈。平行:送。

下行:发、颁发、颁布、发布、印发、下达。

4 引叙用语 用于复文引据 悉、接、顷接、据、收悉。

5 拟办用语 用于审批、拟办 拟办:责成、交办、试办、办理、执行。

6 经办用语 用于表明进程 经、业经、已经、兹经。

7 过渡用语 用于承上启下 鉴于、为此、对此、为使、对于、关于、如下。

8 期请用语 用于表示期望请求 上行:请、恳请、拟请、特请、报请。

平行:请、拟请、特请、务请、如蒙、即请、切盼。下行:希、望、尚望、切望、请、希予、勿误。

9 结尾用语 用于结尾表示收束 上行:当否,请批示; 可否,请指示;如无不当,请批转;如无不妥,请批准;特此报告;以上报告,请批转;以上报告,请审核。

平行:此致敬礼;为盼;为荷;特此函达;特此证明; 尚望函复。

下行:为要;为宜;为妥;希遵照执行;特此通知; 此复;为……而努力;……现予公布。

10 谦敬用语 用于表示谦敬 承蒙惠允、不胜感激、鼎力相助、蒙、承蒙。

11 批转用语 用于上级对下级来文的批转处理批转、转发。

12 征询用语 用于征请、询问对有关事项的意见、态度 当否、妥否、可否、是否妥当、是否同意、如无不当、如无不妥、如果可行等。

公文中的特定用语3

一、公文常用特定用语

1.开端用语。主要用于文章开头,表示发语、引据。为、为了、为着、查、接、顷接、根据、据、遵照、依照、按照、按、鉴于、关于、兹、兹定于、今、随着、由于。

2.称谓用语。用于表示人称或对单位的称谓。第一人称:我、我单位、本人、本公司、我们、敝单位。第二人称:你、你局、贵公司、贵方。第三人称:他、该公司、该项目。

3.递送用语。用于表示文、物递送方向。上行:报、呈。平行:送。下行:发、颁发、颁布、发布、印发、下达。

4.引叙用语。用于复文引据。悉、接、顷接、据、收悉。

5.拟办用语。用于审批、拟办。拟办:责成、交办、试办、办理、执行。6.经办用语。用于表明进程。经、业经、已经、兹经。

7.过渡用语。用于承上启下。鉴于、为此、对此、为使、对于、关于、如下。

8.期请用语。用于表示期望请求。上行:请、恳请、拟请、特请、报请。平行:请、拟请、特请、务请、如蒙、即请、切盼。下行:希、望、尚望、切望、请、希予、勿误。

9.结尾用语。用于结尾表示收束。上行:当否,请批示;可否,请指示;如无不当,请批转;如无不妥,请批准;特此报告;以上报告,请批转;以上报告,请审核。平行:此致敬礼;为盼;为荷;特此函达;特此证明;尚望函复。下行:为要;为宜;为妥;希遵照执行;特此通知;此复;为……而努力;……现予公布。

10.谦敬用语。用于表示谦敬。承蒙惠允、不胜感激、鼎力相助、蒙、承蒙。11.批转用语。用于上级对下级来文的批转处理批转、转发。

12.征询用语。用于征请、询问对有关事项的意见、态度。当否、妥否、可否、是否妥当、是否同意、如无不当、如无不妥、如果可行等。

二、常见的批示用语

1.审批公文用语的一般规则

(1)圈阅即表示同意(签发文件除外)。

(2)如果文件上出现审批人姓名,审批人在自己姓名上划圈即代表签字。如果文件只出现审批人所在单位名称或职务统称(如:办公厅、人教司、署领导、司领导等),审批人应当在单位或职务上划圈并在近旁签字。

(3)批示应该注明年月日。

(4)批语对象是上级的,一般称职务﹔是平级、下级的,一般称同志。(5)批语对象为多人的,区别以下情况表述:

①如果是任选的组合,应按惯例排序,可用“并”字按一定标准分类。例:按职务分类如“××、××、××副审计长并××、××、××同志(司长)”﹔按性质分类如“××、××、××司(以上为署内单位)并××、××、××特派办(以上为派驻单位)”

②如果是工作流程组合,可按照流程顺序排列。例:“××局长并×副审计长”;“×主任并×副审计长、审计长”;

③如果是多个对象承办事项,须明确主办人。例:“××负责(或牵头),××、××会同(或配合)办理”。

此外,审批公文应使用符合档案规范的书写工具。2.几种常见情况的批示用语

(1)签发文件

①直接签发:签发人批示“发”、“同意”、“速发”等,签字并注明年月日。(如不同意发文,可批示“不发”、“缓发”、“修改后重报”等,签字并注明年月日。)

②请他人审阅后再发:签发人批示“请××阅后发”,签字并注明年月日。③改请他人签发:在发文单“签发”栏之外批示“请××签发”。

④请补充、修改后发:签发人批示需要补充或修改的意见后,先行签字并注明年月日。(只适用于做简单补充修改的情况。如果需要做较多重大修改,则应批示退回办文单位重办。)

(2)请领导签发文件

①直接签发:“请××签发。”

②请他人审阅后再报签发人签发:“请××(单位)审阅并报××签发。”

③先会签(复核)后签发:“请××(单位或个人)会签(复核)并报××签发。”(适用于各会签单位事先已经基本协调一致的情况。)

(3)请××单位签发文件

①直接签发:“请××单位签发。”(如确知此单位领导在单位,也可直接批示“请××领导签发”、“请××同志签发”。)

②请他人审阅后再签发:“请xx(单位或个人)审阅并请xx单位签发。”

③先会签后签发:“请××(单位)会签并请××签发。”(适用于会签单位事先已经基本协调一致的情况。××签发文件即已包含自己的会签职能在内,无须在此处另外出现“请××会签”字样。)

(4)批示阅读文件

认为需要送他人阅读的文件,通常批示“请××阅”、“请××、××阅”、“请××阅研”。如必要,可以注明送阅的理由或提出自己的意见、建议、要求。(此类阅件通常不须回复意见。)

(5)批示办理文件

①对需要由上级作出批示的办件,可批示拟办意见“拟……,请××阅示”、“建议……,请××批示”;上级批复“同意”或其他意见。

②对一般办件,通常批示“请××阅处”、“请××办理”。

③对需要研究的办件,通常批示“请××研办”、“请××提出意见”,也可以在批示中提出自己的意见。

④对需要会商、会签的办件,通常批示“请商××办理”、“请××提出意见,并送××会签”、“请××办理,可先请××提出意见”。

⑤对需要他人共同作出批示的办件,在自己作出批示后,可写“请××核批”。⑥对有时限要求的办件,通常批示“请××于×年×月×日前研复”、“请××于×年×月×日前办结”。

(6)批示送审文件

①送审征求意见的文件,对上级通常批示“请××阅示”、“请××审示”﹔对平级或下级通常批示“请××审阅”、“请××阅改”。

②送审内容已经基本确定的文件,对上级通常批示“请××审定”,对平级或下级通常批示“请××审核”、“请××复核”。

(7)批示会签文件

①单方会签的,通常批示“请××会签”、“请××审签”。②多方会签的,一般批示“请××、××、××会签”。

(8)请示的结束语

①请示由自己办理的事项,结束语通常为“请批复”、“请指示”、“妥否,请批示”。

②请示需要他人办理的事项,结束语可为“以上如可行,建议批转××办理”。

16 评论(1)

分享

举报

审签用语是公文写作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它能够体现出公文的正式性、规范性和专业性。审签用语在公文的审批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可以表明审批人员对公文内容的态度和决定,同时也可以保证公文的合法性和准确性。以下是公文中常见的审签用语。

1. 签发

签发是指对公文内容进行审阅、确认无误后,签署名字、职务、日期等内容,表示同意公文内容并予以批准的行为。签发用语常用于公文最后一步审批阶段,例如:“本文件经过审查无误,特签发”。

2. 批准

批准是指对公文内容进行审阅,认为符合要求后,签署名字、职务、日期等内容,表示同意公文内容并予以批准的行为。批准用语常用于重要公文的审批阶段,例如:“经过认真审阅,本文件符合要求,特予以批准。”

3. 确认

确认是指对公文内容进行核实、确认无误后,签署名字、职务、日期等内容,表示确认公文内容的真实性和准确性。确认用语常用于对公文重要内容进行核实的情况下,例如:“本文件内容已核实无误,特予确认。”

4. 核准

核准是指对公文内容进行审阅、核实无误后,签署名字、职务、日期等内容,表示同意公文内容并予以核准的行为。核准用语常用于对公文重要内容进行核实的情况下,例如:“本文件内容已经核实无误,特予核准。”

5. 批示

批示是指对公文内容进行审阅、审查,对公文内容提出意见或指示,签署名字、职务、日期等内容,表示对公文内容的批示和指示。批示用语常用于对公文内容进行修改或补充的情况下,例如:“本文件内容需要补充,特予批示。”

6. 鉴定

鉴定是指对公文涉及到的信息或物品进行鉴别、确认,签署名字、职务、日期等内容,表示对公文涉及的信息或物品进行鉴定的行为。鉴定用语常用于公文中需要进行鉴定的情况下,例如:“本文件涉及到的资料已经鉴定无误,特予鉴定。”

7. 批转

批转是指对公文内容进行审阅、审查,对公文内容提出意见或指示后,将公文交由下一级部门或人员审批。批转用语常用于公文中需要转交下一级部门或人员审批的情况下,例如:“本文件需转交下一级部门审批,特予批转。”

8. 批示阅示

批示阅示是指对公文内容进行审阅、审查,对公文内容提出意见或指示后,将公文交由下一级部门或人员阅读,但不需要进行审批。批示阅示用语常用于公文中需要下一级部门或人员阅读的情况下,例如:“本文件需转交下一级部门阅示,特予批示阅示。”

以上是公文中常见的审签用语,写作者在写作公文时需要灵活运用这些用语,使得公文更加规范、专业化。同时,写作者还需要注意审签用语的使用场合和特定意义,以避免出现错误和不当的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