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语文区教研活动记录
2014年10月23日下午,浦东新区一年级语文区教研活动在我校举行,本次活动主题为:“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由我校陆倩倩老师主持.一年级语文组华莉、刘莉两位老师为大家呈现了两堂生动精彩的区公开课——《16水里的娃娃》第一、第二课时,由沈诗慧、孙韻老师分别进行说课,王晔萍、郑蓓莉老师进行评课,最后,区教研员陆耀芳老师对本次活动进行了点评和指导.
两位老师在基于课程标准的前提下,精心准备了这两堂课,给大家呈现了一年级读儿歌识字学拼音的第一课时和第二课时的基本教学模式和一些有效生动的教学策略.
第一课时重点为识字和拼音教学,在初读课文的基础上从音、形、义三个方面学习生字,借助拼音读准字音,同时复习和巩固拼音学习.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要注重学生听、说、读、写习惯的培养.本节课老师为训练学生字字过目的朗读习惯,采用同桌互评的方式,不但给学生提供练习的机会,也要让他们来当小老师,通过仔细聆听和观察对他人进行评价,这样的形式使得每一个学生都能参与到课堂中,同时也养成认真听和仔细看的好习惯.低年级的课堂应该是生动活泼的,因此在本课的教学环节中,教师设置了不少游戏和互动的环节,尤其是朗读,通过表演、律动的方式生动地展现水里的娃娃游泳时的快乐,学生自然就能够读出高兴的语气.最后的生字、词语复习同样通过两个游戏来进行,尽可能使更多的学生得到练习的机会,也使教学活动增添了许多情趣.
第二课时的教学重点基本都是复习巩固,通过闯关的形式,让学生在游戏中复习拼音、巩固朗读、复习生字,最后进行写字练习.整堂课设计为一整个闯关游戏,每个学生都有一张闯关卡,根据自己在每个游戏训练环节中的不同表现可以给自己的闯关卡加上笑脸的标志,以此作为奖励.回答正确之后笑脸不仅可以自己给自己加,同桌互评互相加,老师也可以加.通过多主体的评价,既可以培养孩子认真听他人答案的习惯,给同伴评价时也能再一次巩固知识,并且能够激励全体学生参与到整个学习活动中来.利用即时评价,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形成.在整个教学过程的设计中,不仅对于知识点的正确掌握设置了相应的评价标准,更有对于站姿、指读姿势等良好习惯方面的评价标准.通过这些评价的准则在潜移默化中提示孩子们应该养成怎样的习惯.而且这些评价都是即时的,教师在发现习惯良好的学生时,马上给予肯定和奖励,这样就向其他学生做出了提示,让他们可以在接下来的学习过程中有榜样可以依照,以此逐步养成良好的习惯.
在读儿歌识字学拼音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还要关注对学生学习情况的即时评价,关注学生各方面的学习习惯、态度,以表扬激励为主,培养自信心.也要组织和开展学生之间的互评,培养自主学习的意识.同时,复习巩固也是课堂中的重点,要注重小步子复习,让学生学踏实.
本次教研活动内容丰富,让人获益良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