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旦才女作家樊小纯和她手写的“三行情书”.
▲复旦才女作家樊小纯和她手写的“三行情书”.
▲复旦才女作家樊小纯和她手写的“三行情书”.
▲复旦才女作家樊小纯和她手写的“三行情书”.
“我想如果可以/我希望下辈子 你是我的女儿/让我来照顾你”.这是一个女儿送给母亲的“情书”,只有简短的三行,却直击人心.自今年的母亲节起,复旦才女作家樊小纯连续两个月在微博上更新手写版“三行情书”,被很多网友收集成册,频频转载,一时风靡网络.
无独有偶,浙大学子们推出的“三行情书大赛”也成了近期的热议话题,视频短短几天就吸引了数万点击量,网友们看完后纷纷表示“内牛满面”,有些人在评论中即兴写下自己的“三行情书”.在鸿雁传书几乎销声匿迹的时代里,人们在“三行情书”里找到了共鸣,“原来爱,也可以很简单.” 本报记者 朱莹
网上热议
网友写下自己的“三行情书”
“‘三行情书’在这个冬天里给了我温暖.”近日,网络上到处是“三行情书”的身影,有来自日本某协会的视频,也有浙大学生的活动,还有复旦才女樊小纯的手写板情书,网友们“内牛满面”的同时,纷纷写下属于自己的“三行情书”.
短短几句,却饱含深情,网友们一边转载,一边将刻骨铭心的句子保存.
因为简单,“三行情书”风靡后,很多网站都能看到密密麻麻的“情书”,微博甚至有名为“三行情书编辑部”的用户,号召大家“我手写我心”,不用多复杂,只要三行,“心情不好的时候来看看,很温暖.”
网下采访
被视频感动 执笔写“情书”
“对我来说,开始写三行情书的源头,是看了日本某个协会收集全国各地的三行情书的活动.”樊小纯娓娓道来创作“三行情书”的初衷,那段被很多人转载的视频在她眼中用情用心,所以能够动人,“我很喜欢三行这个形式,简短、有味,直击人心.”
5月9日母亲节那天,樊小纯在微博上更新了自己的第一封“三行情书”,那是她想对母亲说的话.“她现在比我瘦.小时候是在她怀里,现在我揽着她的时候,觉得她很小.我很想好好照顾她.”
浏览这些 “情书”就会发现,“情”在樊小纯笔下并不是狭义的男女之情,她这样阐释自己对“三行情书”的认知:“情书――情的书写,凡动人之句,皆可成情书.”她所写的情书里,有些并非原创,而是摘录了自己喜欢的诗句,“如果只是限于俗世的爱情,情书就变窄了,也变得容易疲劳;如果只限定于快乐的心境,就预设了一个情绪的圈套,快乐也会寡淡的.”
在几十封三行情书里,樊小纯偏爱略带伤感的几封,“世上难有完美的情事,悲剧之喜悦自有美在.”正如观看视频时的感动一样,她相信每个人都能找到属于自己的那一封三行情书――“或许隐约看到自己的故事,或许只是契合了曾经的心弦一动.”
不被形式所困 有感而发
在樊小纯最初的设想中,她会不间断地每天手写一封,写满一年365天,“这样每个人的生日都会有专属的一封,或许可以产生某种关联.”然而,每天更新了两个月后,她放弃了这样的尝试,“我是把这件事当成抄写诗句来做的.诗需要的是灵感,当我需要每天去‘想’的时候,我想是时候该停止了,我不愿亵渎它们.”
不再束缚于形式的围困,樊小纯的“三行情书”在有感而发时创作.“不管如何,我希望大家都有爱情.有爱情的时候,做个好的爱人――珍惜遇上、互相宽容,因彼此变得智慧和善良.我们只有一辈子,多数爱情都短暂,遇上的时候,记得享受它们.没有爱情的时候,那就做个好人.我一直以为,为恶皆为合谋,为善都出自自身.做个好人,不求好报,只是――做个好人.无所求,然后迎来的――好的坏的,都是命,都感激.”
网络风靡 看淡褒贬评论
似乎只是一夜之间,樊小纯的“三行情书”被网友们集结成册,争相转载,这些都不在她自己的意料之内.“写的时候不知会有人收集起来,不带目的地表达,或许更为自由.没想到一个女孩把这几十幅图片,建了一个相册,转到人人网上,就转载开了.”
有人看了动容,留言道“我不相信爱情,但我被你感动了”;有人看了不屑,毫不客气地说“都是些矫情的酸话”.褒奖或者贬低,樊小纯都看得很淡然.“我的开言,在我放下笔的那一刻就完成了.若能感动别人,尤其是陌生人,当然是开心的事,是善事.若无感,那就看作少一些缘分,未能因几行字句相连,频道相异,亦不可惜.”
新闻延伸
浙大学子办“三行情书大赛”引热议
与樊小纯的几十封手写版“三行情书”一样,名为“浙江大学三行情书”的视频也引来了无数网友的围观,这个由浙大勤创中心的同学们发起的校园活动让网友们“内牛满面”.
大赛的始作俑者袁铭是个大二女生,同样是受网络视频的启发,今年5月份时,她想为“工科院系里不擅表达的宅男们创造表白的平台”,于是和勤创中心的同学们一起举办了 “三行情书大赛”.活动反响出乎意料的好,短短一周内小袁就收到了200多封“三行情书.”
“这些情书普遍比较忧伤.”袁铭浅笑道.投递情书的大部分是单身男女,有些人心中有明确的那个“ta”,有些人只是抒发心里的某种情怀,“总的来说符合大学生的心境吧,心态都很年轻.”
大赛评选了10位获奖者,颁奖时大家鼓励他们向心仪的女生表白.“有个男生真的拨了电话,女孩子非常惊讶.”袁铭回忆道,其实不管结果如何,活动的目的达到了,“大学里不能不修爱情这一课,否则就留下了遗憾.”
有人说,三行情书的出现重新给新时代的情书予以了定义:“一个时代的爱情总带有那个时代深刻的烙印,如今进入微时代,爱情经不起等待,既要言简意赅地表白,也要快速精准地到达.‘三行情书’用简单的方式传递爱情,它告诉我们,爱情可以很简单.”
链接浙大“三行情书”类型
【另类型】
我变成了福尔摩斯
自从遇见了你
不放过任何你可能在意我的蛛丝马迹
【家常型】
我真的知道异地很苦
可是如果不是你的话
天天陪着我也没有用
【含蓄型】
所有的日记都知道我喜欢你
这就是全部了
记者手记
简单爱,让生活更温暖
“三行情书”风靡网络似乎是一夜间的事,很多人看完视频后将之收藏,不是因为文字催人泪下,而是因为如此单纯质朴的感动,久违了.
有人说“三行情书”是微博时代的产物,信息高速传递的今天,我们已经不再摩挲着信笺,一笔一画写下对他人的思念,表达爱的需求被另一种方式取代,“微情书”横空出世.其实,形式没有那么重要,真挚的感情无论被怎样表达,都经得起沧海桑田的考验.
被转载的视频和情书下,很多网友即兴创作着属于自己的“三行情书”,也许是给家人,也许是给一起奋斗的好友,也许是给暗恋许久的“ta”.寥寥数语有时会引起陌生人的共鸣,有时也会遭来别人不屑的眼光,但主流的声音是褒奖的,不管辞藻如何,只要是用心写的“情书”,自有动人的力量.
兴之所至,你也可以给身边的人写封“三行情书”,简单,纯净,温暖了自己,也温暖了生活.
▲复旦才女作家樊小纯和她手写的“三行情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