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库 > > 【动火作业安全措施】_动火作业要求及安全措施总结(动火作业安全教育培训)

【动火作业安全措施】_动火作业要求及安全措施总结(动火作业安全教育培训)

时间:2024-01-19 作者:本站作者 来源:网络

安全是在进行所有作业的前提,每个工作人员在进行工作的时候都要记住安全第一。动火作业相比较其他作业,危险程度也会高一些,所有工作人员更应该注意安全,遵守安全要求和规范。

动火作业安全要求

1 作业前,作业单位和生产车间应对作业现场和作业过程中可能存在的危险、有害因素进行辨识,制定相应的安全措施。

2 作业前,应对参加作业的人员进行安全教育,主要内容如下:

a)有关作业的安全规章制度;

b) 作业现场和作业过程中可能存在的危险、有害因素及相应的安全措施;

c)作业过程中使用的个体防护器具的使用方法及使用注意事项;

d)事故的预防、避险、逃生、自救及互救等知识;

e)相关的事故案例及经验、教训。

3 作业前,生产车间应做好如下工作:

a)对设备、管线进行隔绝、清洗、置换,并确认满足安全作业要求;

b)对放射源采取相应的安全处置措施;

c)对作业现场地下隐蔽工程进行交底;

d)腐蚀性介质的作业场所配备人员应急用冲洗水源;

e)夜间作业场所设置满足要求的照明装置;

f)会同作业单位应组织作业人员到现场,了解和熟悉现场环境,进一步核实安全措施,熟悉应急救援器材的位置和分布。

4 作业前,作业单位对作业现场及作业涉及的设备、设施、工器具等进行检查,并使之符合如下要求:

a)作业现场消防通道、行车通道应保持畅通,影响作业安全的杂物应清理干净;

b)作业现场的梯子、栏杆、平台、篦子板、盖板等设施应完整、牢固,采取的临时设施应确保安全;

c)作业现场可能危及安全的坑、井、沟、孔洞等应采取有效防护措施,并设警示标志;夜间应设警示红灯,并采用安全电压;

d)作业使用的个体防护器具、消防器材、通讯和照明设备、脚手架或临时作业平台、起重机械、电气焊用具、手持电动工具等,应符合作业安全要求。超过安全电压的手持式、移动式电动工器具应逐个配置漏电保护器和电源开关,做到“一机一闸一保护”。

5 作业前应清除动火作业现场及周围的物品,或采取其他有效安全措施,并配备消防器材,满足作业现场应急要求。

6 动火点周围或其下方的地面如有可燃物、空洞、窨井、地沟、水封等,应检查分析并采取清理或封盖等措施;对于动火点周围可能泄漏易燃、可燃物料的设备,应采取隔离措施。

7 凡在盛有或盛装过危险化学品的设备、管道等生产、储存设施及处于易燃易爆场所的生产设备上动火作业,应将其与生产系统彻底隔离,并进行清洗、置换,分析合格后方可作业。因条件限制无法进行清洗、置换而确需动火作业时,按特殊动火作业管理。

8 在有可燃构件和使用可燃物做防腐内衬的设备内部进行动火作业时,应采取防火隔绝措施。

9 动火作业期间,距离动火点30m内不应排放可燃气体;距离动火点15m内不应排放可燃液体;在动火点10m范围内及动火点下方不应同时进行可燃溶剂清洗或喷漆作业。

10 铁路沿线25m以内的动火作业,如遇装有危险化学品的火车通过或停留,应立即停止动火作业。

11 使用气焊、气割动火作业时,乙炔气瓶应直立放置并采取防止倾倒措施,氧气瓶与之间距不应小于5m,二者与动火点的间距不应小于10m,并应设防倾倒、防晒设施。

12 特殊动火作业,在符合以上规定的同时,还应符合以下规定:

a)在生产不稳定的情况下,不应进行带压不置换动火作业;

b)应预先制定作业方案,落实安全防火措施,必要时安排专职消防队到现场监护;

c)动火点所在车间应预先通知企业生产调度部门及有关单位,使之在异常情况下能及时采取相应措施;

d)应在正压条件下进行作业;应保持作业现场通排风良好;

e)企业分管安全和检维修工作的负责人应共同对动火作业安全措施的落实情况进行确认,并在《安全交底和风险告知确认卡》签字。

13 进入作业现场的所有人员应正确佩戴符合要求的个体防护器具;作业时,作业人员应遵守本工种安全技术规程,并按规定着装及正确佩戴相应的个体防护器具;多工种、多层次交叉作业应统一协调;患有职业禁忌症者不应参加相应作业。

14 作业完毕,应恢复作业时拆移的盖板、箅子板、扶手、栏杆、防护罩等安全设施的安全使用功能;将作业用的工器具、脚手架、临时电源、临时照明设备等及时撤离现场;将废料、杂物、垃圾、油污等清理干净,确认无残留火种后方可离开。

15 五级风以上(含五级)天气,原则上禁止露天动火作业,因生产确需,动火作业应升级管理。

安全措施:

一、严格遵守“三级动火”规定和“防止违章动火六大禁令”;

二、动火作业前,必须编制施工方案以及具体的安全技术措施,同时加强领导,必要时要采取专门的安全防护措施,禁止非作业人员进入现场;

三、作业现场要备有足够的、有效的灭火器材;

四、不准在仓库、经营场所里使用明火作业,不准在距仓库100m内使用明火,不准在距经营场所25m内使用明火;

五、值班人员不准在仓库内或经营场所内吸烟、烧饭,严禁在仓库内焚烧垃圾、杂物;

六、电器设备及其安装使用,必须符合防火防爆安全要求,仓库重地不准安装电器设备,确需安装的,安装及使用的设备材料应符合国家标准的要求;

七、电气设施的检修,必须由专职人员按国家规定进行检修;

八、建立统一规范的配电室,并远离仓库。电工必须持有特种作业安全操作证,方可上岗操作,操作时应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作业;

九、仓库装置照明灯具,必须有防爆灯罩,开关要安装在室外,应选择防水防尘型;

十、仓库需要动火作业时,要经过有效的审批,撤离无关人员,移走危险物品后方可作业。

动火作业要求及安全措施

一、动火作业的定义和意义

动火作业是指在安装设备、拆除设备、维修设备等作业中,用火焰、烙铁或电焊等方式进行的作业。动火作业是工业生产中常见的一项作业,但由于操作人员熟练程度和作业现场的安全措施不足,往往会发生火灾或爆炸等事故,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因此,动火作业要求操作人员拥有丰富的经验,并严格遵守安全措施,以确保作业的安全xx利进行。

二、动火作业的安全措施

(一)作业前的安全措施

1.辨识危险因素

动火作业前,作业单位和生产车间要对作业现场及作业过程中可能存在的危险、有害因素进行辨识,并制定相应的安全措施。危险因素包括火源、易燃物、氧气、可燃气体、可燃液体等。

2.安全教育

动火作业前,应对参加作业的人员进行安全教育,主要内容包括安全规章制度、作业现场及作业过程中可能存在的危险、有害因素及相应的安全措施、使用的个体防护器具的使用方法及使用注意事项、事故的预防、避险、逃生、自救及互救等知识。要求操作人员必须熟知安全措施,严格遵守安全规定。

3.设备隔离

动火作业前,生产车间应对设备、管线进行隔离、清洗、置换,并确认满足安全作业要求。要求作业前必须对设备进行全面检查,确保设备处于安全状态。

(二)作业中的安全措施

1.动火现场清理

动火作业前,要清除动火作业现场及周围的物品,或采取其他有效安全措施,并配备消防器材。要求动火现场必须保持清洁,确保不会因为杂物或其他原因导致火灾或爆炸。

2.排放控制

动火作业期间,距离动火点30m内不应排放可燃气体,距离动火点15m内不应排放可燃液体,并要设置防倾倒、防晒设施。要求在动火作业期间严格控制排放,避免因排放导致的危险情况。

3.防护设备

动火作业期间,操作人员必须佩戴个体防护器具,如防火服、防毒面具、防护手套等。要求操作人员必须严格按照要求佩戴个体防护器具,确保个人安全。

4.监控和检测

动火作业期间,要实时监控和检测动火现场的温度、氧气浓度等情况,并及时采取相应的安全措施。要求在动火作业期间严格监控和检测,确保能够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措施。

5.应急预案

动火作业期间,应按照应急预案组织应急处置,如发生火灾、爆炸等紧急情况,应迅速采取避险、逃生、自救及互救等措施。要求在动火作业期间必须制定应急预案,确保能够及时、有效地应对紧急情况。

三、结语

动火作业是工业生产中必不可少的一项作业,但同时也是一项高风险作业。为了确保动火作业的安全xx利进行,必须严格遵守动火作业的要求和安全措施。操作人员必须具备丰富的经验和专业知识,严格遵守安全规定,并在作业中加强安全监测,及时发现并处理问题。只有这样,才能确保动火作业的安全和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