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库 > > 大学生村官事迹素材精选3篇_大学生村官事迹素材(感动中国大学生村官事迹)

大学生村官事迹素材精选3篇_大学生村官事迹素材(感动中国大学生村官事迹)

时间:2024-01-14 作者:本站作者 来源:网络

随着越来越多的90后加入大学生村官的队伍,很多人会感到迷茫,不知所措。农村之大,不单你我,许多人都还没有找到自己生活的重心。下面给大家带来大学生村官事迹素材精选3篇:

大学生村官事迹素材1

谁说女子不如男?她是村里的“女汉子”群众哪里有困难,哪里就能见到她!八年青春,无悔奉献巾帼不让须眉,她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带领村民致富奔小康!

现任泗阳县城厢街道办卜湖村支部书记的卢玥,担任大学生村官八年来,始终坚持以基层党组织建设为根本,以全心全意为民服务为宗旨,以富民发展为己任,扎根基层,奉献农村,为村居发展贡献微薄之力。

八年来,她先后荣获江苏省优秀大学生村官、宿迁市“支部+电商”党建富民工作先进个人、泗阳县依法行政先进个人、泗阳县城厢街道办先进个人等荣誉称号。

今天,“先锋宿迁”就带你认识这位巾帼女英雄!

“女主人”,当家强组织。在卢玥看来,当好基层组织建设的当家人要做好三件大事。一要强制度。深入落实全面从严治党要求,严格落实“三会一课”、党员活动日、组织生活会等基本制度,充分发挥好基层党组织基本职能。二是强阵地。2016年按照“十位一体”的标准,多方筹措资金新建480平米党群服务中心,拓展了村党组织服务功能。三要强队伍。团结带领村两委干部,营造良好的干事创业氛围,注重党员发展,不断为党组织增添新鲜血液,积极引导优秀党员发挥作用,服务村居发展。

“女服务员”,贴心解民忧。工作以来,卢玥始终让自己成为为民服务的贴心人。她积极用好小村监事会,采用焦点面对面方式处理矛盾,通过支部牵头、部门联动、公调对接、司法程序四个程序,推动村民自治与依法治理的有机衔接和相互融合。2017年共解决重点矛盾问题30余件。卢玥结合“三进三帮”活动,深化村干部“一人联百户”工作机制,用好群众“急难愁”台账,拓展“三务”公开内容形式,不断推进村级工作阳光运行,拉近干群关系,提升为民服务效能。2016年,得知卜湖村六组,年仅15岁,患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的情况后,卢玥采取自捐、党员募捐和向上级有关部门申请的渠道,为患者家庭筹集医药费近14000元;并帮助困难家庭解决低保问题。她积极推进卜湖集中居住区建设,安置居民近400户,极大改善了村民居住条件;向上争取项目资金近百万元,铺设陶卜路1700米,争取挂钩帮扶单位新建水泥路、生产路1000米、电灌站2个,方便群众生产生活。

“女汉子”,带头致民富。当好富民发展的带头人。响应“支书领头调结构抓生态”号召,加快土地流转,走生态富民之路,在支部努力下,成功招引丰兴农业,本人联合龙头企业,积极打造现代生态休闲农业产业园。从育苗、栽种、采摘,带着群众一起干,带动劳动力就业423人,其中低收入户86户,为全村低收入户增加工资性收入43万,增加村集体经济收入10万元。卢玥还牵头成立卜湖劳务合作社,建立信息平台,促使劳动力就业350人次,个人先后招引汤韵食品、服装加工项目各1个,带动就业80余人,人均年工资收入近1.2万元。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八年光阴,八年坚守,从陌生到融入,从忐忑不安到信心满怀,卢玥深深地体验着这份事业的充实与光荣。

大学生村官事迹素材2

许有为,男,1990年2月出生,宿迁宿豫人,2013年通过江苏省大学生村官选聘,任宿迁经济技术开发区三棵树乡前周居委会党支部副书记,现任杨圩居委会党支部书记。在农村工作的五年中,他扑下身、沉住心,踏踏实实、无私奉献,积极推动居委会基层的各项工作;他胸怀超前意识,放眼于未来,积极带领两委班子为乡亲们谋福祉。他的努力取得了有目共睹的成绩,得到了上级领导和群众的肯定与支持。任职期间,先后被授予全省优秀大学生村官、宿迁市“新长征突击手”、宿迁市“创业之星”、 宿迁市“一村一品一店”工作先进个人等荣誉称号。

“破烂村”变身“创业村”

前周居委会曾是全市有名的“破烂村”,366户居民从事废旧塑料回收加工行业,占现有居民户数一半以上。每逢夏天,全村垃圾遍地,恶臭熏天、蝇虫乱舞,严重影响村民的正常生产生活。2015年夏天,许有为用了3个多月时间逐户走访,上门劝说,说服大家按下红手印,签订《前周居委会废旧塑料回收加工行业环境保护十条公约》,加快产业转型升级,得到了大家的认可与支持。

许有为先后联系了20多家企业到村开展现场招聘会,解决了200多名村民就业难题;他又带头创办了宿迁城市商贸有限公司、宿迁市红枫草莓专业合作社、美国红枫苗木基地、百亩无花果园等多个项目,解决了30名村民临时就业问题,形成了“贵妃鸡+电商”、永利大棚蔬菜、陈厚云水蛭家庭农场等20余个创业典型。

通过一年多的转型发展,曾经的“破烂村”“垃圾村”荡然无存,全新的美丽村庄悄然萌生。同时,向上争取了10余万元,改造废旧小学,建立了“一村一品一店”网络创业中心,为10余名网络创业者提供了创业服务阵地。2016年,前周居委会被评为宿迁市全民创业工作先进村(居)、江苏省省级创业型村(居),转型户的人均年收入增长30%以上。

倾心倾力创新服务模式

2015年8月18日,许有为通过媒人“说亲”,与江苏银行宿迁经济开发区科技支行党支部签订基层党组织共建协议,围绕着力帮助前周居委会提升村容村貌、改善文化设施、加快经济发展、提升幸福指数等。先后捐款3万多元,帮助村里建立党建活动室、农家书屋等,使广大群众在党支部结对共建中真正得到实惠,达到“真结对、真共建”目的。

2016年8月20日,在江苏银行的见证下,前周居委会召开了党群议事会成立大会,率先在开发区推行了以居党组织为领导核心,党群议事会为议事主体、居民委员会为执行主体、监督委员会为监督主体的“一核三体”工作机制,积极整合居级资源,构建组织构架清晰、议事流程规范、群众广发参与、决策科学民主的党群议事机构,推动了基层党员群众实现自我管理的新模式。

2015年春节,对许有为来说是一个难忘的日子。为了给全村3000多名村民献一份厚礼,在临近春节前的一个星期,他查阅民政、计生、创业等方面的近30多类涉及基层工作的政策法规,编写了一本7万多字,涵盖《村规民约》、《扶贫举措》、《宿迁市鼓励全民创业政策》等12类涉及农民实际需求的《便民服务指南》,并且自己捐出6000多元,联系印刷厂家帮助设计排版印刷1000多份,在2015年春节当天,发放给了全村700多户的3000多名村民手中,为他们送上了一份新年礼物。

用心用情帮助困难群众

“干部不为民做主,不如回家种红薯”。有着农村成长生活经历的许有为,重新回到基层工作后,一直心系低收入农户等困难家庭。在前周工作的四年零四个月时间里,他专门走访了困难老党员、低收入农户50余户,令他印象最深的是80多岁五保老人刘宜昌。

2016年初的走访中,他发现了前周前刘组五保户老人刘宜昌年老多病,孤寡一生,却因户口问题迟迟无法享受五保政策。老人独处一室,房屋四处开裂,屋顶破损严重,家庭生活捉襟见肘。此情此景,令他潸然泪下。他当场掏出身上所带的500多元现金,递给老人做生活费用,并主动承诺帮助老人解决五保、危房等问题。

半个月后,他掏出自己积攒的5万元工资交给施工单位,要求施工方推到危房重建,并在15天内装修好让老人重新入住。如今,老人享受了五保政策、住上了新房,感恩之情溢于言表。老人拿出自己收藏50多年的毛主席纪念章和珍藏20多年的洋河酒要送给许有为,感谢他的救助之恩,但被他拒绝了。

“遗人玫瑰,手有余香。我不想在的自己的村官生涯中留有遗憾!” 不管是为村里做的每一件事,还是自己对低收入农户的关心关怀,当别人问及许有为做这些是否值得的时候,他总是这样回答。

大学生村官事迹素材3

一个人物形象的塑造,是一群人物的集合体。这个人物一定要有广泛性,才能被大家接受,更好地传播社会正能量,启发人们多为社会做奉献。我们的社会好了,人人都会收益。

今年3月份,文学群里的田海石老师发了一个链接,新闻报道了山西大学生村官张红东的感人事迹,我深受感动。之前,我认为大学生村官上班就是打开电脑,填表格等,没想到他们这样地做着农村工作,勤恳、踏实,无怨无悔,努力燃烧自己的青春。他们带着组织的信任和自己的梦想来到农村,热情被现实泼了冷水,内心开始纠结困惑,想到心里装着党的政策,坚定了信心,自己给自己打气,一点点去做百姓的工作……我不由得拿起笔,靠着感觉边唱边写了一首歌《村官怎么当?》:农村这快地/陌生又熟悉/张三李四叫的出/各家却有各家的理……歌词写好后让田老师转发给张红东看看如何。田老师说也不认识,不过可以顺藤摸瓜联系上他。

过了几天,田老师说联系上了,这样我和张红东成了微信好友。在他谈到如何带领支家庄群众修水泥路的时候,他说做村里的工作,不能光靠热情,还要去磨,磨破鞋,磨破嘴,才能磨到大伙儿的心里去。当时提到修路谁也反对,经过挨家挨户地磨道理,终于成功了,出力出力的,出钱的出钱,有的卖了牛羊,粜了粮食。他这种磨的情怀让我眼前一亮,写了剧本《二牛蛋卖羊》,

对修路,二牛蛋扭的很,我一个放羊的走那路干啥?张红东拍着木头墩子给他说:你就是木头做的也该开窍了。二牛蛋不是不开窍,他开偏了,说张红东借修路捞钱。二牛蛋的婆娘不干了,说:人家也是为了群众好,捞钱?人家带头捐款修路,人家走的时候莫非能把路背走?你现在说人家坏话,你白长了一个男人头。二牛蛋服了,赶紧去追张红东,明天就卖羊修路,并让张红东看政府有什么好政策,将来建一个大型羊场。

张红东天天徒步在村里工作,脚都肿了,于是他买了个二手单车。骑着它虽然颠簸,上坡下来推着,但毕竟好多了。有时候遇到水洼,两腿溅上泥点子,村民笑着他:张村官,你骑着这老爷车又有什么好消息啊?是啊,他经常这样风风火火地告诉老乡们各种惠民政策。从发来的照片上我看到了他那辆破车子,我就看看我骑的这辆大二八,它的原来的主人是一位老科研工作者,他经常骑着单车跑几十里开外的庄稼地,义务指导棉农高产丰收,常常一出去好几天,吃饭找一个小吃摊,晚上住最便宜的旅店,从来不麻烦当地的群众,他骑不动了才卖给我。我把他们两个紧紧联系在一起,寻找着共性,一首歌词油然而生:一辆单车斑驳锈迹,斑驳锈迹颠簸在乡村里……

一辆单车,老工作者骑不动了,年青的大学生村官乐呵呵地骑着忙前忙后,这是何等的情怀?诗人艾青说的好:因为我对这片土地爱得深沉……

从2008年到2017年,张红东连续两次续签合同,为的是在支家庄打一眼水井。支家庄,黄土高原一个贫穷的山村,可以说自有人来这里居住,到现在没有一口水井,都是靠积攒雨水生活,人均寿命50岁。这是他心中的痛,他发誓:无论天大的困难,打不成这水井,我张红东就不离开支家庄。

功夫不负有心人,他通过各种努力筹措到120万打井款。水井打成了,他偷偷哭了。是啊,九年,他把生命中宝贵的青春年华倾注在这里,没有刚强的毅力,绝对做不到。他不哭谁哭?

在写《他比这井水还要甜》时,我也是热泪盈眶。这篇散文讲诉他为打井所经历的困苦、纠结和希望,并响亮地回答了什么才是一名真正的共产党员,一名合格的大学生村官。也许“全国十佳村民贴心人”的荣誉证书是对他最好的肯定。

张红东如今在路灯管理所工作。他说:明亮的路灯让我心里更加敞亮,我的根在农村,我的情怀在农村,如果有机会,我还要到农村工作,和乡亲们肩并肩,撸起袖子加油干,早日脱贫过上幸福的生活,正如习总书记所讲: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张红东是一名普通的大学生村官,为了自己共产党员的崇高信仰和热爱国家的感恩信念,他十年如一日把自己的青春都写在了为人民服务的字典里,把他所有的爱和付出都给了黄土地上求生存的老百姓。他的憨、他的傻、他的追求、他的委屈、他执著的背后令人深思,让无数人感动……

他是走进人民心中的雷锋,他是老百姓生活中念念不忘的好人,他不被带有色眼镜的人看好,他还被唯利是图的小人算计,他的路走的太过艰难,他的梦只能在感恩中国的心里去圆,但他爱党、爱国、爱家的初心一直没变,张红东是中国共产党基层干部中最美最红的正能量的一面旗帜,他的原动力是生为中国人的自豪感中得来的,他把毛主席当成了自己心中的大树,把习主席当成了自己心中的靠山,他把雷锋当成了自己的榜样……

现在的张红东还没有红遍东方,可是像张红东这样的好村官很应该红在我们的心里,饮水思源,一口“小水井”背后的深思就是为人民服务的最好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