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说,一个孩子就是一首诗,一个心灵就是一个世界.每一个孩子都是一张白纸,教育就是画笔,德育就是勾勒轮廓的描线笔,使孩子这幅美丽的图画更加清晰可辨、更加色彩分明.
晨曦幼儿园在全体员工中进行了师德师风教育活动,这次教育活动是围绕全国进行群众路线教育活动开展的.在当前的形势下,由于经济发展速度迅猛,生活节奏加快,很多人在追求经济利益的时候丢掉了许多传统美德.育人是为了向社会和国家输送新鲜血液,而幼教更是重中之重的启蒙阶段,行为规范和道德观雏形的塑造时期,因此开展师德教育是非常及时和必要的.试想,当社会上的不良现象和风气如果渗透进幼教领域,对教师产生的不良影响会间接作用在幼儿身上,可能会给幼儿造成终生影响,使幼儿园的声誉受到破坏,而造成的社会影响和后果也是可想而知的,教师的崇高形象更会在人们心里被蒙上一层阴影.所以,加强师德教育是必要的,它对于我们老师树立形象,扭转社会风气有着深远的现实意义和历史意义.
下面,我谈谈自己通过学习师德师风建设的体会:
一、树立高尚师德,做到为人师表中国古代教育家孔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教育实践表明,教师的道德品质、治学态度、工作作风、生活态度,乃至一言一行,都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孩子的心灵.正因为言传身教这种特殊的育人效用,使为人师表成为一种重要的教育手段和途径.因此教师首先要具有良好的道德观念以及行为规范.师德是教师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师德更是教师素质的核心内容.教师在为幼儿传授知识的时候,其表现出来的是她本人综合能力素质的强弱和高低.教师的素质是顺利完成教学任务、培养幼儿所必须具有的、身心相对稳定的、潜在的基本品质.构成这些要素主要是教师的基本素质、文化知识素质、道德素质与心理素质等.
教师道德是一种职业道德.教师的职业道德,是教师和一切教育工作者在从事教育活动中必须遵守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以及与之相适应的道德观念、情操和品质.我们所认为的教师的道德素质并不是指规范、准则本身,而是教师把这些规范、准则逐步内化,成为教师从事教育事业的准则.我作为有着十几年教龄的老教师,不但理论上了解教师道德,平时也是按照教师基本职业道德进行教学,我经常把教师道德规范、准则进行细化和内化,因此,在实际教学时注重言行一致,言谈举止适当得体,包括自己的着装打扮,始终是以一个教师的身份出现,这是教师必须自觉遵守的行为准则.通过这次学习,我反复的查找自己在师德方面存在的问题,发现虽然自己平时很注意师德和自己的形象,但是,还不够尽善尽美,偶尔还会犯错.虽然看起来这不算什么大事,但如果把这种行为带到工作和教学上,就会产生不好的影响,这是作为一个教育者所不能容忍的.所以,在今后的工作中,教师们一定要更加努力,工作上要严谨,教学质量要提高.
师德,一种是外在的体现,为教师的着装打扮、言行举止等;另一种是内在的素养,在幼教方面既要有专业的知识技能,还需要教师给幼儿无私的爱.由于教师所从事的职业是教育人、塑造人的事业,因此,教师道德素质比教师文化素质更为重要.教师道德是教师的灵魂,师德是教师人格特征的直接体现.在教育中,一切师德要求都基于教师的人格,历代的教育家提出的“为人师表”、“以身作则”、“循循善诱”、“诲人不倦”等,既是师德的规范,又是教师良好人格的品格特征的体现.在幼儿心目中,教师是社会的规范、道德的化身、人类的楷模、父母的替身.他们都把师德高尚的教师作为学习的榜样,模仿其态度、情趣、品行、乃至行为举止等.一个个体的许多道德习惯、道德品质都是从小形成,每一个人从儿童时期开始所形成的道德观念、行为习惯、世界观等,教师起了决定性的作用.尽管社会风气、家庭环境对儿童的道德品质形成有一定影响,但无法代替优秀的教师教育.因为,教师的教育具有长期性和系统性,无论是德育内容、德育方法,甚至德育手段等都是长期而系统地对幼儿产生影响.
我经常这样扪心自问:当一名优秀的教师,最重要的究竟是什么,优美的语言,广博的知识,还是丰富的经验?终于,我发现,这些都是一名优秀教师不可或缺的优秀品质,但更重要的是有爱心,是穿越心灵的无私的真爱.师爱,发自内心深处的真爱,是具有师德的老师的体贴,关爱使孩子们感到舒畅、亲切,一句恰如其分的赞扬和关心远远胜过冷冰冰的指责,这就是亲和力的作用.幼教是育人的伟业,用真心触动孩子们的心弦,也同样收获他们真诚的爱.爱是师德的核心,它是熊熊的火炬,能点燃孩子们的梦想;它是指路的明灯,照亮孩子们前进的路程.“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这心,就是为师者赤诚的真心,如春风化雨,点点滴滴滋润幼儿心田.师德,决不是简单的说教,而是一种无私精神的体现,一种不息的师魂!
二、树立正确师风,做好教书育人工作所谓师风,即教师从教的道德作风.师德师风建设要坚持以热爱幼儿、教书育人为核心,以敬业爱岗、为人师表为基本准则.我们要以“严谨、勤奋、求实、创新”的精神来要求自己.对教师来说,最好的回报就是得到幼儿的真心拥戴.好的师风的一个具体表现,就是师生之间保持一种人格上的平等.相互学习、相互尊重.“
一日为师,终身为父”是在告诫教师:一是,即使只当了一天的教师,对幼儿也要负责任.既然为“父”,就要遵循“子不教,父之过”的古训.二是,当幼儿有了成绩的时候,不要借“父”名抬高自己或去借幼儿的“光”.三是,当幼儿犯了错,应主动承担起“子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之责任.做到了这三条,才是理解了“一日为师,终身为父”的真正的含义.
在培养人的道德素质中,最核心的一点就是要有一种奉献的精神,我们幼师应该对工作埋头苦干、精益求精的态度;对生活艰苦奋斗、乐观向上的作风;对教育事业作出巨大的贡献;对待教书育人工作的神圣态度,真心实意,踏踏实实,自觉刻苦自我完善.一个人之所以能够受到他人的称赞和社会的褒奖,就是他具有能够牺牲自己的利益,为他人和社会作出贡献的优良品质!
三、加强业务学习,提高技能水平古人说:“学高为师”,现在的社会,是知识社会.面对“生有涯,而知无涯”的现实,教师必须不断地学习方能胜任教师工作.新知识、新理论、新方法,都需要我们进行不断的学习.海尔集团之所以成功,就在于这个团队进行不断的学习,不断的创新,在学习中求发展,在创新中求生存.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为教师提供了许多传授知识的新手段,尤其是计算机辅助教学和多媒体技术在教学中表现出强大的生命力和广阔的发展前景.作为一名教师,要学会应用这些教学技术.只有不断的更新自己的知识,不断提高自身素质,不断的完善自己,才能教好学生.自身不断的学习,积极学习,不断开辟新教学法.努力使课堂教学实现朴实、高效、生动、独特.“给孩子一杯水,教师本身应该有一桶水”,只有老师的自身专业素质水平高,才能对孩子传道授业,才能使幼儿获得终身受益的品质和良好的个性、态度、能力等.
四、吃苦奉献,团队合作幼儿园是一个单位,是一个整体,是一个团队.幼儿教师是这个整体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职业的一个特点就是集体性,要求教师彼此协调,相互宽容,发挥集体的力量.所以,在工作中要加强团结协作,做到“七要七不能”:1、要大度不能心胸狭隘,2、要团结不能拉帮结派,3、要善于化解矛盾不能搬弄是非,4、要勇于吃苦不能拈轻怕重,5、要积极奉献不能讨价还价,6、要清廉从教不能追求物质利益,7、要遵守纪律不能自由散漫.
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是一项重大的建设工程,是一项需要每一个教师长期奋斗的艰巨任务.让我们每一位拥有人民教师称号的人,怀着对幼儿负责,对社会负责、对科学负责的态度,“立师德、正师风、强师能、讲奉献、识大体、顾大局”,使自己无愧于人民教师的光荣称号,为幼儿教育事业的发展做贡献,为幼儿园的发展做贡献.
最后,让我用魏书生老师的一段话作为总结吧:世界也许很小很小,心的领域却很大很大.教师是在广阔的心灵世界中播种耕耘的事业,这一职业应该是神圣的.愿我们以神圣的态度,在这神圣的岗位上,把属于我们的那片园地,管理得天清日朗,以使我们无愧于自己的幼儿,以使我们的幼儿无愧于生命长河中的那段青春年华.
【
哈尔滨市晨曦连锁幼儿园总园长:张继成】教师师德师风学习心得体会
作为一名教师,师德师风的学习和实践是必不可少的。在教育工作中,我们需要时刻保持着正确的职业态度和行为准则,以此来影响和引导学生的成长。在这篇文章中,我将分享我在学习师德师风中所受到的启示和感悟。
首先,我认为教师的职业精神是师德师风的核心。教师是在为学生的未来负责任,他们的言行举止和行为准则都会对学生产生深远的影响。因此,教师要牢记自己的职业责任和使命,时刻保持着一颗爱学生、爱教育的心,以此来引领学生成长。
其次,教师要注重自我修养和素质提升。学习师德师风,不仅仅是要求教师遵守规定和法律,更要求教师具备高水平的专业素养和道德素质。教师应该始终保持学习的心态,不断提升自己的教育理论知识和教学技能,以此来更好地为学生服务。
再次,教师要注重与学生的互动和交流。教学工作是一项互动的过程,教师需要与学生建立起良好的师生关系,建立起互信互谅的基础。在师德师风的要求中,尊重学生是其中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教师应该尊重学生的个性和差异,倾听他们的心声,关注他们的成长。
最后,我认为教师要注重自我反思和提高。在师德师风教育中,教师不仅要学习相关的理论知识,更要反思自己在教育实践中的不足和缺陷,以此来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和道德素质。只有不断地反思和提高,才能更好地为学生服务,更好地履行自己的职业责任。
总之,在学习师德师风的过程中,我深刻地意识到作为一名教师,我们的言行举止和行为准则都会对学生产生深远的影响。因此,我们需要始终保持着正确的职业态度和行为准则,以此来引领学生成长。同时,我们也需要注重自我修养和素质提升,与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注重自我反思和提高,以此来更好地履行自己的职业责任,为学生的成长做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