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建设是乡村振兴的重头戏,而农村的生态环境建设,往往由于生活基础设施配套不完善、基层治理水平不足等因素的制约,无法取得实质性的进展。近年来,xx县xx乡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展理念,探索出了一条“政府主导、村委负责、群众参与、机制驱动”的农村坑塘治理模式。
xx乡党委政府结合脱贫攻坚对于人居环境建设要求、乡村振兴生态建设目标、人民群众改善生产生活条件的愿望,把坑塘治理工作列入全年重点工作计划,成立了由乡党委书记xx任组长的人居环境治理领导小组,搭建起“乡村组”三级坑塘治理责任体系,拉开了全乡“臭水坑”大变身的序幕。
一、变堵为疏,源头治理。
由于农村污水管网建设不完善、垃圾处理设施不健全,致使坑塘成为个别村民理想的“垃圾箱”。xx乡党委政府以推进“厕所革命”为契机,加强污水过滤池建设与居民规范化厕所建设,从源头上治理污水乱排现象。同时大量购置垃圾箱,与xx环保公司签约,安排专业保洁力量对全乡定期清运,确保村民生活垃圾“有处放、有人清”,在根源上清除了滋生坑塘污染的土壤。
二、发动群众,共同参与。
打造宜居生活环境离不开全乡群众的鼎力支持。当xx村在外成功人士xx听说乡里要开始带头整治人居环境后,主动联系村委,捐款x万元用于全村坑塘整治工程,在全乡形成了良好的示范效应。各村在外成功人士获得消息后纷纷表示出了强烈的参与意愿。来自群众的一支支涓涓细流汇聚成一股磅礴的力量,推动xx乡坑塘整治工程纷纷落地。
三、建章立制,保持长效。
坑塘整治项目完工后,严格实行“一方责任、三方监管”的管理模式,即由村委会负责坑塘日常管理,乡政府负责督导检查,环保公司负责定期监测和清运。同时,建立了坑塘治理档案,定期对坑塘进行评估和巡查,形成了长效管理机制。此外,还制定了相关的法规和规章制度,对污染坑塘违法行为予以处罚,保障坑塘治理成果的可持续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