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素有喝茶的传统,茶是我国自古以来的传统饮料,在许多家庭,至今仍然保留着饮茶的习惯,在招待客人时也会拿出好好茶。绿茶更是常见,那么你知道绿茶都有哪些分类呢?又是著名制作的呢?来看看吧。
绿茶的分类如果按照绿茶茶叶的外形来分,有扁形、针形、曲形等。不过,太平猴魁绿茶,它属于尖茶,其茶叶外形扁、长、尖,因此,单纯按外形来分似乎有些困难。
另外,绿茶是未经发酵制成的茶,所以也可按照干燥和杀青方法的不同来分,倒是能大概分为四类:炒青绿茶、烘青绿茶、晒青绿茶、蒸青绿茶。
1、炒青绿茶
炒青,是利用微火让茶叶在锅中逐渐痿凋从而达到干燥,而这个过程中由于受到机的械或手工外力作用不同,成品茶形会出现长条形、圆珠形、扇平形、针形、螺形等不同的形状,所以又分为长炒青、圆炒青、扁炒青等等。
长炒青,形似眉毛,因此精制后也称眉茶,外形紧细圆直,有锋苗,色泽绿润,香气高鲜持久,滋味浓醉爽口。成品的花色分为特珍(特级、一级至二级)、珍眉(一级至五级及不列级)、雨茶、贡熙(特贡一级至三级及不列级)、秀眉(特级、一级至三级)和茶片,共19个花色。
圆炒青,外形颗粒圆紧,主产于浙江和安徽,因产地和采制方法不同,又分为平炒青、泉岗辉白和涌溪火青等。
扁炒青,成品扁平光滑、香鲜味醇,因产地和制法不同,主要分为龙井、旗枪、大方三种。
特种炒青,这类茶品包括:洞庭碧螺春、峨眉春语、剑叶、南京雨花茶、汉家刘氏茶、金奖惠明、高桥银峰、韶山韶峰、安化松针、古丈毛尖、江华毛尖、大庸毛尖、信阳毛尖、桂平西山茶、庐山云雾等。
2、烘青绿茶
烘青,即用烘笼把茶叶烘干,大部分用于熏制花茶,称为茶坯,香气一般不及炒青绿茶高,少数烘青名茶品质特优。以其外形可分为条形茶、尖形茶、片形茶、针形茶等。其中,条形多数产茶区都有生产,尖形、片形茶主要产于安徽、浙江等省市。
烘青绿茶,如果根据原料老嫩程度和制作工艺,还可以分为:普通烘青、细嫩烘青,以及近年出现的半炒烘绿茶。
普通烘青,主要品类有闽烘青、浙烘青、徽烘青、苏烘青、湘烘青、川烘青等。这类绿茶直接饮用者不多,通常用来作为熏制花茶的茶坯,成品为烘青花茶。花茶是我国内销量较大的茶叶品类。
细嫩烘青,采摘细嫩芽叶精工制作而成。大都数细嫩烘青条索紧细卷曲,白毫显露,色绿。香高,味鲜醇,芽叶完整。不少制作精细的细嫩烘青都属名茶之列。例如:黄山毛峰、太平猴魁、舒城兰花、敬亭绿雪、华顶云雾、天目青顶、雁荡毛峰、高桥银峰、永川秀芽、羊艾毛峰、莲心茶、仰天绿雪、翠螺等。
半炒烘青,既用锅炒,又用烘焙,主要品种有顾渚紫笋、婺源茗眉等。
3、晒青绿茶
晒青,是用日光把茶叶晒于,这种茶在湖南、湖北、广东、广西、四川,云南、贵州等省有少量生产,主要作为沱茶、紧茶、饼茶、方茶、康砖、茯砖等紧压茶的原料。其中,以云南大叶种的品质最好,称为“滇青”;其他如川青、黔青、桂青、鄂青等品质各有千秋,但不及滇青。
4、蒸青绿茶
蒸青,是以蒸汽进行干燥茶叶,是我国古代的杀青方法。蒸青绿茶的历史可追溯到唐朝,明代起改为锅炒杀青。蒸青是利用蒸汽量来破坏鲜叶中酶活性,形成千茶色泽深绿,茶汤浅绿和茶底青绿的“三绿”特征,但香气较闷带青气,涩味也较重,不及锅炒杀青绿茶那样鲜爽。湖北恩施玉露、仙人掌茶等是仅存不多的蒸青绿茶品种。
其中特种烘青,主要有马边云雾茶、黄山毛峰、太平猴魁、汀溪兰香、六安瓜片、敬亭绿雪、天山绿茶、顾渚紫笋、江山绿牡丹、峨眉毛峰、金水翠峰、峡州碧峰、南糯白毫等。
绿茶的制作工艺绿茶生产工艺流程一般包括采青、杀青、揉捻、干燥和精制
【采青】
采青是指采摘茶青的过程。茶青的采摘有严格的标准,芽叶的老嫩程度熟、匀整程度,以及采摘的时间等,都是决定茶叶品质的十分重要的一个环节。
【杀青】
杀青是绿茶加工中的关键工序。杀青采取高温措施,散发叶内水分,钝化酶的活性,阻制酶促反应,并使鲜叶中的内含物发生一定的化学变化,从而形成绿茶的品质特征,保持茶叶色泽和风味。
杀青过程中若温度过低,叶温升高时间过长,会使茶多酚发生酶促反应,产生“红梗红叶”。相反,如果温度过高,叶绿素破坏太多,会导制叶色泛黄,有的甚至产生焦边、斑点,降低绿茶品质。因此,对于不同等级及不同季节的鲜叶,杀青时间和温度都有不同要求,必须掌握“高温杀青,闷抛结合,少闷多抛,老叶嫩杀,嫩叶老杀”的原则。杀青至叶子叶色暗绿,叶质柔软且略有粘性,梗折不断,手捏成团,略有弹性,青气消失,茶香溢出,达到熟、透、匀的要求时立即出锅。出锅后马上摊凉,最好用风扇吹凉,使其迅速散发水分,降低叶温,防止叶色变黄和产生水闷味。
【揉捻】
杀青过后,要将茶叶像揉面一样的揉捻。
揉捻主要功能是:适当破坏叶组织(揉捻叶细胞破坏率一般为45—55%,茶汁粘附于叶面,手摸有润滑粘手的感觉),既要茶汁容易泡出,又要耐冲泡;缩小体积,为炒干成形打好基础;塑造不同的特性。
揉捻一般分热揉和冷揉。所谓热揉,就是杀青叶不经堆放趁热揉捻;所谓冷揉,就是杀青叶出锅后,经过一段时间的摊放,使叶温下降到一定程度时揉捻。较老叶纤维素含量高,揉捻时不易成条,易采用热揉;高级嫩叶揉捻容易成条,为保持良好的色泽和香气,采用冷揉。
按揉捻力度又可以分:轻揉捻,轻揉捻制成的茶成条形状;中揉捻,中揉捻制成的茶成半球状;重揉捻,重揉捻制成的茶成全球状。
【干燥】
绿茶的干燥工序,一般先经过烘干,使含水量降低至符合锅炒的要求,然后再进行炒干。干燥工序的主要目的有:1、使叶子在杀青的基础上继续使内含物发生变化,提高内在品质;2、在揉捻的基础上整理条索,改进外形;3、排出过多水分,防止霉变,便于贮藏。最后经干燥后的茶叶,必须达到安全的保管条件,即含水量要求在5—6%,以手揉叶能成碎末。
干燥按方法分晒青、炒青、蒸青、烘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