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开篇词
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
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
后来续完后四十回,又有四句续上四句.
说到辛酸处,荒唐愈可悲.
由来同一梦,休笑世人痴
西游记开篇词
混沌未开天地乱,茫茫渺渺无人见.
自古盘古破鸿蒙,开辟从兹清浊辨.
震载群生仰至仁,发明万物皆为善.
欲知坐化会无功,须看西游释厄传.
三国演义开篇词
临江仙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注:此词是明代文学家杨慎所作《廿一史弹词》第三段《说秦汉》的开场词,后毛宗岗父子评刻《三国演义》时将其放在卷首.
水浒传开篇词
试看书林隐处,几多俊逸儒流.
虚名薄利不关愁,裁冰及剪雪,谈笑看吴钩.七雄绕绕乱春秋.
见成名无数,图形无数,更有那逃名无数.
刹时新月下长川,江湖桑田变古路.
讶求鱼橼木,拟穷猿择木,恐伤,弓远之曲木,
不如且覆掌中杯,再听取新声曲度.
儒林外史开篇词
人生南北多歧路,将相神仙,也要凡人做.百代兴亡朝复暮,江风吹倒前朝树.
功名富贵无凭据,费尽心情,总把流光误.浊酒三杯沉醉去,水流花谢知何处.
东周列国志开篇词
西江月
道德三皇五帝,功名夏后商周.英雄五霸闹春秋,顷刻兴亡过手.
青史几行名姓,北郊无数荒丘.前人田地后人收,说甚龙争虎斗.
说岳全传开篇词
西江月
三百余年宋史,中间南北纵横.闲将二帝事评论,忠义堪悲堪敬.
忠义炎天霜露,奸邪秋月痴蝇.忽荣忽辱总虚名,怎奈黄粱不醒!
封神演义开篇词
混沌初分盘古先,太极两仪四象悬.子天丑地人寅出,避除兽患有巢贤.
燧人取火免鲜食,伏羲画卦阴阳前.神农治世尝百草,轩辕礼乐婚姻联.
少昊五帝民物阜,禹王治水洪波蠲.承平享国至四百,桀王无道乾坤颠,
日纵妹喜荒酒色,成汤造亳洗腥膻,放桀南巢拯暴虐,云霓如愿后苏全.
三十一世传殷纣,商家脉络如断弦:紊乱朝纲绝伦纪,杀妻诛子信谗言,
秽污宫闱宠妲己,虿盆炮烙忠贞冤,鹿台聚敛万姓苦,愁声怨气应障天,
直谏剖心尽焚炙,孕妇刳剔朝涉歼,崇信奸回弃朝政,屏逐师保性何偏,
郊社不修宗庙废,奇技淫巧尽心研,昵此罪人乃罔畏,沉酗肆虐如鹯鸢.
西伯朝商囚羑里,微子抱器走风湮.皇天震怒降灾毒,若涉大海无渊边.
天下荒荒万民怨,子牙出世人中仙,终日垂丝钓人主,飞熊入梦猎岐田,
共载归周辅朝政,三分有二日相沿.文考末集大勋没,武王善述日干干.
孟津大会八百国,取彼凶残伐罪愆.甲子昧爽会牧野,前徒倒戈反回旋.
若崩厥角齐稽首,血流漂杵脂如泉.戒衣甫着天下定,更于成汤增光妍.
牧马华山示偃武,开我周家八百年.太白旗悬独夫死,战亡将士幽魂潜.
天挺人贤号尚父,封神坛上列花笺,大小英灵尊位次,商周演义古今传.
隋唐演义开篇词
繁华消歇似轻云,不朽还须建大勋. 壮略欲扶天日坠,雄心岂入弩骀群.
时危俊杰姑埋迹,运启英雄早致君.怪是史书收不尽,故将彩笔谱奇文.
金瓶梅开篇词
豪华去后行人绝,箫筝不响歌喉咽.雄剑无威光彩沉,宝琴零落金星灭.
玉阶寂寞坠秋露,月照当时歌舞处.当时歌舞人不回,化为今日西陵灰.
孽海花开篇词
江山吟罢精灵泣,中原自由魂断!金殿才人,平康佳丽,间气钟情吴苑.
輶轩西展,遽瞒着灵根,暗通瑶怨.孽海飘流,前生冤果此生判.
群龙九馗宵战,值钧天烂醉,梦魂惊颤.虎神营荒,鸾仪殿辞,输尔外交纤腕.
大千公案,又天眼愁胡,人心思汉.自由花神,付东风拘管.
原创文章,作者:你的书我来读,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1452.html
红楼梦开头诗句
《红楼梦》是中国古典小说的巅峰之作,也是中国文学史上的经典之一。小说的开篇诗句“此开卷第一回也,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周末七国分而为吴越、吴越又分而为吴、越,犬戎相距,一统江山,繁华事散,淑景空余,文采风流,动人心魄,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以历史背景开头,预示着小说的主题和情节。在这首开篇诗句中,作者以天下大势为背景,描绘了周末七国分裂的历史背景。这个时期的历史背景是战争和动荡的,它是小说的主题和情节的铺垫,也是小说表现的社会背景和历史背景。同时,这个时期的历史背景也反映了中国的政治和社会变迁,古代社会的政治、文化和经济等各个方面都得到了反映。
在这首开篇诗句中,作者还使用了分合的修辞手法。作者用“分久必合,合久必分”的句式,暗示着小说中众多人物之间的情感纠葛和矛盾。这种情感纠葛和矛盾不仅体现了小说中人物的性格和内心矛盾,也反映了社会和历史的复杂性。
此外,作者还通过对江山、繁华、文采、风流等的描绘,营造了小说的氛围和情感。江山、繁华、文采、风流等都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元素,它们代表了中国古代文化的魅力和深刻的内涵。而这些元素的使用,也让小说具有了浓郁的中国文化气息和文化底蕴。
通过对《红楼梦》开篇诗句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到,古典名著的经典开篇诗词,不仅仅是文字的串联,更是历史、文化、修辞等多种因素的凝结。只有了解相关的历史、文化、修辞等知识,才能够更好地理解古典名著的内涵和价值。同时,也能够更好地欣赏和领悟中国古典文学的魅力和深刻的文化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