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一起校园欺凌的悲惨事件发生了:新浪微博2017年1月11日头条新闻“拍案讲法”报导,刚满16岁的**因为被校园欺凌七年,终于忍不住杀人而获刑十年.不同的是,评论几乎一边倒地同情被欺凌者,更有许多评论说:“傻孩子,如果你14岁杀了他就好了XXXXXXXXXX”几乎对欺凌者都非常一致地痛恨,认为死有余辜.
从家庭到学校到社会舆论,我们看不到对欺凌者的正面帮助与教育.
我想说的是:七年,被欺凌的七年里,我们的教育干什么去了?七年里,被欺凌者在一次次地忍受“老师批评后就会遭到更狠的一顿拳头”后,欺凌者得到了什么?后果?警告?惩罚?责任?还是纵容?有没有被正面地帮助与教育过?他们也同样是孩子!
七年里,父亲认为是“孩子间的玩笑打闹”时,有没有帮助孩子哪怕一次学习自我保护?正确地与人沟通交流?是谁助长了欺凌者不断地,更严重地反复欺凌?
老师与父母,有没有想过这件事情的最终可能性后果?有没有提示过欺凌者需要承担应有的责任?
我想说的是:教育不是我们例行公事的批评与制止,更不是自以为是的“孩子间的玩笑打闹”这样的忽略!
教育是尊重每一个人,无论是受害者还是施害者,他们一定有他们自己的原因与动机.教育更是帮助每个人看到自己所无法看到的,学会承担且必须承担责任!
我想说的是:作为欺凌者,有没有人帮助他们意识到这样的行为已经超出了个人的承受能力?这样的行为背后有没有可能是因为家庭等生活环境的影响?
1 通常喜欢用武力征服他人,控制他人的孩子,在3-5岁的第一反叛期里,开始会利用打人作为工具的成长阶段里,就被纵容或者放大了打人的工具作用!3-5岁的孩子,甚至到了七八岁的孩子,如果在与同龄伙伴的互动过程中,利用打人行为获取了自己想要达到的目标,而又不用承担任何责任与后果的话,那么这一行为就会被放大,被纵容,以至于他们可能错误地以为只要有足够的力量可以征服他人,那么就这可以控制整个世界,自然就会用武力解决任何问题,因为这样最简单有效!
2 通常喜欢用武力征服他人,控制他人的孩子,在自己的家庭环境中一定有类似的榜样,或被类似对待,比如父母之间存在家庭暴力,比如父母对其的教育方式就是用打骂解决问题.耳濡目染,他学会并习惯性地复制长辈的行为模式,用武力解决一切问题.并且在后天不需要承担责任的情况,习惯化,模式化.
3 当欺凌者的行为被简单粗暴地制止与否定,可能会产生两种直接的结果:第一被否定与批评后不快需要报复,更加严重地欺凌可能产生,比如这起事件中,如果告诉老师: “老师批评的结果是会遭到更狠的一顿拳头”.第二欺凌的行为被无意中负强化,自暴自弃,致使校园暴力更加严重,造成恶性循环.
4 当一个孩子作为欺凌者形象出现,自然无法获得周围环境的肯定与接纳,而常常欺凌的行为背后可能隐藏的成长经历中的委屈与愤怒被压抑,被欺凌行为掩盖后遭到回避与否定时,也会导致欺凌者不由自主地用武力在同龄玩伴中表达自己的愤怒与孤单.而且常常会因自身被父母的打骂教育而表现为只针对反抗能力较弱的人,这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侍强凌弱”!所以教会我们的孩子自我保护及不讨好的行为模式,也是在帮助欺凌者学会正确地与人相处.
5 作为欺凌者,他的人际关系一定存在严重问题.如何从小就教会他如何尊重他人?如何都会他协商解决问题?如何教会他正确地表达自己的情绪?我想认可他同样有被认可的需要,同样有需要帮助与理解的需要,教会他认清事情的后果及必须承担自己应该承担的责任是必须也是唯一的选择!
说到这里,我认为有必要举个例子:08年我已经是个兼职的心理咨询师,当时班上发生了一起校园欺凌案件:一群同学围观另一个同学上厕所,并拍成视频上传到网上撒播.事发后我找到拍视频的当事人谈话,已经是初中生的他们竟然说:当时觉得他的大便特别臭,非常讨厌,就想用这种方式把他驱赶出厕所,后来其他人说上传到网上看会是什么效果,就做了,问及知道有什么后果时,根本没有想过,完全不知道这涉及了个人的隐私,涉及了个人的自尊问题,当然更没有想过如果被拍视频的同学做出极端的举动(杀人或者自杀)我们将自责一辈子!
我感到非常痛心,我们天天挂在路边的尊重,在他们玩得高兴时居然从来就没有当回事.这件事情的处理结果是:老师认可他们是在开玩笑,且同学之间玩笑打闹都很正常,但介于没有征得玩笑对象的同意,且玩笑界限没有分清,必须承担因为自己的行为已经引起的后果:1 立即撤销已经上传的视频,并在上传的网站发布公开的道歉申明;2 在班上正式地向该同学道歉;3必须承担因为此事以后可能引发的任何后果:如果该同学以后可能被以各种形式报复的一切责任都必须承担.4 学校给予通报批评及行政警告处分.
此事之后,班上没有再发生过类似的恶性事件.想特别说明的是:那几个当年欺凌同学的,现在与我都保持着紧密地联系,因为他们感谢老师教会了他们如何正确地与人相处,玩耍.
没有谁是天生就会与人交往的,我们的行为都是后天习得的.关键是习得行为本身出于什么原因,不要去责怪那些看起来很不讲理,会欺凌人的孩子们:他们可能什么都不懂,但他们却在做着让我们自尊受损,让我们痛心的恶行,他们因此而被所有人否定甚至嫌弃,他们可能内心里比我们常人承受了更多的痛苦!
遇到校园欺凌怎么办
随着社会的发展,校园欺凌已经成为了一个不容忽视的社会问题。许多学生在校园内遭受欺凌,不仅会对他们的身心健康产生不良影响,而且还会影响他们的学习和生活。因此,我们需要采取有效的措施来预防和制止校园欺凌。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欺凌者的成长经历。欺凌者的行为往往源于他们自身的家庭环境。或许他们曾经经历过家庭暴力或者受到过纵容打人行为,导致他们在校园内表现出欺凌行为。因此,我们需要采取正面的帮助与教育,帮助欺凌者认识到自己的行为有害于他人,并帮助他们改变不良的行为习惯。我们可以通过引导欺凌者去关注自己和他人的感受,提醒他们反思自己的行为、理解自己的情绪,让他们学会如何控制自己的情绪,从而避免对他人造成伤害。
其次,我们需要教育每个人承担自己的责任,尊重每一个人,无论是受害者还是欺凌者。校园内的欺凌行为往往是由于某些学生对自己的行为不负责任,或者是对他人缺乏尊重所导致的。我们应该教育每一个学生,让他们明白自己的行为对他人的影响,让他们珍惜自己的人格尊严,并尊重他人的人格尊严。此外,我们还应该鼓励学生在校园内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让他们学会合理地表达自己的意见和情感,从而避免发生校园欺凌。
同时,我们还需要教会孩子自我保护及不讨好的行为模式,帮助欺凌者学会正确地与人相处。对于受到欺凌的学生,我们需要教育他们如何保护自己,让他们明白自己的权益和利益,了解如何向老师或家长寻求帮助。此外,我们还可以通过开设心理课程,让学生了解自己的情感和行为,提高他们的自我保护能力。对于欺凌者,我们需要教育他们如何正确地与人相处,让他们了解到自己的行为对他人的影响,并引导他们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从而避免欺凌行为的发生。
最后,我们需要警惕欺凌行为的不良后果,需要提示欺凌者需要承担应有的责任,不要纵容和放大欺凌行为。对于欺凌行为的发生,我们不能采取放任的态度,而是需要及时制止和惩罚。同时,我们还可以通过开展宣传活动,让更多的学生了解校园欺凌的危害,引导他们珍惜自己和他人的人格尊严,从而形成校园文化的共识。
总之,面对校园欺凌,我们需要采取综合措施,从教育、心理、法律等多个层面进行预防和制止。只有通过正面的帮助和教育,才能够有效地防止和制止校园欺凌。我们相信,在全社会的共同努力下,校园欺凌问题一定会得到有效的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