尺寸: 1280×929
一、如何防溺水
1.不要私自在海边、河边、湖边、江边、水库边、水沟边、池塘边玩耍、追赶,以防滑入水中,有句俗语:有事无事江边走,难免有打湿脚的时候.
2.严禁学生私自下水游泳,特别是中小学生必须有大人的陪同并带好救生圈.
3.严禁中小学生私自外出钓鱼,因为钓鱼蹲在水边,水边的泥土、沙石长期被水浸泡,而变很松散,有些水边长年累月被水浸泡还长了一层苔藓,一踩上去就滑入水中,即使不滑入水中都有被摔伤的危险.
4.到公园划船,或乘坐船时必须要坐好,不要在船上乱跑,或在船舷边洗手、洗脚,尤其是乘坐小船时不要摇晃,也不要超重,以免小船掀翻或下沉.
5.在坐船时,一旦遇到特殊情况,一定要保持镇静,听从船上工作人员的指挥,不能轻率跳水.如果出现有人溺水,更不要冒然下水营救.
6.遇到大风大雨、大浪或雾太大的天气,最好不要坐船,也不要在船上玩.
7 .如果不慎滑落水中,应吸足气,拍打着水,大声地呼喊,岸上的人应马上呼喊大人救援,并找附近的有长树枝、竹子、草藤什么的,便于抛向落水的人抓住,如果没有大人来救援,岸上的人应一边呼喊一边马上脱掉衣服、皮带并把它们接起来抛向落水的人.
8.不要在水中长时间憋气,容易憋气死亡.
9.如果不幸溺水,当有人来救助的时候应该身体放松、让救助的人托住腰部.
10.当自己特别心爱的东西,掉入水中时不要急着去捞,而应找大人来帮忙.
当然,游泳是广大青少年喜爱的体育锻炼项目之一.然而,不做好准备、缺少安全防范意识,遇到意外时慌张、不能沉着自救,极易发生溺水伤亡事故.
为了确保游泳安全,防止溺水事故的发生,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1、不要独自一人外出游泳,更不要到不摸底和不知水情或比较危险且宜发生溺水伤亡事故的地方去游泳.选择好的游泳场所,对场所的环境,如该水库、浴场是否卫生,水下是否平坦,有无暗礁、暗流、杂草,水域的深浅等情况要了解清楚.
2、必须要有组织并在老师或熟悉水性的人的带领下去游泳.以便互相照顾.如果集体组织外出游泳,下水前后都要清点人数、并指定救生员做安全保护.
3、要清楚自己的身体健康状况,平时四肢就容易抽筋者不宜参加游泳或不要到深水区游泳.要做好下水前的准备,先活动活动身体,如水温太低应先在浅水处用水淋洗身体,待适应水温后再下水游泳;镶有假牙的同学,应将假牙取下,以防呛水时假牙落入食管或气管.
4、对自己的水性要有自知之明,下水后不能逞能,不要贸然跳水和潜泳,更不能互相打闹,以免喝水和溺水.不要在急流和漩涡处游泳,更不要酒后游泳.
5、在游泳中如果突然觉得身体不舒服,如眩晕、恶心、心慌、气短等,要立即上岸休息或呼救.
6、在游泳中,若小腿或脚部抽筋,千万不要惊慌,可用力蹬腿或做跳跃动作,或用力按摩、拉扯抽筋部位,同时呼叫同伴救助.
7、在游泳中遇到溺水事故时,现场急救刻不容缓,心肺复苏最为重要.将溺水者救上岸后,要立即清除口腔、鼻咽腔的呕吐物和泥沙等杂物,保持呼吸通畅;应将其舌头拉出,以免后翻堵塞呼吸道;将溺水者的腹部垫高,使胸及头部下垂,或抱其双腿将腹部放在急救者肩部,做走动或跳动"倒水"动作.恢复溺水者呼吸是急救成败的关键,应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可采取口对口或口对鼻的人工呼吸方式,在急救的同时应迅速送往医院救治.
二、预防溺水的措施:
1.小学生应在成年人的带领下游泳,
2.小学生不能独自在水塘边、小河边等玩耍;特别要注意的是那种没有人去的水塘要避免去.还有水草较多的地方.
3.不能去竖有禁止游泳牌子的地方游泳,特别是在暑假,不能在没有成年人的看护下邀请好友去水塘边游泳.
4.不会游泳者,不能去水较深的区域,谨防溺水事件发生.不会游泳者,身边要有成年人,游泳圈对于一个不会游泳的来说是没用的.
5.在游泳前要做好适当的准备活动,以防在水里时抽筋.
三、溺水时的自救方法:
1.不要慌张,发现周围有人时立即呼救;
2.放松全身,让身体飘浮在水面上,将头部浮出水面,用脚踢水,防止体力丧失,等待救援;
3.身体下沉时,可将手掌向下压;
4.如果在水中突然抽筋,又无法靠岸时,立即求救.如周围无人,可深吸一口气潜入水中,伸直抽筋的那条腿,用手将脚趾向上扳,以解除抽筋.
水中抽筋自救法
抽筋的主要部位是小腿和大腿,有时手指、脚趾及胃部等部位也会发生.抽筋原因主要是下水前没有做准备活动或准备活动不充分,身体各器官及肌肉组织没活动开,下水后突然做剧烈的蹬水和划水动作,或因水凉刺激肌肉突然收缩而出现抽筋.游泳时间长,过分疲劳及体力消耗过多,在肌体大量散热或精神紧张,游泳动作不协调等情况下也会出现抽筋.
(1)对于手脚抽筋者,若是手指抽筋,则可将手握拳,然后用力张开,迅速反复多做几次,直到抽筋消除为止;
(2)若是小腿或脚趾抽筋,先吸一口气仰浮水上,用抽筋肢体对侧的手握住抽筋肢体的脚趾,并用力向身体方向拉,同时用同侧的手掌压在抽筋肢体的膝盖上,帮助抽筋腿伸直;
(3)要是大腿抽筋的话,可同样采用拉长抽筋肌肉的办法解决.
水草缠身自救法
江、河、湖、泊近岸边或较浅的地方,一般常有杂草或淤泥,游泳者应尽量避免到这些地方去游泳.如果不幸被水草缠住或陷入淤泥怎么办呢?·首先要镇静,切不可踩水或手脚乱动,否则就会使肢体被缠得更难解脱,或在淤泥中越陷越深.·用仰泳方式(两腿伸直、用手掌倒划水)顺原路慢慢退回.或平卧水面,使两腿分开,用手解脱.
·如随身携带小刀,可把水草割断,不然试试把水草踢开,或象脱袜那样把水草从手脚上捋下来.自己无法摆脱时,应及时呼救.
·摆脱水草后,轻轻踢腿而游,并尽快离开水草丛生的地方.
身陷漩涡自救法
河道突然放宽、收窄处和骤然曲折处,水底有突起的岩石等阻碍物,有凹陷的深潭,河床高低不平等地方,都会出现漩涡.山洪暴发、河水猛涨时,漩涡最多.海边也常有漩涡,要多加注意.
·有漩涡的地方,一般水面常有垃圾、树叶杂物在漩涡处打转,只要注意就可早发现,应尽量避免接近.
·如果已经接近,切勿踩水,应立刻平卧水面,沿着漩涡边,用爬泳快速地游过.因为漩涡边缘处吸引力较弱,不容易卷入面积较大的物体,所以身体必须平卧水面,切不可直立踩水或潜入水中.
疲劳过度自救法
过度疲劳后游泳或游泳过度后,都容易造成抽筋或因体力不支而溺水.碰上这种情况怎么办呢?
·觉得寒冷或疲劳,应马上游回岸边.如果离岸甚远,或过度疲乏而不能立即回岸,就仰浮在水上以保留力气.
·举起一只手,要放松身体,让对方拯救.不要紧抱着拯救者不放.
·如果没有人来,就继续浮在水上,等到体力恢复后再游回岸边.
四、发现有人溺水时的救护方法:
方法一:可将救生圈、竹竿、木板等物抛给溺水者,再将其拖至岸边;
方法二:若没有救护器材,可入水直接救护.接近溺水者时要转动他的髋部,使其背向自己然后拖运.拖运时通常采用侧泳或仰泳拖运法.特别强调:未成年人发现有人溺水,不能冒然下水营救,应立即大声呼救,或利用救生器材呼救.
五、岸上急救溺水者
1.迅速清除溺水者口、鼻中的污泥、杂草及分泌物,保持呼吸道通畅,并拉出舌头,以避免堵塞呼吸道;
2.将溺水者举起,使其俯卧在救护者肩上,腹部紧贴救护者肩部,头脚下垂,以使呼吸道内积水自然流出.但不要因为呛水而耽误了进行心肺复苏的时间;
3.进行口对口人工呼吸及心脏按摩;
4.尽快联系急救中心或送去医院.
123 别的同学还喜欢:
防火防盗防溺水黑板报版面设计图 防溺水儿童宣传画 小学生防溺水手抄报 防溺水保安全手抄报版面设计 中学生预防溺水黑板报 防溺水重安全黑板报 防溺水知识手抄报图片 防溺水儿歌大全 夏季防溺水防火灾手抄报 夏季游泳防溺水宣传板报防溺水手抄报内容
一、什么是溺水?
溺水是指人体在水中无法呼吸,导致窒息、心肺功能衰竭或其他原因而死亡的现象。溺水是一种突发事件,发生时往往瞬间就会造成不可逆转的损害。
二、哪些场所容易发生溺水?
1. 海边:海浪汹涌,水流湍急,容易夹带漂浮物,容易引起溺水事故。
2. 河边:河流湍急,水流湍急,河面有漩涡,容易引起溺水事故。
3. 湖边:湖水深度不一,水流湍急,湖底有淤泥和植被,容易引起溺水事故。
4. 江边:江水湍急,水流湍急,江面有漩涡,容易引起溺水事故。
5. 水库边:水库水面广阔,水深潜藏,水位变化快,容易引起溺水事故。
6. 水沟边:水沟水流湍急,水位变幻莫测,容易引起溺水事故。
7. 池塘边:池塘水深不一,水质不好,容易引起溺水事故。
三、如何预防溺水?
1. 遵守安全规定:在游泳场所,遵守游泳场所的规定,如不要随意下水游泳,不要在船上乱跑,不要超重等,这些都是为了我们的安全着想。
2. 学习游泳知识和技巧:学习正确的游泳知识和技巧,选择好的游泳场所,知道自己的身体健康状况,避免逞能、贸然跳水和潜泳等。
3. 注意观察水情:在游泳前,应该仔细观察水情,了解水位、水流、海浪、漩涡等情况,根据不同的水情选择游泳方式。
4. 配备救生设备:在游泳场所,应该配备救生设备,如救生圈、救生衣、救生艇等,以备不时之需。
5. 学习自救技巧:了解一些自救技巧,如如果不慎滑落水中,应吸足气,拍打着水,大声呼喊,岸上的人应马上呼喊大人救援,并找附近的有长树枝、竹子、草藤什么的,便于抛向落水的人抓住。
四、如何进行紧急救援?
1. 发现落水者要立即呼救:如果发现有人落水,不要惊慌失措,要立即大声呼救,吸引周围人的注意力。
2. 拨打报警电话:如果周围没有人,或者水情太过险恶,无法救援落水者,应该立即拨打报警电话,请求救援。
3. 寻找救生工具:在等待救援的过程中,要尽可能地寻找救生工具,如救生圈、救生衣、救生艇等,以便在救援到来之前,尽可能地减少落水者的伤害。
4. 不要贸然下水:在救援落水者时,切勿贸然下水,应该利用救生工具或者其他物品,尽可能地将落水者救起。
五、如何进行自救?
1. 向岸边游动:如果不慎落水,应该保持镇定,向岸边游动,不要试图潜水或者逆流而上,以免浪费体力。
2. 抓住救援工具:如果周围有救援工具,如救生圈、救生衣、救生艇等,应该尽可能地抓住救援工具,等待救援。
3. 保持呼吸:在水中,要保持呼吸,尽可能地节约体力,等待救援。
4. 大声呼救:在水中,应该大声呼救,吸引周围人的注意力,尽可能地寻求救援。
六、总结
防溺水是非常重要的安全常识,特别是对于青少年来说更是必不可少的。我们应该始终保持警惕和谨慎,做到预防为主,自救互救为辅,才能确保游泳安全。同时,我们也应该加强对防溺水知识的学习,提高自我保护意识,尽可能地减少溺水事故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