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库 > > 【王树明35】_“吉林骄傲”人物候选人事迹(王树民指书)

【王树明35】_“吉林骄傲”人物候选人事迹(王树民指书)

时间:2023-12-02 作者:本站作者 来源:网络

01.于省吾(1896-1984)

男,汉族,辽宁省海城县人,生前系九三学社中央顾问委员会委员.

于省吾1919年毕业于沈阳国立高等师范,历任北京大学教授,燕京大学名誉教授,故宫博物院专门委员,中国训诂学会顾问,国务院古籍整理出版规划小组顾问等职,1955年起任东北人民大学(现吉林大学)历史系教授,古文字研究室主任兼校学术委员会委员.于省吾在语言文字领域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古文字尤其是甲骨文、金文考释和古代典籍的考证两方面,撰写了《双剑言多殷契骈枝》、《双剑言多殷契骈枝续编》、《双剑言多殷契骈枝三编》等著作.《甲骨文字释林》一书是他在古文字研究方面的代表作.该书共考释了前人未识或虽释而不知其造字本义的甲骨文约300字,占全部已识甲骨文字的1/4还多.在对先秦等古代文献典籍的考证方面,他著有《双剑言多尚书新证》、《双剑言多诗经新证》等多部论著,被《中国训诂学史》作者胡朴安推许为“新证派”代表人物.

02.马长林

男,汉族,吉林省长春市人,中共党员.1958年出生,现任长春汽车产业开发区锦程街道党工委书记.

马长林提出“变上访为下访”,建立了协调机制,解决了长沈社区棚户区127户居民吃不上放心水等161个难题,被辖区百姓称为“汽车城里的民生官”.他“变无业为就业”,组建了21个再就业援助基地,创新了“走访-跟踪-推荐-输出”一条龙服务流程,定期对辖区企业进行走访,随时对用工信息进行跟踪,及时向用人单位推荐下岗失业人员.通过劳务输出的办法安置下岗职工就业.几年来,他所任职的锦程街道实现了下岗、残疾、应届毕业生等弱势群体和“两劳”解释人员全部就业的目标,仅2008年就新增就业1852人.他“变救助为关爱”,建立了帮扶机制,结成帮扶对子203对,解决辖区弱势群体生活困难问题.马长林荣获全国改革创新十大杰出人物、中国公益事业形象大使、“改革开放30年,感动中国经济30人”等称号.

03.马宪华

女,汉族,吉林省珲春市人,中共党员.1963年出生,原吉林省珲春市果树新村小学教师,现为珲春市一小教师.

马宪华十年如一日,为了山区孩子念好书辛勤工作.她以惊人的毅力,克服了难以想象的困难.她每天起早贪黑,往返34公里,从家到学校,绕过4座山,趟过5条河,累计走过了四个“二万五千里”,从未缺过一节课.2003年以前,她在无法正常透光、四处裂缝的25平方米土坯仓房里给孩子们上课,自费拉电线、买煤,带领学生平整操场、自制教具.她每月工资只有300元,但为了山区孩子能有书念,她毫无怨言,展现了不畏艰难的顽强意志,实现了“只要孩子需要,我就不离开”的诺言,用爱心铸就了高尚的师魂.2003年,马宪华被省政府授予“山区人民的好教师”称号,并获得了全国“三八”红旗手、模范教师、优秀班主任、中小学“十杰教师”、吉林省劳动模范、优秀共产党员等称号,2007年当选为中共十七大代表.

04.尹升山

男,汉族,山东省掖县(今莱州)人,中共党员.1925年出生,国家一级指挥.历任东北电影制片厂乐团指挥,长春电影制片厂乐团指挥、副团长,中国音协第四届、第五届理事.

从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第一部故事片《桥》的音乐开始,尹升山共录制400余部影片音乐,曾任《刘三姐》、《冰山上的来客》、《白毛女》、《五朵金花》等影片的音乐指挥.《刘三姐》获全国第二届百花奖音乐奖,《冰山上的来客》、《小字辈》获长影小百花奖最佳音乐奖等.尹升山指挥400多部电影音乐作品,题材广泛,体裁各异,风格多样.在60多年的指挥生涯中,还指挥排练并演出了舒伯特、柴柯夫斯基、贝多芬以及中国的《梁山伯与祝英台》等小提琴协奏曲.尹升山荣获吉林英才奖章、吉林省长白山文艺奖特别成就奖、2005年纪念中国电影百年华诞特别贡献奖、2005年金钟奖最高奖项终身成就奖等荣誉.

05.王大珩

男,汉族,江苏省吴县人,中共党员.1915年出生,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资深院士、著名应用光学家、我国光学界公认的学术奠基人.

王大珩长期从事应用光学研究及光机所科研的组织和领导工作,在激光技术、空间光学、遥感技术、仪器仪表、计量科学等方面都有很深的学术造诣,为我国光学事业特别是国防光学工程做出了重大贡献.王大珩受中国科学院邀聘筹建中国科学院仪器馆(长春光机所前身),在他的主持领导下,该所发展成为我国应用光学研究及光学仪器研制的重要科研开发基地,被誉为“中国光学的摇篮”.王大珩是一位战略科学家,他参与提出的“863计划”、激光核聚变研究与装置研制以及重视工程技术的整体作用等建议,对国家科技决策产生了深远影响.他荣获首届何梁何利基金优秀奖、两弹一星功勋奖章、国家“863计划”特殊贡献先进个人等称号.他曾当选为中共十二大代表,第三、四、五、六届全国人大代表,第三、七届全国政协委员.

06.王亚洲(1911-1971)

男,汉族,吉林省磐石县人,中共党员.生前系四平联合化工厂电石车间主任.

王亚洲是我国电石生产第一代工人工程师,他把自己的一生献给了电石事业.1941年进吉林江北化学电石厂当工人.他在电石厂磷炉烧毁、炉火未熄尚有爆炸危险的情况下挺身而出,一人坚持浇水三天,冒着高温抢修磷炉成功.1958年,他响应关于支援重点工程建设的号召,主动要求从吉林市化工厂到四平联合化工厂工作,决心建设中国第二个电石炉.20余年的电石生产,使他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被誉为“电石专家”、“电石大王”.他刻苦钻研电石生产技术,改进工艺,解决了很多生产技术上的难题,为我国第一台电石炉的诞生和电石工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他曾两次出席全国劳动模范代表大会,五次出席吉林省劳动模范代表大会,荣获全国和吉林省劳动模范称号,多次受到毛泽东主席和周恩来总理的接见.“文革”中他由于受到“四人帮”的迫害,于1971年10月逝世,终年60岁.1978年5月被平反恢复名誉.

07.王刚

男,回族,吉林省长春市人,中共党员.1948年出生,现为中国传媒大学播音主持艺术学院教授,国家一级演员.

王刚1969年进入吉林省军区宣传队工作,1973年上调沈阳军区文工团,1995年转业进中央电视台.1976年至今,王刚为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和地方电台演播长篇小说及其它体裁文学作品3000余万字,其中《夜幕下的哈尔滨》获全国演播一等奖,他被中国广播电视学会授予“受全国听众喜爱的演播艺术家”称号.1985年至今,他为中央电视台和地方电视台主持了千余台综艺和大型晚会,荣获中国广播电视主持人最高奖项——第四届“金话筒”特别金奖.他曾参加《宰相刘罗锅》、《铁齿铜牙纪晓岚》、《玉碎》、《五月槐花香》、《红梅花开》等数十部影视作品的拍摄,刻画人物准确细腻,入木三分,荣获“金鹰奖”、“春兰杯”、“影视风云榜”等最佳男配角和“中国最有影响力的三十名电视人”等奖项,被聘为“保护长城”、“母亲河”、残奥会等宣传大使.

08.王树明

男,汉族,吉林省安图县人,中共党员.1953年出生,现为中国网通集团吉林省长春市分公司党群工作部干事.

1973年王树明毕业后分配到原长春市电信局南广场分局工作.王树明1982年致残后,完成三项电信科研课题,参与近百项技改项目,为国家创造近400万元的经济效益.他还为用户义务修理电话机7万多部、家用电器4000多台,被群众誉为中国的保尔、身边的张海迪、轮椅上的雷锋.他先后荣获邮电系统劳动模范,全国自强模范,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劳动模范等称号.2004年12月,中宣部、国资委、信息产业部、全国总工会、中国残联、中国网通集团、中共吉林省委联合在人民大会堂隆重召开了王树明先进事迹报告会.2006年8月,王树明带领的长春市宽城区肢残人协会荣获了“十五期间全国优秀肢残人协会”的光荣称号.2009年6月30日,他作为吉林省优秀共产党员代表参加了全国优秀共产党员代表座谈会.

09.王洪军

男,汉族,吉林省长春市人,中共党员.1969年出生,一汽-大众汽车有限公司轿车一厂焊装车间操作技工、高级技师.

王洪军1990年进入一汽-大众汽车有限公司.十多年来,他勤奋学习,扎实苦干,立足岗位,勇于探索,总结和归纳了一整套轿车整修的方法,发明研制出钣金整修工具共计47种、2000多件,31种工具获国家专利,填补了多项国内空白.他不仅创造了富有实用价值的“王洪军轿车钣金快速修复法”,还出版了《王洪军轿车车身整修调整方法》一书,使中国轿车维修技术达到国际领先水平.通过钻研苦练,他掌握了先进的制作汽车博览会轿车展车的方法,并实现了自主做展车的创举.几年来,他的技术改进和创新为公司创造了经济效益3400多万元.王洪军2006年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2007年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2008年获第19届中国十大杰出青年称号.2009年3月5日,王洪军当选为十一届全国人大代表.

10.王家骐

男,汉族,江苏省苏州市人,中共党员.1940年出生,中国科学院院士,光电仪器与设备专家,中国科学院长春光机所所长.

王家骐刻苦钻研、勇于创新.1982年,他冒着各种可能发生的危险,参加了我国首次水下潜艇发射导弹试验,连续在艇上工作40多天,受到航天部的嘉奖.作为我国光学工程、光学精密仪器学科的学术带头人之一,他参与了我国载人航天工程等重大工程任务,取得了多项国内领先,填补国内空白或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的研究成果,为我国光电事业发展和国防现代化建设作出了突出贡献.王家骐曾当选第十届全国人大代表、吉林省政府科学技术与工程咨询委员会咨询委员、中国空间科学学会副理事长、中国仪器仪表学会精密机械分会理事长、吉林省光学学会理事长、吉林省科学技术协会副主席、国际光学工程学会会员.曾获得国家、省部级科技成果奖12项,获得国家级“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全国“五一”劳动奖章、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突出贡献者奖章等多项荣誉.

11.王振国

男,汉族,吉林省集安市人,中共党员.1954年出生,现任通化振国集团董事长、党委书记.

王振国于1986年创办了我国第一个民办中药抗癌药物研究所——通化长白山药物研究所.他把“奉献至诚,造福公众”作为自己的奋斗目标,主持研发的“复方天仙胶囊”被列为国家“七五”重点科技攻关项目,是国家卫生部实行药政法后批准生产的第一个抗癌中药,在第38届尤里卡世界发明博览会上荣获“世界个人发明最高研究奖”,产品销往70个国家和地区,荣获6项国际大奖.自1999年以来,他主持研发并在国家立项的创新药物有4种,其中“抗癌免疫增强剂pus”被列为国家二类中药,填补了国内空白.公司连续7年被省、市评为私营企业纳税状元,被国家有关部门授予全国民办科技优秀单位.王振国曾荣获吉林省优秀民办科技实业家、振兴吉林一等功、吉林省特等劳动模范、2004年度全国十大科技英才、全国优秀民营科技企业家等称号.

12.王曼苓

女,汉族,河北省任丘市人,中共党员.1940年出生,国家一级演员,长春评剧院原名誉院长,曾任吉林省青联副主席,省、市文联副主席.

王曼苓是一位德高望重的艺术家,为评剧事业的传承发展作出了卓越贡献.从艺50余年来,她认真学习传统艺术,借鉴各家之长,刻苦钻研技艺,形成了自己的表演艺术风格.她扮相俊美,气质超凡,文武兼备,塑造人物真实细腻.她的嗓音圆润甜脆,唱腔委婉多姿,具有大家风范.她先后主演剧目百余部,其中《密建游宫》、《红色种子》于上世纪60年代灌制成唱片;《东风第一枝》、《血书情》由长春电影制片厂摄制成戏曲片.1983年她赴北京演出《密建游宫》,荣获首届全国戏剧“梅花奖”.王曼苓被评为省、市劳动模范,是吉林省第四、五、六届人大代表,第三、四届全国文代会代表,是全国“三八”红旗手,1960年出席全国文教群英会.1981年在吉林省文化系统先进集体和个人表彰大会上荣获由省政府颁发的先进工作者称号.

13.王湘浩(1915-1993)

男,汉族,河北省安平县人,中国民主同盟会成员.他是我国杰出的数学家、计算机科学家和教育家、中国科学院院士.

王湘浩先后为吉林大学创建了数学系和计算机科学系,为吉林大学的发展作出了卓越的贡献.他早年从事近世代数的研究,指出并纠正了类域论中一个重要定理——格伦瓦尔定理的错误,给出了该定理成立的充要条件,从而重新证明了有理单纯代数理论中著名的狄克逊猜想,这一已被前人证明的猜想由于格伦瓦尔定理发现有错而重新变成疑案.正是王湘浩的工作挽救了有理单纯代数理论的这次危机,在当时曾引起国际代数界的震动.经王湘浩修正后的格伦瓦尔定理,世称格伦瓦尔——王氏定理.王湘浩是第三届及第五至第八届全国人大代表,曾任民盟中央委员会委员、吉林省民盟副主任委员,国务院学位委员会计算机学科评议组组长,中国计算机学会副理事长等职.历任吉林大学数学系主任、计算机科学系主任、副校长.

14.王皓

男,汉族,吉林省长春市人,中共党员.1983年出生,世界著名乒乓球运动员.

1992年师从薛瑞昆进行训练,1996年进入八一队,1998年底入选国家二队,1999年初升入一队.王皓擅长运用右手直握球拍,快攻结合弧圈的打法.王皓技术全面,打法稳中带凶,正手抢拉、抢攻意识强.作为直板选手,他的反手直拍横打技术已经日臻完善,运用娴熟,有很强的杀伤力.他与德国的波尔、中国台北的庄智渊被认为是未来世界乒坛最具潜力的三大新星.从1999年起,王皓先后取得亚洲少年锦标赛团体冠军、男子世界俱乐部赛团体亚军、九运会男团冠军、荷兰、埃及、克罗地亚公开赛男单冠军、亚锦赛男团冠军、男单冠军、国际乒联职业巡回赛总决赛男单冠军、第47届团体世乒赛男团冠军等.在2008年奥运会上获男子单打银牌、团体金牌,实现了吉林省奥运金牌零的突破,还荣获2008年世乒赛男团冠军、2009年横滨世乒赛男子双打冠军(与陈王己)、2009年横滨世乒赛男子单打冠军.

15.冯志远

男,汉族,吉林省双阳县人.1930年出生,原宁夏回族自治区中宁县鸣沙中学教师.

1953年冯志远从东北师范大学中文系毕业,分到上海市市南中学任教.1958年,为响应国家支持边疆教育事业的号召,冯志远告别新婚的妻子到宁夏回族自治区中宁县鸣沙中学任教.1973年,又主动转到中宁县关帝中学任教.作为当时学校唯一的大学生,冯志远一人承担了语文、历史、地理、英语4门课程的教学任务.在42年的支教生涯中,他不顾视力恶化的病痛,克服重重困难,始终兢兢业业地教书育人,并以微薄的工资资助贫困学生.1984年双目失明后,他凭记忆继续为学生讲课,坚持做了五年盲人教师.1990年退休后,他仍住在学校,义务为学生辅导功课,直到2000年患脑血栓瘫痪被妹妹接到长春.冯志远支教边疆的感人事迹,在社会上引起强烈反响,先后被评为2005年度感动吉林十大人物、2005年度感动宁夏十大人物、第二届中国十大老年新闻人物.他的事迹被拍成了电影《冯志远》.

16.卢志民

男,汉族,吉林省四平市人,中共党员.1949年出生,高级经济师,现任红嘴集团党委书记、总裁.

卢志民于1967年初中毕业返乡务农,1971年任红嘴二队生产队队长,1984年任红嘴农工商联合公司总经理,1994年任四平红嘴集团总裁.红嘴原是一个吃粮靠返销、花钱靠贷款、生活靠救济的贫困生产小队.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卢志民带领乡亲们白手起家,艰苦创业,始终坚持走农村工业化道路.30年来,把一个贫穷落后的生产小队改造成大型现代企业集团,率先完成了工业化,实现了城市化,迈向了现代化.红嘴集团总资产达78.5亿元,2008年实现工业总产值124亿元,实现利税8.2亿元.2006年,红嘴集团被吉林省委、省政府命名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一面红旗”.卢志民被评为全国十佳农民企业家、全国乡镇功勋企业家、全国劳动模范,荣获香港紫荆花杯中国杰出企业家成就奖等称号,当选为中共十三大代表,第八届、九届、十届、十一届全国人大代表.

17.史云峰(1949-1976)

男,汉族,吉林省长春市人,中共党员.生前系长春市第一光学仪器厂青年工人.

史云峰少年时代就熟读许多介绍革命先烈的书籍,奠定了他以后坚持真理,顽强地同“四人帮”进行斗争的思想基础.1968年,他到农村插队落户时,不仅虚心向社员学习,而且注意研究问题.1970年,他被调回到长春市第一光学仪器厂工作,积极肯干,钻研技术,年年被评为先进工作者.1973年他加入共青团,并被列为党的积极分子.面对江青反革命集团,他英勇无畏,大胆散发檄文,对他们迫害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罪行进行义正词严的批判.从1974年12月到1976年12月的几十次审讯中,他始终没有改变自己的观点,英勇地为坚持真理而斗争.1976年12月19日,同“四人帮”斗争的英雄史云峰,惨遭杀害,年仅27岁.1980年3月,中共吉林省委为史云峰彻底平反昭雪,追认他为中共党员、革命烈士,并号召全省共产党员、共青团员、广大干部群众向他学习.

18.叶乔波

女,汉族,吉林省长春市人,中共党员.1964年出生,世界著名女子速滑运动员.

叶乔波10岁进入长春市业余体校速滑班,12岁入选八一速滑队,16岁获全国冠军赛青年组亚军,17岁获全国青年赛全能冠军.叶乔波在1992年冬季奥运会上获得1000米和500米速滑的2枚银牌,为中国在冬奥会史上实现了奖牌零的突破,叶乔波却因滑冰而摘除了半月板.1994年,在第十七届冬奥会上,叶乔波为中国代表队夺得了冬奥会速滑铜牌后,医生发现她左膝盖的两侧韧带和髌骨早已断裂.在叶乔波的运动生涯中,共参加了124次国内外大赛,获得奖牌133枚,其中金牌50多枚,是中国第一个突破女子500米速滑40秒大关的选手.叶乔波的成功诠释了中华体育精神.她先后荣获全国冰雪十佳运动员、全国新长征突击手、全国十佳运动员、全军二级劳动模范、体坛尖兵等荣誉称号.1999年入选新中国体育五十星,是中共十四大代表,第九届全国政协委员.

19.乔淑萍

女,汉族,吉林省通化市人,中共党员.1960年出生,现任吉林省通化市人民医院儿科主任、主任医师.

乔淑萍是一名儿科医生,同时还是一名残疾儿的母亲和中晚期的癌症患者.她从医25年来,始终牢记党的宗旨,以高尚的医德、高超的医术、优良的医风赢得了同行的尊敬、患者的信赖和社会的广泛赞誉.乔淑萍视患者如亲人,用“患者在先、个人在后”的铮铮誓言和无声行动诠释着对事业的忠诚和对患者的挚爱.她医术高超,善于钻研,多次创造挽回患者生命的奇迹.她严于律己,廉洁行医,秉持“对患者不遗余力,做事不图回报,工作不带私心”的职业理念.她命运多舛却不懈努力,用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和顽强的毅力为新世纪女性树起了一面坚强的旗帜.她是中共十七大代表,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三八”红旗手、全国巾帼建功标兵等荣誉称号.2006年,荣获国家医学界最高奖项——“白求恩奖章”,被吉林省委、省政府授予“人民的好医生”称号.

20.任继学

男,汉族,吉林省扶余县人,中共党员.1926年出生,现为吉林省终身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中医药学会终身理事、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高级专家顾问委员会委员.

任继学1946年投身革命,1954年,赴吉林省中医进修学校(原长春中医学院前身)学习,毕业后留校.他是我国著名中医内科学家、中医急症学创始人之一,主编了第一部国家规划教材《中医急症学》,成功参与救治数名sars病人.他主持完成了多项国家“七五”至“九五”科技攻关课题,有多项成果获国家、省科技进步奖,著有《悬壶漫录》、《任继学经验集》,主编了《中国瘟疫大全》、《中国名老中医经验集粹》等.他的学生有的已成为博士生导师、国家新药评审委员、省市名医和学科带头人.2003年,他荣获国家医学界最高奖项--“白求恩奖章”.2009年,他被国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卫生部等评为首届“国医大师”.

21.刘声(1925-1979)

男,汉族,吉林市人,中共党员,特等甲级残废军人.

1950年,刘声在抗美援朝一次阻击战中,身负七处重伤,失去了双手双脚.在吉林省荣军医院治疗期间,他学会了半截手掌夹着笔写字和穿上假肢不用人搀扶着走路.1956年刘声复员回到了吉林市,他身残志坚,多次向组织表示:“我不要照顾,我要工作.”当他听说国家建设急需油脂的时候,毅然带领10名烈军属凑了25元钱,买了两口大锅,又借了一口旧锅,在一无厂房,二无设备,三无资金的情况下,搭起了20平方米的席板棚,办起了炼废油的小工厂.他说:“我身残志不能残,没有双脚也要走革命路,没有双手也要开顶风船.”他克服了常人难以想象的困难,自力更生,把一个炼废油的小工厂发展到能生产六大种类,近200个品种(其中有七个品种填补了国内空白)的粗具规模的油脂厂.1969年12月,吉林市油脂厂被命名为吉林省“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红旗厂”.他是全国石化系统劳动英雄,第四届全国人大代表.

22.刘国江

男,汉族,吉林省长春市人,中共党员.1965年出生,1982年入伍,1994年转业到长春市二道区国家税务局工作.

刘国江始终以朴实真诚、勤劳敬业、无私奉献的品格去为人做事.自1994年参加税收工作以来,他牢记党的宗旨,勤勉敬业,扎实工作,在认真做好发票运送、库房管理等本职工作的同时,他还义务承担了局机关大量办公设施日常维修工作,任劳任怨,无私奉献,满腔热忱地为干部职工服务,在平凡的岗位上创造了优良的业绩.刘国江在妻子下岗、租房居住、经济条件较为困难的情况下,10多年间赡养和照顾100多位孤寡老人,他还救助失学儿童,帮助贫困家庭,捐助受灾群众,多次无偿献血,赢得了社会的广泛赞誉,充分体现了共产党员的先进性,被称为“新时代的活雷锋”.他获得首届全国道德模范、全国“五一”劳动奖章、中华孝亲敬老楷模和孝亲敬老之星、吉林省“十大杰出青年”等荣誉称号和奖项.

23.刘英俊(1945-1966)

男,汉族,吉林省长春市人,中共党员.他1962年入伍,生前系中国人民解放军某部重炮连战士.

刘英俊把忠于党作为人生最高的价值追求,处处以雷锋为榜样,严格要求自己,自觉为连队、为人民群众做好事.他担任部队驻地附近小学的“校外辅导员”,还用节省的津贴给学校购买图书.1966年3月15日,他所在炮连到佳木斯市郊外执行训练任务过程中,一辆炮车辕马被汽车喇叭震惊,冲向人群,情况十分危急.担任炮车驭手的刘英俊用肩膀猛抵惊马,惊马被迫拐上公路旁侧小道.但这时炮车前面不远处的6名儿童,被飞奔而来的惊马吓得不知所措,生命受到威胁.刘英俊不顾个人危险,用力将缰绳缠在胳膊上,向后猛力一拉,使惊马前蹄腾空而起.接着,他使尽全身力气踢倒惊马.6名儿童安然脱险,他却被压在翻倒的车下,由于伤势过重,经抢救无效英勇牺牲,年仅21岁.1966年,他所在部队党委追认他为中共党员,并追记一等功,授予他“雷锋式伟大战士称号”.

24.孙正聿

男,汉族,吉林省吉林市人,无党派人士.1946年出生,吉林大学哲学社会科学资深教授、博士生导师.

孙正聿主要研究领域为马克思主义哲学基础理论,他的著述对推进我国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事业发挥了重要作用.他出版了《哲学通论》、《哲学导论》、《现代教养》、《思想中的时代》等十几部学术专著.有评论家将《哲学通论》称为“新中国成立后第一部系统论述‘哲学本身’的‘通论’性学术专著”.九卷本的《孙正聿哲学文集》系统地表述了作者“理论思维的前提批判”的哲学理论.从毕业留校任教至今,无论是破格晋升为讲师、副教授、教授,还是身为博导、学科带头人,孙正聿始终没有离开过本科教学课堂.他的教学成果《哲学通论课程和教材的建设与推广》于2001年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一等奖.他主讲的“赞美理论”拍摄成电教片,被教育部推荐为全国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电教片;2000年他被国务院授予全国先进工作者称号,2003年获首届国家级教学名师奖.

25.孙军

男,汉族,黑龙江省伊春市人,中共党员.1983年出生,省公安消防总队长春支队特勤大队一中队抢险救援班班长,全国消防部队首批潜水员.

特勤消防大队担负的是消防部队里最急难险重的灭火救援任务,而抢险救援班担负的又是特勤大队里最急难险重的任务.作为抢险救援班的班长,孙军经常要经历血与火的洗礼、生与死的抉择.2007年1月29日,为了救助长春市丹东路一烟囱上的轻生妇女,孙军与战友李正卫在暴风雪中徒手攀登80米高的烟囱.经过244个阶梯生死对决,30分钟后,他们终于将被困妇女成功救下.在长春市汉斯啤酒城火灾、救援塔下中毒工人等一系列行动中,孙军和他的战友一道挑战生命的极限,被长春市民称为“城市的英雄”.孙军先后荣立二等功2次、三等功1次,当选为2007年度“中国骄傲”人物,全国消防部队执勤岗位练兵训练尖兵,第五届“感动吉林”十大人物.并荣获全国优秀消防卫士、2009年“吉林省青年五四奖章”等荣誉称号.

26.孙家钟

男,汉族,天津市人,中共党员.1929年出生,中国科学院院士,理论化学家,现任吉林大学理论化学研究所所长、理论化学计算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

孙家钟1952年毕业于燕京大学,同年分配到吉林大学,在蔡镏生、唐敖庆等老一辈化学家带领下,参与了化学系的创建.1978年晋升为教授,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委员,全国博士后科研流动站管理协调委员会委员.从事理论化学教学和科研40多年来,孙家钟在量子化学多体理论方面有重要贡献.在被誉为中国学派的配位场理论研究中,将参数拟合方法发展为新的多体理论,并得到实际应用,深刻地揭示了二阶约化密度矩阵的拓扑空间的几何性质,建立了前人未曾得到的孪函数多组态自洽场方程,得到了多重散射xa自洽场方法中所缺少的原子重叠作用项,扩展了应用范围,被称为严格的xa理论.1982年他所参与的配位场理论方法研究成果,获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

27.孙寰

男,汉族,吉林省长春市人,中共党员.1939年出生,现任吉林省农业科学院学术委员会主任、首席研究员,曾任省农科院副院长、中国作物学会大豆专业委员会副理事长.

孙寰主要从事大豆杂种优势利用研究,先后主持或参与了科技部“863”重大专项、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等25个重大研究项目.经过20多年坚持不懈的努力,攻克了杂交大豆这一世界性难题,成为大豆杂种优势利用研究领域的开拓者和奠基人.他创造了大豆研究领域的5个世界第一:即第一个细胞质雄性不育系;第一个通过品种审定的大豆杂交种;建立了第一个以“三系”为基础的杂种优势利用育种程序;开发出第一个利用昆虫传粉大量生产杂交种的高效制种方法;第一次在栽培大豆中发现两个染色体倒位系.他被授予国家杰出专业技术人才、全国先进工作者、吉林省高级专家等11项国家、省级荣誉称号.先后获得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农业部科技进步二等奖.

28.成仿吾(1897-1984)

男,汉族,湖南省新化县人,中共党员.无产阶级革命家、教育家、社会科学家.

成仿吾曾与郭沫若等创建著名革命文学团体“创造社”.192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他一生致力于宣传马克思主义,忠诚党的教育事业.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他历任陕北公学校长、华北联合大学校长、华北大学副校长等职.新中国成立后,他历任中国人民大学副校长、校长、党委书记,东北师范大学、山东大学校长和党委书记,中国人民大学名誉校长等职,为新中国教育事业作出了卓越的贡献.1952年至1958年在担任东北师范大学校长和党委书记期间,成仿吾提出了学校建设的三项基本方针,即加强系统的马列主义理论教育,加速教师队伍建设和学习苏联经验促进教学改革.在这三项基本方针指导下,学校的教学改革全面展开,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得到基本改造,东北师范大学成为东北和全国师资培养的重要基地.1953年,他还倡导创办了函授教育,开创了我国高等师范函授教育的先河.

29.朱玉林

男,汉族,吉林省白山市人,中共党员.1954年出生,白山市育林孤儿院院长,白山市育林福利集团董事长,白山市江源区砟子镇育林新村党委书记.

朱玉林多年来倾其所有从事慈善事业.1984年,他受邻居临终之托,收养了4名孤儿.1994年他见到社会上有许多流浪儿无依无靠,便决定建一所孤儿院.他变卖了轿车和房地产,筹资1100万元兴建了集学习、生活、娱乐于一体,供水、供电、供暖一应俱全的白山市育林孤儿院.2002年他又投资8000万元建起了亚洲规模最大、层次最高、供养时间最长的私立孤儿院.他收养的孤儿上大学的有75人,参军的有19人,参加工作结婚生子的有43人.身为村党委书记,他从2003年至今共出资2100万元为村民修路、搭桥、引自来水,并植树数百万亩为子孙后代留下了永续财富,他还积极引进外资,带领全村人民共同致富.朱玉林先后被授予中华慈善家、中华慈善总会永久理事、中华慈善总会创始人等荣誉称号.

30.许绍发

男,汉族,吉林省长白县人,中共党员.1945年出生,国家乒乓球队原总教练.

许绍发1958年开始打乒乓球,1960年调入吉林省体育训练班,1965年调入国家乒乓球队.许绍发是世界比赛中使用高抛发球的第一人,并使其风靡世界,同时还首创了快带弧圈技术,并夺得1973年第32届世界锦标赛男团亚军,1975年获第33届世界锦标赛男团冠军.1975年33届世乒赛后退役任教练,1983年任男队教练组长,后任主教练、副总教练,1985年至1992年任总教练,率队获得12项世界杯男单冠军、世界乒乓球锦标赛男团、男单、男双冠军,奥运会女单、男双冠军等12项世界团体冠军,2枚奥运会金牌,并多次获体育荣誉奖章,1987年获十佳教练,2001年第46届世乒赛期间获得国际乒联颁发的“国际乒联贡献奖”.2003年获得中国乒乓球队建队五十周年杰出贡献奖.

31.那炳晨

男,满族,黑龙江省宁安人,中共党员.1930年出生,国家一级作曲.吉林艺术学院客座教授.

那炳晨1950年毕业于东北大学,先后在长春市文工团、长春市文化局音乐工作组、吉林省戏曲学校、吉林省吉剧团和吉林省艺术研究院工作.半个多世纪来,那炳晨潜心研究、收集、整理和编创二人转音乐,成果累累.他编著了《二人转音乐》、《东北民歌》等多部理论工具书,为《包公赔情》、《县长下乡到咱家》等大量的二人转编曲、配曲,创作的脍炙人口的《处处有亲人》,唱遍祖国大江南北.近年来他还为中华传统文化儿童读物《百家姓》、《千字文》、《三字经》、《笠翁对韵》等读物谱曲,以供传唱.那炳晨桃李满天下,培养了一大批中青年二人转音乐专门人才.他是吉剧创始人之一,二人转音乐的开拓者,为中华传统音乐文化资源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荣获长白山文艺成就奖、二人转终身艺术成就奖等.

32.齐殿云(1920-2002)

女,汉族,黑龙江省五常县人,中共党员.生前系中共吉林省委委员、省妇联副主任、榆树县(今榆树市)政协副主席.

齐殿云1962年担任小乡生产队队长,当时的小乡有208亩耕地,大大小小58块,岗地白浆土,沟地黄鳅泥,风到去皮,水冲成沟,亩产只有130斤左右,全队能下地干活的仅有19名老人和妇女.“老牛破车疙瘩套,两头毛驴没草料”,这是小乡经济状况的真实写照.齐殿云带领小乡人,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硬是把一个土地贫瘠、粮食不能自给的小乡变成了一个六畜兴旺、年年有余粮的小乡.“八女治水”、“大战白头沟”等苦战奋斗的感人故事,给后人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吉林省命名小乡为“苦战奋斗的红旗生产队”.1969年,齐殿云作为吉林省农业战线代表,参加了国庆20周年观礼,在天安门城楼上受到毛主席的接见.齐殿云被选为第四届全国人大代表和中共十一大代表.

33.余瑞璜(1906-1997)

男,汉族,江西省宜黄县人,中国民主同盟会成员.中国科学院院士,著名物理学家,我国金属物理学的奠基人之一,国家有杰出贡献的专家.生前系吉林大学自然科学学术委员会主任、民盟中央委员、中央参议委员会常委.

余瑞璜创立了x射线晶体结构分析新综合法,在著名的《自然》杂志上发表的《结晶分析x光数据的新综合(法)》和《从x光衍射相对强度测定绝对强度》两篇文章,引起了国际学术界的高度重视.1962年世界结晶学界纪念“劳埃实验”50周年大会,在x光结构分析发展史的总结报告中,余瑞璜是唯一受到褒扬的中国人.余瑞璜成为国际上公认的第一流结晶学家,为祖国争了光.1952年9月,余瑞璜教授肩负着创建东北人民大学(现吉林大学)物理系的使命,从清华园来到条件比较艰苦的长春,同年10月,他任东北人民大学(现吉林大学)物理系主任.经过全系师生员工的努力,东北人民大学物理系很快跻身于全国大学物理系的先进行列.

34.佟冬(1905-1996)

男,汉族,辽宁省辽阳县人,中共党员.著名历史学家、教育家,曾任吉林省社会科学院院长兼党组书记、省社科院名誉主席.

佟冬早年就读于东北大学国文系.“九·一八”事变后流亡北平,参加了青年学生的爱国运动.193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先后在抗日军政大学、延安马列主义学院学习和工作,参与范文澜主编的《中国通史简编》撰写工作.1946年回到东北,先后任辽东省委组织部组织科长、辽东省教育厅厅长.新中国成立后,他先后任东北工学院长春分院党委书记,东北人民大学(现吉林大学)历史系主任、副校长.1961年,他创办了东北文史研究所并任所长,专门培养古文古史研究人才,所培养的100多名学生大都成为东北和全国社会科学研究、教学的业务骨干.1978年任《社会科学战线》主编,1985年离休.他主编了我国第一部多卷本区域通史《中国东北史》.他是德高望重的社会科学事业的组织者、领导者,为吉林省教育事业和社会科学事业的发展倾注了毕生心血.

35.吴式枢(1923-2009)

男,汉族,江西省宜黄县人,无党派人士.著名理论物理学家.

吴式枢1944年毕业于同济大学,1951年获美国伊利诺埃大学哲学(物理)博士学位.归国后任大连工学院应用物理系教授,1952年调至吉林大学.曾任吉林大学物理系教授、系主任、自然科学委员会主任.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数理学学部委员,曾任中国核物理学会副理事长等职.上世纪50年代初,吴式枢应用壳模型理论处理mu介子吸收和光核效应,被称为“吴模型”,该模型应用格林函数提出了多体问题久期方程的新推导,建立了测定介电常数来判定水淹层的“相位介电测井”新方法的物理基础,从而为大庆油田解决了测井的一个关键问题.他在格林函数多体理论及其应用方面,已形成了具有自己特色的理论体系.主要学术论著有《非线性积分方程与格林函数》、《等效相互作用理论及顶角算符的封闭表示式》、《多重散射理论与格林函数方法》等.吴式枢是第五至第九届全国人大代表.

36.宋顺女

女,朝鲜族,吉林省安图县人,中共党员.1946年出生,曾任安图县小沙河乡党委副书记、延吉市民政局优抚科科长等职.

宋顺女在丈夫国防施工中身负重伤高位截瘫后,她送小叔子到军营,小叔子牺牲了,她让儿子、侄子、侄女穿上军装.宋顺女一心为军烈属们排忧解难,先后为64名军官家属解决了住房,为56名军官家属安排了工作,让82名军官子女进了满意的学校.驻军领导和家属亲切地称宋顺女是“娘家人”、“好大姐”、“好阿姨”,她被誉为“当代红嫂”.多年来,宋顺女怀着坚定的理想信念和中华民族高尚美好的情操,自觉为党的事业尽职尽责,无怨无悔地“为牺牲者做出牺牲,为奉献者做出奉献”,谱写了爱国拥军的动人篇章.1994年,宋顺女作为全国双拥模范代表应邀出席了国庆45周年活动.1997年,被省委、省政府、省军区授予“爱国拥军模范”光荣称号,并当选为中共十五大代表.2007年,当选全国“十大爱国拥军新闻人物”.

37.张天民(1933-2002)

男,汉族,河北省涿州市人,中共党员.国家一级编剧.曾任长春电影制片厂编剧、中国电影文学学会常务副会长.

张天民以他的勤奋和聪慧,创作出一大批深受读者喜爱的诗集、短篇、中篇、长篇小说、电影剧本、电视连续剧剧本.短篇小说《小五更》、《路考》,剧本《鸿雁》、《开国大典》,电视连续剧剧本《武则天》、《潘汉年》、《秦始皇》、《青年毛泽东》等产生了较大影响.十年动乱期间,围绕电影《创业》展开的与“四人帮”的斗争中,张天民冒着生命危险向“四人帮”发出战斗檄文,有力地支持了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与“四人帮”反革命集团进行的殊死斗争.根据电影文学剧本《开国大典》拍摄的同名影片获1990年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影片奖、最佳编剧奖、最佳导演奖和大众电影百花奖最佳影片奖、中国政府优秀影片奖.张天民是我国知名度很高的剧作家和诗人,是我国影视界有影响力的剧作家之一,为中国影视事业的发展作出了贡献.

38.张松如(1910-1998)

男,汉族,河北省辛集市人,中共党员.笔名公木,著名诗人、学者、教育家.

1928年冬,张松如考入国立北平大学第一师范学院,就读于国文系.其间,师从钱玄同、吴承仕、鲁迅、黎锦熙、高步瀛、孙蜀丞、罗根泽等著名教授,并在他们指导下撰写《中国文字学概论》等.1938年8月,张松如到延安,进入抗日军政大学学习,并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不久,他被分配到抗日军政大学文工团,结识了著名作曲家郑律成,两人决定合作创作一部组歌,定名为《八路军大合唱》.公木作词、郑律成作曲的这部组歌在军队中长期广泛流传.其中《八路军进行曲》后来改名为《中国人民解放军进行曲》,1988年中央军委发布命令将《中国人民解放军进行曲》确定为《中国人民解放军军歌》.1949年,张松如任东北师大教授兼副教育长等职,1961年到吉林大学中文系任教,后任中文系代主任.张松如为电影《英雄儿女》所作的《英雄赞歌》歌词,气魄宏大,脍炙人口.他荣获过吉林省长白山文艺奖特别成就奖等荣誉.

39.张笑天

男,汉族,黑龙江省延寿人,中共党员.1939年出生,著名作家,吉林省文联、作协主席.

张笑天迄今创作出版《张笑天文集》三十卷本,长篇小说28部,中篇小说50余部,电影剧本25部,《太平天国》获中国电视剧飞天奖,电影《开国大典》、《重庆谈判》、《世纪之变》、《末代皇后》获中国电影金鸡奖和中宣部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中篇小说《前市委书记的白昼和夜晚》获全国优秀中篇小说奖.他无私奉献,先后捐款10万余元用于青年文学创作、救助失学儿童、抗震救灾.1989年,他率团在第25届佩查罗国际电影节上,坚持斗争,抵制粉碎了几十个国家代表的反华行径,受到广电部电影局通报表彰.他是中共十六大、十七大代表、中国文联七届、八届全委委员,中国作协六届、七届主席团委员,省劳动模范,省高级专家,国务院特殊津贴获得者,中组部直接联系专家,2005年被国家授予优秀电影艺术家荣誉称号.

40.李一奎

男,汉族,吉林省柳河县人,中共党员.1951年出生,高级工程师,现任东宝实业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总经理、党委书记.

1984年李一奎仅靠2万元借款起家,经过25年的经营,企业已发展成为今天拥有18个成员企业、4000多名员工、总资产26亿元的大型高新技术企业集团,先后创造了诸多“全国之最”,完成了从传统制药企业向高科技生物制药企业的蜕变.公司成功开发了基因重组人胰岛素,使我国成为世界第三个掌握这一技术的国家.公司十几年实现销售收入40多亿元,累计上缴给国家税金8亿多元.李一奎始终坚持依法治企、产业报国、绿色和谐、回馈社会的企业理念,履行社会责任,积极参与社会公益事业,累计捐款捐物价值400多万元.他先后获得全国劳动模范、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优秀青年企业家、中国经营大师、省优秀共产党员等荣誉称号.他是吉林省第八届人大代表、第十届全国人大代表,连续两届荣获“吉林省省管优秀专家”称号.

41.李元昌

男,汉族,吉林省榆树市人,中共党员.1949年出生,教授、特级教师.现任吉林省教育学院教研员兼农村基础教育研究所所长.

李元昌1979年从长春师范学院毕业后分配到榆树师范学校工作.为了振兴家乡教育,他回乡创办了榆树市秀水镇第二中学.1985年,他提出“农村中学语文教学要为当地经济发展服务”的观点,并进行了13年的不懈探索,被誉为“农村教改实践家”、“当代陶行知”.1999年,调到省教育学院工作.他身患绝症后,坚持创设了教研教改基地校、教研教改基地、县域三级研培网络、主题教研等师培、教研形式,为我省教师培训和教研工作开辟了新路.李元昌并不富裕,但他为了教改实验,三年花去自己一年的工资.1997年,他获奖金10万元,自己拿出了6万元作为奖励我省农村教师基金.他先后被评为全国劳动模范、全国中小学“十杰”教师、特等教师、省管专家.2006年,被省委、省政府授予“竭诚奉献农村教育事业的好教师”称号.

42.李长松

男,汉族,天津市人,中共党员.1971年出生,现任武警吉林省总队第一支队参谋长.

1995年10月21日,他迎着劈头砍来的菜刀,与歹徒展开殊死搏斗,成功抓获吉林省公安厅通缉多年的杀人、强奸、抢劫、盗窃等数十起的特大犯罪团伙首犯.2005年6月12日,中国银行河北沧州支行门前发生了一起震惊全国的特大持枪抢劫杀人案,歹徒身体强壮,枪法精准,手段残忍,作案后携带手枪藏匿一平房内.李长松冒着生命危险,迎着歹徒射出的子弹,冲入房内,在与歹徒同时举枪的生死瞬间,一枪击毙歹徒.他带领武警战士抓获和捕歼各类犯罪分子120余名,处置各类突发事件50余起,圆满完成特大抢险救灾任务30次,荣立一等功1次、二等功1次、三等功4次.先后荣获“优秀共产党员”、“学雷锋标兵”、“吉林省见义勇为先进分子”等称号,2006年当选为第九届“中国武警十大忠诚卫士”,2007年被评为第十八届“中国十大杰出青年”.

43.李幼斌

男,汉族,吉林省长春市人.1958年出生,国家一级演员.

李幼斌1974年考入长春话剧院,1983年至1985年就读于上海戏剧学院,2002年调入八一电影制片厂.李幼斌扮演过军人、医生、官员、商界巨子、两弹元勋、警察等各种各样的角色,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是一位深受观众喜爱的实力派演员.李幼斌的表演表现力强,长期舞台演出的经验积累使他塑造的角色有血有肉,不脸谱化,真实可信.他庄重、沉稳中蕴含着坚毅、大度,大度、平和中蕴藏着一股战胜邪恶势力的豪气.他曾参加演出《救救她》、《新京末日》等30余部话剧以及《惊心动魄》、《刑警本色》、《非常代价》、《激情年代》等近百部影视剧.他主演的《亮剑》、《闯关东》,获2006年第23届金鹰奖最受欢迎男演员奖和最佳表演艺术奖,2007年飞天奖最佳男演员奖,获第七届中国金鹰电视艺术节暨第24届电视金鹰奖最佳表演艺术奖男演员奖和最受观众欢迎奖.

44.李本枫(党义1935-2005)

男,汉族,中共党员.生前历任长春机车厂人事科科长、劳动服务公司副经理.

“党义”是李本枫的化名.1987年2月9日,他以“党义”的名义,汇款给本厂困难职工郭希有.这之后郭希有每月都收到以“党义”名义邮来的汇款单,留下一段感人的佳话.“党义”的事迹被新闻媒体报道后,全国许多行业都在向党义学习,李本枫选择了沉默,继续隐姓埋名作着“党义”该做的事情.“党义”在言行中处处表达出一个共产党员热爱人民群众,忠诚共产主义事业的思想感情.1988年12月,吉林省委、长春市委先后作出决定,号召人们发扬“党义”精神,由此引发了一场全国学“党义”的活动,新华社、中央电视台等中央媒体都对“党义”事迹作了宣传.“党义”精神在全国各地产生了广泛影响,成为80年代雷锋精神的再现,表现了共产党员的优秀品质和高尚情操.“党义”的事迹奏出了一曲精神文明的赞歌,“党义”的故事感动全国,“党义”的精神鼓舞了几代人.

45.李玉今

女,朝鲜族,吉林省龙井市人,中共党员.1922年7月生,曾担任省政协委员、省妇女会执行委员.

1942年,李玉今当上村农会副主任,为了保卫抗日战争胜利成果,壮大人民军队,她舍小家顾大家,说服爱人踊跃报名参军,她肩负起家里的一切重担.为了保家卫国,消灭土匪,她动员二小叔子报名参军上前线.1947年,她的爱人在烧锅屯马鞍山战斗中牺牲,她含着悲痛,白天带领妇女锄地,晚上做公婆的思想工作,把最后一个小叔子也送上前线.同年11月,她作为生产模范、烈军属模范和支前模范,出席了吉林省劳动模范大会,1948年2月,她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这年冬天,她出席了全国妇女第一次代表大会,受到了毛泽东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亲切接见.1950年1月,她参加了亚洲妇女代表大会.朝鲜战争爆发后,她响应党中央号召积极捐款支援前线,支持四个哥哥参加抗美援朝.她的三个小叔子,有两个牺牲在朝鲜战场.(下转t2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