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库 > > 【路遥人生读后感】_路遥人生读后感3篇精选(路遥的人生读书感悟)

【路遥人生读后感】_路遥人生读后感3篇精选(路遥的人生读书感悟)

时间:2023-11-22 作者:本站作者 来源:网络

路遥的《人生》很值得一读,读完之后每个人都会有不同的感悟,以下有三篇路遥《人生》的读后感,希望可以对你有些感悟与启发

读后感一

路遥写的《人生》我刚刚读完,里面的巧珍是那么善良,虽然大字不认识一个,但是爱高加林是那么的义无反顾。高加林的二十四个青春

里,大起大落,从教师到农民,从农民到记者,然后抛弃巧珍,和黄亚萍好了,结果最后还是回到农村,虽然巧珍嫁给了马栓,但是还是哭着求着高加林找工作。

纵观人生苦短,花费了六个小时看完了这部小说,感受最深的是这个农村最朴实最真诚的巧珍,爱就爱,但是不恨,即使被抛弃了,还依然心里装着高加林。试问:为了一时功名利禄,抛弃相知相爱的人,就不怕得到报应吗?爱了,就专心爱一个人,不要觉得有共同话题了就抛弃那个最懂你的人。

往往最懂你的那个人是你要放弃的深爱过你的人,因为他/她最懂你。我们可以为理想去爱,但是不能为了一时的情投意合而毁坏了所有人的幸福。高加林的性格决定他会背叛爱情,如果不那么自私,恐怕他将来会过得更好,正因为他的自私毁坏了自己的前途,伤害了五个家庭甚至是拆散了一对,自己最后什么也不是了,爱他的巧珍也嫁给了马栓。

高加林的性格不值得推广,因为报复心理极强,得罪了他的人一定会遭到他报复的,但是正因为如此,他不是被克南妈妈举报的掉丢饭碗的,而是自己的虚荣心,最后毁在自己手里了,因为他不该移情别恋,而且是黄亚萍,黄亚萍是个理想主义和浪漫主义的小资人物,她的生活方式是大城市的节奏,注定不会跟高加林同甘共苦的。

《人生》和《平凡的世界》共同的地方是最后,哪里来,又回到哪里去,爱的人没有了,一切,都要从新开始,最后的结局总是那么悲惨。我很少读小说,路遥的小说我读的最多,最近也喜欢上了王小波的书,我对那个年代的人和思想刚开放的时候充满了联想和好奇,人,要么穷的叮当响,要么一夜暴富,但总结一点,村支书都不想分产到户,因为这样他们会饿死了。

一段好的爱情,能经受苦难,但是经不起繁华市井和利益的熏染,因为在功名利禄之下防线被突破总是那些不安分的男人。爱情不应该是嫌弃你有没有文化和内涵,而是这个人愿意为你付出一切,你饿了,他给你做饭,你口渴了,他给你倒杯水,你累了,他给你捶背或者关心你,你心烦了,他默默地看着听着,然后安慰你,你在外面不如意了,回家有个疼你的人,人生,别奢求太多,找个值得你爱的人,愿意为你相夫教子的女人,愿意与你同甘共苦的男人白头偕老就知足吧!人生,很平淡,很平凡,一辈子,很长,也很短,爱了,就专一一点,不要像这本书一样,到最后,什么也没有得到,又回到了人生起点,只是这个起点人都陌生了。

读后感二

路遥《人生》读后感

用了两天的时间,认真阅读了路遥的代表作《人生》,被故事的情节深深感染,可以说是爱不释手,欲罢不能,当读到故事的结尾,更是意犹未尽,感慨万千。

阅读这本书的过程中,我的大脑无数次不受指控的出现周星驰的著名桥段,一个男人流着眼泪深情的说:“曾经有一份真诚的爱情放在我面前,我没有珍惜,等我失去的时候我才后悔莫及,人世间最痛苦的事莫过于此。如果上天能够给我一个再来一次的机会,我会对那个女孩子说三个字:我爱你。如果非要在这份爱上加上一个期限,我希望是……一万年!”

仅从故事发展,我们很容易联想到的就是爱情,可是当你更深层次的思考,你会发现爱情只是表面的一个点,她所要表达的意思可能更加丰富,表达的是理想与现实的取舍,这就是生活,生活的点点滴滴拼凑起来不就是有血有肉的人生吗?

我们都是芸芸众生中的普通一员,在自己的轨道上运行,卑微的如同一粒尘埃。但我们有有着自己的思想,面对着自己的现实,怀揣着自己的理想,无时无刻不得做出自己的取舍。也许我们已经厌倦了自己熟悉的一切,也许我们有着美好的理想,但是现实的小鞋却穿在自己的脚上,合不合适只有自己最清楚。

珍惜眼前,怀揣梦想,路在脚下。

读后感三

《人生》是路遥于1982年发表的中篇小说。小说围绕主人公高加林人生的起伏跌宕进行构思,通过高加林的人生来告诉我们,人生有时顺,有时逆;有时高,有时低;人生的道路上充满的是让人意想不到的东西,可能在下个路头转角,你会遇到繁花盛景,让你人生色彩斑斓,但是也有可能会遇到荆棘拦路,让你的人生遍体鳞伤。但无论是哪一种人生可能性,它都只会是一时的,好运不会一直伴着你,厄运也不可能总与你如影随形。

所以需要我们用一颗波澜不惊的心来对待人生的变化。如范仲淹言: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高加林的人生就像一条抛物线,从低处发起,到达最高峰后便继续向下行去……

作为一个从农村走出的知识分子,高加林的内心被划分成两半,一半为自己的学识才华而高傲,一半为身为一个农民的儿子而自卑。所以在自己的老师职位被村里的“大能人”高明楼用手段顶换成自己的儿子时,他感觉自己永远只能做一个土地的“奴隶”,这种命运让他十分痛苦,他感觉难以接受,在自家床上躺了一个多月,过着浑浑噩噩的日子。当再看到他那头发苍白,腰背弯曲的老父母时,他才明白,他不能再这样子下去了,生活是严酷的,他必须承认他目前的地位——一个地地道道的农民。所以他听从父亲的建议,拿着母亲蒸好的白面馍到县城去叫卖。他的心难受的像无数虫子在咬着,挣扎着,一边是家里的贫苦让他必须卖馍来赚钱,而另一边,他又十分害怕遇到在县城的同学,那将是多么丢人啊!然而最终他也没能突破内心的魔障。但是,当你认为你被上帝抛弃,人生暗无天日时,他却又给你一条明道。在高加林陷入人生的低谷时,有一个痴心女子——巧珍,陪在他身边,给他安慰,给他信心,给他勇气前行。

在高加林低谷的人生中,他跟巧珍相爱了。每天白天在地里耕作,夜里就跟他亲爱的巧珍在星空下,在大地的怀抱里相会。他们总是默默地依偎在一起,像牵牛花绕着向日葵。爱情是一种神奇的力量,它让高加林一下子便从灰心丧气的情绪中,重新激发起对生活的热情。爱的暖流浸过了精神的冻土地带,新的生机便勃发了。爱情使他对土地重新唤起了一种深厚的感情。他本来就是土地的儿子。他出生在这里,在故乡的山水间度过梦一样美妙的童年。他又一次深深地感到,他不该害怕在土地上生活;在这亲爱的黄土地上,生活仍能结出甜美的果实!他渐渐开始正常对待劳动,再不像刚开始的那几天,以一种压抑变态的心理,用毁灭性的劳动来折磨肉体,以转移精神上的痛苦。

没过多久,高加林的二爸高玉智回来了,并在县里当局长。于是,高加林的人生高潮到来。那些个溜须拍马的狗腿子,为了讨好其二爸,给他走后门进了县城工作,做通信干事,一个正经的国家官员。高加林是有才华的,于是他才能在这个县城中步步得到高升。高加林在这个县城成了一个引人注目的人物,他的各种才能很快就在这个天地里施展开了,地区报和省报已经发表了他写的不少通讯报道,他还潇洒地出没于稠人广众面前;他又在县体育馆大出风头。这段时间,真的是高加林人生中最出名,最顶峰的时段!于是,那个有才华、有学识、有家世的美丽江南水乡女子黄亚萍——他的高中知己,也更加对他情深,为了跟他在一起,抛弃了正在恋爱中的张克南。而加林在他人生最高峰,面对爱情与财势,他选择了后者,他与巧珍分了,与黄亚萍在一起。跟黄亚萍一起的日子,他接触了许多新式的东西,什么奶糖、咖啡、水果、糕点、新衣、新式鞋……他父亲和德顺老汉曾来劝过他,告诉他:浮的高,跌的重。但他说:他有他的活法。他没有听两位前人的劝告。

后来,一封举报信让走后门的高加林回到了乡下,而彼时,巧珍已经对他心灰,嫁给了追求她已久的马栓,身份的差距也让他与黄亚萍分开。可是当他回到高家村,准备好面对众人的嘲讽时,却收到了人们最真诚的安慰。他亲爱的父老乡亲把他们那伟大的同情心给予了这个不幸的人。彼时,高加林才真正认识到什么才是他的根……

人生的道路虽然漫长,但紧要处常常只有几步,特别是当人年轻的时候。没有一个人的生活道路是笔直的、没有岔道的。有些岔道口,譬如政治上的岔道口,事业上的岔道口,个人生活上的岔道口,你走错一步,可以影响人生的一个时期,也可能影响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