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路工程测量实习报告——一.实习目的: 1.联系水准仪的安置、整平、瞄准与读书和怎样测定地面两点间的高程; 2.掌握经纬仪对中,整平,瞄准与读书等基本操作要领; 3.掌握钢尺量距的一般方法; 4.练习用经纬仪 ... 2014-05-25 11:18系统分类:技术资料专业分类:路桥隧道浏览数:1811
一.实习目的:
1.联系水准仪的安置、整平、瞄准与读书和怎样测定地面两点间的高程;
2.掌握经纬仪对中,整平,瞄准与读书等基本操作要领;
3.掌握钢尺量距的一般方法;
4.练习用经纬仪配合小平板仪测绘地形图;
5.培养学生综合应用测量理论知识分析解决土建施工放样中一般问题的能力.
二.实习要求:
1.掌握水准仪、经纬仪、平板仪等一些主要一起的性能和如何操作使用;
2.掌握数据的计算和处理方法;
3.掌握地形图测绘的基本方法,具有初步测绘小区域大比例尺地形图的工作能力;
4.掌握测设的基本方法.
三.实习任务;
1.控制点高程测量;
2.导线长度测量;
3.水平角度测量;
4.闭合导线内业计算;
5.测绘地形图;
6.建筑物放样,道路中线测量和管线测量.
四.实习项目与程序:
1.外业测量:
(1)测量控制点高程;
(2)测量控制点间距离;
(3)测量闭合导线内角.
2.内业计算:
(1)计算控制点间高差,推算各点间高程;
(2)计算个控制点间距离及相对误差;
(3)计算个内角闭合差及内角;
(4)根据以上计算数据推算个点坐标.
3.测绘地形图:
(1)将坐标范围内的控制点标定到图纸上;
(2)根据控制点周围的地物地貌测量某些点的高程,再标在图纸上.
4.施工测量:圆曲线,缓和曲线测量.
五.实习方法:水准仪、经纬仪、平板仪的使用.
1.测量的方法:
(1)水准仪架在两个控制点的中间,距离两点大致相等.在前后两点各立水准尺一把.
(2)望远镜对准水准尺并推动,再将水准仪调平,调节三个脚螺旋,使得圆水准器旗袍居中,然后微调倾螺旋,从左边的窗口看到水准管的气泡闭合.
(3)调水平微动螺旋,使得十子丝在水准尺上测得后视读数和前视读数并记录下来.
(4)三脚架架腿抬高或降低,重新测量后视读数和前视读数并记录下来,测得高差不得超过5mm,否则重测.
2.角度测量的方法:
(1)经纬仪架在控制点上,用脚螺旋进行对中,再伸缩架腿调节圆水准气泡居中,然后调节脚螺旋使得水准管气泡也居中.通过对中器观察是否对中,否则反复调平.
(2)望远镜调成盘左,对准左面的目标并制动,调节微倾和微动螺旋,使得十字丝瞄准目标,把配置度盘的按钮拔出,记下读数.顺时针转动照准部,对准右面的目标并制动,读出右面的读数,记录读数.
(3)望远镜调成盘右,对准右面的目标并制动,调节调节微倾和微动螺旋,是的十字丝瞄准目标,把配置度盘的按钮拔出,记下读数.逆时针转动照准部,对准左面的目标并制动,读出左边的读数,记录读数.
(4)两次测量角之差不能超过40秒,否则重测.
3.距离测量的方法:
(1)用前面的方法将经纬仪对中整平,再进行定线.
(2)然后用钢尺沿着路线测出导线长度.
(3)往返各测一次,两次距离的相对误差不能超过三千分之一,否则重测.
4.平板仪的使用:
(1)立上三脚架,将平板固定,把图纸也固定在平板上.
(2)将平板仪的一边靠在两个控制点上,瞄准地面上的点,然后进行对中整平.
(3)整平后进行测绘.量出控制点到某地物的距离并且紧靠建筑物立标杆,通过平板仪瞄准标杆则确定了这个方向.根据比例尺换算成图上距离,将地物地貌画在图上.
(4)将所有坐标范围内的地物地貌全都画在图上,并用规定符号表示.
六.测量精度:
1.距离往返测量相对误差不超过1/3000;
2.水准仪高差测量中高差闭合差在容许值±12vn mm或±40l mm范围内;
3.测内角时一测回中上、下半测回角值之差不得超过±40``.
七.计算成果和示意图见测设数据计算表.
八.体会:
通过本次实习,巩固了以前所学知识,掌握了水准仪、经纬仪的基本操作,还有怎样施工放样,学会了地形图的绘制方法.从而积累了许多经验.(1)、立标尺时,标尺除立直外还要选在重要的地方.因此,选点就非常重要,点一定要选在有代表性的地方.同时要注意并点非越多越好.相反选取的无用点过多不但会增加测量,计算和绘图的劳动量和多费时间,而且会因点多而杂乱产生较大的误差.(2)、要先将道路和主要建筑物确定下来,然后在添加其余次要方面,这样不但条理清楚,利于作图而且更有利于作图的准确和随时进行实物和图形的对比从而检验测量数据的准确与否.但这两周实习也给了我们不少教训:由于某个数据的读错、记错及算错都给我们带来了不少麻烦,从而让我们知道了做任何事都要认真.还有一个组的团结也是至关重要的,他关系到整个组的进度.先前我们组由于配合不够默契,分工也不够合理,整体进度受到极大的影响,后来通过组内的交流,彻底解决了以上问题.实习进度有了很大的改观,进度和效果自然就提上来了.这告诉我们团结就是力量,我们以后工作的时候也是一样,只有团结才能把事办好.
学会了经纬仪的基本操作,还有怎样施工放样,学会了地形图的绘制方法.从而积累了许多经验.(1)、立标尺时,标尺除立直外还要选在重要的地方.因此,选点就非常重要,点一定要选在有代表性的地方.同时要注意并点非越多越好.相反选取的无用点过多不但会增加测量,计算和绘图的劳动量和多费时间,而且会因点多而杂乱产生较大的误差.(2)、要先将道路和主要建筑物确定下来,然后在添加其余次要方面,这样不但条理清楚,利于作图而且更有利于作图的准确和随时进行实物和图形的对比从而检验测量数据的准确与否.但这两周实习也给了我们不少教训:由于某个数据的读错、记错及算错都给我们带来了不少麻烦,从而让我们知道了做任何事都要认真.还有一个组的团结也是至关重要的,他关系到整个组的进度.先前我们组由于配合不够默契,分工也不够合理,整体进度受到极大的影响,后来通过组内的交流,彻底解决了以上问题.实习进度有了很大的改观,进度和效果自然就提上来了.这告诉我们团结就是力量,我们以后工作的时候也是一样,只有团结才能把事办好.
======================
深入学习资料推荐;
xhf0293的最新博文
0
打开微信"扫一扫",扫描上方二维码
请点击右上角按钮
,选择《道路工程测量实训报告》 道路工程测量实训报告 本次实训是在某道路工程中进行的,主要任务是测量道路的长度、宽度、坡度等参数,以及建立相应的详细记录。 具体测量方法如下: (1)长度测量:利用测距仪和放样仪进行测量,测量的结果记录在工程绘图中。 (2)宽度测量:利用激光测距仪测量道路的上、下、左、右四边线的位置,记录结果到工程绘图中。 (3)坡度测量:利用水准仪测量道路的坡度,记录结果到工程绘图中。 (4)其他测量:利用仪器测量道路的其他参数,如路面等级、支护结构等,记录结果到工程绘图中。 经过上述测量,本次实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所有测量参数都在误差范围内,且结果能够用于指导工程的施工。 本次实训的结果表明,正确的测量方法及技术标准非常重要,只有掌握正确的技术手段,才能够取得准确的测量结果,才能保证道路工程的质量。 总之,本次实训取得了良好的成果,丰富了实践经验,提高了对道路工程测量技术的掌握能力,有助于更好地指导道路工程的设计和施工。 《道路工程测量实训报告总结5》 道路工程测量是道路工程建设中重要的环节,它是在道路建设前期,通过测量现状,确定建设范围,确定地形起伏,形成地形图,为施工提供依据。道路工程测量主要分为外业测量和内业计算,外业测量主要指地面上的实际测量,主要采用的仪器有水准仪、经纬仪和平板仪。本次实训,我们采用外业测量的方法,对道路施工区域进行测量,以实现对道路工程测量的学习和实践,本次实训报告总结如下: 一、测量准备 1.查询施工范围,确定测量点。我们首先根据施工范围,确定控制点、辅助点的位置,将它们在草图上用线段连接起来,形成闭合导线,并根据测量要求,确定基准点,确定测量点。 2.准备测量仪器。我们准备了水准仪、经纬仪和平板仪三种测量仪器,并将它们按照测量要求,进行安装、调试、校准等工作。 3.准备其他物料。在准备测量物料之前,我们还要准备点状物料,比如标记点、细沙等,以及其他必要的物料,比如测量笔记本、绳索等,以便测量工作的顺利进行。 二、进行测量 1.测量控制点高程。我们首先使用水准仪,测量基准点的高程,然后根据基准点的高程,测量各控制点的高程。 2.测量控制点间距离。接着,我们使用经纬仪,测量控制点之间的角度和距离,并将测量结果记录在笔记本上。 3.测量闭合导线内角。最后,我们使用经纬仪,测量闭合导线内的角度,并将测量结果记录在笔记本上。 三、数据处理 1.根据外业测量资料,计算控制点间高差。我们根据外业测量资料,计算出各控制点间的高差,以确定地形起伏。 2.推算各点间高程。接着,我们根据控制点间的高差,推算出各点间的高程,以确定地形起伏。 3.计算个控制点间距离及相对误差。接着,我们根据外业测量资料,计算出控制点之间的相对误差,以确定测量精度。 4.计算个内角闭合差及内角。最后,我们根据外业测量资料,计算出闭合导线内的闭合差,以及内角,以确定测量精度。 四、绘制地形图 1.根据控制点周围的地物地貌,测量某些点的高程,将测量结果记录在笔记本上。 2.将控制点的坐标标定到图纸上。接着,我们根据测量计算出的坐标,将控制点标定到图纸上,并将测量结果记录在笔记本上。 3.将控制点周围的地物地貌标定到图纸上。最后,我们根据测量结果,将控制点周围的地物地貌标定到图纸上,以形成地形图。 本次实训,我们使用外业测量的方法,对道路施工区域进行测量,从而实现对道路工程测量的学习和实践。通过本次实训,我们加深了对外业测量的理解,掌握了外业测量的方法,提高了测量精度,为施工提供了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