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库 > > 《图形的平移》教案精选_图形的平移教案(图形的平移教案)

《图形的平移》教案精选_图形的平移教案(图形的平移教案)

时间:2023-11-09 作者:本站作者 来源:网络

每个老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想将书本内容细致化的教给每个学生。就需要课前先写好课程的教案,这样上课才游刃有余。整理了关于《图形的平移》的教案,有需要的可以看看。

《图形的平移》教案1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学生进一步认识图形的平移,能数出图形在指定平移方向上的距离。

过程与方法:学生进一步积累平移的学习经验,充分地感受观察、操作、探索等活动本身的独特价值,增强对数学的好奇心。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在认识平移的过程中,产生对图形与变换的兴趣,发展空间观念。

二、教学重难点

根据图形水平或竖直方向平移结果,判断平移的距离,使学生们对数学产生兴趣。

三、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

(1)提问:我们已经学习过物体有两种不同的运动方式,分别是什么?(平移和旋转)

谁来说一说生活中哪些物体运动时属于平移?

(2)揭题:今天这节课我们来继续研究图形的平移的知识。

2.讲授新课:

(1)进一步认识平移。

(2)出示例题图,提问:小船图和金鱼图分别是怎样运动的?它们的运动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同桌交流,说说想法。

(3)全班交流,探究平移的距离。

①讨论:小船图向右平移了几格呢?

②交流不同的方法

a.看“对应线段”,如船帆上的一条线段,这条线段向右平移了9格,小船图就向右平移了9格。

b.看“对应点”,如船头的一个点,这个点向右平移了9格,小船图就向右平移了9格。

③引导学生找其它的“对应线段”或“对应点”。

④提问:金鱼图向右平移了几格?学生独立数一数。

(4)组织交流,说说方法。

(5)小结:我们要知道一个图形平移了几格,可以找“对应线段”,也可以找“对应点”,然后数一数,这两条线段或这两个点之间平移了几格,那整个图形也就平移了几格。

3.巩固练习:

(1)完成“练一练”第1题,独立思考,组织交流,说说想法。

(2)完成“练一练”第2题,独立填写,核对答案,说说思考过程。

4.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内容,你有哪些收获?找对应点或对应线段时,你有什么要提醒大家注意的地方?

5.布置作业:

找找生活中利用平移设计的美丽图案,下节课给大家展示一下,所以说是怎么平移的?

四、板书设计

《图形的平移》教案2

一、教学分析

(一)教材分析

从《课程标准》看,图形的变化是“空间与图形”领域中一块重要的内容,通过将图形的平移、旋转、折叠等活动,使图形动起来,有助于在运动变化的过程中发现图形不变的几何性质,因此图形的变换是研究几何问题、发现几何结论的有效工具.平移是一种基本的图形变换,在教学中有着承上启下的作用.本节课主要介绍平移的相关概念和探究平移的性质.

在“平移”一节中,教科书首先通过实例启动学生的感性认识,感受平移无处不在,然后通过操作栏目体验纸片的平移,以思考栏目引发学生的定向探索,在初步感知的基础上,适时利用几何画板的动画测量功能,提升学生的认识,并反复验证,形成理性认识,至此,平移的概念性质已水到渠成.最后再次通过实例展现平移之魅力.

(二)学情分析

对于理解掌握平移的概念及性质,学生要对生活中的平移现象有一些感性的认识,同时必须具有线段相等及平行线的判定等知识储备.七年级的孩子正处于思维活跃,模仿能力强,对新知事物满怀探求欲望的阶段,同时他们也具备了一定的学习能力,在老师的指导下,能针对某一问题展开讨论并归纳总结.

(三)教学环境分析

通过将图形的平移,使图形动起来,有助于在运动变化的过程中发现图形不变的几何性质,根据学生情况以及学校的实际情况,选择多媒体教室环境.

二、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通过具体的实例认识平移,理解平移的性质;

(二)过程与方法

经历观察、探究、归纳和总结平移性质的过程,感受数学知识的发生和发展,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体会从数学的角度理解问题,提高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解决问题的水平;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让学生感受数学充满了探索性与创造性,激发学生乐于探究的热情.

三、教学重难点

(一)教学重点

学习平移的有关定义及平移的性质.

(二)教学难点

1.对平移的两要素的理解;

2.如何运用平移的性质解决问题.

四、教学方法、过程及整合点

教无定法,教学有法,贵在得法.数学是一门培养人的思维、发展人的思维的基础学科.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对学生传授数学知识,更重要的应该是对他们传授数学思想、数学方法.初一学生虽然有一定的理解力,但在某种程度上特别是平面几何问题上,学生还是依靠事物的具体直观形象,所以在讲授本课时,我以启发式教学为主,以信息技术为演示工具,播放视频,展示生活情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以信息技术为协作工具,展示平移过程,探究性质;以几何画板为研发工具,让学生体会用平移构造图案的过程.

五、教学过程设计

(一)创设情景、感知平移

1.观看:日常生活片段(视频)

片段1 坐电梯

片段2 开抽屉

片段3 开窗户

片段4 自动门

问题:通过这段视频,你看见一些物体发生怎么样的运动现象?

2.回忆并展示平行线画法

问题:三角尺发生怎么的运动?

教师指出,无论是生活中还是数学上都存在大量平移现象,这节课我们将进一步来研究平移.【板书课题:平移】

【设计意图】

(1)以日常生活片段作为引入,可以在最短时间内激发学生的兴趣,引起学生的高度注意力,进入情景,感受生活中的平移.

(2)渗透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的思想.

(二)游戏活动 获得概念

1.问题情境:魔术小游戏.

2.提出问题:现在请试着给平移下个定义?

(1)引导学生通过抓关键要素给平移下定义

(2)独立思考或与同桌交流

3.反馈交流,得出概念

教师此处可以让学生充分的说,不必做太多的引导.最后才归纳小结得出概念.

【设计意图】

(1)游戏活动,突出平移的关键两个要素.学生也感兴趣.

(2)学生从这些具体现象中体会反映本质的东西,在过程中产生规律性或一般性的自主认知,进而逐步认知数学本质,形成数学概念或数学模型.

4.阅读课本131面第一段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阅读数学文本的习惯.

5.练习

【设计意图】强调平移“是图形沿一条直线运动”,让学生意识到“不符合平移性质的不是平移”,突出了重点,突破了难点.

(三)观察猜测 探究性质

教师在上述练习活动之后,承上启下设计一道探究题目,引导学生进行性质探究.

学生观察,如果遇困难,教师再演示平移过程.再有问题可引导学生合作交流.

【设计意图】在了解平移定义的基础上,通过观察猜想、合作交流,让学生自主探讨出平移的性质,既培养了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协作意识,又有利于学生对新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3.数学化认识

学生交流观察猜测,并试着说一点猜测的理由依据.【引导学生从平移概念获得平移的性质.】教师最后用一组数据验证,进而得出两条性质.

(1)平移只改变图形的位置,不改变图形的形状和大小; 【宏观】

(2)连接对应点的线段平行(或在同一条直线上)且相等.【微观】

4.基础训练

【设计意图】为了学生加深对平移性质的理解,突破了重、难点.

【设计意图】

拓展题的设计,是为了巩固对平移两要素与性质的理解和掌握,实现重、难点的落实.

(五)应用与欣赏

师指出:日常生活中存在着大量平移得现象,我们还可以利用平移知识服务我们的生活.例如可以平移一些基本图案,可以得到一些美丽的图案.

【设计意图】 让学生感受到用平移可以创造出生活中的美,激发学生运用平移设计图案的兴趣.

(六)归纳总结 布置作业

1.小结: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或体会?

2 .作业:必做题:习题10.4的1.、2两题

选做题:课后可试着设计“小鸟图案”【课本131数学活动】

(七)板书设

六、教学反思

(一)《几何画板》的最大特色是动态性,可以提供图形“变换”的动感,丰富多彩的“动画”模型,给学生一种耳目一新的视觉感受,使学生从画面中去寻求到问题解决的方法和依据,并从画面中去认清问题的本质.这为学生提供了“探究式”学习的机会.《几何画板》进入课堂使数学教学过程发生了重要变化,有效地改善了教法、学法.

(二)开放式的、以资源为中心的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能使本课的内容更加丰富,更加多彩,更加生动,更加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图形的平移》教案3

01

教学目标

1.让学生进一步认识图形的平移,能在方格纸上把简单图形先沿水平或竖直方向平移,再沿竖直或水平方向平移。

2.让学生在认识平移的过程中,产生对图形变换的兴趣。

02

教学重难点

平移的方法。

03

教学过程

【情景导入】

1.移动课本和文具盒(创设感知情景)

师:请同学们把课本移到自己的左边,把文具盒移到自己的右边,使自己面前的桌面空一块位置来。

2.推窗户(创设感知情景)

师:教室里需要通风,请同学们把窗户推开。

师:如果教室很冷,我们得把窗户怎么样呢?

生:关上

师:对,请同学们把窗户关上。在生活中我们会碰到很多像这样需要移动的工作。

3.移动纸盒(创设感知情景)

师:同学们,这有一个大纸箱,现在要把它放到另一边,你们有什么办法?(学生操作,用不同的方法把纸箱放到中一边)

师:刚才,同学们有的用推、有的用拖、有的用搬,用了很多方法,这些方法都能把箱子移到另一边去。生活中像我们移动箱子这样的例子有很多。

4.出示生活场景挂图(创设感知情景)

师:(出示:(1)建筑工地升降机图,(2)观光缆车图,启发学生思考)它们是怎样移动的?它们移动的时候,什么变了?什么没有变?

师:(在学生回答之后进行总结)像把课本和文具盒移动、窗子推开和关上、纸箱移到另一边、升降机升降、缆车开动等等现象。这些物体都沿着直线方向移动,移动的过程只是位置变了,其他什么都没变,这样的现象就叫做“平移”。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有关“平移”的知识,好吗?(板书课题)

【新课讲授】

出示课本例3图

画出平移后的图形,再数一数,填一填。

1.先把箭头向上平移5格,具体数格方法是以某一点为准。再向右平移7格,具体以某一点为准,向右数7格,画出移后的图。

2.提问:这两幅图可以怎样平移到现在的位置?(学生自由发言,教师鼓励学生说出不同的平移方法)

3.画平移后的图形。

4.学生独立完成,对有困难的学生加以指导。

5.平移后的图形和原图比较引导学生总结:物体位置发生变化,形状、大小没有变化。

6.继续完成向下、向左平移图形。全班集体评讲。

【课堂作业】

教材第86页“做一做”。

【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小结:本节课认识了生活中各种各样的平移现象,并学会如何画平移图形,知道平移后的图形只是发生了位置变化,形状大小均不变。

【课后作业】

1.教材第88页“练习二十一”。

2.完成练习册中本课时练习。

04

教学板书

第3课时 图形的平移

物体位置发生变化,形状、大小没有变化。

05

教学反思

本节课,主要让学生进一步认识图形的平移,掌握简单图形的平移画法。在教学中要让学生参与到学习中,引导学生在自主探索,在小组合作讨论中体会平移图形的特点和画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