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库 > > 【教师职业道德失范】_什么是教师职业道德失范(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心得体会)

【教师职业道德失范】_什么是教师职业道德失范(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心得体会)

时间:2023-11-07 作者:本站作者 来源:网络

杂谈 (一)教师职业道德失范的概念

1、失范

“失范”(anomie or anomy)一词,源于希腊文,意思是不守法或亵渎神,最初是由法国社会学家杜尔克姆引用为社会学概念,“是指一种无规范状况,或者是社会准则的缺乏和含混不清”.而涂尔干则把“失范”说成“与道德规范不一致的社会现象.”现行社会学著作普遍将其定义为:“是指社会群体或个体偏离或违反社会规范的行为,主要是指对社会发展和进步有负面作用的破坏性越轨行为.”[4]可见失范是相对于社会规范而言,社会规范是人们在改造社会的长期实践过程中形成的适应性行为模式.它一方面是对人们社会行为和社会相互关系基本要求的概话,另一方面,它是通过某种习俗、传统方式固定下来或由国家及社会组织认可,构成一定社会普遍遵循的行为的准则.根据控制手段和产生的历史顺序,社会规范可划分为习俗规范、道德规范,宗教规范、纪律规范、法律规范.

2、教师职业道德规范

道德是调整人们之间以及个人同社会之间的行为规范的总和.道德规范是对人们在社会实践中所形成道德关系的概括和反映.道德规范从一部分习俗规范变化而来,以信念、习惯和内心情感等内在的因素为基础,以善与恶、诚实与虚伪、荣誉与耻辱等观念为评价尺度,在舆论和教育等控制下发挥作用.

职业道德是指和人们的职业活动紧密联系的具有自身职业特征的道德活动现象、道德意识现象和道德规范现象.是道德活动在职业活动中的具体化.教师职业道德是指教师在从事教育劳动过程中形成的比较稳定的道德观念、行为规范和道德品质的总和.是调节教师与他人、与集体及社会相互关系的行为准则,是一定社会对教师职业行为的基本要求和概括.傅维利主编《师德读本》认为教师职业道德应分为“师道”和“师德”,师道是社会对教师职业行为的总体道德要求,具有外在性、统一性和强制性特征;师德是已内化到教师个体心理结构中,实际制约教师个体职业行为的心理品质,具有内在性、自觉性和个体性特征.[5]

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是教师职业道德态度、情感和行为等方面的约定俗成及明确规定的标准,是根据道德原则调整教育过程中各种利益关系、判断教师行为是非善恶的具体道德标准,是对教育专业行为的具体要求.

3、教师职业道德失范

据目前所掌握的文献资料,未见学术界关于“教师职业道德失范”的明确定义,根据以上对“失范”和“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理解,教师职业道德失范应该定义为:教师群体或个体偏离或违反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行为.

师德失范是什么意思

师德失范是指教师在教育工作中偏离或违反职业道德规范的行为,包括但不限于利用职权谋取私利、对学生不当使用体罚、泄露学生个人信息等行为。这种行为可能会对学生的身心健康、教育公平和教育质量产生负面影响,甚至会对整个社会产生不良影响。

教师作为一种特殊的职业群体,其职业道德规范是教育行业保持良好秩序的基础。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包括但不限于诚实守信、尊重学生、关注学生发展、严格要求自己等方面。教师应该以身作则,为学生树立良好的榜样,传递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观念。

然而,教师职业道德失范现象经常在教育工作中出现。首先,一些教师在职业生涯中受到不必要的诱惑和压力,为了个人利益而违反职业道德规范。例如,一些教师会利用职权谋取私利,把学生当成“项目”来操作,让学生参加不切实际的比赛或活动,甚至可以直接向学生收取费用。其次,一些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对学生不当使用体罚,或者不尊重学生的人格和人权,包括侮辱、歧视、威胁、打击报复等。再次,一些教师泄露学生个人信息,包括学生成绩、家庭背景、身体状况等,给学生带来严重的隐私泄露问题。这些行为都属于教师职业道德失范。

教师职业道德失范的危害是巨大的。首先,这会破坏教育公平,特别是对于那些没有社会资源的学生来说,他们很难受到公正的对待。其次,这会影响学生的身心健康,如果教师使用体罚等不当方式对待学生,会对学生的心理产生严重的负面影响。最后,这会影响整个社会的道德水平和价值观念,会导致社会道德风气的恶化。

为了避免教师职业道德失范,教师需要树立正确的职业道德观念,自觉遵守职业道德规范。教师应该以身作则,为学生树立良好的榜样,传递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观念。同时,教师也需要保障自身的合法权益,避免在职业生涯中受到不必要的诱惑和压力。教育管理部门也需要加强对教师职业道德的监督和指导,确保教育工作的正常开展和教师职业道德的健康发展。

教育是社会进步的基石,而教师是教育事业的中流砥柱。教师职业道德失范的现象对教育事业和整个社会都会造成负面影响。因此,教师应该时刻牢记自己的职责和使命,坚守职业道德规范,为教育事业的发展做出积极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