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服务百科信息网!
首页 >概念 >世界灌溉工程遗产
世界灌溉工程遗产

世界灌溉工程遗产

(ICID评选的文化遗产保护项目)
世界灌溉工程遗产是国际灌溉排水委员会(ICID)主持评选的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其评选始于2014年。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主持评选的世界遗产不同,世界灌溉工程遗产着眼于挖掘和宣传灌溉工程发展史及其对文明的影响。2017年10月10日,在墨西哥城召开的世界灌排委员会执行大会上,宁夏引黄古灌区、陕西汉中三堰、福建黄鞠灌溉工程3处古代水利工程被确认成功申报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并授牌。2018年8月13日,加拿大萨斯卡通召开的国际灌排委员会第69届国际执行理事会,执理会全体会议上公布了2018年(第五批)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名录。其中中国的都江堰、灵渠、姜席堰和长渠等4个项目全部申报成功。
世界灌溉工程遗产资料
  • 中文名:世界灌溉工程遗产
  • 外文名:Heritage Irrigation Structures
  • 应用学科地理学;历史地理学数量:45处
  • 历史意义

    郑国渠

    世界灌溉工程遗产是国际灌溉排水委员会(ICID)从2014 年开始评选的世界遗产项目,旨在更好地保护和利用在用古代灌溉工程,挖掘和宣传灌溉工程发展史及其对世界文明进程的影响,学习古人可持续性灌溉的智慧、保护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世界灌溉工程遗产是国际灌溉排水委员会于1950年成立,旨在鼓励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促进水利遗产保护,拥有110个成员国。首批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名录共17处,世界灌溉工程遗产都是古代水利工程可持续利用的典范。[1]

    申遗条件

    申请世界灌溉工程遗产的工程必须具有如下价值:是灌溉农业发展的里程碑或转折点,为农业发展、粮食增产、农民增收做出了贡献;在工程设计、建设技术、工程规模、引水量、灌溉面积等方面领先于其时代;增加粮食生产、改善农民生计、促进农村繁荣、减少贫困;在其建筑年代是一种创新;为当代工程理论和手段的发展做出了贡献;在工程设计和建设中注重环保;在其建筑年代属于工程奇迹;独特且具有建设性意义;具有文化传统或文明的烙印;是可持续性运营管理的经典范例。

    国内名单

    2014年入选名单:

    四川乐山东风堰、浙江丽水通济堰、福建莆田木兰陂、湖南新化紫鹊界梯田。

    2015年入选名单:

    诸暨桔槔井灌工程、寿县芍陂、宁波它山堰[2]

    2016年入选名单:

    陕西泾阳郑国渠、江西吉安槎滩陂、浙江湖州溇港。

    2017年入选名单:

    宁夏引黄古灌区、陕西汉中三堰、福建黄鞠灌溉工程。

    2018年入选名单

    都江堰、灵渠、姜席堰和长渠等4个项目。

    2021年入选名单:

    中国江苏省里运河—高邮灌区、江西省潦河灌区、西藏自治区萨迦古代蓄水灌溉系统3个工程。[3]

    2022年入选名单:

    2022年10月6日,2022年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名录在澳大利亚公布,四川省通济堰、江苏省兴化垛田、浙江省松阳松古灌区、江西省崇义上堡梯田入选。[4][5][6]

    参考资料

    [1] 浙江丽水通济堰被列入首批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名录 · 光明网[引用日期2014-09-21]

    [2] 中国三项目入选世界灌溉工程遗产 · 新华网[引用日期2015-10-14]

    [3] 中国新添3处世界灌溉工程遗产,总数已达26项_澎湃国际_澎湃新闻-The Paper · 澎湃新闻[引用日期2021-11-26]

    [4] 江西崇义上堡梯田入选世界灌溉工程遗产 · 新浪网[引用日期2022-10-06]

    [5] 2022年度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名录公布 四川省通济堰上榜 · 今日头条[引用日期2022-10-06]

    展开

  • 上一篇百科:eva
  • 下一篇百科:生命支持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