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服务百科信息网!
首页 >自然 >鹰雕
鹰雕

鹰雕

(头后有长状黑色羽冠的大型猛禽)
鹰雕(学名:Nisaetus nipalensis)为隼形目鹰科的鸟类,是一种体形偏大的猛禽,体长长66-84厘米,翼展134-175厘米,雌鸟体重3500克,雄鸟体重2500克。成年鹰雕的上半身呈棕色,下体有白色纹。翅膀很宽,在飞行时呈V型,未成熟的鹰雕通常拥有白色的头。一般生活于山中的常绿森林。主要以山羌、猕猴、野兔、野鸡和鼠类等为食,也捕食小鸟和大的昆虫,偶尔还捕食鱼类。分布于印度、缅甸、中国及东南亚。
鹰雕资料
  • 中文名:鹰雕
  • 拉丁学名:Nisaetus nipalensis
  • 别名:熊鹰赫氏角鹰
  • 分布区域:不丹、柬埔寨、中国、印度、日本、老挝
  • 外形特征

    鹰雕是大型猛禽,最明显的特征是头后有长的黑色羽冠,比棕腹隼雕的羽冠要显著得多,常常垂直地竖立于头上。虹膜为金黄色,嘴为黑色,蜡膜为黑灰色,脚和趾为黄色,爪为黑色。上体为褐色,有时缀有紫铜色,腰部和尾上的覆羽有淡白色的横斑,尾羽上有宽阔的黑色和灰白色交错排列的横带,头侧和颈侧有黑色和皮黄色的条纹,喉部和胸部为白色,喉部还有显著的黑色中央纵纹,胸部有黑褐色的纵纹,腹部密被淡褐色和白色交错排列的横斑,跗上被有羽毛,同覆腿羽一样,都具有淡褐色和白色交错排列的横斑。飞翔时翅膀显得十分宽阔,翅膀下面和尾羽的下面的黑色和白色交错的横斑极为醒目。

    虹膜金黄色,嘴黑色,蜡膜灰黑色,脚和趾黄色,爪黑色。

    大小量度:体长643-800mm;嘴峰34-39mm;翅502-533mm;尾283-341mm;普特101-121mm。(注:♂雄性;♀雌性)鹰雕

    物种对比

    对比维度

    鹰雕

    金雕

    外观

    体长

    70~72厘米

    78~105厘米

    分布区域

    不丹、柬埔寨、中国、印度、日本、老挝

    中国东北和西部、北韩山地

    食性

    肉食性

    肉食性

    鹰科

    鹰科

    展开表格

    栖息环境

    鹰雕在繁殖季节大多栖息于不同海拔高度的山地森林地带.最高可达海拔4000米以上,常在阔叶林和混交林中活动,也出现在浓密的针叶林中。冬季多下到低山丘陵和山脚平原地区的阔叶林和林缘地带活动。

    生活习性

    经常单独活动,飞翔时两个翅膀平伸,煽动较慢,有时也在高空盘旋,常站立在密林中枯死的乔木树上。叫声十分喧闹。主要以野兔、野鸡和鼠类等为食,也捕食小鸟和大的昆虫,偶尔还捕食鱼类。

    分布范围

    分布于不丹柬埔寨、中国、印度、日本、老人民民主共和国、缅甸、尼泊尔巴基斯坦、俄罗斯联邦、斯里兰卡、泰国、越南。

    旅鸟:中国香港、大韩民国、蒙古国。

    在中国已知的分布地点有内蒙古、辽宁、黑龙江、浙江、安徽、福建、湖北、广东、广西、台湾、四川、云南、西藏、海南等地。鹰雕全世界共分化为5个亚种,其中中国分布有4个亚种,其中指名亚种见于西南地区,东方亚种见于东北地区,福建亚种见于东南和华南地区,海南亚种仅见于海南岛。大多数为留鸟,少数在繁殖期后到处游荡,但都极为罕见,有些甚至只有早期的记录。

    鹰雕分布图

    繁殖方式

    鹰雕繁殖营巢于山地森林中高大的乔木树上。巢由树枝构成,结构较为庞大。通常位于树上部靠近主杆的枝杈上。繁殖期为1-6月。每窝产卵2枚,也有少至1枚和多至3枚的。卵的颜色通常为淡灰白色或白色,没有斑点或者仅有不清晰的淡红色斑点。卵的形状为卵圆形。孵化由雌鸟承担,护巢性很强。

    亚种分化

    鹰雕(5亚种)

    中文名称

    学 名

    1

    鹰雕福建亚种

    Nisaetus nipalensisfokiensis

    2

    鹰雕指名亚种

    Nisaetus nipalensisnipalensis

    3

    鹰雕东方亚种

    Nisaetus nipalensisorientalis

    4

    鹰雕海南亚种

    Nisaetus nipalensiswhiteheadi

    展开表格

    种群现状

    该物种分布范围广,不接近物种生存的脆弱濒危临界值标准(分布区域或波动范围小于20000平方公里,栖息地质量,种群规模,分布区域碎片化),种群数量趋势稳定,因此被评价为无生存危机的物种。

    保护级别

    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2012年濒危物种红色名录ver3.1——低危(LC)。

    列入中国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二类保护动物名录。

    2021年1月4日,经国务院批准,列入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1]

    发现记录

    2022年5月20日,在九寨沟自然保护区,工作人员在生物多样性红外相机监测工作中,首次发现国家二级保护动物鹰雕,保护区鸟类名录再添新成员。[2]

    参考资料

    [1] 国家林业和草原局 农业农村部公告2021年第3号 · 农业农村部[引用日期2021-02-08]

    [2] 九寨沟首次发现国家二级保护动物鹰雕 · 西瓜视频[引用日期2022-05-20]

  • 上一篇百科:黄花铁线莲
  • 下一篇百科:钨矿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