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服务百科信息网!
首页 >自然 >黄樟素
黄樟素

黄樟素

(易溶于乙醇的浅黄色液体)
无色或浅黄色液体。有樟木气味。易溶于乙醇,能与氯仿、乙醚混溶,不溶于水和甘油。相对密度1.096。凝固点约11℃。沸点232~234℃。折光率1.5383。闪点97℃。低毒,半数致死量(大鼠,经口)1950mg/kg。有致癌可能性。2017年10月27日,世界卫生组织国际癌症研究机构公布的致癌物清单初步整理参考,黄樟素在2B类致癌物清单中。
黄樟素资料
  • 中文名:黄樟素
  • 别名:黄樟油素,萨富罗尔
  • 熔点:11.2 °C
  • 沸点:232-234 °C
  • 密度:1.099 g/mL(20 °C)
  • 简介

    黄樟素(Safrole)是许多食用天然香精如黄樟精油无色或浅黄色液体。有致癌可能性。

    腐烂的生姜中含有较多的黄樟素。美国食品药物管理局(FDA)的研究显示,黄樟素是白鼠和老鼠的致肝癌物。在小鼠的饲料中添加0.04~1%的黄樟素,150d到2年可诱导小鼠产生肝癌。鉴于上述结果,在美国不再允许黄樟素作为食物添加剂。此外,黄樟素的类似物—β-细辛脑(β-asarone)也在被禁之列,因为在高剂量喂饲老鼠的实验中,发现其可导致小鼠产生结肠癌。黄樟素经过代谢转化为活性致癌物的过程已经比较清楚。黄樟素

    化学性质

    稳定。可燃。与强氧化剂不相容。

    物理性质

    熔点11.2°C

    沸点232-234°C

    密度1.099g/mL(20°C)

    蒸气压1mmHg(63.8°C)

    折射率n20/D1.537

    闪点208°F

    水溶解性0.1g/100mL(18oC)

    作用与用途

    黄樟脑能除肥皂的油脂臭,常作廉价的香料使用于皂用香精中。但最主要的用途是作为洋茉莉香兰素的原料。也用于制取胡椒醛

    制备方法

    黄樟脑天然存在于黄樟油、大叶樟油、南美巴西黄樟油、北美黄樟油等天然芳香油中,可从天然芳香油中分离制得,将黄樟油冷却,使黄樟脑析出,再经蒸馏精制得。[1]

    参考资料

    [1] 黄樟素 | 94-59-7[引用日期2012-07-13]

  • 上一篇百科:胡椒醛
  • 下一篇百科:异黄樟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