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服务百科信息网!
首页 >概念 >闰八月
闰八月

闰八月

(某年中八月后出现第二个八月)
闰八月,按照阴阳历的说法,指在一共有13个月的某年中八月后出现第二个八月,中秋节最早、重阳节最晚的年份通常闰八月。闰八月是中等频率的闰月,出现频率仅次于闰四、六、七月,一般相隔19年(如1957年、1976年)出现一次,有时相隔8年(如2454年、2462年)或11年(如1851年、1862年)出现一次,还有时相隔38年(如1680年、1718年)或19的倍数的年数(如2845年、2921年,相隔76年,76是19的4倍。再如2462年、2557年,相隔95年,95是19的5倍)出现一次,再有的相隔超过19年但没超过38年出现一次(如2796年、2826年,相隔30年),更有甚者相隔100年以上(如1718年、1851年,相隔133年,同时133是19的7倍,还有2090年、2234年,相隔144年)出现一次20世纪的1957年(丁酉年)、1976年(丙辰年)、1995年(乙亥年)闰八月,21世纪的2052年(壬申年)、2071年(辛卯年)、2090年(庚戌年)也各有一个闰八月。闰八月年份的春节日期一般在1月30日或1月31日,也有的春节日期在2月1日的(比如19世纪1851年、21世纪2052年),还有的春节日期在1月29日的(比如29世纪2826年、2845年),所以闰八月年份的下一年是春节最晚的年份或者仅次于春节最晚的年份。闰八月的年份的下一年的春节日期一般是2月18日或2月19日,极少数闰八月的年份下一年的春节日期是2月20日。也有的闰八月的年份的下一年的春节日期是2月17日,个别闰八月的年份的下一年的春节日期是2月16日。22世纪没有闰八月。提示:闰八月是一年中的9月23日左右开始到10月23日左右结束!
闰八月资料
  • 中文名:闰八月
  • 外文名:Leap August
  • 地区:中国
  • 含义:某年中出现两个农历八月
  • 上一个闰八月:1995年(乙亥年)
  • 词语解释

    1995年在农历属乙亥年,有13个月,即多一个闰八月。当时社会上流传着“闰八月凶多吉少”、“闰七不闰八,闰八动刀杀”等说法,这种传言显然是毫无科学根据的。那么,为什么要有闰月,为什么1995年是闰八月呢?

    我国自1911年起至今采用的历法是举世通行的历法,俗称阳历。它以地球环绕太阳公转一周为一年;而我国传统的农历,俗称阴历,则以月亮的圆缺变化的周期作为计算时间的单位。地球绕太阳公转一周,寒暑变化一次,因此,阳历一年为365天,与寒暑变化是一致的。而阴历一年为354天,与阳历每年相差11天,于是便采用闰月来加以调节,8年的误差近一个季度,16年的误差就达半年。设置闰月,既能准确反映寒暑变迁,又可以保证一年四季节气变化的相对稳定。

    按照现行农历的置闰制度,农历八月必须包括“秋分”,农历九月必须包括“霜降”,如果不安排一个闰八月,“霜降”就会出现在十月初一,由此推下去,1996年的“春分”、“夏至”、“秋分”、“冬至”,就将分别在“三月”、“六月”、“九月”、“十二月”,这样农历节气就会全部打乱。为了避免这种情况,农历1995年安排一个闰八月是适当的。

    闰八月每19年出现一次(但不一定都是,如1919年、1938年闰七月,1737年、1756年、1832年、2014年、2109年闰九月,1623年、1775年、1870年、1984年、2166年闰十月,1593年、1612年、1631年、1642年、2033年、2128年、2147年闰十一月,208年、1574年、3358年闰腊月等等),1851年(辛亥年)、1862年(壬戌年)、1900年(庚子年)、1957年(丁酉年)、1976年(丙辰年)、1995年(乙亥年)是闰八月,2052年(壬申年)、2071年(辛卯年)、2090年(庚戌年)也将各有一个闰八月,22世纪没有闰八月。这是历法计算中合理的安排,并没有什么神秘可言。

    一言以蔽之,闰月仅仅是用作调整农历、阳历之时差,方便人类劳作生产的计时形式。它的产生,是人类文明对自然现象的认识和利用,与社会现象、自然灾害并无内在联系。人们绝不要为“闰八月必有大难临头”的说法所迷惑。

    不是每个闰月都19年出现一次的,19年出现一次是指,农历和公历每19年都一样,例如:19年前公历的那天是X月X日,农历是Y月Y日,那19年之后还是这样的,19年为一轮。

    下面是闰月的规律

    农历为什么会有闰月?——农历置闰月是为了协调回归年与农历年的矛盾。

    回归年与农历年有什么矛盾呢?先记住:回归年的总长度为365.2422日,朔望月的长度为29.5306日。

    十二个朔望月构成农历年,长度为29.5306×12=354.3672日,比回归年少10.88天即将近11天,每个月少0.91天,近1天。

    依此,如农历年某年春节为大雪纷飞的冬天,第二年的春节就会在季节上提前11天,第16个农历年就会出现在赤日炎炎的夏天。

    如按十三个朔望月构成农历年,长度为29.5306×13=383.8978日,比回归年又多出18天多。

    如果按上述规定制定历法,就会出现天时与历法不合、时序错乱颠倒的怪现象——这就是矛盾。

    为了克服这一缺点,我们的祖先在天文观测的基础上,找出了“闰月”的办法,保证农历年的正月到三月为春季,四月到六月为夏季,七月到九月为秋季,十月到十二月为冬季,也同时保证了农历岁首在冬末春初。

    农历年中月以朔望月长度29.5306日为基础,所以大月为30日,小月为29日。为保证每月的头一天(初一)必须是朔日,就使得大小月的安排不固定,而需要通过严格的观测和计算来确定。因此,农历中连续两个月是大月或是小月的事是常有的,甚至还出现过如1990年(庚午年)三、四月是小月、九、十、十一、十二连续四个月是大月的罕见特例。

    那么多长时间加一个闰月呢?最好的办法就是求出回归年日数与朔望月的日数的最小公倍数:我们希望m个回归年的天数与n个朔望月的天数相等,也就是应有等式:

    m×365.2422=n×29.5306

    在这个等式中我们不能直接求出m和n,但可以求出它们的比例:

    这个比例的近似值分别为:

    在这些分式中,分子表示回归年的数目,分母表示朔望月的数目。例如第六个分数式表示19个回归年中必须加7个闰月。

    19个回归年中加7个闰月的结果比较:

    19个回归年=19×365.2422=6939.6018(天)

    一个朔望月有29.5306天,235个朔望月=235×29.5306=6939.6910(天)

    19个回归年中加7个闰月后,矛盾消除得只差:6939.6910-6939.6018=0.0892(天)——即2小时9分多,这已经是够精确的了。

    所以,农历就采用了19年加7个闰月的办法,即“十九年七闰法”,把回归年与农历年很好地协调起来,使农历的元旦(春节)总保持在冬末春初。古人把235个朔望月称之为“闰周”。

    农历置闰的方法可以使农历年的平均长度接近回归年,而农历中的月又有鲜明的月相特征,保持了公历和阴历两全其美的特点。

    现在置闰的方法是两个冬至之间,如仅有12个月则不置闰,若有13个月即置闰。置闰的月从“冬至”开始,当出现第一个没有“中气”的月份,这个月就是闰月,其名称是在前个月的前面加一个“闰”字。

    农历闰哪个月?决定于一年中的二十四个节气

    我国农历将二十四个节气分为十二个节气和十二个中气。

    二十四节气在农历中的日期是逐月推迟的,于是有的农历月份,中气落在月末,下个月就没有中气。

    一般每过两年多就有一个没有中气的月,这正好和需要加闰月的年头相符。所以农历就规定把没有中气的那个月作为闰月。

    例如2001年农历四月二十九日是中气小满,再隔一个月的初一才是下一个中气夏至,当中这一个月没有中气,就定为闰月,它跟在四月后面,所以叫闰四月

    闰八月年份

    1680年(庚申年)、1718年(戊戌年)、1851年(辛亥年)、1862年(壬戌年)、1900年(庚子年)、1957年(丁酉年)、1976年(丙辰年)、1995年(乙亥年)、2052年(壬申年)、2071年(辛卯年)、2090年(庚戌年)、2234年(甲戌年)、2272年(壬子年)、2329年(己酉年)、2348年(戊辰年)、2367年(丁亥年)、2405年(乙丑年)、2424年(甲申年)、2443年(癸卯年)、2454年(甲寅年)、2462年(壬戌年)、2557年(丁酉年)、2606年(丙戌年)、2625年(乙巳年)、2644年(甲子年)、2701年(辛酉年)、2758年(戊午年)、2777年(丁丑年)、2796年(丙申年)、2826年(丙寅年)、2845年(乙酉年)、2921年(辛丑年)、2940年(庚申年)、2948年(戊辰年)、2959年(己卯年)、2978年(戊戌年)、2997年(丁巳年)、3016年(丙子年)、3035年(乙未年)、3054年(甲寅年)、3073年(癸酉年)、3130年(庚午年)、3149年(己丑年)、3168年(戊申年)、3198年(戊寅年)、3217年(丁酉年)、3236年(丙辰年)、3255年(乙亥年)、3293年(癸丑年)、3312年(壬申年)、3331年(辛卯年)、3350年(庚戌年)、3388年(戊子年)、3407年(丁未年)、3418年(戊午年)、3426年(丙寅年)、3437年(丁丑年)、3445年(乙酉年)、3502年(壬午年)、3513年(癸巳年)、3532年(壬子年)、3540年(庚申年)。

  • 上一篇百科:闰三月
  • 下一篇百科:中郎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