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玉”是其战死后各类野史和话本中所取的名字,首见于明朝张四维所写传奇《双烈记》:“奴家梁氏,小字红玉。父亡母在,占籍教坊,东京人也。”梁红玉出身军官家庭,父亲和祖父都是军人。方腊起义后,因父亲和祖父战败不利,家道中落,沦为官妓。[2]为妓期间,与韩世忠相遇,自赎嫁给韩世忠。[3]建炎三年,苗傅起兵造反,梁红玉劝说韩世忠起兵勤王,平定叛乱,被封护国夫人。[4]建炎四年,黄天荡之战,梁红玉亲自擂鼓助战,金兵未能渡江,[5]梁红玉得封杨国夫人。[6]绍兴五年(1135年),韩世忠进官少保。[7]绍兴六年(1136年)韩世忠加授武宁、安化二镇节度使及京东、淮东路宣抚处置使,于楚州开置官署。梁氏随夫出镇楚州,韩世忠“披草莱,立军府”,与士卒同甘共苦;夫人梁氏也亲自“织薄为屋”。[8]绍兴二十一年(1151年),韩世忠病逝,夫妇合葬于苏州灵岩山下。[9]
梁红玉死后,她的事迹在民间流传,逐渐被改编为民间故事和戏曲,成为人们心目中的巾帼英雄。《说岳全传》评价其:“百战功名四海钦,贤哉内助智谋深。而今风浪金焦过,犹作夫人击鼓音。”[10]秋瑾也曾在诗中写道:“当年红玉真英杰,破虏亲将战鼓挝。”[11]
韩世忠
丈夫
韩彦直
儿子
韩彦古
儿子
韩彦质
儿子
梁红玉,原籍安徽池州,生于江苏淮安。“红玉”是其战死后各类野史和话本中所取的名字,首见于明朝张四维所写传奇《双烈记》:“奴家梁氏,小字红玉。父亡母在,占籍教坊,东京人也。”梁红玉出身军官家庭,父亲和祖父都是军人。梁红玉出身军官家庭,祖父与父亲都是武将出身。梁红玉生长于军营之中,自幼跟随父兄练就一身功夫。[12]宋徽宗宣和二年(1120年),睦州居民方腊聚众起义,官军屡次征讨失败,梁红玉的祖父和父亲都因在平定方腊之乱中贻误战机,战败获罪被杀。梁家因此家道中落,梁红玉辗转沦为京口营妓。[13]童贯平定方腊起义后,班师回朝,行到京口,召营妓侑酒,梁红玉与诸妓入侍,在宴会上与韩世忠相识。[14]梁红玉认为韩世忠必成大器,韩世忠也对梁红玉多加赏识,两人互生怜惜,梁红玉自赎其身,嫁与韩世忠。[15]
北宋灭亡后,南宋建立,定都临安。靖康年间,韩世忠组织义兵兴兵勤王。[16]时值国家动荡,内忧外患不止。 建炎三年(1129年),御营统制[b]苗傅与威州刺史[c]刘正彦聚众反叛,杀害执掌枢密的王渊以及宦官百余人,强迫高宗让出帝位,内禅皇太子,由隆祐太后垂帘听政。[17]在这次叛乱中,韩世忠的儿子以及夫人梁红玉也被扣押。[18]宰相朱胜非与苗傅商议,派遣梁红玉及其子安抚韩世忠,劝说韩世忠进兵勤王。苗傅立即封梁红玉为安国夫人,派遣梁红玉出城。[19]梁红玉回家抱了儿子,跨上马背,疾驰而去,经一昼夜到达秀洲,与韩世忠会合。[20]梁红玉向韩世忠诉说朝廷状况,力谏韩世忠出兵讨逆,韩世忠在了解一切情况后,立即进兵平反叛乱。[21]叛乱平定后,宋高宗被韩世忠梁红玉夫妇二人的忠心所感动,授予韩世忠武胜军节度使[d],不久又拜为江浙制置使。封梁红玉为护国夫人。[22]
内乱平息后,风雨飘摇的王朝又遭遇了外来的威胁。公元1129年,金兀术率领金兵挥师南侵,大肆掳掠之后北返。当时韩世忠任浙西制置使[e],守镇江。[23]在听闻金军北撤后,韩世忠上奏,自请率领水军前往镇江截击金兵。[24]金军统帅宗弼与韩世忠约定日期开战。[25]到了开战之日,金军开始北渡。韩世忠率军在江面上拦截。双方在江面上激战。梁红玉冒着箭雨亲自擂鼓,连续打退了金军的十几次攻击,金军始终不能渡江。[26]梁红玉不顾生死,鼓点雄壮,极大的鼓舞了宋军士气,阻止了金军渡江。金军被迫派遣使臣议和,使节提出可以归还劫掠所得,进献名马,以换取金军北还。这些提议被韩世忠断然拒绝。[27]议和不成,韩世忠与在黄天荡继续截击金军,相持四十八日之久。之后金军利用小舟轻便、天气无风,向宋军船只纵火,突出重围,得以北还。[28]在此战役中,金军号称有“十万”军,而韩世忠部仅有八千余人,韩世忠以八千众围困金军四十八日之久,在战略上获得了胜利。[29]战后,梁红玉上疏弹劾韩世忠,她指出:“韩世忠错失歼灭敌人的良机,纵使敌人逃离,请求朝廷降罪韩世忠。”[30]梁红玉言辞恳切,忠心为国,朝廷对她大为褒赏,加封她为杨国夫人,领受杨国、护国两国俸禄。[31]根据宋朝祖制,女性严禁干政,但朝廷依然为梁红玉开创了一个先例——赐功臣之妻爵禄,由此开创了后世功臣妻给俸制度。[32]
绍兴六年(1136年),韩世忠被拜为武宁安华军节度使,奉命驻扎在楚州。[33]梁红玉与韩世忠到达楚州后,十分关心军务与民情。梁红玉在军营中,身体力行,与士兵同甘共苦,帮助当地百姓搭建和修缮房屋。[34]他们安抚流民,发展商业和手工业,山阳逐渐发展成为军事重镇。[35]韩世忠原配秦国夫人白氏去世,梁氏成为韩世忠的正妻。[36]韩世忠率领将士以淮水为界,旧城之外又筑新城,以抗击金兵。[37]梁红玉亲自用芦苇“织蒲为屋”。由于韩世忠、梁红玉与士卒同劳役,共甘苦,士卒都乐于效命。[38]梁红玉去世后被朝廷赠为邠国夫人。[39]赠制文中感叹梁红玉和韩世忠“富贵莫于终偕老”。[40]韩世忠死后,夫妻二人合葬于苏州灵岩山下。[41]
关系 | 人物 |
丈夫 | 韩世忠,南宋“中兴四将”之一,追赠太师、通义郡王,谥号“忠武”[42] |
儿子 | 韩彦直,字子温[43] 韩亮[44] |
宋高宗赵构曾称赞梁红玉:“智略之优,无愧前史。
梁红玉祠两旁柱上挂着一副长达50余字的泥金对联:“青眼识英雄,寒素何嫌?忆当年北虏鸱张,桴鼓亲操,半壁河山延宋祚;红颜摧大敌,须眉有愧!看此日东风浩荡,崇祠重整,千秋令誉仰淮壖。”
在宋代各种典籍中,均为提到韩世忠妻梁氏名“红玉”之事,无论宋人笔记或是正史,记载其事迹,一般称“韩世忠夫人梁氏”“韩世忠妻梁氏”“梁夫人”等等。[45]
关于梁红玉的姓名,著名历史学家邓广铭先生在《韩世忠年谱》中指出,“世传梁氏名红玉,各书均不之及,当为后人所传益也。”
关于梁氏籍贯,学者钟士和经过考辨后指出,梁红玉的籍贯是江苏省淮安市。[46]
梁红玉事迹在民间流传较广,一些文学作品、民间故事、戏剧等对梁红玉事迹进行了改编,对梁红玉的历史形象进行了塑造。以下为相关文学戏剧作品及人物形象。
1.清朝的《说岳全传》中,有诗写到“百战功名四海钦,贤哉内助智谋深。而今风浪金焦过,犹作夫人击鼓音。”这首诗赞美了梁红玉的智慧与勇敢。[45]
2.罗大经所著《鹤林玉露》,其中一篇《蕲王夫人》专门讲述梁红玉事迹。文中讲述梁红玉与韩世忠相遇,梁红玉弹劾韩世忠的情节,体现了梁红玉大公无私、明智聪慧的形象。[47]
3.主要戏剧作品有梅兰芳饰演梁红玉的《抗金山》,、尚小云的《战金山》和欧阳予倩改编的京剧《梁红玉》。《战金山》中的梁红玉形象丰满,任侠仗义,有家国情怀,能够大义灭亲。《抗金兵》通过对梁红玉智慧和英勇的描绘,说明赢得胜利的条件。《梁红玉》围绕黄天荡一役展开,宣扬了“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观念,鼓舞女同志参与战斗。[48]
影视名称 | 出品时间 | 类型 | 饰演者 |
《梁红玉》[49] | 1940 | 电影/剧情/古装 | 李绮年 |
《梁红玉》[50] | 1963 | 京剧戏曲片 | 纽方雨 |
《八千里路云和月》[51] | 1988 | 传记/历史/古装 | 周瑞舫 |
《岳飞传》[52] | 1994 | 古装 | 魏秋桦 |
《梁红玉》[53] | 1996 | 剧情/传记/历史/战争 | 王璐瑶 |
《精忠岳飞》[54] | 2013 | 剧情/传记/历史/战争/古装 | 张馨予 |
《惊天岳雷》[55] | 2016 | 剧情/古装 | 杨童舒 |
在今天的淮安城北门外礼字坝东边,有一座纪念梁红玉的古祠,因为据传梁红玉家中排行第七,又称“七奶奶庙”。两旁有泥金垂帘赞美她道:“也是红妆翠袖;然而青史丹心。”[45]
梁红玉家乡父老为纪念这位女中豪杰,亦在其出生地建祠塑像以纪念她。梁红玉祠前的对联概括了梁红玉的一生:
青眼识英雄,寒素何嫌,忆当年北掳鸱张,桴鼓亲操,半壁山河延宋祚
红颜催大敌,须眉有愧,看此日东风浩荡,崇祠重整,千秋令馨仰淮塬[45]
梁红玉祠现为淮安市文物保护单位。
展开
[a]学者宋志红研究,梁红玉生卒年有可能为1102-1135年。宋李心传《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九二于绍兴五年八月丁卯条“淮东宣抚使韩世忠妻秦国夫人梁氏卒,诏赐银帛五百匹两”。时间是在1135年10月6日(农历八月二十六日),学者钟士和认为此文献和年代更早的一手资料《韩忠武王世忠中兴佐命定国元勋之碑》矛盾,此碑奉宋孝宗旨意而作, 作者礼部尚书赵雄记载秦国夫人为韩世忠原配白氏,梁红玉是杨国夫人。所以这年去世的应该是秦国夫人白氏,李心传误作梁氏了。《辞海》、《中国军事人物辞典》等辞书主梁红玉生卒年不详说。
[b]职官名。宋置,以总辖诸将。
[c]部(州)监察长官或地方军政长官。
[d]节度使和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中书令等都是虚衔,或宰相罢官到地方上带节度使虚衔,称之为使相,尤为荣耀。
[e]制置使往往辖治数路军务,类似明清的总督。
展开
[1]李拱坦. 康熙本《山阳县志·人物传·列女》. 清朝: “宋,梁夫人,蓟王韩世忠妻,楚州北辰坊人。初,江淮兵乱,梁流落为京口娼家女。”.
[2]万文武. 《旷代女杰梁红玉》. 1998—06: 7.
[3]万文武. 《旷代女杰梁红玉 》. 1998——06: 7.
[4]李心传:《建炎以来系年要》卷二十五. 宋朝: “记赏平苗,刘之功也。上遣使赐世忠金合,且御书忠勇二字表其旗帜.又封其妻梁氏为护国夫人。”.
[5]《宋史·卷三百六十四·列传第一百二十三》. 元朝: “战将十合,梁夫人亲执桴鼓,金兵终不得渡。”.
[6]《乾隆淮安府志》. 清朝: “梁奏言世忠失机纵敌,乞加罪责,举朝为之动色, 再封杨国夫人。”.
[7]《宋史》卷364《韩世忠传》. 元朝: “(绍兴)五年,进少保。六年,授武宁安化军节度使、京东淮东路宣抚处置使,置司楚州。”.
[8]《宋史》卷364《韩世忠传》. 元朝: “(绍兴)六年,授武宁安化军节度使、京东淮东路宣抚处置使,置司楚州。世忠披草莱,立军府,与士同力役。夫人梁亲织薄为屋。将士有怯战者,世忠遗以巾帼,设乐大宴,俾妇人妆以耻之,故人人奋厉。抚集流散,通商惠工,山阳遂为重镇。刘豫兵数入寇,辄为世忠所败”.
[9]钟士和著. 《梁红玉籍贯小考》[J]. 《学术研究》, 1988-04-30
[10]钱彩《说岳全传》. 清朝: “百战功名四海钦,贤哉内助智谋深。而今风浪金焦过,犹作夫人击鼓音。”.
[11]秋瑾《愤时叠前韵·二章 其二》. 近代: “当年红玉真英杰,破虏亲将战鼓挝。”.
[12]万文武. 《旷代女杰梁红玉》[M]. 1988—06: 7.
[13]万文武. 《旷代女杰梁红玉》[M]. 1998—06: 7.
[14]罗大经《鹤林玉露》中《丙篇 卷二》. 宋朝: “韩蕲王之夫人,京口娼也。尝五更入府,伺候贺朔。忽于庙柱下见一虎蹲卧,鼻息齁齁然,惊骇亟走出,不敢言。已而人至者众,往复视之,乃一卒也。因蹴之起, 问其姓名,为韩世忠。”.
[15]罗大经《鹤林玉露》中《丙篇 卷二》. 宋朝: “心异之,密告其母,谓此卒定非凡人。乃邀至其家,具酒食,至夜尽欢,深相结纳,资以金帛,约为夫妇。”.
[16]《宋史》卷364《韩世忠传》. 元朝: “康王即皇帝位,授光州观察使、带御器械。世忠请移都长安,下兵收两河,时论不从。初建御营,为左军统制。是岁,命王渊、张俊讨陈州叛兵,刘光世讨黎驿叛兵,乔仲福讨京东贼李昱,世忠讨单州贼鱼台。世忠已破鱼台,又击黎驿叛兵,败之,皆斩以献。于是群盗悉平,入备宿卫。而河北贼丁顺、杨进等皆赴招抚司,宗泽收而用之”.
[17]《宋史·高宗本纪·卷二十五》. 元朝: “癸未,傅、正彦等叛,勒兵向阙,杀王渊及内侍康履以下百余人。帝登楼,以傅为庆远军承宣使、御营使司增统制,正彦渭州观察使、副都统制。傅等迫帝逊位于皇子魏国公,请隆祐太后垂帘同听政”.
[18]《宋史·卷三百六十四·列传第一百二十三》. 元朝: “时世杨国及子亮为傅所质,防守严密。”.
[19]《宋史·卷三百六十四·列传第一百二十三》. 元朝: “朱胜非绐傅曰:‘今白太后,遣二人慰抚世忠,则平江诸人益安矣。’于是召梁氏入,封安国夫人,俾迓世忠,速其勤王。”.
[20]《宋史·卷三百六十四·列传第一百二十三》. 元朝: “杨国疾驱出城,一日夜会世忠于秀州。”.
[21]《宋史·卷三百六十四·列传第一百二十三》. 元朝: “未几,明受诏至,忠武曰‘吾知有建炎,不知有明受。’斩其使,取诏焚之,进兵益急。”.
[22]李心传:《建炎以来系年要》卷二十五. 宋朝: “记赏平苗,刘之功也。上遣使赐世忠金合,且御书忠勇二字表其旗帜.又封其妻梁氏为护国夫人。”.
[23]《宋史·卷三百六十四·列传第一百二十三》. 元朝: “于是以世忠为浙西制置使,守镇江。既而兀术分道渡江,诸屯皆败,世忠亦自镇江退保江阴。”.
[24]《宋史·卷三百六十四·列传第一百二十三》. 元朝: “世忠以前军驻青龙镇,中军驻江湾,后军驻海口,俟敌归邀击之。帝召至行在,奏:“方留江上截金人归师,尽死一战。”.
[25]《宋史·卷三百六十四·列传第一百二十三》. 元朝: “兀术遣使通问,约日大战,许之。”.
[26]《宋史·卷三百六十四·列传第一百二十三》. 元朝: “战将十合,梁夫人亲执桴鼓,金兵终不得渡。”.
[27]《宋史·卷三百六十四·列传第一百二十三》. 元朝: “尽归所掠假道,不听;请以名马献,又不听。”.
[28]《宋史·卷三百六十四·列传第一百二十三》. 元朝: “次日风止,我军帆弱不能运,金人以小舟纵火,矢下如雨。孙世询、严允皆战死,敌得绝江遁去。世忠收余军还镇江。”.
[29]《宋史·卷三百六十四·列传第一百二十三》. 元朝: “是役也,兀术兵号十万,世忠仅八千余人。帝凡六赐札,褒奖甚宠。”.
[30]罗大经《鹤林玉露》中《丙篇 卷二》. 宋朝: “蕲王尝邀兀术于黄天荡,几成擒矣。一夕,凿河遁去。夫人奏疏言世忠失机纵敌,乞加罪责。举朝为之动色,其明智英伟如此。”.
[31]罗大经《鹤林玉露》中《丙篇 卷二》. 宋朝: “蕲王后立殊功,为中兴名将,遂封两国夫人。”.
[32]赵雄《韩忠武王世忠中兴佐命定国元勋之碑》. 宋朝: 制曰:'智略之优,无愧前史!给内中俸,以示报焉。'功臣妻给俸,自夫人始。”.
[33]《宋史·卷三百六十四·列传第一百二十三》. 元朝: “(绍兴)六年,授武宁安化军节度使、京东淮东路宣抚处置使,置司楚州。”.
[34]《宋史·卷三百六十四·列传第一百二十三》. 元朝: “世忠披草莱,立军府,与士同力役。夫人梁亲织薄为屋。”.
[35]《宋史·卷三百六十四·列传第一百二十三》. 元朝: “抚集流散,通商惠工,山阳遂为重镇。”.
[36]赵雄《韩忠武王世忠中兴佐命定国元勋之碑》:. 宋朝: “(韩世忠)娶白氏秦国夫人,梁氏杨国夫人。”.
[37]《宋史》卷364《韩世忠传》.. 元朝: “绍兴)六年,授武宁安化军节度使、京东淮东路宣抚处置使,置司楚州。世忠披草莱,立军府,与士同力役。”..
[38]《宋史》卷364《韩世忠传》. 元朝: “夫人梁亲织薄为屋。将士有怯战者,世忠遗以巾帼,设乐大宴,俾妇人妆以耻之,故人人奋厉。抚集流散,通商惠工,山阳遂为重镇。刘豫兵数入寇,辄为世忠所败。”.
[39]张扩《东窗集》卷一二 《韩世忠故妻梁氏赠邠国夫人制》.. 宋朝: “属兹大赉、申赐愍章,易封于邠,永作尔宠。.
[40]张扩《东窗集》卷一二 《韩世忠故妻梁氏赠邠国夫人制》. 宋朝: “绍朕荷天之庥,孝治丕隆,援敷厚泽,以惠多方,恩及闾门之中,礼抚存殁之间。具官故妻某氏:柔嘉而慈,恭顺常侧;警戒致笃于襄成,富贵莫于终偕老。”.
[41]钟士和著. 《梁红玉籍贯小考》[J]. 《学术研究》, 1988-04-30
[42]《宋史·卷三百六十四·列传第一百二十三》. 元朝: “二十一年八月薨,进拜太师,追封通义郡王。孝宗朝,追封蕲王,谥忠武,配飨高宗庙庭。”.
[43]《宋史·卷三百六十四·列传第一百二十三》. 元朝: “彦直字子温。生期年,以父任补右承奉郎,寻直秘阁。”.
[44]《宋史·卷三百六十四·列传第一百二十三》. 元朝: “时世忠妻梁氏及子亮为傅所质,防守严密。”.
[45]宋志红. 南宋名将韩世忠研究[D]. 暨南大学, 2006-12-08[2023-05-08].
[46]钟士和. 《梁红玉籍贯小考》. 学术研究, 1988
[47]罗大经. 《鹤林玉露》. 宋代: 卷二.
[48]徐可、郎诗睿. 《戏曲文化保护视域下梁红玉故事高校传承研究》[J]. 《哲学与人文科学·戏剧电影与电视艺术》, 2022年.22期: 95-98.
[49]梁红玉 (1940).豆瓣电影. [2023-05-08].
[50]梁紅玉 (1963).豆瓣电影. [2023-05-08].
[51]八千里路云和月.豆瓣电影. [2023-05-08].
[52]岳飞传.豆瓣电影. [2023-05-08].
[53]梁红玉 (1996).豆瓣电影. [2023-05-08].
[54]精忠岳飞.豆瓣电影. [2023-05-08].
[55]惊天岳雷.豆瓣电影. [2023-05-08].
该页面最新编辑时间为 2024年3月2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