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服务百科信息网!
首页 >人物 >岳云
岳云

岳云

(岳飞的长子)
岳云(1119—1142)[1],字应祥,号会卿,相州汤阴(今河南省汤阴县)人,南宋抗金名将,中国历史上少有的少年将军。岳云历任武翼郎、左武大夫、忠州防御使等职。[2][3][4]
岳云资料
  • 字:应祥
  • 号:会卿
  • 国籍:北宋(南宋)
  • 出生日期:1119年7月14日
  • 去世日期:1142年
  • 出生地:相州家庭情况
  • 父母:岳飞(父亲)
  • 兄弟姐妹:岳银瓶
    目录
  • 公元1134年,十六岁的岳云就随父出征,收复了随州、邓州等失地。岳云表现勇猛,被军中人尊称为“赢官人”。此后岳云成为背嵬军[a]主要将领之一,任机宜文字,并在历次对金对伪齐作战,以及剿灭杨幺安定后方等战斗中屡立大功。绍兴十年(1140年),金兀术率军南侵,以金国精锐在郾城与岳家军大战。岳云身先士卒,率背嵬军骑兵冲撞敌阵,挫敌锐气,又反复冲杀,为这场重要的主力决战获胜立下大功。郾城金军大败后不久,金军获得增援,以十万众改攻颍昌(今河南许昌),岳家军守军约三万。岳飞预先令岳云率部分背嵬军赴援,一举击溃金军。此战诛杀金兀术女婿夏金乌,并生擒金军大小首领七十八人,杀死敌军缴获军器等不计其数。[2][3][4]

    南宋绍兴十一年(1141年)除夕,岳云跟父亲岳飞,部将张宪一起惨遭宋高宗赵构和奸臣秦桧诬陷而死,岳云死时年仅二十三岁。南宋绍兴三十二年(1162年),宋孝宗赵昚为岳飞父子平反昭雪,岳云附葬在杭州栖霞岭下。[2][6][7][8][9]

    人物关系全部

    岳飞

    父亲

    岳甫

    儿子

    岳申

    儿子

    岳雷

    弟弟

    岳霖

    弟弟

    岳震

    弟弟

    岳霆

    弟弟

    岳银瓶

    妹妹

    岳和

    爷爷

    岳母

    奶奶

    岳翻

    叔叔

    岳珂

    侄子

    人物生平

    少年岳云

    岳云十二岁就投奔父亲军中,从一名小卒做起,凭借实力和表现得到岳家军三号人物张宪的认可,加入背嵬军。[a]岳云并没有因其是岳飞的儿子而受到照顾,反而训练时更加严格,被刻意打压。公元1134年的时候,年仅十六岁的岳云就随父出征,收复随州、邓州等失地。收复襄阳六郡的战斗中,岳云手持两杆铁锥,身先士卒,冲在最前,攻夺随州城一役中,岳云第一个攻上城头。岳云表现非常勇猛,被军中人尊称为“赢官人”。并在历次对金对伪齐作战,以及剿灭杨幺安定后方等战斗中屡立大功,却多被父亲隐瞒不报,在报往朝廷的军功簿上,岳云的军功比普通将士都不如,岳云毫无怨言。[b]1136年,直到岳云的军功被中兴四将之一的张俊发现,张俊坚持给岳云报功,在赵构的督促下,岳飞才让儿子做了背嵬军统制。此后岳云成为背嵬军最重要将领之一,并任机宜文字(主要负责机密文字记录,是一支军队的重要文职)。[2][10]

    战功赫赫

    绍兴十年(1140年),金军毁约南侵。岳飞制定“连接河朔”的战略方针,挥师大举北上,分兵攻占北至郑州、西京河南府(今河南洛阳东)等处的广大地域,派遣梁兴等深入黄河以北,组织游击军,袭扰金军后方。金朝都元帅完颜宗弼乘岳家军兵力分散之机,亲率大军反攻金兀术率金国精锐在郾城(今属河南漯河)战。岳云身先士卒,率背嵬军骑兵冲撞敌阵,挫敌锐气,反复冲杀,为这场重要的主力决战获胜立下大功。[c][11][3]1140年,战败后的金兀术集合10万步兵,3万骑兵,进攻颍昌城,当时岳飞被其他金军牵制,只能分出小部分援军。对于这场兵力悬殊的恶战,岳飞思虑再三,交给了自己的儿子岳云,临行前,岳飞定下残酷的军令:“此战若不能胜,必斩主将头颅。”军法无情,岳云却毫无惧意,语声铿锵有力:“定不负父帅期望。因金军数量远胜,主将王贵一度怯战欲退,为岳云坚拒。鏖战半日后,金军士气低迷,岳家军留守部队五千人趁势开城杀出,一举击溃金军。岳云率500背嵬军在铁浮屠中反复冲杀十数次,金军大惧,溃逃而去。此战诛杀金兀术女婿夏金乌,还生擒金军大小首领七十八人,杀死敌军缴获军器等不计其数。战后金兀术仰天长叹:“撼山易,撼岳家军难!”[2][4]

    岳云被害

    绍兴十一年十月(1141年),宋高宗赵构仿太祖赵匡胤先例,先后调张俊、韩世忠、岳飞三位大将入枢密院,授予闲职,褫夺了三人兵权。[2]为了除掉韩世忠,秦桧策划岳飞和张俊参与陷害韩世忠,岳飞不愿“捃摭同列之私”,随之书信告知韩世忠此事并亲自面见宋高宗说明冤屈。此事秦桧怀恨在心,收买岳飞部将并诬告张宪谋反,以“莫须有"的罪名致使岳飞,岳云父子相继入狱。[2][7]大理寺卿周三畏、大理寺丞李若朴、何彦猷等人,都认为岳云罪不当死,甚至有与秦桧为一伙的主审万俟卨,还代表大理寺对岳云做出了:“岳云停职,监禁三年并处以罚款”的判决。秦桧不满以此判决,在案卷附上的意见里明确指出岳飞所做情节严重请皇帝裁断。不除岳飞,岳云父子夜不能寐。先后命人诬告弹劾岳飞贪图兵权。岳飞笑道:““皇天后土,可表此心。”随后露出后背的“精忠报国”四个大字。后来又经查验没有证据,何铸奏明岳飞无辜。秦桧又命万俟卨审岳飞。随即万俟卨诬告岳飞找到张宪安排自己返回军队,并声称书信被张宪烧毁。[2][12]

    绍兴十一年十月(1141年)宋高宗赵构下达了一道命令:“岳飞特赐一死,张宪、岳云都依照军法执行,命令杨沂中监斩,多派军队保护刑场,以防动乱。”随后,岳飞被杀死在大理寺狱中,岳云和张宪被斩首于临安闹市。宋孝宗赵眘继位后为岳飞平反昭雪。淳熙五年(1178),谥武穆。宋宁宗嘉泰四年(1204)追封鄂王。宋理宗宝庆元年(1225),改谥忠武。改葬在西湖栖霞岭(岳云附葬在杭州栖霞岭下),即杭州西湖畔“宋岳鄂王墓”,并立庙祀于湖北武昌,修宋史列志传记 。[2][3][4][5][8][10]

    家族成员

    人物关系

    姓名

    社会身份

    父亲

    岳飞[2]

    岳飞(1103年3月24日~1142年1月27日),字鹏举,相州汤阴(今河南省汤阴县)人。南宋时期抗金名将、军事家、战略家、民族英雄  、书法家、诗人,位列南宋“中兴四将”之首[2]

    妻子

    妻巩氏[13]

    岳云妻巩氏,当岳飞平反昭雪后,被赠封为相德夫人,其后又加封她为忠烈夫人[13]

    兄弟

    岳震[2][14]

    岳震,号东卿,河南汤阴人。南宋大臣,抗金名将岳飞第四子,母为李氏[2][14]

    长子

    岳甫[15]

    岳甫(1137—1204),字葆真、大用,号周伯,相州汤阴(今河南)人[15]

    次子

    岳申[15]

    岳云与巩氏有二子,长子岳甫,次子岳申[15]

    人物争议

    在《宋史·岳飞传》《宋史》卷三六五《岳飞传》:“云,飞养子。”岳云是“养子”的记载。[2]

    在《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岳少保诬证断案》中提到岳霆时称岳霆为岳飞长子,是岳飞亲生儿子。岳飞在投军之前,在家乡就已经成亲,妻子为刘氏。后来刘氏为岳飞生下了两个儿子,一个是岳云一个是岳雷。后来岳飞投身军旅,和赵构一起南下。岳飞就把刘氏留在了家中,照顾家中的老母亲和两个幼子。但是不久之后,黄河以北的地方都被金兵占领了,整个黄河以北的地区都是战乱纷飞。所以刘氏就和婆婆还有两个儿子分开了,改嫁给了别人,而且还改嫁了两次。岳云的生母刘氏与岳飞分开早,岳飞带着十五岁的岳云朝见时,现任妻子和他结婚才不过四年,因此造成某些误解和流言也是有可能的。[16]据《金佗续编》卷第十三之《先兄甫等复官省札》记载:在岳飞案昭雪时,云妻巩氏上书,称岳云、岳雷的儿子们都是岳飞的“亲孙”,此处也证明了岳云是岳飞的亲子而非养子。[17]

    1980年,云南安宁县禄腾公社中村生产队农民岳万才、岳万云向昆明市文物管理委员会献出《岳氏宗谱》。这部家谱刊印于清道光十九年,以岳飞的父亲岳和为第一代,到岳万才的孙子,已历34代,800多年。有意义的是,《岳氏宗谱》载岳云是岳飞的“长子”,与新版《辞海》所说“养子”不同,这给研究岳飞家族与宋史提供了新的资料。修订版《辞海》遂修订为“岳飞养子(一说长子)”。[15][18]

    人物评价

    元末史学家蔑里乞・脱脱和阿尔拉·阿鲁图在《宋史》中说道:“岳云十二岁参军,十六岁随父出征战随州、邓州,手握两铁锥枪,重八十斤,先诸军登城,攻下邓州,又攻破随州 ,军中号曰『赢官人』。”[2]

    文学艺术形象

    小说形象

    人物描述

    武器描述

    在古典名著《说岳全传》中,岳云是岳飞的养子,可是却从小就生得非常好看,而且力气很大,深受岳飞的母亲喜爱。岳云从小才智过人,岳云十二岁的时候,负责教他读书的先生都才学有限教不了他;岳云酷爱习武,学习了一身本领,手使一对八十斤重的银锤英勇非常。他后来投奔前线的岳飞,屡立战功,在原著的前期是岳飞手下实力前列的勇将,最为出彩的战例是锤打金弹子,大战朱仙镇。可是岳飞和岳云后来被秦桧害死,让人痛惜[12]

    在《说岳全传》中岳云使用的是两柄银鎚,在京剧八大锤”中岳云使用的是八棱梅花亮银锤。《鄂国金佗续编》卷二十一《鄂王传》和《宋史》卷三百六十五《岳飞传》作“铁椎”,《鄂国金佗续编》卷二十二《襄阳石刻事迹》作“铁鎚”,卷二十七黄元振编岳飞事迹作“两锥”。从上面的史料记载来看,宋时“鎚”“椎”和“锥”三字亦可通用[2][12][5][19]

    影视形象

    年份

    电视剧/电影

    饰演者

    1983

    《岳家小将》[20]

    寻峰[20]

    1986

    《盗日英雄传》[21]

    洪清江[21]

    1988

    《八千里路云和月》[22]

    李亚民[22]

    1992

    《满江红》[23]

    董勇[23]

    1994

    《岳飞传》[24]

    蔡济文[24]

    1998

    《水浒后传》[25]

    李军[25]

    2013

    《精忠岳飞》[26]

    周斌[26]

    2020

    纪录片《岳飞北伐》[27]

    -

    注释

    展开

    [a]背嵬军:岳飞亲兵,岳家军精锐,以8000余名骑兵为主,战斗力强悍[5]

    [b](后来同为朝廷命官的张俊知道岳云的功绩,坚持给岳云报功)朝廷也多次欲赐岳云官位,但岳飞上书曰其子尚存乳臭,恐不得军功,十分坚决地推辞朝廷给岳云的封赏。

    [c](岳飞曾在江南的金沙寺题词,抒发“立奇功,殄丑虏,复三关,迎二圣”的愿望;在渡过长江时,立下“飞不擒贼帅,复旧境,不涉此江”的誓言。而在绍兴六年(1136年)的一次北伐中,他更写下豪情满怀的《满江红》一词,表达“待从头收拾旧山河”的志气。而其最壮怀激烈的抗金战斗,则展现在郾城之战中)。

    参考资料

    展开

    [1]中国军事百科全书编审室. 词条分类.中国社会科学词条库. 2019-12-08[2023-07-05].

    [2]蔑里乞・脱脱 阿尔拉·阿鲁图. 《宋史·岳飞传》[M]. 北京: 中华书局, 2016-1: 卷三百六十五列传第一百二十四.

    [3]李心传. 《建炎以来系年要录》[M]. 北京: 中华书局, 1988-4: 卷139.

    [4]岳珂. 《金佗稡编》[M]. 北京: 中华书局, 1989-2: 卷十六.

    [5]岳珂. 《鄂国金佗续编》[M]. 北京: 中华书局, 1989: 卷22《襄阳石刻事迹》.

    [6]李心传. 《建炎以来系年要录》[M]. 北京: 中华书局, 1988: 卷一百四十三.

    [7]蔑里乞・脱脱 阿尔拉·阿鲁图. 《宋史》[M]. 北京: 中华书局, 2016-1: 卷364《韩世忠传》.

    [8]岳珂. 《金佗稡编》[M]. 北京: 中华书局, 1989-2: 卷十三.

    [9]岳珂. 《金佗稡编》. M. 北京: 中华书局, 1982-2: 卷9.

    [10]赵彦卫. 《云麓漫钞》[M]. 北京: 中华书局, 1996: ..

    [11] 陈佳荣教授. “撼山易,撼岳家军难”——南宋抗金的郾城之战.中国文化研究院. 2021年08月20日[2023-07-05].

    [12] 钱彩. 《说岳全传》[M]. 北京: 中华书局, 2009-1月: ..

    [13]岳珂. 《金陀粹编》[M]. 北京: 中华书局, 1989-2: 卷十三至十六.

    [14]岳珂. 《鄂金佗稡编》[M]. 北京: 中华书局, 1982-2: 卷9.

    [15]岳珂. 《岳氏宗谱》[M]. 河南: 中州古籍出版社, 2012: ..

    [16] 李心传. 《建炎以来系年要录》[M]. 北京: 中华书局, 1988-04: 卷十二.

    [17]岳珂. 《金佗稡编》[M]. 北京: 中华书局, 1989-2: 28卷-30卷.

    [18]徐元诰. 《辞海》[M]. 北京: 中华书局, 2020: ..

    [19]岳珂. 《鄂国金佗续编》[M]. 北京: 中华书局, 1989: 卷27.

    [20]岳家小将.豆瓣网. [2023-06-13].

    [21]盗日英雄传.豆瓣网. [2023-06-13].

    [22]八千里路云和月.豆瓣网. [2023-06-13].

    [23]满江红.豆瓣网. [2023-06-13].

    [24]岳飞传.豆瓣网. [2023-06-13].

    [25]水浒后传.豆瓣网. [2023-06-13].

    [26]精忠岳飞.豆瓣网. [2023-06-13].

    [27]岳飞北伐.CCTV. [2023-06-13].

    该页面最新编辑时间为 2024年3月23日

  • 上一篇百科:赵构
  • 下一篇百科:唐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