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服务百科信息网!
首页 >人物 >曹真
曹真

曹真

(三国时期曹魏重要将领)
曹真(?—公元231年),字子丹,沛国谯县(今安徽亳州)人,三国时期曹魏重要将领,曹操同宗侄子。[1][2]
曹真资料
  • 姓名:曹真
  • 字:子丹
  • 时代:汉末三国
  • 民族:汉族
  • 出生日期:不详
  • 去世日期:公元231年
  • 追谥:元侯
  • 封号:灵寿亭侯、东乡侯、邵陵侯
  • 职务:镇西将军、上军大将军、中军大将军、大将军、大司马
  • 籍贯:沛国谯县(今安徽亳州)
  • 父亲:曹邵
  • 兄弟:曹彬、曹璠
  • 子:曹爽、曹羲、曹训、曹则、曹彦、曹皑
  • 曹真的父亲曹邵早死,曹操将其收养,视如己出。曹真成年后统率虎豹骑,跟随曹操征战有功,获封灵寿亭侯,先后升任偏将军、中坚将军、中领军。[1]汉献帝建安二十四年(公元219年),夏侯渊战死汉中,曹操任命曹真为征蜀护军,统率徐晃等人在阳平关击败刘备部将高详。[1][3]曹丕继位后,曹真升任镇西将军,假节,统率雍州、凉州的军队,晋爵东乡侯。张进等人在酒泉郡叛乱,曹真派部将费曜讨伐,斩杀张进,平定叛乱。黄初三年(公元222年),曹真返回京城,升任上军大将军,假节钺,统率京城内外的军队。次年曹真与夏侯尚等率军征讨孙权,因功升任中军大将军,加授给事中。[1][4]黄初七年(公元226年)曹丕病重,遗命曹真与陈群、司马懿等人辅佐朝政;魏明帝曹叡继位,曹真升任大将军,晋爵邵陵侯。[1][5]太和二年(公元228年),蜀国丞相诸葛亮率军入侵,南安、天水、安定三郡叛降,曹叡派曹真统率大军镇守郿县,与张郃一同平定三郡;次年诸葛亮率军攻打陈仓,被曹真击退。太和四年(公元230年),曹真入朝觐见,升任大司马;同年七月,曹真奏请伐蜀,曹叡准许,命曹真与司马懿水陆并进伐蜀,后因连日大雨被迫退军。[1][6]曹真因病返回洛阳,于太和五年(公元231年)去世,死后追谥为元侯,其子曹爽袭爵。[1][7]

    曹真历事三朝,魏明帝曹叡称赞他竭诚尽忠,谦逊有德;[1]陈思王曹植在《辅臣论》中称赞他谋划深远,克敌安邦。[8]晋朝史家陈寿评价认为,曹真与其他曹魏宗室大臣一样,因为亲戚关系而显贵一时,辅佐曹魏,立下了汗马功劳。[1]

    人物关系全部

    曹邵

    父亲

    曹操

    养父

    曹爽

    儿子

    曹羲

    儿子

    曹训

    儿子

    曹彦

    儿子

    曹彬

    弟弟

    曹璠

    弟弟

    德阳乡主

    妹妹

    曹嵩

    爷爷

    曹德

    叔叔

    曹文叔

    侄子

    夏侯玄

    外甥

    夏侯徽

    外甥女

    人物生平

    早年经历

    曹真是曹操同宗兄弟的儿子。曹操起兵讨伐董卓之时,曹真的父亲曹邵为其招募人马时遇害。[1][9]曹操怜悯曹真从小失去父亲,于是将其收养,视如己出,让他与曹丕同住。曹真长大后,有一次打猎时,被老虎追逐,曹真回身一箭射去,老虎应声倒地。曹操很欣赏曹真的骁勇,让他统率虎豹骑。后来曹真带兵前往灵丘县讨伐叛军,攻克敌人,平定叛乱,因功被封为灵受亭侯。[1]

    屡立战功

    汉献帝建安二十二年(公元217年)十月,刘备派将领吴兰驻扎在下辩(今江苏省邳州市古邳镇),曹操派曹洪领兵去征讨,曹真以偏将军的职位跟随曹洪前往,击败吴兰的军队,曹真因功升任中坚将军。[1][3][10]

    汉献帝建安二十三年(公元218年)九月,曹操率大军抵达长安,曹真随从,兼任中领军。次年正月,征西将军夏侯渊在阳平关(今陕西汉中宁强县阳平关镇)战死;曹操对汉中的局势感到很是忧虑,于是任命曹真为征蜀护军,曹真指挥徐晃等将领在阳平关击败刘备部将高详的军队。曹操亲率大军抵达汉中,与刘备相持不下;不久曹操从汉中撤军,派遣曹真前往武都郡,迎接曹洪等将领退回陈仓(今陕西宝鸡市陈仓区)驻守。[1][3]

    汉献帝建安二十五年(公元220年),曹操去世,曹丕继位为魏王,[3][4]任命曹真为镇西将军,授予节杖,统率雍州、凉州的军队;又根据曹真前后的功劳,晋封其爵位为东乡侯。同年五月,张进等人在酒泉郡叛乱,曹真派部将费曜率兵前去讨伐,斩杀张进等叛军首领,叛乱平定。[1]

    黄初三年(公元222年),曹真回到京城洛阳觐见,魏文帝曹丕任命曹真为上军大将军,统率京城内外各路军队,授予节杖、斧钺。[1]同年九月,曹丕派遣曹真与征东大将军曹休、前将军张郃、征南大将军夏侯尚等人南征孙权,曹真指挥所部军队在袭击驻扎在牛渚(今安徽马鞍山市采石镇)的吴军营寨,取得胜利;不久转任中军大将军,加授给事中的官职。[1][4]

    征战陇西

    黄初七年(公元226年)五月,魏文帝曹丕病重,诏令曹真与曹休、陈群、司马懿共同辅政。[11]魏明帝曹叡继位,擢升曹真为大将军,晋爵邵陵侯。[1][5]

    太和二年(公元228年),蜀国丞相诸葛亮率军围攻祁山(今甘肃礼县东部),魏国南安、天水、安定三郡都叛变而响应诸葛亮。曹叡紧急派遣曹真统率大军西进,镇守郿县;又派张郃率军奔赴前线,在街亭(今甘肃秦安县东北)击败诸葛亮的先锋马谡,诸葛亮被迫退回汉中。安定郡人杨条等人挟持官吏、百姓造反,据守月支城,曹真率军包围;杨条听说曹真亲自率军前来征讨,于是出城投降,绑缚自己向曹真请罪,当初叛降诸葛亮的三郡全都平定。[1][6][12]

    曹真认为诸葛亮在祁山兵败挫折,下一次进攻必然选择陈仓(今陕西宝鸡市陈仓区);曹真于是派将军郝昭、王生驻守陈仓,加紧巩固城池。第二年春天,诸葛亮果然出动大军围攻陈仓,因为魏军早有准备,诸葛亮始终不能攻克。[1][6][12]朝廷嘉奖曹真的功劳,将曹真的封邑增加到二千九百户。[1]

    伐蜀失败

    太和四年(公元230年),曹真回到京城洛阳觐见,升任大司马,曹叡赐予他佩剑,并允许他穿鞋入朝,觐见时也不必小步快走。同年七月,曹真向曹叡进谏,认为蜀国接连出兵袭扰魏国边境,应该派遣大军讨伐,兵分几路齐头并进,必然大获全胜。曹叡听从他的计策,曹真率军出发征讨蜀国,曹叡亲自前去为他送行。[1][6]

    同年八月,曹真率军从长安出发,仅友子午道向南进入蜀国境内;大将军司马懿率军沿汉水溯江而上,两军约定在南郑县会合;其他的几路军队,有的从斜谷道南进,有的从武威郡入蜀。碰上大雨连续下了三十多天,加上入蜀的栈道被洪水冲断,同年九月,曹叡下诏让曹真等人率军退回长安。[1][6]

    晚年病逝

    当初曹真与本家曹遵、同乡朱讚一起追随曹操。曹遵、朱讚都早死,曹真怜悯他们,向朝廷请求从他的封邑中分出一部分,封给曹遵、朱讚的子孙。曹叡下诏嘉许,分封曹遵、朱讚的儿子为关内侯,封邑各一百户。[1]

    太和五年(公元231年),曹真患病,从长安返回洛阳,曹叡亲自前往其府邸探望病情。同年三月,曹真病逝,追谥为元侯。[1][7]曹真的儿子曹爽继承了他的爵位,曹叡又下诏封曹真的五个儿子曹羲、曹训、曹则、曹彦、曹皑为列侯。[1]正始四年(公元243年),魏帝曹芳下诏,曹真等曹操时期的已故将军,配祭魏武帝曹操的庙庭。[13]

    历史评价

    魏明帝曹叡评价:大司马曹真一生竭诚尽忠,辅佐太祖武皇帝、高祖文皇帝;在朝廷内不以皇室宗亲的身份而骄傲,在朝廷外也从不轻慢百姓,可以说是善于保持尊贵的地位,立有功劳仍旧保持谦逊的品德。[1]

    陈思王曹植在《辅臣论》中称赞曹真:“知虑深奥,渊然难测。执节平敌,中表维藩。恭以奉上,爱以接下。纳言左右,为帝喉舌。”意为曹真谋划深远,常人难以揣测,率军攻克敌人,安定国家;对待君主保持谦逊,对待下属保持宽容,又能够接受左右之人的谏言,充当皇帝的喉舌。[8]

    曹魏大臣桓范称赞:曹真是个好人。[14]

    晋朝史家陈寿在《三国志》中评价:曹真每次出发征战,总是与将士们同甘共苦;军队的赏赐不够,他就把家产拿出来补发,士卒都愿为他效劳。陈寿认为,曹真与夏侯惇、夏侯渊、曹仁、曹休、夏侯尚、曹洪等人,都因为与曹魏皇室保持了长期的亲戚关系,才能够显贵一时,他们辅佐曹魏,都立下了汗马功劳。[1]

    人物争议

    关于曹真的本家姓氏,后世多有争议。《三国志·曹真本传》中记载曹真为“太祖族子”,其父亲名为“曹邵”。[1]《三国志》裴松之注引《魏略》记载:“真本姓秦,养曹氏。”即曹真本来姓秦,他的父亲名叫秦伯南,与曹操交好,后来因掩护曹操而被袁术所杀,曹操感念秦伯南的功劳,故而将其子秦真改为曹姓,并加以收养。[15]但《三国志》裴松之注引《魏书》记载,曹真的父亲曹邵被豫州刺史黄琬所害。[9]当代学者叶其峰分析曹魏时期所撰刻的曹真的“颂德碑”——《曹真碑》中的碑文记载,认为《魏略》为误记,曹真本姓曹无疑,但与曹操并非本家。[16]

    相关文物

    《曹真碑》:全称《魏镇西将军上军大将军蕾真残碑(并阴)》,亦称《曹真祠堂断碑》、《都督雍淳州诸军事曹真断碑》,是曹魏大司马曹真的“颂德碑”。清道光二十三年(公元1813年)在陕西西安出土,今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曹真碑》为残碑,残存碑的中段,碑正面有素书残存20行;每行最多17字,有棋格纹;碑背面字比碑正面更小,残存题名二列,每列30字,行字不等,也有棋格纹;碑石两侧各雕刻有龙纹,流传至今的魏碑中两侧有线雕的只有此碑。《曹真碑》的碑字是魏隶的正统书法,其隶书风格已摆脱了汉隶古朴多变的风气,进而追求艳丽、妩媚之态,具有较高的书法研究价值。[17][18][19]

    《曹真碑》碑拓及书法出版刊物

    轶事典故

    屠几上肉:黄初五年(公元224年),振威将军吴质入朝觐见,魏文帝曹丕诏命曹真等大臣都到吴质的住所宴饮庆祝。酒至半酣,吴质为了取乐,就召来伶人让他们表演肥和瘦。当时上将军曹真身形肥胖,中领军朱铄身形瘦小,吴质此举是有意调侃两人。曹真是宗室大臣,耻于被戏弄,怒责吴质以部将的身份轻慢自己。骠骑将军曹洪、轻车将军王忠从中劝解,曹真更加愤怒,拔出刀来,两眼圆睁怒表示伶人要是跑了,就杀了吴质;又在席间大骂不止。吴质将宝剑摆在几案上,大声说:“曹子丹,你不是案板上待宰的肉(原文:汝非屠几上肉),我吞掉你不摇喉,咬碎你不摇牙,你怎么敢仗势欺人呢!”朱铄起身劝解,希望两人息怒,饮宴取乐没必要闹到这般地步。吴质又斥责朱铄,说他坏了宴席。诸位将军都回到自己座位,朱铄性急,越想越气,拔出宝剑砍在地上。众人不欢而散。[20]

    家族成员

    父亲:曹邵,追随曹操起兵时被豫州刺史黄琬所杀。[1][9]

    弟弟:曹彬,魏文帝曹丕时,分封为列侯。[1]

    弟弟:曹璠,官至尚书左丞。[21]

    妹妹:德阳乡主,嫁夏侯尚为妻,生子生夏侯玄,生女夏侯徽。[22]

    长子:曹爽,曹真去世后继承爵位,官至曹魏大将军,后被司马懿诛杀并夷灭三族。[1]

    其他儿子:曹羲、曹训、曹则、曹彦、曹皑,曹魏将领,都封为列侯,后均遭司马懿诛杀。[1]

    艺术形象

    文学形象

    罗贯中所著《三国演义》中,曹真的身份是曹魏大将军。刘备病逝后,曹真以大都督身份率兵十万伐蜀,在阳平关被蜀将赵云击退。后来诸葛亮北伐,曹真与司马懿长期在陇西抵御诸葛亮的北伐入侵,演义中为了衬托出司马懿和诸葛亮两人斗智斗勇的精彩,将曹真先后两次击败诸葛亮北伐的功绩转移到了司马懿的头上;曹真率领的军队在和诸葛亮作战时,屡战屡败,诸葛亮打听到曹真患病,写了一封羞辱曹真的信,曹真看了羞愤不已,竟被活活气死。当代学者徐传武认为,演义小说中对曹真事迹一些列艺术化的加工,使得曹真的真实才能在演义中被极大弱化;曹真的人物形象也被丑化。[23][24]

    影视形象

    1994年出品电视剧《三国演义》中,演员郑强饰演曹真。[25]

    2010年出品电视剧《三国》中,演员赵晋饰演曹真。[26]

    2012年上映电影《铜雀台》中,演员王羽铮饰演曹真。[27]

    2013年出品电视剧《新洛神》中,演员史浩辰饰演曹真。[28]

    2017年出品电视剧《大军师司马懿之军师联盟》和《大军师司马懿之虎啸龙吟》中,演员章呈赫饰演曹真。[29][30]

    参考资料

    展开

    [1]陈寿. 《三国志》卷九·魏书九·诸夏侯曹传[M]. 合肥: 黄山出版社, 2015年: 272-276,296. ISBN-9787546149042.

    [2]袁枢. 《通鉴纪事本末》(注译本)卷九·孙氏据江东[M]. 浙江人民出版社, 2019年: 7260. ISBN-9787213094767.

    [3]陈寿. 《三国志》卷一·魏书一·武帝纪[M]. 合肥: 黄山出版社, 2015年: 47-50. ISBN-9787546149042.

    [4]司马光. 《资治通鉴》卷六十九·魏纪一[M]. 第2版. 湖南长沙: 岳麓书社, 2018年: 799,811. ISBN-9787807610373.

    [5]司马光. 《资治通鉴》卷七十·魏纪二[M]. 第2版. 湖南长沙: 岳麓书社, 2018年: 813-821. ISBN-9787807610373.

    [6]司马光. 《资治通鉴》卷七十一·魏纪三[M]. 第2版. 湖南长沙: 岳麓书社, 2018年: 825-833. ISBN-9787807610373.

    [7]司马光. 《资治通鉴》卷七十二·魏纪四[M]. 第2版. 湖南长沙: 岳麓书社, 2018年: 835. ISBN-9787807610373.

    [8]严可均辑录. 《全三国文》. 清朝: 卷十八 陈王植 辅臣论.

    [9]陈寿. 《三国志》卷九·魏书九·诸夏侯曹传·裴注:《魏书》记载[M]. 裴松之注. 合肥: 黄山出版社, 2015年: 273. ISBN-9787546149042.

    [10]司马光. 《资治通鉴》卷六十八·汉纪六十[M]. 第2版. 湖南长沙: 岳麓书社, 2018年: 789-790. ISBN-9787807610373.

    [11]陈寿. 《三国志》卷二·魏书二·文帝纪[M]. 合肥: 黄山出版社, 2015年: 83-84. ISBN-9787546149042.

    [12]陈寿. 《三国志》卷三十五·蜀书五·诸葛亮传[M]. 合肥: 黄山出版社, 2015年: 874-877. ISBN-9787546149042.

    [13]陈寿. 《三国志》卷四·魏书四·曹芳传[M]. 合肥: 黄山出版社, 2015年: 116-117. ISBN-9787546149042.

    [14]陈寿. 《三国志》卷九·魏书九·诸夏侯曹传·裴注:《魏氏春秋》记载[M]. 裴松之注. 合肥: 黄山出版社, 2015年: 279. ISBN-9787546149042.

    [15]陈寿. 《三国志》卷九·魏书九·诸夏侯曹传·裴注:《魏略》记载[M]. 裴松之注. 合肥: 黄山出版社, 2015年: 273. ISBN-9787546149042.

    [16]叶其峰. 《曹真碑》新考[J]. 《故宫博物院院刊》, 2005年, (02): 54-61. DOI:10.16319/j.cnki.0452-7402.2005.02.005.

    [17]李名方、常国武主编, 《中国书法名作鉴赏辞典》[M]. 南京: 南京大学出版社, 1991年: 97.

    [18]段柄仁主编. 《北京文物百科全书》[M]. 北京: 京华出版社, 2007年: 60. ISBN:7-80724-339-2.

    [19]琦枫. 曹魏名碑——曹真碑[J]. 《紫禁城》, 1983年, (02): 34-35.

    [20]陈寿. 《三国志》卷二十一·魏书二十一·王卫二刘傅传·裴注:《质别传》记载[M]. 裴松之注. 合肥: 黄山出版社, 2015年: 579. ISBN-9787546149042.

    [21]陈寿. 《三国志》卷十六·魏书十六·任苏杜郑仓传[M]. 合肥: 黄山出版社, 2015年: 479. ISBN-9787546149042.

    [22]房玄龄等. 《晋书》. 唐朝: 卷三十一 列传第一 后妃上.

    [23]罗贯中. 《三国演义》第八十四回到第一百回[M]. 北京: 西苑出版社, 2016年: 329-394. ISBN-9787515105628.

    [24]徐传武. 《三国演义》与史实[J]. 《阅读与写作》, 1995年, (11): 6-7.

    [25]《三国演义》.猫眼电影. [2023-07-17].

    [26]《三国》.猫眼电影. [2023-07-17].

    [27]《铜雀台》.猫眼电影. [2023-07-17].

    [28]《新洛神》.豆瓣电影. [2023-07-17].

    [29]《大军师司马懿之军师联盟 》.豆瓣电影. [2023-07-17].

    [30]《大军师司马懿之虎啸龙吟》.豆瓣电影. [2023-07-17].

    该页面最新编辑时间为 2024年3月7日

  • 上一篇百科:甘夫人
  • 下一篇百科:周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