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服务百科信息网!
首页 >人物 >黎灼灼
黎灼灼

黎灼灼

(香港女演员)
黎灼灼(1905年5月22日—1990年6月15日),原名黎杏球,出生于香港。她出身于一个富裕家庭,自幼接受良好教育,能够说一口流利的英语,并对音乐、绘画及舞蹈有浓厚兴趣。1932年,黎灼灼前往上海并由此进入电影界,开始了她的演艺生涯。她的演艺生涯跨越了四十年,期间参与了多部影片的拍摄,包括默片、有声片、国语片和粤语片,以及电视剧。黎灼灼在1990年去世,享年85岁。[1][2]
黎灼灼资料
  • 外文名:Cheuk-cheuk Lai
  • 国籍:中国
  • 籍贯:广东中山
  • 民族:汉族出生信息
  • 去世日期:1990年6月15日
  • 毕业院校:北京女子中学及香港圣心书院
  • 职业:演艺,演员
  • 代表作品:破浪、三个摩登女性、母性之光其他信息
  • 出道信息:1932年
  • 黎灼灼是香港电影之父黎民伟的侄女,电视艺员黎姿的堂姑母,电视艺员黎宣的堂姐。她与一批演员并称为“十二金钗”,这些演员包括黄曼梨、马笑英、陈皮梅、容玉意、黎雯、甘露、李月清、李倩颦、高伟兰、徐意、郑雯霞等。[3]

    人物关系

    黎民伟

    叔叔

    黎北海

    叔叔

    黎姿

    侄女

    人物经历

    黎灼灼的演艺生涯始于1932年,当时她在导演卜万苍的电影《人道》中扮演了一个反面角色,她的表演自然,准确地表现了人物的内心活动。“联华”与她签订了长期合同。她的第二部影片是《三个摩登女性》,该片由阮玲玉、陈燕燕和她主演,黎灼灼在片中扮演追求物质享受、腐化堕落的有钱女人虞玉,她的表演恰到好处。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此后她主演了《母性之光》。这三部影片使黎灼灼走红影坛。

    1934年她回到香港,主演了关文清导演的《破浪》,随后又与吴楚帆合演了《黑心符》,1935年她回到上海,一直在“联华”拍片,主演了《天伦(1935)》、《迷途的羔羊》、《慈母曲》、《人海遗珠》等片以及《艺海风光一:电影城》、《联华交响曲二:春闺断梦》等片断。1937年她回到香港,主演了粤语片《大地晨钟》等,日寇占领香港时,她息影了。

    抗战胜利后,她重返影坛,主演了粤语片《羊城恨史》以及国语片《朱门怨》等。1952年到1953年她在天津居住,不久又返回香港,在以后饰演的人物中多以老年人为主,如《紫微园的秋天》中的老太太。七十年代她是香港丽的电视台的基本演员,1972年她退出影坛,1979年离开电影界。

    社会评价

    黎灼灼活跃于影坛四十年,曾参加拍摄了几十部影片其中有:默片、有声片、国语片、粤语片,还有电视剧,她的表演细腻,无论正面人物还是反面人物,演起来都得心应手。她于1990年去世,享年85岁。

    外部链接

    黎灼灼在豆瓣电影人物上的简介

    黎灼灼在上海图书馆上的简介

    参考资料

    展开

    [1]黎灼灼 Cho-Cho Lai.豆瓣. [2024-01-18].

    [2]黎灼灼.Mtime时光网. [2024-01-18].

    [3] 黎灼灼.猫眼电影. [2024-01-18].

    该页面最新编辑时间为 2024年3月13日

  • 上一篇百科:卢家炽
  • 下一篇百科:阮兆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