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服务百科信息网!
首页 >人物 >丁晓雯
丁晓雯

丁晓雯

(中国台湾音乐人)
丁晓雯(Hsiao-Wen Ting),1963年10月2日出生于中国台湾台北,毕业于中国台湾辅仁大学传播学系。[1]她是一位歌手、音乐制作人。她曾经出过专辑,参与了校园民歌的推广,现在主要从事歌词创作与歌曲制作。[2]2020年5月12日,网易云音乐宣布与华纳版权(WCM)达成战略合作,网易云音乐将获得华纳版权旗下130万首音乐作品词曲版权。[3]在合作达成后,网易云音乐平台将获得音乐词曲版权的歌手、音乐人包括丁晓雯。
丁晓雯资料
  • 外文名:Hsiao Wen Ting
  • 国籍:中国
  • 民族:汉族出生日期
  • 出生地:台北市星座
  • 身高:1.57 m
  • 毕业院校:辅仁大学大众传播学系
  • 职业:音乐创作、艺术家
  • 代表作品:你是我胸口永远的痛、爱上一个不回家的人、我的心太乱、值得、祝福
  • 获得荣誉:在大学期间,丁晓雯参加辅仁大学“青韵奖创作歌谣大赛”创作组冠军。、1986年,他参加“亚洲唱片新人比赛”,获新人奖。
  • 主要成就:从1986年出道以来,他已经创作了400多首歌曲的歌词。
  • 人物经历

    早年生活

    丁晓雯的音乐之路始于童年时期,她经常与家人一起观看中国台湾歌唱综艺节目《群星会》,并与哥哥一起听黑胶唱片并跟着唱。在学生时代,她热衷于写诗,并因此获得老师的积极反馈。她的写作训练和中国台湾民谣时代的兴起为她日后成为歌词创作人奠定了基础。

    1980年代,丁晓雯就读于辅仁大学传播学系,学习广告、电影、电视广播和摄影。她参加了包括“辅大青韵奖”和“大学城”在内的各种年度创作和表演比赛,并获得了第一和第二名的成绩。她凭借《如果能够》在创作方面获得了第二名。这些认可和表演成为了丁晓雯参与联合唱片并迈向歌手处女作的契机。

    职业生涯

    早期职业生涯

    1980年前后台湾唱片市场蓬勃发展之际,校园民歌是其中重要的一个类别。丁晓雯在大学期间参加辅仁大学“青韵奖创作歌谣大赛”创作组冠军,并在1985年参加“全国第二届大专创作歌谣比赛”,获“创作组亚军最佳演绎奖”。在比赛后出版的纪念专辑中,丁晓雯演唱了《告白》《神话》两首歌曲。1986年,她参加“亚洲唱片新人比赛”,获新人奖。从此正式步入唱片界。

    刚出道时,丁晓雯与林隆璇是以歌坛情侣的形式出现,合出《走出校园以后》专辑。1987年,在飞碟唱片的大学城音乐纪念专辑中,丁晓雯演唱了多首歌曲。1987年出版专辑《金鱼》之后,丁晓雯就转向了幕后,主要从事创作歌曲及为歌手制作唱片等工作。

    词曲创作人和制作人

    在合作专辑之后,丁晓雯被吴楚楚签约为UFO唱片公司的歌手,并与林隆璇合作发行了专辑《校园之后》。在录制自己的专辑时,她对唱片制作产生了兴趣,并决定涉足业务的制作方面。她离开了UFO并加入了滚石唱片,与李宗盛一起制作音乐。作为一名制作助理,丁晓雯在音乐制作领域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包括潘越云的《纱的吻》(与沈光元共同制作)、陈淑桦的《女人心》(与李宗盛共同制作)以及邓丽君的《上了你瘾》。她首次担任制作人是在1988年,制作了梅艳芳的《烈焰红唇》。

    1989年,让小虎队一夜之间爆红的成名曲《青苹果乐园》,就是丁晓雯的填词,这首歌曲的原曲是来自日本的“少年队”的《What's Your Name》。1993年,张学友的国语专辑《祝福》延续着《吻别》的辉煌,但与《吻别》不同的是,这张专辑更注重原创。而且,最重要的就是这首《祝福》,由制作人郭子作曲,丁晓雯作词,这也成为许多离别场合必唱的金曲。这张专辑也使学友在中国台湾的成绩更上一层楼。其后的专辑——《偷心》,主打歌曲也是由丁晓雯填词。

    丁晓雯的制作和词曲创作生涯扩展到与香港和中国的流行艺人合作。在中国台湾音乐行业蓬勃发展的1990年代,丁晓雯为王杰的《你是我胸口永远的痛》(电影《旺角卡门》主题曲)写词,这首歌取得了成功。丁晓雯制作和监制了包括那英的《征服》、叶丽仪的《在自己的房间里》、戴佩妮的《痴心的我》和郑秀文的《值得》在内的畅销专辑。

    2007年创作的歌曲《你是我心内的一首歌》是王力宏《改变自己》专辑中的主打歌曲。

    舞台表演

    丁晓雯曾在中国台湾的多个音乐会场地演出,包括台北小巨蛋、高雄巨蛋、Legacy Taipei、台中、台北国际会议中心、西门町和公馆的河岸畅谈、松山文创园区。她还在中国的广州东方文德广场和北京五洲剧院等场馆演出。2014年,丁晓雯举办了个人音乐会《每个人心中都有一首歌》,这是她出道30年后的演出。

    人才培养

    丁晓雯在音乐教育和新人才的培养方面做出了贡献。她经常受到各种机构和广播媒体的邀请,担任课程或研讨会的讲师,或者担任比赛的评委。她曾在中国台湾的多所大学任教,包括台湾师范大学、辅仁大学、世新大学、中原大学、台北大学、中国文化大学和实践大学。她还在特殊活动中举办了研讨会和讲座,如金曲国际音乐节和桃园铁玫瑰音乐节。丁晓雯发掘和培养了歌手张信哲和徐福开,以及词曲创作人严云农。

    1987年张信哲在台北基督书院读大二时,参加了一个校内歌唱比赛,获得英文个人及团体组民歌比赛冠军。当时引起了台下担任评审的郑华娟及丁晓雯的注意,他们约了张信哲在后台聊一会儿。然而,张信哲万万没料到的是,就是这一段很随便的闲聊,马上就要改变他的一生。后来唱片公司打电话给张信哲,张信哲也就由此进入了歌坛。

    公共事务

    1996年,丁晓雯进入华纳唱片担任创意总监,签约独家作曲家并建立知识产权和版税计划。1999年,丁晓雯支持成立了MÜST,这是一个保护音乐人权益的机构,并担任主席。她还参与了台北音乐中心的创立,并一直支持中国台湾流行音乐数据库的建立和其历史的保护。

    相关事件

    当初丁晓雯填《爱上一个不回家的人》歌词的时候还曾有一段故事,创作灵感来源于一个真实的故事:他们是一对夫妻,但是男方是一个在感情问题上很不安分的人,而女方却一直原谅了他一些出轨的行为,她希望以忍让换得两人的和好如初,换得两人的生活平静祥和。可是最后他们还是分了手。这件事给了丁晓雯许多的触动,使她有了对此事在夫妻的感情生活方面做一个深层面诠释的冲动,于是她站在那个女子的角度写下了这首歌,歌名因而取为《爱上一个不回家的人》。

    丁晓雯说是一种比喻,经林忆莲演唱后,引来了各种不同的理解和诠释,从而引发了非常激烈的讨论。因为一首歌的影响是如此之大,所以丁晓雯在以后的创作中都尽量避免写一些不健康的题材。

    “作为唱片制作人,丁晓雯则有其很严厉的一面。那英成名的专辑《征服》就是由丁晓雯担任制作人,当时在制作专辑的时候,丁晓雯的要求很高。面对那英,也照样严格要求,让那英误以为她在挑毛病。由于这张专辑是在台湾发行,丁晓雯要求她发音不要太京片子,一再要求重唱,惹毛了那英,生气说地:“我的发音比你标准!”丁晓雯也回了一句:“我就是不要你那么标准!”两人因而杠了起来,让丁晓雯颇为印象深刻。但是就是在这种严格的要求下,才打磨出这张制作精良的专辑。

    人物评价

    从1986年出道以来,他已经创作了400多首歌曲的歌词,是一位多产的作词人。丁晓雯活跃在歌唱选秀节目评审的圈子,也是谈话性节目的常客。他也曾任职过中华音乐人著作协会理事长,至今仍努力于校园民歌的推广,对于举办民歌演唱会一直不遗余力。“歌神”张学友在歌坛的地位的奠定,也有丁晓雯在幕后的默默付出。

    在“飞碟唱片”担任制作人的时候,丁晓雯为王杰写下了许多好歌。丁晓雯总共为王杰创作了17首的歌曲的歌词,歌词的风格多变,涉及面广,但是所有的歌词都是紧贴着王杰沧桑的浪子的形象。

    人物作品

    演唱单曲

    我的心太乱

    1996-12-04

    祝福

    1993-12-11

    爱上一个不回家的人

    1990-12-27

    青苹果乐园

    1989-01-24

    你是我胸口永远的痛

    1988-07-11

    走出校园以后

    1987-01-01

    外部链接

    丁晓雯在豆瓣电影人物上的简介

    参考资料

    展开

    [1]丁晓雯.猫眼电影. [2024-01-31].

    [2]丁晓雯.qq音乐. [2024-01-31].

    [3]网易云音乐与华纳版权战略合作,获130万首音乐词曲版权.澎湃新闻. [2024-01-31].

    该页面最新编辑时间为 2024年3月13日

  • 上一篇百科:赵哲
  • 下一篇百科:马饲野康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