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服务百科信息网!
首页 >人物 >奥古斯特·罗丹
奥古斯特·罗丹

奥古斯特·罗丹

(法国雕塑艺术家)
奥古斯特·罗丹(Auguste Rodin,1840年11月12日-1917年11月17日),[1]出生于法国巴黎市阿尔巴莱特路3号,[2]19世纪法国现实主义雕塑家,[1]被誉为现代雕刻艺术之父。[5]
奥古斯特·罗丹资料
  • 英文名:Auguste Rodin[1]
  • 出生信息:1840年11月12日[1] ,法国巴黎圣宠谷街区的阿尔巴莱特街[2]
  • 去世日期:1917年11月17日[1]
  • 母校:巴黎素描与数学专科学校[1]职业资料
  • 职业:雕塑家[1]代表作品
  • 信仰:天主教[4]主要成就
  • 1840年11月12日,奥古斯特·罗丹出生于巴黎圣宠谷街区的阿尔巴莱特街。[2]1854年进入巴黎素描与数学专科学校,师从勒科克学素描,后随福尔学雕塑。[6]1858年,罗丹从事商业装饰的工作,同时学习雕塑家手艺。[4]1860年,罗丹以父亲为原型创作半身像《让·巴普蒂斯特·罗丹》。[2]1864年,罗丹开始在法国雕塑家阿尔贝·埃内斯·卡里尔·贝勒兹的工作室工作。[4]同年,罗丹他第一次向官方沙龙展览提交的作品《断鼻人面具》,但被拒绝。[1]1876年,罗丹访问了罗马、佛罗伦萨和那不勒斯,开始深入研究文艺复兴时期艺术家米开朗基罗的作品和艺术原则。[4]米开朗基罗和多纳太罗的灵感将他从学院派的工作经历中解救出来。在这些影响下,他创作了青铜器《被征服者》,这是他的第一件原创作品,表达了被征服者渴望重生的能量。这幅作品在布鲁塞尔艺术界引起了轰动。[1]1877 年,罗丹回到巴黎,《被征服者》以《青铜时代》的名义在巴黎沙龙展出,作品的写实性与罗丹同时代的雕像形成了巨大反差,以至于他被指责是以活人为原型塑造的。1879 年,卡里尔·贝勒兹向罗丹征集设计作品。在伦敦和巴黎举行的各种纪念碑设计竞赛中,罗丹都被拒之门外,但他最终接受了为巴黎市政厅创作雕像的委托。与此同时,他在《施洗者圣约翰传道》(1880 年)中探索了自己的个人风格,该作品和《青铜时代》于 1880 年在巴黎和布鲁塞尔的沙龙上获得成功,为他在 40 岁时树立了雕塑家的声誉。1884年,罗丹受委托为加莱镇创作一座纪念碑,以纪念1347年为解除对这座饱受饥荒摧残的城市长达一年的围困而向英国国王爱德华三世献身为人质的城民们。[1]1911年,由于罗丹的健康状况开始衰退,巴黎提出了为他的作品建立一座博物馆的想法。奥古斯特·罗丹于1917年11月17日逝世于法国默东的家中,被安葬在《思想者》石膏像下。[4]

    自然主义和现实主义是罗丹创作中的突出特点。罗丹崇尚自然,敬畏自然,他通过眼睛发现了这些变化万千的凸起,将光影与雕塑结合起来,形成贴近自然的完美合一的产物,所以人们可以从罗丹的作品中看到生命,甚至可以看到“自然”。[7][8]其代表作有《思想者》《青铜时代》《巴尔扎克》《地狱之门》等。[3]1889年,罗丹被法国政府授予荣誉军团骑士十字勋章[4],他的作品在整个雕塑艺术发展的过程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9]

    人物关系

    纪伯伦·哈利勒·纪伯伦

    学生

    埃米尔·安托万·布德尔

    学生

    马约尔

    学生

    白启谟

    学生

    人物生平

    早年经历

    1840年11月12日,奥古斯特·罗丹出生于巴黎圣宠谷街区的阿尔巴莱特街。他的父亲让·巴普蒂斯特·罗丹(Jean-Baptiste Rodin)是警察局的一名小职员,母亲玛丽·谢弗(Marie Cheffer)来自洛林大区。[2]罗丹还有位姐姐玛丽亚,生于1838年,是虔诚的天主教徒。[4]罗丹继承了罗丹家族的一头红发,“罗丹”在诺曼底方言中意思是“红色”。[6]

    罗丹从小酷爱绘画,1848年,罗丹进入基督教教义兄弟会在巴黎新圣艾蒂安·杜蒙街32号(现为罗林街10号)开办的美惠谷耶稣会初级小学就读。1851年就读于博韦镇一所寄宿学校。1854年,罗丹进入皇家绘画与数学专门学校Petite École,[2][6]学习绘画和雕塑。1857年,罗丹报考进入巴黎美术学院雕塑专业,但三次考试均未通过。[1]罗丹第一年参加考试的内容是塑造一个中年男模特儿的人体。其他考生都模仿学院大厅四周陈列的罗马雕像,把人体塑造得光滑而漂亮,只有罗丹忠实于模特儿肌肉松弛的自然形态不加任何美化与矫饰,结果是“不录取”;第二年考试罗丹也模仿罗马雕像完成雕塑结果仍然是“不录取”。第三年考试,罗丹又仿照古希腊风格塑像,却被主考的老教授把名次排在44 名考生的第41 名,不仅“不录取”,还在他的报名表上写下了苛刻的评语,表明他毫无才能。[6]1858年,为了赚钱养家,罗丹进入商业装饰公司工作,同时学习雕塑家手艺。[4]1860年,罗丹以父亲为原型创作半身像《让·巴普蒂斯特·罗丹》。[2]

    创作初期

    1862年,罗丹深爱的姐姐玛丽亚去世,悲痛之余,他决定加入圣母会。直到1863年,修道会的创始人皮埃尔·于连·艾马尔神父建议罗丹离开修道会,转而从事雕塑家的职业。[1]罗丹阅读了皮埃尔·于连·艾马尔神父借给他的插图新版本但丁长诗《神曲》,并塑造了一尊《埃马尔神父胸像》,同年他在埃马尔神父劝说下还俗。同年,罗丹在巴黎勒布伦街上租了一间旧马厩作为他的第一个工作室。他在这间简陋的工作室里以一个老流浪汉彼比为模待儿,用黏土塑造了一尊断了鼻梁的头像《断鼻人面具》。[6]1864年,罗丹开始在法国雕塑家阿尔贝·埃内斯·卡里尔·贝勒兹的工作室工作。在六年的协助工作中,罗丹的独立雕塑作品受到了雇主卡里尔·贝勒兹的影响。[4]同年,罗丹他第一次向官方沙龙展览提交的作品《断鼻人面具》被拒绝。[1]

    1870年,罗丹加入国民自卫军第 158 团,并在普法战争中获得下士军衔,但很快因近视而退伍。1871年罗丹在布鲁塞尔加入了他的前雇主卡里尔·贝勒兹的工作室。1873年,在布鲁塞尔,罗丹与卡里尔·贝勒兹的另一位前雇员、雕塑家安托万·范·拉斯伯格合伙,在沙龙中展出作品《断鼻人面具》。[4]与安托万·范·拉斯伯格合作期间,迫于生计,罗丹制作了《伊塞尔牧歌》《巴克科斯狂女》之类大量迎合市场买主口味的商业化作品。[6]

    1875年,《断鼻人面具》大理石修改版在巴黎沙龙展出。同年,罗丹访问了罗马、佛罗伦萨和那不勒斯,开始深入研究文艺复兴时期艺术家米开朗基罗的作品和艺术原则。[4]米开朗基罗和多纳太罗的灵感将他从学院派的工作经历中解救出来,[1]从此,他的雕塑主题转向文艺复兴精神的核心一一人的觉醒。1875年意大利归来,罗丹的创作欲望空前高涨。他在布鲁塞尔郊区伊塞尔无忧街的工作室,雇用了一个比利时军队的年轻士兵奥古斯特·奈伊当模特儿,从1875 年7月到1876年12月底,花费了18个月时间塑造了一尊等身大的裸体男性雕像,题名为《战败者》。[6]这是他的第一件原创作品,表达了被征服者渴望重生的能量。这幅作品在布鲁塞尔艺术界引起了轰动。[1]1876年,罗丹在费城百年博览会的比利时展区展出了八件作品。[4]

    1877 年,罗丹回到巴黎,《被征服者》以《青铜时代》的名义在巴黎沙龙展出。[2]巴黎的一家报纸刊登长文,重复布鲁塞尔报纸评论对罗丹从真人身上翻模的指责,诽谤《青铜时代》是“两性人”“伤风败俗”“挑逗情欲”。沙龙评审委员会为这件“丑闻”头疼,下令把《青铜时代》撤出展厅,锁进暗室。[6]1879 年,卡里尔·贝勒兹向罗丹征集设计作品。在伦敦和巴黎举行的各种纪念碑设计竞赛中,罗丹都被拒之门外,但他最终接受了为巴黎市政厅创作雕像的委托。与此同时,他在《施洗者圣约翰传道》(1880 年)中探索了自己的个人风格。[1]

    创作高峰

    1880年,沙龙评审委员会为了给罗丹恢复名誉,同意《青铜时代》重新在沙龙展出,同时展出的还有罗丹的新作《施洗者圣约翰传道》,并颁发给罗丹雕塑三等奖。[6]同年8月16日,罗丹接受委托,为巴黎一座新的装饰艺术博物馆创作一组青铜门。虽然这座博物馆最终未能建成,但这些铜门最终演变成了作品《地狱之门》。[4]《地狱之门》场景主题借自但丁的《神曲》,罗丹最初的构思与15世纪意大利雕塑家洛伦佐·吉贝尔蒂(Lorenzo Ghiberti)为佛罗伦萨洗礼堂设计的《天堂之门》相似。然而,1881年他应画家阿尔方斯·勒格罗斯(Alphonse Legros)的邀请访问伦敦时,他的计划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在那里,罗丹看到了许多受但丁启发的拉斐尔前派绘画和素描,尤其是威廉·布莱克的幻觉作品。他将自己的《门》计划转变为展现一个受爱、痛苦和死亡折磨的抽搐形态的宇宙。这座未完成的纪念碑是他创作独立雕塑人物和群雕的框架,其中包括他著名的《思想者》,最初的设想是在门的上半部分创作但丁的坐像。[1]

    1880年,法国艺术部与罗丹签订合同《地狱之门》预期3年完成。1882 年,在巴黎大学街的罗丹工作室里已经竖立起《地狱之门》的整体框架,在高 6.35 米、宽4米的木骨架上布满各种浮雕或圆雕的人物形象。1884 年,此门一度进展很快,但浇铸青钢费用太高,未能实施。[6]罗丹于1888年首次展出《地狱之门》这件作品。[1]

    1881年,罗丹初次来到伦敦。在一次大英博物馆的参观中,他在看到帕特农雕塑后,便立即被这些古希腊杰作所吸引,并以此为灵感创作了一种全新的当代艺术流派——无头、无四肢的躯干雕塑作品《吻》。[10]1884年,罗丹受委托为加莱镇创作一座纪念碑,以纪念1347年为解除对这座饱受饥荒摧残的城市长达一年的围困而向英国国王爱德华三世献身为人质的城民们。罗丹在两年内完成了《加莱城民》的创作,但纪念碑直到1895年才落成。1913年,加莱群雕的青铜铸件被安放在伦敦议会花园,以纪念英国女王的干预,她迫使丈夫爱德华国王对英雄们施以宽大处理。[1]

    1886年,罗丹接到了为法国的伟人堂先贤祠-建造雨果纪念碑的订单。作品中的裸体画引起了极大的震动,他不得不放弃了这个项目。直到1909年,另一件同样是裸体但坐着的维克多·雨果雕像才被安放在皇家宫殿的长廊里,这件作品原本是打算安放在卢森堡花园的。[1]1887年,罗丹被法国政府授予荣誉军团骑士十字勋章。1889年,罗丹当选为法国艺术家沙龙委员会成员,并担任世界博览会评委。同年,他与法国印象派画家克劳德·莫奈巴黎乔治·佩蒂特画廊联合举办画展。[4]

    1891年,罗丹受托为文人协会创作巴尔扎克。为了将巴尔扎克的几幅肖像转化为雕塑,他投入了大量的研究工作。他找到小说家以前的裁缝,获得了他身体的精确尺寸。为了给雕像找到一个合适的姿势,他进行了大量的猜想和实验,最终构思出了作家的半身像。这个设计简洁的模型就像一个门希尔,或直立的史前祭坛石,预示着现代艺术的简洁性。[1]1984年,罗丹获得了为阿根廷第七任总统多明戈·福斯蒂诺-萨米恩托(Domingo Faustino Sarmiento)创作纪念碑的委托,这表明他在国际上享有盛誉。同年,罗丹的一些雕塑作品,如《胜利的青春》和《吻》也收到了商业销售邀请。1895年,罗丹在巴黎郊区默东购买了一处住宅,并在那里度过了余生。[4]

    自1896年起,罗丹开始尝试一种全新的即兴绘画方式。在进行人体模特速写时,他让模特不停地摆出各种造型,自己则用眼睛观察,画笔在动,但双眼并不看画布。罗丹试图用画笔捕捉模特自然动作的准确性,因此他的素描作品有时显得线条模糊不清。随后,罗丹对作品进行改良,添加水粉和水彩以突出或遮盖原有的绘画线条。[11]

    1898年,罗丹在巴黎沙龙展出《吻》和《巴尔扎克纪念碑》。法国作家协会拒绝接受巴尔扎克的雕塑,并爆发了一场反对罗丹的新闻运动。[4]法国总理乔治·克莱蒙梭(Georges Clemenceau)为雕塑家辩护,最后,罗丹向协会偿还了损失,并收回了模型。这座青铜铸造的雕像直到 1939 年才在巴黎蒙马特区的十字路口竖立起来。[1]

    创作晚期

    1900年5 月,罗丹在阿尔玛广场(Place de l'Alma)的展馆中举办了他的首次大型回顾展,同时举办的还有巴黎世界博览会,展出的 150 件作品巩固了他的国际声誉。[4]1900年后,罗丹在世界范围内的成功吸引了来自美国、德国、奥地利、英国和法国的大量半身肖像订单。1902年,在伦敦为他举行的一次宴会上,学生们抬着他凯旋而归。[1]1904年《思想者》的放大版在巴黎沙龙展出,引起巨大反响。两年后,《思想者》的青铜石膏像被放置在巴黎先贤祠前,同年晚些时候又被青铜像取代。1905年,罗丹购买了十七世纪晚期伊西城堡的废墟,并将其外墙安装在莫东。这扇大门的复制品是费城罗丹博物馆的入口。[4]

    1907年,他前往伦敦参加在威斯敏斯特大教堂为诗人威廉·亨利(William Henley)纪念碑举行的落成典礼,并被牛津大学授予荣誉博士学位。1908年5月,英国国王爱德华七世到罗丹位于默东的工作室拜访他。同月,罗丹还租下了巴黎 18世纪最美丽的豪宅之一比隆酒店的一层。根据协议,法国政府同意收购并保护这座宅邸,作为罗丹博物馆,作为回报,罗丹将其所有作品捐赠给法国政府。[1]

    1914年,罗丹出版了他的哥特式建筑研究报告《法国天主教堂》。1916罗丹正式将其所有作品捐赠给法国政府,并收藏于未来的罗丹博物馆。[4]1917年,由于罗丹的健康状况开始衰退,巴黎提出了为他的作品建立一座博物馆的想法。奥古斯特·罗丹于1917年11月17日逝世,在法国默东的家中,他被安葬在罗丝身边的《思想者》石膏像下。[4]

    个人生活

    情感生活

    1864 年,罗丹遇到了裁缝露丝·伯雷 (Rose Beuret),她成为他一生的伴侣。[1]1866年1月18日,罗丹和露丝·伯雷的儿子奥古斯特·尤金·博雷(Auguste-Eugène Beuret)出生。[4]

    1885年,罗丹的学生卡米尔·克洛岱尔(Camille Claudel)成为了他的情人,卡米尔·克洛岱尔是诗人保罗·克洛岱尔(Paul Claudel)的妹妹。他们恋情争吵不断,一直持续到1898年卡米耶的疯癫才宣告结束。恋爱期间,罗丹创作了许多情侣的雕塑作品。其中最性感的一组作品是《吻》,有时被认为是他的代表作。这件作品最初是作为《地狱之门》中保罗和弗朗西斯卡的形象而构思的,于1887年首次展出,并使他暴露在无数丑闻中。[1]

    1917年2月,在罗丹去世前几周与露丝·伯雷结婚,[1]目的是为了保护罗丹的遗产。[4]

    主要作品

    罗丹一生创作青铜作品将近200件,大理石、石膏、赤陶等作品约百件,[7]绘画作品约4300多幅。[11]主要作品有《思想者》[12]《青铜时代》[13]《加莱义民》[14]《巴尔扎克》[4]《地狱之门》[15]等。

    雕塑作品

    作品名

    材质

    创作时间

    高度

    让·巴普蒂斯特·罗丹

    青铜

    1860

    高41cm

    埃马尔神父

    青铜

    1863

    高59.3cm

    塌鼻男人

    青铜

    1864

    高31.8cm

    伊塞尔牧歌

    青铜

    1864

    高53cm

    头上戴花的年轻女孩

    青铜

    1865

    高47cm

    加赫尼尔先生和夫人

    赤陶

    1869

    高45cm

    莫格南

    石膏

    1869

    高40cm

    施瑞尔一声胸像

    石膏

    1872

    高47cm

    塌鼻男人

    大理石

    1875

    高44.8cm

    苏珊

    镀铜

    1875

    高44cm

    青铜时代

    石膏

    1876

    高182cm

    维纳斯与丘比特

    赤陶

    1876

    高36.2cm

    行走的人

    青铜

    1877

    高85cm

    巴黎保卫战

    青铜

    1879

    高113cm

    施洗者圣约翰

    青铜

    1880

    高202cm

    施洗者圣约翰

    青铜

    1880

    高50.2cm

    大影子

    青铜

    1880

    高195cm

    思想者

    石膏

    1880

    高182cm

    伯罗纳

    青铜

    1881

    高77cm

    让·保罗·洛

    青铜

    1881

    高56cm

    阿尔丰兹·雷格霍头像

    青铜

    1881

    高29cm

    夏娃

    青铜

    1881

    高173cm

    亚伯特·厄尼斯·卡里叶·贝流兹

    青铜

    1882

    高49cm

    阿尔方斯·利格罗斯头像

    青铜

    1882

    高32cm

    卡瑞尔·伯罗斯

    青铜

    1882

    高59cm

    乌格里诺和他的孩子们

    青铜

    1882

    高41cm

    阿黛尔的躯干

    石膏

    1882

    高11cm[a]

    我是美好的

    石膏

    1882

    高70cm

    坠落的男人

    青铜

    1882

    高59cm

    坠落的男人

    石膏

    1882

    高60cm

    儒勒·达鲁

    青铜

    1883

    高52cm

    驮罐蹲着的女人

    青铜

    1883

    高41cm

    维克多·雨果头像

    青铜

    1883

    高48cm

    汉瑞·德·罗胸像

    石膏

    1884

    高57cm

    维克多·雨果胸像

    青铜

    1884

    高71cm

    温-库娜夫人胸像

    青铜

    1884

    高40cm

    温-库娜夫人胸像

    大理石

    1884

    高57cm

    大地

    青铜

    1884

    高46cm

    永恒之春

    青铜

    1884

    高65cm

    卡米尔·克劳岱尔

    青铜

    1884

    高27cm

    春天的呼唤

    石膏

    1885

    高24cm

    年轻的母亲

    青铜

    1885

    高39cm

    安德格尔·丹德瑞斯

    石膏

    1885

    高65cm

    皮埃尔·德·威桑特

    石膏

    1885

    高70cm

    扎克·德·威桑特

    石膏

    1885

    高70cm

    简·戴尔

    石膏

    1885

    高70cm

    简·德·菲艾纳斯

    石膏

    1885

    高71cm

    奥斯塔斯·德·圣·皮埃尔

    石膏

    1885

    高70cm

    简·戴尔的裸体像

    青铜

    1885

    高106.1cm

    简·戴尔的裸体像

    石膏

    1885

    高190cm

    变形记

    石膏

    1885

    高24.8cm[16][b]

    梳洗的维纳斯

    青铜

    1885

    高46cm

    苏醒

    青铜

    1885

    高44cm

    痛苦

    青铜

    1885

    高31cm

    殉教者

    青铜

    1885

    高42cm

    受难人的头部

    青铜

    1885

    高9cm

    达娜依德

    大理石

    1885

    高26cm

    冥想者

    青铜

    1885

    高78cm

    简·戴尔

    青铜

    1886

    高215.9cm

    濒死的奥斯塔斯·德·圣·皮埃尔头像

    青铜

    1886

    高41.2cm

    威廉·亨利

    青铜

    1886

    高41.6cm

    尖叫

    青铜

    1886

    高27.2cm

    林奇将军

    青铜

    1886

    高45.1cm

    沉思

    大理石

    1886

    高74cm

    拉·斯芬克斯

    青铜

    1887

    疲乏

    青铜

    1887

    高17cm

    女人马

    青铜

    1887

    高40cm

    保罗和弗朗西斯科

    石膏

    1887

    高30cm

    保罗和弗朗西斯科

    青铜

    1887

    高30cm

    美人鱼

    青铜

    1888

    高31.1cm

    行走的人

    青铜

    1889

    高83.8cm

    加莱义民

    青铜

    1889

    高217cm

    加莱义民

    石膏着色

    1889

    高231.5cm

    阿里阿德涅

    青铜

    1889

    高24cm

    老娼妇

    青铜

    1889

    高50cm

    浪子

    青铜

    1889

    高140cm

    达娜依德

    大理石

    1889

    高36cm

    永恒的偶像

    铸铜

    1889

    高74cm

    永恒的偶像

    石膏

    1889

    高73.2cm

    克劳德·劳瑞

    青铜

    1889

    高50.5cm

    罗丝·博莱头像

    青铜

    1890

    高27cm

    绝望的人

    青铜

    1890

    高34cm

    悲剧缪斯

    石膏

    1890

    高70.1cm

    小美人鱼

    大理石

    1890

    高42cm

    飞舞的身躯

    赤陶

    1890

    高22cm

    巴尔扎克头像

    青铜

    1891

    高20cm

    奥赫菲

    青铜

    1892

    高150cm

    巴尔扎克裸体习作

    青铜

    1892

    高128cm

    海神与仙女

    赤陶

    1893

    耶稣与玛利亚

    石膏

    1894

    高84.5cm

    黎明

    大理石

    1895

    高56cm

    男人与他的思想

    石膏

    1895

    高76cm

    巴尔扎克

    石膏

    1895

    高300cm

    智慧之神

    大理石

    1896

    高20.8cm

    诗人的爱情

    石膏

    1896

    高43cm

    上帝之手

    大理石

    1896

    高95.5cm

    巴尔扎克

    青铜

    1897

    高270cm

    巴尔扎克头像

    石膏

    1897

    高19cm

    巴尔扎克头像

    青铜

    1897

    高26cm

    维克多·雨果

    石膏

    1898

    高218.5cm

    狂乱

    大理石

    1898

    高46cm

    巴尔扎克

    石膏着色

    1898

    高277.5cm

    波德莱尔

    青铜

    1898

    高20cm

    安德格尔·丹德瑞斯

    青铜

    1900

    高47cm

    奥斯塔斯·德·圣·皮埃尔

    青铜

    1900

    高47cm

    皮埃尔的头与女性躯体

    石膏

    1900

    高23cm

    伊卡洛斯的坠落

    石膏

    1900

    高47cm

    思想者

    青铜

    1902

    高38cm

    上帝之手

    大理石

    1902

    高94cm

    恶魔之手

    大理石

    1902

    高38cm

    海伦伯爵夫人胸像

    赤陶

    1902

    高22.5cm

    吉奥尔格·温德昂胸像

    青铜

    1903

    高50cm

    波戴特·帕拉麦尔负人头像

    石膏

    1903

    高66cm

    爱人之手

    大理石

    1904

    高44.3cm

    伊娃·费尔法克斯

    大理石

    1904

    高53cm

    法国

    青铜

    1904

    高50cm

    行走的人

    青铜

    1905

    高110.1cm

    保罗和弗朗西斯科

    大理石

    1905

    高81cm

    贝尔纳德胸像

    大理石

    1906

    高60cm

    马瑟林·伯希洛

    青铜

    1906

    高44cm

    手与哀求的人

    青铜

    1907

    高45cm

    乔斯夫·蒲吕特头像

    石膏

    1907

    高51cm

    彻爱索公爵夫人胸像

    大理石

    1908

    高50cm

    花子头像

    石膏

    1908

    高17cm

    花子头像

    青铜

    1908

    高31cm

    圣堂

    青铜

    1908

    高64.1cm

    托马斯·F·瑞安胸像

    青铜

    1909

    高58cm

    半身裸女像

    青铜

    1910

    高74cm

    海神的女儿们

    青铜

    1910

    高49cm

    莫扎特头像

    大理石

    1910

    高32cm

    钢琴家的手

    青铜

    1910

    高13cm

    女性躯干

    青铜

    1910

    高86cm

    女人马与绝望的少年

    青铜

    1910

    高31cm

    彻爱索公爵夫人胸像

    大理石

    1911

    高49cm

    莫扎特头像

    大理石

    1911

    高50.9cm

    一个法国人

    青铜

    1912

    高64cm

    尼金斯基

    石膏

    1912

    高18.5cm

    教皇本笃十五世

    青铜

    1915

    高25.3cm

    埃蒂安·克雷蒙戴尔

    青铜

    1916

    高55cm

    青铜时代

    青铜

    1875-1876

    高180cm

    青铜时代

    青铜

    1876-1877

    高174cm

    石头下的女人

    青铜

    1880-1881

    高44.2cm

    罗丝·博莱头像

    青铜

    1880-1882

    高27cm

    乌格里诺和他的孩子们

    石膏

    1880-1882

    高44.2cm[17][c]

    蹲伏的女人

    青铜

    1880-1882

    高95cm

    思想者

    青铜

    1880-1900

    高198cm

    三个影子

    青铜

    1880-1904

    高97cm

    蹲伏的女人

    石膏

    1881-1882

    高31.9cm

    青铜

    1881-1886

    高86.4cm

    逝去的爱

    石膏

    1881-1887

    高43cm

    维克多·雨果头像

    青铜

    1883-1885

    高39cm

    加莱义民

    青铜

    1884-1886

    高208.5cm

    大理石

    1884-1886

    高190cm

    抽搐的大手

    石膏

    1884-1886

    高46cm

    简·戴尔的裸体像

    青铜

    1884-1886

    高102.9cm

    让-鲍尔·劳伦斯胸像

    青铜

    1884-1909

    高81.3cm

    皮埃尔·德·威桑特头像

    青铜

    1884-1909

    高81.3cm

    简·戴尔

    青铜

    1885-1886

    高70cm

    简·德·菲艾纳斯

    青铜

    1885-1886

    高208cm

    变形记

    青铜

    1885-1889

    高33.3cm

    奥斯塔斯·德·圣·皮埃尔

    青铜

    1886-1889

    高98cm

    被诅咒的女人

    青铜

    1886-1890

    高22cm

    女人马

    石膏

    1887-1889

    高46.2cm

    大理石

    1888-1889

    高181.5cm

    大理石

    1889-1894

    高48.4cm

    罗丝像

    青铜

    1890-1891

    高27cm

    爱神

    大理石

    1890-1895

    高60.5cm

    上帝的使者

    青铜

    1890-1900

    高79cm

    悲剧缪斯

    青铜

    1891-1892

    高31cm

    巴尔扎克裸体习作

    青铜

    1892-1893

    高75cm

    巴尔扎克头像

    青铜

    1892-1893

    高30cm

    悲剧缪斯

    青铜

    1894-1896

    高33cm

    盖着褶皱布的青铜时代

    石膏

    1895-1896

    高78cm

    维克多·雨果

    石膏

    1895-1896

    高104cm

    巴尔扎克

    青铜

    1896-1897

    高122cm

    祝福

    大理石

    1896-1911

    高90cm

    石柱上的米·费奈勒胸像

    石膏

    1898-1900

    高163.2cm

    精神的永恒宁静

    石膏

    1899-1900

    高187cm

    乌格里诺和他的孩子们

    青铜

    1901-1904

    高133.5cm

    亚当

    青铜

    1902-1903

    高195cm

    三个影子

    青铜

    1902-1904

    高191.5cm

    痊愈

    大理石

    1909-1910

    高48.5cm

    舞者

    青铜

    1910-1911

    高33cm

    戴玫瑰花帽子的年轻女孩

    赤陶

    约1865

    高52cm

    酒神女祭司

    石膏

    约1865

    高39.4cm[18][d]

    源泉

    赤陶

    约1867

    高45cm

    莫格南

    青铜

    约1870

    高41cm

    菲尼斯

    大理石

    约1884

    高71cm

    跪立的裸女

    青铜

    约1884

    高55cm

    贪欲和性欲

    石膏

    约1885

    高25cm

    纯真爱情

    青铜

    约1885

    高48cm

    我很美

    青铜

    约1885-1886

    高69.4cm

    米诺陶

    石膏

    约1886

    高34cm

    坠落的天使

    青铜

    约1886-1900

    赤陶

    约1887

    高78.7cm

    卡米尔的头像

    石膏

    约1887

    高22.8cm

    蹲着洗浴的女人

    赤陶

    约1888

    高19cm

    雨果的殊荣

    青铜

    约1890

    高115.2cm

    耶稣与玛利亚

    石膏

    约1892

    高88cm

    奥尔菲和奥瑞蒂斯

    大理石

    约1893

    高127cm

    失去手臂的冥想者

    石膏

    约1894

    高147cm

    坠落的天使

    大理石

    约1895

    高42cm

    金属杯中的小牧神

    石膏

    约1895

    高17.6cm

    伊卡洛斯的坠落

    石膏

    约1895

    高45cm

    三个牧神

    石膏

    约1896

    高24.8cm

    梦想

    石膏

    约1899

    高22cm

    传道书

    石膏

    约1899

    高26cm

    坐在坛里的女人

    石膏

    约1900

    高17.3cm

    上帝保护人类

    赤陶

    约1910

    高71cm

    舞蹈动作

    赤陶

    约1911

    高37.5cm

    以上作品参考资料来源:[6]

    经典雕塑作品

    创作时间

    作品名称

    材质

    藏馆

    简介

    图片展示

    1863-1864

    《断鼻人面具》

    石膏

    罗丹博物馆

    1863 年,罗丹还无力聘请专业模特,并被附近的勤杂工比比所吸引,这让他想起了古希腊雕像和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艺术家米开朗基罗的面孔。罗丹后来解释说,这幅残缺的肖像是由于他在 1864 年异常寒冷的冬天无法为他的工作室供暖;石膏模型僵住了,后脑勺掉了下来,只留下了一个面具。尽管这幅作品被1865年的巴黎沙龙拒绝,但“部分人物”的想法在罗丹的作品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艺术家通过完成后脑勺并从表情中去除极端悲哀来改变半身像,并将其雕刻在大理石上,用于 1875 年的沙龙。修订版是罗丹在沙龙接受的第一件雕塑[4]

    1875-1877

    《青铜时代》

    青铜[4]

    俄罗斯冬宫博物馆[19]

    《青铜时代》是一件真人大小的男性人像雕塑,罗丹最终将其定名为《青铜时代》,象征着古希腊诗人赫西奥德所描绘的、人类文化的启蒙时代[19]

    1880-1917

    《地狱之门》

    大理石

    罗丹博物馆

    《地狱之门》是罗丹职业生涯的决定性项目,也是理解其艺术目标的关键。《大门》的工作占据了他三十七年的时间,在此期间,他定期添加、删除和更改门上出现的两百多个人物。在他生命的尽头,当罗丹计划建立一个专门展示他作品的博物馆时,他有一个由盖茨制成的新石膏,因为原始模型在经过如此多的改造后已经分崩离析。由于这位雕塑家的健康状况不佳和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他用大理石雕刻作品的计划从未实现,盖茨在他去世时只存在于石膏中[4]

    1884-1895

    《加莱义民》

    加莱市政府广场[14]

    大多数 19 世纪的公共雕像都是献给一个英雄人物的。在这座纪念中世纪加莱的杰出法国公民的纪念碑上,罗丹选择不关注他们的领袖,而是平等地呈现这六个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表情和内心的戏剧性。此外,这六个人物面对的方向不同,最好从不同的角度观看,迫使观众在雕塑周围走动[4]

    1880年

    《思想者》

    青铜

    法国罗丹美术馆

    《思想者》其实是来自于罗丹的大型主题创作《地狱之门》,创作过程几乎贯穿了他整个艺术生涯,直到他去世也没有完成,作品中是一个弯着腰、屈膝坐着的男子,他右手抵着下颌,目光深沉,神态严肃,沉浸在思考当中[19][4][12]

    1897

    《巴尔扎克》

    青铜[20]

    法国罗丹美术馆[21]

    1891年,罗丹被选中为法国著名剧作家和小说家奥诺雷·德·巴尔扎克(1799-1850)创作纪念碑。七年后,经过五十多次预备研究,罗丹在1898年的巴黎沙龙上展出了雕像的最终模型。它立即成为巨大丑闻的主题。评论家将这座雕塑描述为一块留在雨中的盐块、一根滴落的蜡烛和一个穿着直筒夹克的雪人。委托这项工作的委员会拒绝了它,罗丹被要求做出重大改变以满足公众舆论。他拒绝了,并将这幅画像搬到了他在默东的家中,并在那里度过了一生。1939 年,这座全尺寸的纪念碑最终被接受并安装在巴黎[4]

    1901-1904

    《美国运动员》

    青铜

    罗丹博物馆

    1901年,一位朋友建议费城健美运动员塞缪尔·斯托克顿·怀特三世(1876-1952)向罗丹展示自己作为模特。这位年轻运动员的体格给艺术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并创作了这些雕塑,这些雕塑在视觉上与《思想者》有关。两件作品之间的二十年间隔凸显了罗丹对人物造型的更轻松的态度,后期的作品展示了怀特的休息而不是沉思。这些青铜器反映了二十世纪对新古典主义艺术的品味,其中古典裸体人物被重新诠释为现代人物[4]

    绘画和素描

    作品名

    类型

    规格(cm*cm)

    身体呈三角形的裸女

    铅笔、水彩

    32.5*24.5

    抬起右腿的裸女

    铅笔、水彩

    32.5*25

    耶稣的灵魂升入天堂

    铅笔、水彩

    32.5*25.2

    三块巨石

    铅笔、水彩

    26.7*36.2

    坐着的裸女

    铅笔、水彩

    24.9*32.4

    腹部支撑身体的裸女

    铅笔、水彩

    25.3*32.6

    双手撑地的裸女

    铅笔、水彩

    32.4*25

    滚动的祝福

    铅笔、水彩

    32.2*25.2

    双臂伸展 坐着的裸女背影

    铅笔、水彩

    32*25.4

    穿着短裙的模特儿

    铅笔、水彩

    32.3*24.8

    以上作品参考资料来源:[22]

    艺术专著

    罗丹艺术论​[2]

    1911

    法国大教堂​[1]

    1914

    创作特点

    创作内容

    罗丹的作品反映了他信奉上帝的存在,并且乐意传播上帝的旨意。他的雕塑以独特的形式表达宗教思想,既要表现人类对上帝的敬畏,又要表现上帝对人类的怜悯。每一件作品似乎都透露出一些哀伤,似乎都在与上帝对话。[7]罗丹崇尚自然,敬畏自然,认为自然界的一切都是美的,凡是“自然”的东西就具有美感。生命的形态特征在罗丹眼里是无处不在的,他通过眼睛发现了这些变化万千的凸起,将光影与雕塑结合起来,形成贴近自然的完美合一的产物。所以,人们可以从罗丹的作品中看到生命,甚至可以看到“自然”。[8]

    作品风格

    罗丹的雕塑艺术很难用一种流派来定义。他的作品融合了古典主义的扎实功力、现实主义的创作题材、浪漫主义的激情表现,甚至印象主义的视觉感悟,在他的作品中都有所体现。[7]罗丹的作品中有意表达时间和空间的转换,如作品《青铜时代》可以看到了罗丹所说的“生命力”和“自然”。[8]

    创作手法

    在创作手法上,罗丹往往运用“草稿”式的塑造法,非常强调“面”的刻画,并且善于突出表现对象的局部来给观赏者制造清晰的轮廓感、超现实的真实性和神秘的光影效果等美妙的视觉感受。他力求在作品的外在形式上寻找到对罗丹艺术准确解读的突破点,深刻且明晰地理解特定形式的特定含义。[9]最值得注意的是,罗丹最善于通过手来表现人物的思想和修为。他的作品中,手的姿态和表情往往直接反映了人物内心的苦闷、追求、抗拒或奥秘等情感。[23]

    罗丹善于表现自然的造型、微妙的肌肉活动与细腻的表情。然而,这也可能带来负面效应——观众会被他高超的技巧所打动,而忽略人物形象本身的意义和价值。[23]罗丹雕塑作品上的光影表现是以形体真实的塑造为优先的,尽管罗丹会在创作中故意拉起形的凸起而制造光影,但是其雕塑作品的光影是自然而然呈现出的效果。[8]

    在色彩运用上,罗丹异常大胆,运用大红、橘黄甚至蓝色和绿色来描绘人体皮肤的颜色。这些鲜艳的色彩与原来的铅笔线条形成某种形式的对话,起到突出速描画面的目的。[11]罗丹的绘画作品看上去好像是在描绘轮廓线但实际上不是这样。在罗丹眼里,画面的形是从起伏、空间的角度出发,他由形的起伏决定轮廓线。[8]

    思想感情

    罗丹的作品特别擅于刻画人物心理。[24]罗丹处于新旧交替的时代,新兴的现实主义思潮和印象派的创作主张冲击着他。在深受菲狄阿斯和米开朗基罗等前辈大师影响的基础上,罗丹逐渐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风格。另外,他生于一个传统的基督教家庭,因此他的作品中也弥漫着卑微、内省、宿命的宗教气息。从中读者能够由一件作品看见罗丹对人类深沉的悲悯情怀,对生命的无限赞美,对爱与青春的渴望和浓重的基督教神学精神。由此揭示他对待人生宇宙的方法和态度。[9]罗丹的作品注重深度的挖掘,他曾表示做雕塑时,千万不要看形的宽广而要看形的深度,强调要透过体积最外露的表面,看到面前突起的或大或小的尖端,这样就能了解塑造的科学。[8]

    影响及成就

    对艺术界的影响

    罗丹的雕塑,既有现实主义的品格,同时又反映了印象主义者的创新,被认为是西方雕塑史上一位划时代的人物,以及19世纪到20世纪新雕塑艺术的创造者。[19]罗丹和古希腊的著名雕刻家菲地亚斯、欧洲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最杰出的雕刻家米开朗基罗,被誉为世界雕塑史上三位雕塑大师,[24]他们的作品标志着不同历史时期雕塑艺术的高峰。[24]罗丹可以说是现代主义雕塑的开创者,正是他恢复了雕塑艺术中雕塑本身的价值意义。[8]

    很多人认为,罗丹在欧洲雕塑史上的地位,正如诗人但丁在欧洲文学史上的地位。[7]他的作品架构了西方近代雕塑与现代雕塑之间的桥梁,是一位划时代的艺术家,[25]在整个雕塑艺术发展的过程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9]

    对世界的影响

    罗丹的绘画作品在他生活的那个年代影响深远。这些作品在巴黎乃至整个欧洲巡回展览,很多艺术家竞相观看。毕加索、马蒂斯、莫迪利亚尼都曾观摩过罗丹的绘画作品,[11]20世纪初,罗丹的影响扩展到欧洲以外的许多国家。20世纪以来的欧洲雕刻家,无论属于哪个流派、哪种风格,都受到过罗丹的影响。因此罗丹被誉为现代雕刻艺术之父。[5]

    所获荣誉

    雕塑三等奖​[6]获奖

    1880

    被法国政府授予荣誉军团骑士十字勋章获奖

    1887​[4]

    被牛津大学授予荣誉博士学位​[1]获奖

    1907

    人物评价

    罗丹的雕刻最喜欢表现人类的各种情感动作,因为情感动作是人性最真切的表示。罗丹和古希腊雕刻的区别也就在此。——(中国美学家宗白华评)[26]

    罗丹的“自然”是雕塑语言中的自然,罗丹的“美”是雕塑之美。——(王璐瑶评)[8]

    罗丹的伟大体现在他是在世界美术史上他占有一个这样的席位,古希腊的菲迪亚斯到文艺复兴时代的米开朗基罗,到十九世纪的罗丹,我认为这是西方雕刻史的三个里程碑,罗丹的一个贡献呢就是他呢是把古希腊的菲迪亚斯的这个意大利文文艺复兴时代的米开朗基罗的,他们的优点,他能够认真地学习,他甚至对这些人产生了崇拜之心,罗丹曾在他的艺术理论讲,米开朗基罗是没有错误的,那么他对先贤的尊重,这是一个伟大的艺术家的敬畏之心,这个罗丹自己才能在传统历史上前进,他果然前进了,因为他增加了一些浪漫主义色彩,他的手法上和古希腊和这个文艺复兴时代不一样了,这个罗丹他不是一个教徒,不是教徒。——(范增评)[27]

    给石头以思想。——(启蒙主义思想家卢梭评)[28]

    罗丹继承了古典造型的手法,注重内在精神与外在形式的统一,在雕塑史上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有人在《三个人的天空》中评)[29]

    中国美学家宗白华对罗丹系列雕刻艺术的评价:“罗丹的雕刻最喜欢表现人类的各种情感动作,因为情感动作是人性最真切的表示。罗丹和古希腊雕刻的区别也就在于此。”

    里尔克在《罗丹论》中评价罗丹的雕像气韵贯通,每一部位都有生命在盈漾。

    学者刘海栗在《罗丹艺术论》中评价罗丹是西方雕塑史上第三座山峰,罗丹的伟大之处在于开启了现代雕塑的大门。

    后世纪念

    纪念场馆

    1916年,在逝世前一年,罗丹将自己的全部作品和财产捐给了法国政府。作为回报,国家购得比隆公馆和罗丹的房产,并许诺将其改造为罗丹博物馆。罗丹博物馆位于巴黎的馆舍于1919年正式对外开放,位于默东的馆舍则于1948年向公众开放。[30][31]1919年,罗丹博物馆在巴黎开馆,此时距离朱尔斯·马斯特鲍姆开始为费城罗丹博物馆收集罗丹资料仅五年时间。[4]

    纪念活动

    2018年巴黎双年展在巴黎大皇宫博物馆拉开帷幕,来自法国国内外60余家参展商将展出包括家具、绘画、雕塑和高级珠宝在内的数千件艺术品,其中包括罗丹的作品。[32]

    注释

    展开

    [a]尺寸:高11厘米。宽37.5厘米。深16.4厘米

    [b]奥维德《变形记》记载波吕斐摩斯、伽拉忒亚与阿喀斯的故事。

    波吕斐摩斯(Polyphemus),父亲是波塞顿(Poseidon),母亲是托俄萨(Thoosa),独眼巨人之一

    该石膏雕塑造型为Polyphemus,即代表《变形记》

    [c]《乌戈利诺和他的儿子们(Ugolino and His Sons)》。罗丹于1881年创作了这幅作品。 它不是一件单一的作品,而是雕塑作品《地狱之门》的一个组件。 它由石膏制成,尺寸为18.3英寸×15.2英寸×17.4英寸。1916年被罗丹博物馆收藏。

    [d]大都会博物馆著名的登记号:1975.312.7;标注创作日期为1874年

    参考资料

    展开

    [1]britannica. Auguste RodinEB/OL.www.britannica.com. [2023-11-21].

    [2]Rodin’ s Family: The Intersection between Myth and Reality.国家海洋联盟. [2024-02-22].

    [3]139件罗丹传世之作在国博展出.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和旅游部. [2024-02-22].

    [4]罗丹博物馆. About Auguste Rodin-TimelineEB/OL.罗丹博物馆. [2023-11-21].

    [5]王晓易. 现代雕刻艺术之父:罗丹就是一切EB/OL.网易新闻. 2008-11-17[2023-11-17].

    [6]王镛著. 《罗丹》. 2018: 全书. (8)

    [7]欧洲艺术协会. 欧洲艺术协会 | 罗丹:每一件作品都在与上帝对话EB/OL.欧洲艺术协会. 2022-6-20[2023-11-15].

    [8]王璐瑶. 《罗丹雕塑中的美学思想探析》. 美术教育研究, 2023-02-25 (3)

    [9]程朝远. 罗丹雕塑艺术研究EB/OL.中国知网. 2010年[2023-11-21].

    [10]罗丹与古希腊艺术展--书画--人民网.人民网. 2018-04-03[2023-11-17].

    [11]chinanews. 罗丹300幅绘画作品在巴黎罗丹博物馆展出——中新网.中国新闻网. [2023-11-21].

    [12]巴黎罗丹美术馆. The ThinkerEB/OL.www.musee-rodin.fr. 2021-04[2023-11-15].

    [13]艺术画廊. 因为作品过于逼真,竟被当作真人翻模的雕塑大师.今日头条. 2023-08-05[2023-11-15].

    [14]加莱义民-中华读书报-光明网.光明网. [2023-11-15].

    [15]永远的思想者:罗丹雕塑-中华读书报-光明网.光明网. [2023-11-16].

    [16]rodin museum. PolyphemusEB/OL.rodin museum. 不详[2023-11-17].

    [17]Tom Gurney. Ugolino and his SonsEB/OL.www.thehistoryofart.org西方艺术史. 2020-6-19[2023-11-17].

    [18]大都会博物馆. Bacchante (Grapes or Autumn)EB/OL.www.metmuseum.org. 不详[2023-11-17].

    [19]因为作品过于逼真,竟被当作真人翻模的雕塑大师.今日头条. [2024-02-23].

    [20]《巴尔扎克像》-光明日报-光明网.光明日报. 2013-03-08[2023-11-17].

    [21]musee-rodin. Monument to BalzacEB/OL.罗丹博物馆. 2020-1[2023-11-19].

    [22](法)奥古斯特·罗丹(Auguste Rodin)绘 . 《罗丹素描》. 2004: 全书. (11)

    [23]罗丹一生创作的顶峰-文摘报-光明网.光明网. [2023-11-15].

    [24]罗丹雕塑作品赏析--艺术收藏--人民网.人民网. 2013-08-16[2023-11-16].

    [25]张冉. 刍议罗丹的雕塑艺术EB/OL.知网空间. 2015[2023-11-15].

    [26]罗利建著. 《情感美学 论美和美感》. 1987: 第178页.

    [27]罗丹偏好人体残损美 作品多“缺胳膊断腿”.凤凰网. [2024-02-27].

    [28]向卫国,当晓英著. 《茂名文学史纲》. 2012: 第77页.

    [29]汤俏著. 《罗丹的激情与苦涩》. 2014: 第272页.

    [30]Musée Rodin in MeudonHere Bénédicte Garnier. Bringing sculpture to life: 70 years of the Musée Rodin in MeudonEB/OL.www.artiststudiomuseum.org. 2018年[2023-11-19].

    [31]chinanews. 法国罗丹博物馆中文网站上线-中新网.中国新闻网. [2023-11-19].

    [32]新华网. 2018年巴黎双年展在巴黎大皇宫博物馆开幕.今日头条. 2018-09-10[2023-11-16].

    该页面最新编辑时间为 2024年3月2日

  • 上一篇百科:萧岱青
  • 下一篇百科:雷吉纽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