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一般公共预算包括中央各部门(含直属单位,下同)的预算和中央对地方的税收返还、转移支付预算。
中央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包括中央本级收入和地方向中央的上缴收入。中央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包括中央本级支出、中央对地方的税收返还和转移支付。[1]
2012年—2021年,全国一般公共预算科学技术支出从4452.63亿元增长到9321亿元,10年共计7.07万亿元,重点支持集成电路、光伏发电、新能源汽车、新一代信息技术等领域,着力保障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支持突破技术瓶颈问题。[2]
2022年2月28日,中华人民共和国202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2022年中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02539亿元,比上年增长10.7%,其中税收收入172731亿元,增长11.9%。中国一般公共预算支出246322亿元,比上年增长0.3%。全年新增减税降费约1.1万亿元。[3]
2022年7月14日,财政部发布2022年上半年财政收支情况。数据显示,上半年,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05221亿元,扣除留抵退税因素后增长3.3%,按自然口径计算下降10.2%。与上年同期相比,扣除留抵退税因素后,6月份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5.3%,增幅由负转正;按未扣除留抵退税因素的自然口径,下降10.5%,降幅明显收窄。上半年,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支出128887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5.9%。[4]
[1]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的决定 · 新浪[引用日期2014-09-09]
[2] 全国一般公共预算科学技术支出10年达7.07万亿 · 科技日报[引用日期2021-08-02]
[3] 中华人民共和国202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 国家统计局[引用日期2022-03-01]
[4] 中国经济半年报:上半年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05221亿元 · 澎湃新闻-央视新闻[引用日期2022-07-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