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服务百科信息网!
首页 >概念 >利率上限
利率上限

利率上限

(经济学用语)
利率上限是筹资者通过购买一份期权合约把其筹资利率锁定在一定范围的最高限度。一种有选择的利率互换形式。基准利率是国家制定的。上限是国家允许商业银行在基准利率的基础上调高的成数。
利率上限资料
  • 中文名:利率上限
  • 外文名:interest rate cap
  • 学科:经济学
  • 适用范围:金融
  • 基本介绍

    利率上限(interest rate cap)

    上限是国家允许商业银行在基准利率的基础上调高的成数。因国家规定了一个基准利率,每家商业银行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在央行给定的基准利率上下浮动的,上下限就是这个利率浮动的范围。比如基准利率是5.58%,上限是允许调高10%,那就是6.138%,即5.58%×(1+10%)。

    最高法院发布《关于审理民间借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明确民间借贷年利率上限调整为24%,并以超过年利率36%为无效,新的司法2015年9月1日起施行。此前,民间借贷年利率上限以银行同类同期利率四倍为参照。

    金融产品

    利率上限是指客户同银行达成一项协议,指定某一种市场参考利率,同时确定一个利率上限水平。在此基础之上,利率上限的卖出方向买入方承诺:在规定的期限内,如果市场参考利率高于协定的利率上限水平,卖方向买方支付市场利率高于利率上限的差额部分;如果市场参考利率低于或等于协定的利率上限水平,则卖方无任何支付义务。

    利率上限的运用

    在一笔利率上限交易中,交易双方通常需要明确以下主要内容。

    交易货币和金额:通常是借款人的借款本金。

    有效期限:借款人需要防范利率风险的期限。

    执行价格:借款人可以承担的最高利率水平。

    付息期限:借款人付息的期限,即每个设定日期间的时间间隔,通常采用伦敦同业放款利率的期限,如3个月付息一次,6个月付息一次等等。

    参考利率:作为市场利率水平,通常采用各期的伦敦同业放款利率。

    利率上限的期权费通常采取一次性方式支付,其报价与利率期权的期权费报价方式有所不同。如借款人买人一项利率上限,金额1000万美元,有效期限为3年,执行价格6%,参考利率为3个月伦敦同业放款利率,期权费报价为1.5%。则实际需支付的期权费金额为:

    10000000×1.5%=150000(美元)

    利率上限的有效期限内可确定若干个利息支付日,在每次资金交割时,卖方向买方支付的交割金额计算如下:

    S=A*(L-K)*T/B

    其中,S:每期交割金额;

    A:利率上限交易金额;

    L:参考利率水平;

    K:执行价格;

    T:每个付息期限的天数;

    B:1年的天数,取360或365,根据不同的货币和不同的市场惯例而定。

    当L大于K时,卖方向买方支付S金额,当L小于或等于K时,交易双方不发生资金收付。利率上限每一期的交割金额通常在期末才发生。但在某些情况下,交易双方可约定在期初支付,此时交割金额必须按参考利率计算出期初的贴现金额,其原理同远期利率协议相同。[1]

    参考资料

    [1]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民间借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 · 中国法院网[引用日期2015-08-08]

  • 上一篇百科:零首付
  • 下一篇百科:过度负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