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服务百科信息网!
首页 >概念 >舒适温度
舒适温度

舒适温度

(满足舒适要求的当量温度)
舒适温度,是指某一环境在给定人体活动量、衣着热阻值及环境温度的条件下满足舒适要求的当量温度。舒适温度是人体感觉最舒适,人体表面热负荷为零时根据范格热方程计算出气流精致的均匀空间温度。舒适温度值也可在设定人体活动量、衣着与环境蒸汽分压力后用热舒适仪直接显示。人体不同部位的舒适温度并不一致,一般可以根据皮肤表面温度或者环境温度来确定。影响舒适温度的主要因素包括:人的性别、年龄和衣着厚度,活动情况,环境条件以及地域特点等。
舒适温度资料
  • 中文名:舒适温度
  • 外文名:comforttemperature
  • 原理:人体总要保持体温恒定
  • 影响因素:性别年龄和衣着厚度,环境条件等
  • 范围:夏季是19—24℃,冬季是17—22℃
  • 释义:满足舒适要求的当量温度
  • 基本概况

    舒适温度,是指某一环境在给定人体活动量、衣着热阻值及环境温度的条件下满足舒适要求的当量温度,亦即人体感觉最舒适的温度。

    根据国内外的实验,夏季,人们感到最舒适的气温是19—24℃,冬季是17—22℃。人体总要保持体温恒定。当环境温度超过舒适温度的上限时,人们便感到热,若超过37℃时就感到酷热,一般人们能够忍受的温度上限是52℃。相反,当环境温度低于舒适温度下限时,人就感到凉、冷;若低于0℃,就感到严寒。对于一般从事室外活动衣着合适的人,能够忍受的温度下限约为零下34℃。

    人体不同部位的舒适温度

    人体不同部位的舒适温度并不一致。

    以皮肤表面温度计,不同部位的舒适温度分别为:头、胸、腹、背、臀,34.6℃;大腿、上臂,33.0℃;小腿、前臂,30.8℃;手、足,28.6℃。

    以环境温度计,夏季舒适温度的范围17~26.1℃,冬季为15.6~23.3℃。

    影响因素

    影响人体舒适温度的因素包括:

    (1)性别和年龄。女性的舒适温度一般比男性高0.55℃左右,40岁以上的人较青年人高0.55℃左右,老年人则更高。

    (2)衣着情况。一般情况下衣着较厚时对环境舒适温度的要求较低。

    (3)活动情况。剧烈活动时要求的舒适温度较低,脑力劳动时与休息时接近。

    (4)环境条件。包括空气温度、空气湿度、空气流动情况、环境辐射强度和大气压,主要通过与人体热量交换关系影响舒适温度。

    (5)地域。不同地区的人对舒适温度的要求不同。

  • 上一篇百科:劳务公司
  • 下一篇百科:小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