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服务百科信息网!
首页 >概念 >代糖
代糖

代糖

(不属于糖类的甜味剂)
代糖一般是指一种不属于糖类的甜味剂,可以使食品具有甜味。[4]
代糖资料
  • 中文名:代糖
  • 外文名:Sugarsubstitute,sweetener
  • 作用:使食品同样有甜味
  • 国家标准:GB2760-86
  • 食品:“代糖”食品
  • 营养性:低热量
  • 简介

    爱吃甜食又怕胖是许多人的烦恼,尤其是女性朋友更是对“甜点”爱不释手,而过多的热量却造成了身体的负担,因此近来市面上已出现了一些所谓的“代糖”食品,这些食品的特点是不加糖(如:白糖、砂糖、蔗糖葡萄糖等),而以代糖(Sugar substitute)代替,使食品同样有甜味,食品的包装上通常标示着“无糖”(Sugarless或Sugar free、No Sugar added或Artificial sweeten等),让您既可以享受美食又能“甜得很健康”。

    代糖的种类很多,根据产生热量与否,一般可分为营养性的甜味剂(可产生热量)及非营养性的甜味剂(无热量)两大类。[2]以下我们就这两类代糖中常见的几种成份做一介绍:

    营养性

    代糖

    也就是食用后会产生热量的代糖,但每公克产生的热量较蔗糖低。

    山梨醇(Sorbitol):一八七二年由蓝莓中提炼出来,目前工业上可以从葡萄糖裂解氢化得到,为白色结晶状,甜味大约是蔗糖的一半,一公克可产生三大卡的热量。由于它含在口中会有清凉感,且不会引起蛀牙,所以常被用于制作口香糖或无糖糖果。

    甘露醇(mannitol):一八零六年被分离出来,亚洲有一些棕色海草中便富含此种成份,它呈现白色结晶状,甜度约为蔗糖的百分之七十,一公克可产生二大卡的热量,常用于制造无糖糖果或果酱等。

    木糖醇(xylitol):一八九一年由木糖(xylose)氢化而得,自然界存在于蔬菜中,目前食品工业上亦可从半纤维素(hemicellulose)合成,甜度是蔗糖的百分之九十左右,一公克可产生一大卡的热量。由于它和山梨醇一样具有清凉的效果,因此也常用于糖果、口香糖或清凉含片的制造。

    非营养性

    非营养性甜味剂又分为人工合成与天然两种,而其中天然非营养型甜味剂日益受到重视,成为甜味剂的发展趋势。[6]

    天然:

    甜菊糖(Stevia sugar):甜菊糖亦称甜菊糖苷,其成分的提取是通过将其干叶浸泡在水中,过滤将液体与 叶、茎分离,进一步利用水或食品级酒精进行提纯 —— 完全传统的植物提取方法。它具有高甜度、低热能的特点,其甜度是蔗糖的200-300倍,热值仅为蔗糖的1/300。经大量科学实验及他国长期食用历史证明,甜菊糖苷无毒无副作用,无致癌物,食用安全,是一种可替代蔗糖非常理想的甜味剂。不会影响血糖水平或干扰胰岛素,可以给糖尿病人在预算总摄入热量方面提供更多灵活选择,并有助于控制体重。无论怎样摄入甜叶菊提物,对GI 没有影响。

    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FDA)所建立的每日容许摄入量(acceptable daily intake)为每天每公斤体重不超过4毫克。

    Name

    名称

    Sweetness by weight

    Sweetness by energy

    Energy

    density

    Notes

    Brazzein

    布那珍甜蛋白

    800

    Protein

    Curculin

    仙茅甜蛋白

    550

    Protein

    Glycyrrhizin

    甘草甜素

    50

    0.56

    Inulin

    菊糖

    Mabinlin

    马槟榔甜蛋白

    100

    Protein

    展开表格

    人工合成:

    食用后不产生热量的代糖,又称为“人工甜味剂”。由于供应稳定,价格较低且甜度高,因此广受食品加工业的喜爱,目前市面上亦有几种常见的产品。[3]

    蔗糖素(Sucralose):一九七六年被发现,由英国泰莱公司(Tate & Lyle)与伦敦大学共同研制申请专利的一种新型甜味剂。是唯一以蔗糖为原料的功能性甜味剂,原始商标名称为善品糖(Splenda),甜度可达蔗糖600倍,蔗糖素甜味剂在水中的增甜系数比食糖高出约750至500倍不等。。这种甜味剂具有无能量,甜度高,甜味纯正,高度安全等特点。[5]是目前最优秀的功能性甜味剂之一。甜味特性十分类似蔗糖,没有任何苦后味;无热量,不龋齿,稳定性好,尤其在水溶液中特别稳定。尽管蔗糖素是从砂糖制得的,但由于它不能被人体吸收,因此不会增加卡路里。经过检查了110多项动物及人体研究,FDA于1988年批准蔗糖素可以被用于15类食品,包括作为餐桌上的甜味剂以及用于饮料、口香糖、冷冻甜点、果汁和果冻等食品。

    在一些食物体系中,使用蔗糖素甜味剂取代部分糖类甜味的产品,与其全卡路里的同类产品并无分别。三氯蔗糖食用量为日公斤体重可食用 0 ~15 毫克永久“日常可食用添加剂”

    糖精(Saccharin):这是最早(一八七九年)发现的人工甜味剂,甜度是蔗糖的三百倍。白色粉末,易溶于水,对热稳定且价格便宜,但因食用后有苦味,所以在甜精(cyclamate)问世后,便以一比十的型式混合(糖精一,甜精十)出售,此后糖精才被广泛使用。至于毒性试验方面,目前的研究结果显示,虽然糖精曾在动物实验中发现有导致膀胱癌的可能性,但在人体试验上并未发现有不良影响。世界上有八十多国准用糖精,包括中国和美国。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FDA)所建立的每日容许摄入量(acceptable daily intake)为小孩每天不超过五百毫克,大人不超过一千毫克。

    甜蜜素、甜精(Cyclamate):一九三七年被发现,并且广泛地使用于1950年至1970年间,甜度为蔗糖的三十倍左右。在一些研中曾发现甜精虽无致癌性但可能为癌促进剂(Cancer promoters),因此美国于1970年八月全面禁用,但是联合国的国际卫生组织(WHO)及欧洲共同市场都认为它是是安全食品添加物。世界上有包括等四十多国准许用。每日的允许摄取量每公斤体重十一毫克。

    阿斯巴甜(Aspartame):一九六五年美国的化学家在合成缩氨酸时意外地发现。它是由天门冬胺酸(L-aspartic acid)和苯丙胺酸(L-phenylalanine)所构成的二肽,甜味是蔗糖的150~200倍。阿斯巴甜无苦味,甜度高,但对热不稳定,高温下甜味会消失,因此无法用于烘焙食品,目前广泛使用于糖果或低热量饮料中。一般每罐低热量饮料中阿斯巴甜的用量大约是一百八十毫克(即180mg/355ml),由于阿斯巴甜甜度很高,故用量极少,虽然会产生热量,但热量可忽略不计。阿斯巴甜历经200余次科学试验,被证明是食用非常安全的低热量甜味剂。该甜味剂已有20余年的使用历史,在全球多个国家中获准使用。经过欧洲食品安全局(EFSA)对其安全性的全面检测,再次证实了阿斯巴甜的食用安全性。但是,阿斯巴甜中含有苯丙胺酸,因此不适合苯丙酮尿症(phenylketonurics,PKU,一种罕见的遗传性疾病,这些患者天生不能代谢苯丙酮)的患者使用,否则会造成智能不足。FDA的每日允许摄取量为每公斤体重五十毫克,欧洲则每公斤体重二十毫克。

    化学名

    通用名

    Name

    Sweetn-ess by weight

    Trade

    (品牌)

    Approval

    (批准适用国家)

    Notes

    (备注)

    环磺酸盐

    甜蜜素

    、甜精

    Sodium cyclamate

    30

    FDA Banned 1969,

    approved in EU and

    Canada

    E952, Abbott

    天冬氨酰苯丙氨酸甲酯

    阿斯巴甜

    Aspartame

    160–200

    NutraSweet,

    Equal

    FDA 1981, EU-wide

    1994

    E951

    乙酰磺胺酸钾、乙酰磺胺酸

    安赛蜜

    Acesulfame potassium

    200

    Nutrinova

    FDA 1988

    E950

    乙氧基苯脲

    甘素、甜精

    Dulcin

    250

    FDA Banned 1950

    甜素

    Glucin

    300

    展开表格

    安全性

    网络中有不少关于低热量甜味剂的谣传,称其有致癌的危害,事实究竟为何,相关医学机构给出了有力的科学证明。美国国家癌症研究所称,目前没有证据表明甜味剂与人类癌症之间存在任何关系,美国糖尿病学会也表示可以放心食用高热量、低热量或不含热量的甜味剂产品。

    低热量或不含热量的甜味剂有助于控制并保持体重。[1]针对1000多位成年人进行的一项试验表明,食用低热量无糖食品及饮料的人其膳食更有质量,他们在摄入较少热量的同时,获得了更多的维生素及矿物质,饮食更为健康。

    国家规定

    中国规定(GB2760-86)阿斯巴甜可用于汽水、乳饮料、醋、咖啡饮料、咖喱,用量按正常生产需要与蔗糖或其他甜味剂合用。国际粮农组织和世界卫生组织制订了阿斯巴甜的限量(1984):“甜食0.3%,胶姆糖1.0%,饮料0.1%,早餐谷物0.5%,以及配制用于糖尿病、高血压肥胖症、心血管患者的低糖类、低热量保健食品,用量视需要而定。亦可作风味增强剂。

    国家批准使用添加剂

    使用

    限制

    1. D-山梨醇 D-Sorbitol

    本品可於各类食品中视实际需要适量使用。

    1.限於食品制造或加工必须时使用

      2. 婴儿食品不得使用

    2. D-山梨醇液 70%

    D-Sorbitol Solution 70%

    本品可於各类食品中视实际需要适量使用。

    1. 限於食品制造或加工必须时使用。

      2. 婴儿食品不得使用

    3. D-木糖醇 D-Xylitol

    本品可於各类食品中视实际需要适量使用。

    1. 限於食品制造或加工必须时使用。

      2. 婴儿食品不得使用

    4. 甘草素 Glycyrrhizin

    本品可於各类食品中视实际需要适量使用。

    不得使用於代糖锭剂及粉末

    5. 甘草酸钠

    Trisodium Glycyrrhizinate

    本品可於各类食品中视实际需要适量使用。

    不得使用於代糖锭剂及粉末

    展开表格

    注意事项

    通常糖尿病人专卖店或者超市里面都有卖。

    因为代糖的甜度实在太高了,只要用极少的量就会很甜(例如可能0.0X公克),为了方便使用,会在其中添加麦芽糊精等当增量剂,因此,在使用时仍会吃到一些热量。

    但即使食物上标注“无糖”而大量进食,也是会摄取过高的卡路里的。所以,想通过吃代糖食物而减肥的人,如果不进行限制性的热量摄取,是不可能达到减肥效果的。

    患有苯丙酮尿症(PKU)的人不能摄取阿斯巴甜。

    研究进展

    代糖饮料不会促进食欲

    喝健怡可乐不必再担心是否会提振食欲啦。根据美国北卡罗来纳大学(Universityof North Carolina at Chapel Hill)的一项研究显示,和坚持只喝水的人相比,喝健怡可乐的人不会摄取更多含糖或脂肪食物。相关研究发表在近期出版的《美国临床营养杂志》(AmericanJournal of Clinical Nutrition,AJCN)上。

    曾有部分研究人员提出,代糖饮料可能会打乱与饥饿感或饱足感相关的荷尔蒙,导致食量增加;另外也有研究人员假定,代糖饮料会增加饮用者对甜食的喜好,转而摄取更多高热量的餐点。

    研究调查了北卡州318名体重过重或肥胖的成人,全数受试者都表示每天摄取至少280大卡的饮料。

    1/3受试者每天以水取代至少2份量的饮料,另1/3以低卡代糖饮料取代。在第3个月与第6个月时,受试者必须详细回报其中两天的饮食情形。根据先前另一份报告,以水和代糖饮料取代含糖饮料的两组体重都减轻。

    根据这份新报告,两组试验者比研究开始时每日摄取的平均热量要少,并且两组摄取的总热量、碳水化合物、脂肪与糖在第3和第6个月都近似。

    不过研究人员警告,研究的所有受试者都是肥胖且试图减重的族群,因此研究结果可能不适用于喝很多代糖饮料的正常体重族群。

    参考资料

    [1] 吃无糖食品就一劳永逸地减糖了?千万别陷入这个误区2021-12-20T20:06:44+08:00[引用日期2022-06-10 18:47:03]

    [2] 吃无糖食品就不会升血糖?2019-09-04T10:31:40+08:00[引用日期2022-06-10 19:41:57]

    [3] 吃糖也有优先级,快看你处于第几层?2021-04-15T09:58:00+08:00[引用日期2022-06-10 19:41:58]

    [4] 无糖饮料真的不含糖?甜味是怎么来的?专家一语“道破天机”……2021-05-09T14:12:29+08:00[引用日期2022-06-10 19:42:05]

    [5] “0糖”饮料,能不能无忧畅饮2021-04-14T09:11:13+08:00[引用日期2022-06-10 19:42:37]

    展开

    相关视频

    全部

    614次播放03:09

    食品饮料丨“无糖风”饮料背后代糖种类知多少?

    简介

    198次播放01:10

    代糖真的靠谱吗?只要合法合规,想要控糖且喜欢吃甜食,可选代糖

    更多知识点

  • 上一篇百科:产品线扩展
  • 下一篇百科:保护牙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