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服务百科信息网!
首页 >概念 >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
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

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

(1957年关君蔚建立的专业)
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Soil and Water Conservation and Desertification Combating)专业,最早是由关君蔚院士于1957年在北京林学院首次建立的水土保持专业,而后1960年原内蒙古林学院成立了中国第一个沙漠治理专业和1983年成立了水土保持专业,1998年沙漠治理与水土保持专业合并为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专业。是一门环境生态类学科,属于理、工、农、水、林等专业交叉性学科,主干学科为水土保持工程学、土壤侵蚀原理学、林业生态工程学和荒漠化防治工程学,为国家农业和环境类重点学科。培养具有生物学、环境科学、水土保持工程学科的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掌握水土保持、防沙治沙的规划设计方法和监测、评价技术;熟悉我国林业、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生态环境保护的方针、政策和法规;了解国内外水土保持与荒漠化监测、防治的理论前沿、应用前景和有关国际公约,同时结合所设置的选修课程,夯实基础,拓展知识面,提高综合素质,以适应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要。
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资料
  • 中文名: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
  • 外文名:soil and water conservation and desertification control
  • 别名:水保
  • 专业大类:环境生态类
  • 专业代码:090707
  • 学科等级:国家重点学科
  • 专业简介

    专业名称:

    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

    专业代码:

    090707

    一级学科:

    林学

    二级学科:

    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

    [2][1]

    培养学校

    2016年研究生招生科研院所目录

    招生单位名称

    所在地

    院校特性

    研究生院

    自划线院校

    博士点

    (10022)北京林业大学

    (11)北京市

    211

    (10027)北京师范大学

    (11)北京市

    985211

    (14430)中国科学院大学

    (11)北京市

    (82201)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

    (11)北京市

    (10086)河北农业大学

    (13)河北省

    展开表格

    考试

    注册土木工程师(水利水电工程)、水土保持工程师按水利水电工程规划、水工结构、水利水电工程地质、水利水电工程移民、水利水电工程水土保持等五个专业方向。

    报考条件

    (一)基本条件

    凡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遵守国家法律、法规,恪守职业道德,并具备相应专业教育和职业实践条件者,均可申请参加注册土木工程师(水利水电工程)资格考试。

    (二)符合基本条件要求,并具备下列条件之一的,可申请参加基础考试:

    1.取得本专业(指水利水电工程、水文与水资源工程农业水利工程、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专业,详见附表1,下同)或相近专业(指港口航道与海岸工程、土木工程、勘查技术与工程等专业,详见附表1,下同)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或学位。

    2. 取得本专业或相近专业大学专科学历,累计从事水利水电工程勘察、设计工作满1年。

    3.取得其他工科专业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或学位,累计从事水利水电工程勘察、设计工作满1年。

    (三)基础考试合格,并具备下列条件之一的,可申请参加专业考试:

    1.取得本专业博士学位后,累计从事水利水电工程勘察、设计工作满2年;或取得相近专业博士学位后,累计从事水利水电工程勘察、设计工作满3年。

    2.取得本专业硕士学位后,累计从事水利水电工程勘察、设计工作满3年;或取得相近专业硕士学位后,累计从事水利水电工程勘察、设计工作满4年。

    3.取得含本专业在内的双学士学位或本专业研究生班毕业后,累计从事水利水电工程勘察、设计工作满4年;或取得含相近专业在内的双学士学位或研究生班毕业后,累计从事水利水电工程勘察、设计工作满5年。

    4.取得通过本专业教育评估的大学本科学历或学位后,累计从事水利水电工程勘察、设计工作满4年;或取得未通过本专业教育评估的大学本科学历或学位后,累计从事水利水电工程勘察、设计工作满5年;或取得相近专业大学本科学历或学位后,累计从事水利水电工程勘察、设计工作满6年。

    5.取得本专业大学专科学历后,累计从事水利水电工程勘察、设计工作满6年;或取得相近专业大学专科学历后,累计从事水利水电工程勘察、设计工作满7年。

    6.取得其他工科专业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或学位后,累计从事水利水电工程勘察、设计工作满8年

    相近专业:园林 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农业资源与环境

    本专业致力于培养具备生物学、生态学、森林及草场培育学、环境科学、水利与水保工程等方面的知识,能在国土资源、水利、农业、林业、环境保护等部门从事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的规划设计、施工及森林生态环境建设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研究方向:退化土地恢复与治理;小流域综合治理;林业生态工程。

    毕业生应掌握生物学、环境科学、水利水保工程学科的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掌握水土保持、防沙治沙的规划设计方法和监测、评价技术;具有应用生物措施、农业措施和工程措施防止水土流失与荒漠化的基本能力及森林生态环境建设与管理的基本技能;熟悉中国林业、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生态环境保护的方针、政策和法规;了解国内外水土保持与荒漠化监测、防治的理论前沿、应用前景和有关国际公约;具有独立获取知识、信息处理和创新的基本能力,具有一定的科学研究和工作能力。

    主要课程:森林生态学、测量与遥感技术、工程力学、土壤学、水力学、土壤侵蚀原理、水文与水资源学、工程制图、水土保持工程学、林业生态工程学、流域管理学、荒漠化防治工程学、牧草与草场管理学、水土流失与荒漠化监测等。[2]

    就业方向

    就业方向因地域而不同,在北方地区,主要是考公务员、事业单位或者在设计院和公司写水土保持方案,公务员和事业单位多为林业局和水利局,水文、环保、气象和国土方向也招收水保专业毕业生但人数较少。在南方地区主要就业单位也是最多的就是在各个企业或设计院做水土保持方案编制。2015年,为减少环评审批的部门职能交叉,取消水土保持、行业预审等环评审批前置条件,水保行业变得不景气,导致编写水土保持方案的公司和设计院招生水保专业学生明显减少,考硕士和博士的人数逐年增多。

    水土保持有三大措施“林草、工程、农牧”,所谓水保方案编制就是估算各工程对当地水土流失情况的影响,相当于环境评价,力求达到影响最小。而“荒漠化防治”这一块就业对口的单位很少,主要可以考研后在一些防沙治沙站或高校工作。防沙治沙站属科研单位,主要研究一些固沙措施,和沙区植被恢复方面。

    主要课程

    生态学、森林环境学、植物学、植物分类学、植物生理学、保护生物学、测量与遥感、土壤学与地质基础、土壤侵蚀原理、生态环境建设规划、沙漠化原理、水力学、水文学及水资源环境地理学、荒漠化监测等。

    水文与水资源学、风沙物理学、水土保持工程学、荒漠化防治工程 学、林业生态工程学。

    培养目标

    培养适应社会经济发展、满足水土保持行业及水土保持学科发展需要,掌 握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具有求 实创新能力的复合型专业人才。本专业毕业生可在林业、水利、农业、公路、铁路、采矿、环境保 护、国土资源等行业从事教学、科研、规划、设计、施工、监测、资源开发、工程管理等工作。

    培养要求

    1.具备扎实的数学、物理、化学等基本理论知识;

    2.掌握生物学、林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水利工程学科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

    3.掌握水土保持、防沙、治沙的规划设计方法和监测、评价技术;

    4.具有应用生物措施与工程措施防治水土流失与荒漠化的基本能力以及森林生态环境建设管理的基本技能;

    5.熟悉我国林业、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生态环境保护的方针、政策和法规;

    6.了解国内外水土保持与荒漠化监测防治的理论前沿、应用前景和有关国际公约。

    参考资料

    [1] |高考数据库|2020高考专业| 2020高考查分|2020高考分数线| · 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专业[引用日期2020-08-03]

    [2]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资源环境学院 ·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资源环境学院官网[引用日期2020-08-03]

  • 上一篇百科:工科专业
  • 下一篇百科:建筑施工与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