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服务百科信息网!
首页 >金融 >台币
台币

台币

(台湾地区过渡时期的货币)
旧台币是指中华民国行政院于1946年授权委托台湾银行于台湾发行的钞券,正式名称为“台币兑换券”,当时相对于日据时期的“台湾银行券”而称为新台币,后来因为1949年6月15日发行了“新台币”,而称为旧台币。而在得到正式授权之前台湾银行在1946年5月22日已发行旧台币,最初只发行一元、五元、十元的钞券,9月1日发行了五十元与一百元的钞券,后来因物价波动,发行了五百元、一千元、一万元、甚至到一百万元的钞券,之后进行币制改革,以四万比一的方式发行新台币。
台币资料
  • 中文名:台币
  • 外文名:Old Taiwan Dollar
  • 使用地区:中国台湾
  • 首次发行时间:1946年5月22日
  • 本质:台湾地区过渡时期的货币
  • 流通时间:1946年5月-1949年6月
  • 面额:1、5、10元(第一版)
  • 沿革

    旧台币

    台湾银行于1946年5月20日由“株式会社台湾银行”改组而成后,于5月22日开始发行旧台币,而依照当时的相关章程,正式名称为“台币兑换券”。而在旧台币发行之前,1945年8月15日日本投降之后原本中华民国政府公告停止流通台湾银行券,并规定中国大陆流通的法币也不能在台流通,计划由中央银行在台开设分行发行“台湾流通券”作为过渡时期货币,然而台湾省行政长官公署在10月25日成立后,建议暂时继续让台湾银行券流通,发行“台湾流通券”的计划便作罢。刚开始仅发行一元、五元、十元三种面额,以一比一的比率与台湾银行券进行兑换[1],但1946年9月1日发行五十元与一百元面额后,收换工作才顺利进行,此外事实上虽然5月22日台湾银行便开始发行旧台币,但行政院在同年6月15日才正式核准授权给台湾银行。此外这时的旧台币是委托上海的中央印制厂印制再分批运来台湾发行,其图案由台湾省行政长官公署决定,正面是台湾、孙中山像与台湾银行,背面中央是郑成功与荷兰海战图。

    但由于1948年上海爆发金融危机,国民政府输出大量货币,以取得台湾民间蔗糖、米等资源,造成恶性通货膨胀,连带也使旧台币币值大幅贬值,造成台湾物价水平急上扬,引爆经济危机。1948年上半年开始发行五百元、一千元的钞券,年底发行了一万元的钞券,而由于中央印制厂因赶印法币、金圆券等问题而影响到台币的印制,台湾银行在1948年开始自行印制钞券。

    然而由于1949年旧台币仍大幅贬值,于是为了恢复经济秩序而进行币制改革,台湾省政府在1949年6月15日公布〈台湾省币制改革方案〉与〈新台币发行办法〉,其要点为:

    1、照中央指示台银发行新台币总额二亿元(折合美金四千万元);

    2、新台币以美金为计算单位;

    3、新台币对美金之汇率以新台币五元折合美金一元;

    4、新台币对旧台币折合率定为旧台币四万元折合新台币一元,旧台币于1950年1月14日正式停止流通遭到淘汰。

    概览

    第一批凸版印刷票

    中央印制厂上海厂(今中国印钞造币总公司上海印钞厂)印制,1946年5月22日发行。

    壹圆旧台币

    一元(壹圆):一版,正面为蓝色,中为孙中山像,下衬花座,上印“台湾银行”,下印“中华民国三十五年印”及两侧红色方印:“台湾银行董事长”及“台湾银行总经理”。右印台湾地图,图中右印“壹圆”;圆上印有“台币”两字;图左右衬圆圈,圆圈内印“壹圆”,作地纹。左印台湾银行大厦,上衬云彩,房上印红色二英文冠号及六位号码。中左无地纹。四周框花边;四角印“壹”,上斜下正。正中下框外,印“中央印制厂”。背图有圆框“壹圆”作地纹,印浅绿色;背中作椭圆形,形内镌舰艇海景,为郑成功驱逐荷兰人于台南鹿耳门登陆的海战图,两侧印“IL”及花框;四周花边,四角斜印“IL”

    伍圆旧台币

    五元(伍圆):一版,正面为红色,除面值、花边、花座及下面两角“伍”斜印,与壹元不同外,其余均与壹元相同。背面图案,红色浅赭地纹,除“5”与“5”花框及圆形座与壹元不同外,其余皆同

    拾圆旧台币

    十元(拾圆):一版,正面为灰色。除面值、花座、花边等异于伍元外,其余均同。背图除面值、面值框、圆座、地纹浅蓝色与伍元不同外,其余皆同

    第二批正面凹版、背面凸版印刷票(低面额)

    中央印制厂上海厂印制,孙中山像为鞠文俊雕刻,1946年9月1日发行。

    伍拾圆旧台币

    五十元(伍拾圆):一版,正面采用赭色,右无地纹,下印花地纹;上二角面值正印,下二角横印;花框、花座、面值等与拾元不同,其余皆同。背图上地纹、花边、面值框、色泽等,与拾元不同,中印绿色,两边赭红色,地纹浅赭红色。正面上方左右排两行号码。与壹、伍及拾元不同。“台湾”二字排地图左右,也不同

    壹百圆新台币

    一百元(壹百圆):二版,正面采用墨绿色,花边、花座、面值不同于伍拾元,其余同伍拾元。背图上面值框、花边、色泽不同伍拾元,其余同。两边印浅赭,中印蓝色,地纹印浅绿色,称套印。此张佰圆图案色泽完全相同;仅湾字水部第一点不同。第一版第一点带一线(称连水)。第二版是修饰版,不带一线(称不连水);这一线,被制版工人修弃,故称修饰版(不连水)。也称第二版

    第三批正面凹版、背面凸版印刷票(高面额)

    中央印制厂上海厂印制,孙中山像为鞠文俊雕刻,1948年5月17日发行。

    伍百圆旧台币

    五百元(伍百圆):一版,正面采用红色。背图上两边红色,中套蓝色。花框、面值框、四角面值横书,以上百元券之“百”,均未大写加人旁,是一种错误;因为银行用数字,均应大写

    壹仟圆旧台币

    第四批正面凹版、背面凸版图面配平版底纹印刷票

    台湾银行第一印刷厂印制,孙中山像为鲍良玉雕刻,面值有壹百圆、壹仟圆、壹万圆三种。[2]

    壹百圆旧台币

    发行时间为1948年2月1日

    壹仟圆旧台币

    发行时间为1948年8月17日

    壹万圆旧台币

    发行时间为1948年12月11日

    第五批特高面额定额本票

    台湾银行第一印刷厂印制,共有四种面值,分别为:伍仟圆、壹万圆、拾万圆、壹佰万圆。[2]

    图案

    伍仟圆旧台币

    壹万圆旧台币

    拾万圆旧台币

    壹佰万圆旧台币

    面值

    5,000

    10,000

    100,000

    1,000,000

    颜色

    橘色

    蓝色

    红色

    紫色

    发行日期

    1948年5月3日

    1948年6月1日

    1948年10月14日

    1949年5月17日

    第六批特高面额印刷票

    这一批有两个面值即壹万圆和拾万圆,壹万圆面值的印刷票颜色为红色,由中央印制厂台北厂印制,1949年5月17日发行。而拾万圆面值的由台湾银行第一印刷厂印刷但是没有发行。

    壹万圆旧台币

    参考资料

    [1] 新台币背后的故事 · 中国台湾网[引用日期2014-12-30]

    [2] 旧台币介绍 · 金投网[引用日期2013-01-23]

  • 上一篇百科:宝钞
  • 下一篇百科:医疗保险基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