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服务百科信息网!
首页 >地区 >丰台科技园
丰台科技园

丰台科技园

(中关村最早的“一区三园”之一)
中关村丰台园 是中关村最早的“一区三园”之一, 1991年11月批准成立,1992年6月正式启动建设,1994年4月被批准成为第一批国家级高新区,1996年成为全国首批向APEC开放的科技工业园之一,2002年在全国率先提出发展总部经济,并为发展总部经济量身打造了全国第一个总部基地项目。经过25年发展,丰台科技园已经成为丰台区核心的经济增长极,首都重要的产业功能区和高技术创新基地,全国知名的总部聚集区。2012年国务院批复同意调整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空间规模和布局后,丰台科技园总规划面积17.63平方公里,由东区、西区I、西区II、科技孵化一条街和扩区后的丽泽、首钢一耐、二七车辆厂、二七机车厂、首钢二通、新兴际华3603厂组成。已建成区包括东区一期、二期共计2.89平方公里;在建区包括东区三期,规划面积1.81平方公里;待建区包括西区I、西区Ⅱ,规划面积约3平方公里。
丰台科技园资料
  • 地点:北京丰台
  • 成立时间:1991
  • 中文名:丰台科技园
  • 建设时间:1992年
  • 最早的:“一区三园”之一
  • 经济情况

    入驻企业超过2万家,其中,上市企业80家(55家企业在新三板挂牌),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627家,中关村高新技术企业2304家,2013年被授予首批“北京市总部经济集聚区”称号。25年来,总收入由建园初期的6200万元上升到4400亿元(2016年),以不足丰台区1%的土地面积创造出1/4强的财政收入。2016年实现总收入4400亿元,同比增长10%,实现技术合同认定登记额550亿元,占全区85%以上;实现技术收入218.2亿元,同比增长19.4%。国内有效发明专利数6227件,同比增长30.5%。丰台科技园

    科技创新

    园区从业人员约16.8万人,拥有中高级职称人数为3.4万人,拥有“高聚工程”(3人)、“万人计划”(2人)及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2人)的高端人才10名。建立了17家院士专家工作站、8家博士后(青年英才)创新实践基地工作站、14家博士后科研工作站企业分站。拥有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6家,国家工程研究中心2家,国家工程实验室1家,北京市企业技术中心46家,北京市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2家,北京市工程实验室6家,北京市工程研究中心1家。32家园区企业参与的25个项目获得国家科学技术奖,54家园区企业参与的49个项目获得北京市科学技术奖。近五年来,园区平均每年有超过200家企业的科技项目获得国家、北京、中关村及区级项目立项支持。技术合同认定登记额、上市公司、国高新、院士专家工作站、国家科技进步奖、北京市科学技术奖、北京市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总数七项创新指标位居中关村“一区十七园”前列。丰台科技园

    产业情况

    丰台科技园产业呈现“两主两辅多特色”的特点,“两主”即指两大主导产业:轨道交通和军民融合产业;“两辅”即指两大辅助产业:生物医药和工程服务产业;多特色指节能环保、应急救援、科技服务等多个特色产业。[1]

    参考资料

    [1] 一季度中关村丰台园稳健开局 · 丰台报[引用日期2017-06-16]

  • 上一篇百科:盛京
  • 下一篇百科:财富第一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