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电视台动画部 是中国动画片的重要创作生产单位。最近几年,随着中国动漫产业的兴起,特别是民营动漫企业的迅速崛起以及海外动漫产品的大举进入,中央电视台动画部在国内动画片制作上的领先地位面临严峻挑战。2006年,全国动画片产量达8万分钟,中央电视台只制作了3328分钟,并且每分钟的制作成本近3万元,远高于社会平均制作成本。为改变这一被动局面,2006年年底中央电视台决定,将青少节目中心动画部整建制转制为央视动画公司。2007年3月,央视动画公司注册完毕,注册资本1亿元。下一步,中央电视台将动画部原有的价值6690万元技术设备,在办理非经营性资产转经营性资产手续后,以增资的方式注入央视动画公司。
2018年9月,央视动画宣布与优酷、阿里游戏、腾讯动漫、喜马拉雅进行融媒体战略合作,共同打造《丝路传奇》系列IP。该系列以“一带一路”为主题,动画作品包括《丝路传奇特使张骞》和《丝路传奇大海图》两部共104集,将在央视动画与优酷视频播放,也将翻译成多语种在丝路沿线国家传播。同时,阿里文娱旗下游戏业务也将作为央视动画独家合作伙伴,根据动画推出《大海图》游戏。
央视动画公司 依照《公司法》设立,实行董事会领导下的总经理负责制,初步形成了董事会、监事会、经营班子协调制衡的法人治理结构。公司董事会、监事会成员以及董事长、监事长、总经理人选依据法定程序产生。
中央电视台组建央视动画公司,除了为实行制播分离积累经验外,旨在由单一为播出而生产向播出与多元产业开发并举转变,由单一面向中央电视台播出向多媒体、多渠道整合传播转变,使央视动画公司成为中国动漫产业中的生力军。公司自成立以来,积极推动体制和机制创新:
一是变过去的事业管理为现代企业管理。吸收国内外先进管理理念,建立科学合理的工作流程、岗位职责、奖惩机制等系列规章制度。致力创造能者上、优者上、积极主动者上的用人机制,按照能力、态度、效益三者兼顾,老、中、青合理配置的原则进行队伍建设,形成荣誉、利益、机会公平和公开,最大限度提高生产效率。
二是变事业模式生产为产业化开发。资金向前期创作倾斜,中期生产采用招标方式合作,并采取程序化运作,量化生产标准。公司组建后已新确立和启动《花果山·美猴王》和《哪吒传奇》(续集)两部重点项目,以及《少年狄仁杰》、《渴望蓝天》、《开心果》等7部共计265集新动画项目,并以项目合作方式快速引进成熟动画项目《阿法贝乐园》、《魔盒与歌声》500余集。
三是组建适合公司化运作的人才队伍。根据公司现有队伍“创作人才集中、市场人才短缺”的结构特点,在公司队伍整合与组建工作中,实施“抓两头、促中间”的原则,即抓企划、抓营销、建立对外合作机制和窗口。公司机构设置将逐渐向提高创造力倾斜、向培养创造型人力资源倾斜、向提高核心竞争力倾斜,实现由产品生产营销到品牌经营管理的转变。
中央电视台动画部共有人员205人,其中台编34人、台聘3人、企聘140人、项目聘2人、实习23人、借用3人。央视动画公司成立后,除4名距退休年龄在5年内的台编(聘)人员不进入公司(由台里另行安排工作)外,其余人员全部进入公司,并采用全员劳动合同制。其中,企聘人员和项目聘人员,转为公司员工,签订劳动合同;实习、借用人员如需继续使用,重新签订协议。为保证平稳过渡,中央电视台分别召开座谈会,对员工进行了细致的思想工作,并保证员工在转入公司一年内,整体收入不低于台里水平。
截至2007年6月底,在中央电视台的相关扶持政策尚未完全到位的情况下,央视动画公司没有动用中央电视台一分钱,却实现了1000多万元的营业收入,并创造了500余万元利润。动画大片《小鲤鱼历险记》在2007年“六一”首度播映之前,已经收回全部投资的2/3,后继开发保持持续强劲的势头。在2007年5月第三届杭州国际动漫节上,公司取得了“最佳展台”、“最佳动画片”、“最佳形象设计”等多项大奖,并现场签署2项动画项目合作协议、3项动画市场开发合作意向,合作金额达到3350万元人民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