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服务百科信息网!
首页 >机构 >人民党
人民党

人民党

(曾经存在的印度政党)
印度政党,是印度1977年大选时与印度国大党相抗衡的反对党联盟,于1977年3月至1979年7月执政,执政期间力图奉行平衡外交来改善与邻国的关系。注意要与现在的印度人民党(Indian People's Party)区分,切忌混淆。
人民党资料
  • 中文名:人民党
  • 团队信念:奉行平衡外交来改善与邻国的关系
  • 属性:印度政党
  • 成立时间:1977年
  • 国大党的分裂

    1967年,印度总理、国大党领袖英迪拉·甘地针对第四次大选后国大党声望下降的局面,开始推行争取民心的激进的社会经济改革。但是这些政策却遭到了党内保守势力的反对。此后,英迪拉·甘地的追随者与党内保守势力的矛盾不断激化。以英迪拉·甘地为首的一派称国大党(执政派),以莫拉尔吉·德赛等党内元老为首的一派称为国大党(组织派)。

    1977年印度人民院大选

    印度1977年大选时,以莫拉尔吉·德赛为首的一派称为国大党(组织派)、以瓦杰帕伊为首的印度人民同盟(现今的印度人民党的前身)、以查兰·辛格为首的印度民众党、社会主义党,以及另外一些由国大党分裂出来的反对派联合组成国大党的反对联盟。以贾格吉凡·拉姆为首的民主国大党不久也加入了人民党。在1977年3月的第六次大选中获得了43%的选票和270个席位,取得了独立组织政府的权力。执政的国大党遭到了惨败,只获得了35%的选票和人民院540个席位中的153席。人民党议会选举团在大选获胜后推举81岁的原国大党元老拉尔吉·德赛为政府总理,他是印度独立后的第四任总理。德赛是吉尼斯世界纪录认定的世界上当选总理时年龄最大(81岁)的人。

    人民党执政时期的印度外交

    德赛政府上台后,宣称要调整向苏联一边倒的外交政策,在美苏之间保持平衡。以便于苏联适当拉开距离,以便调整改善与美国的关系。1977年7月,美国副国务卿克里斯托夫访问印度,同年9月,印度外长瓦杰帕伊访问美国。1978年1月,美国总统卡特访问印度,促进了印美关系的改善。

    人民党政府还调整了对巴基斯坦的政策和对华政策,希望打破僵局,改善与巴基斯坦和中国的关系。1979年2月,在经过长达十年的隔绝后,印度外长瓦杰帕伊访华,但是由于中越战争的爆发,瓦杰帕伊缩短了日程,提前回国。

    人民党还谋求与东盟国家外交关系的改善,东盟国家对此有些疑虑,但后来还是作出了积极的反应。越南入侵柬埔寨后,印度与东盟再立场上发生分歧,分道扬镳。

    最终的倒台

    在该党执政期间,由于党内政见不合与派系斗争严重,重负的行政治安于国民经济管理能力迅速下降,社会和政治动荡不安。在1979年7月的雨季会议上,反对党提出了不信任案,执政仅仅27个月的人民党因内部分裂处于少数派而宣告倒台。

    相关事件

    2021年3月23日,印度比哈尔邦议会爆发混乱。当天,尼蒂什·库马尔邦政府提出一项法案,法案内容为,允许警察在没有逮捕令的情况下也可以对人进行逮捕。

    针对尼蒂什·库马尔邦政府提出的此项法案,印度政党全国人民党、国大党以及一些印度左翼人士都表示极力地反对。他们认为,此法案如果被通过,警察将会有更大的权利,这将会引发一系列的问题。[1]

    参考资料

    [1] 一言不合就开打!印度议会现场人员发生争执互殴,防暴警察出动 · 今日头条[引用日期2021-03-25]

  • 上一篇百科:奥斯马尼亚大学
  • 下一篇百科:泰卢固之乡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