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服务百科信息网!
首页 >自然 >峨螺
峨螺

峨螺

(新腹足目峨螺科动物)
峨螺,英文名:Whelk/SeaSnail俗名:海螺(seasnail),凤螺(conch),田螺,也是一种海产的蜗牛。产地:缅因至佛罗里达及加利福尼亚沿海水域,弗吉尼亚,北卡罗莱纳,加利福尼亚,阿拉斯加,阿拉斯加白令海。
峨螺资料
  • 中文名:峨螺
  • 别名:海螺
  • 分布区域:浅水或平坦的泥地
  • 界:动物界
  • 门软体动物门纲腹足纲目新腹足目科:峨螺科
  • 生活习性

    海螺为暖海产种类,主要生活栖息在低潮线水深1-30米的碎珊瑚底质的浅海。

    和其他动物一样,海螺等软体动物已经适应千变万化的生存环境。从海水日夜冲刷的岩石到阴暗泥泞的深海底,各种形态的栖息地都有其特殊的软体动物群。潮汐影响生长在海边的软体动物的特性和分布,它们所生活的地质表面特性也有同样的影响力。不过,充足的阳光所提供的食物显更为重要。软体动物最适合栖息于热带,所以这个区域的海贝种类繁多,令人叹为观止。珊瑚是鲜艳的芋螺、宝螺、涡螺的故乡;在红树林中,牡蛎寄居与根部,蜇螺喜欢攀枝附叶,蟹守螺则静静地在泥滩上爬行。当然,温带海域同样会让收藏者大开眼界。沙滩是许多双壳贝以及穴居腹足类,如玉螺的避风港。在河流入海口,泥沙混杂,造就了食物丰盛的环境,常可发现大量鸟尾蛤。岩岸是腹足类的大好猎场,它们能牢牢地吸附在岩石上。

    海螺活动较慢,常以海藻及微小生物为食,它们一般栖息于浅海海域,嗜食棘皮动物。壳体的外唇部极度外展,且雌螺的体型明显大于雄螺。肉可食用,壳供观赏,可用于雕刻。夜间活动。足位于身体的腹面,为块状,肌肉极发达,适于爬行。肉食性。主要以棘皮动物等为食。这些软体类成员通常生活在浅水或平坦的泥地,可见于深达600英尺(200米)的深水中。多数海螺使用诱捕箱或拖网捕捞,它们也可是其它产品的顺带捕捞品。

    外形特征

    螺贝壳边缘轮廓略呈四方形,大而坚厚,壳高达10厘米左右,螺层6级,壳口内为杏红色,有珍珠光泽海。最大可达18厘米,平均大小7至10厘米。因品种差异海螺肉可呈白色至黄色不等。海螺壳大而坚厚,呈灰黄色或褐色,壳面粗糙,具有排列整齐而平的螺肋和细沟,壳口宽大,壳内面光滑呈红色或灰黄色,主要用于水产捕捞也可做工艺品。峨螺

    繁殖方法

    自然繁衍

    海螺等贝类生物是卵生或卵胎生动物(是介于卵生和胎生之间的一个过渡品种,鲨鱼也有部分种类是卵胎生的)。海螺的产期大概在5~8月,这段时期海域水温较高,适宜海螺等生活繁衍。

    海螺有的种类主要是向海水中集体排卵排精,受精后的受精卵象浮游生物一样漂浮在水中,遇到礁石便附着上,在礁石缝隙待孵化,有的种类是在体内自行孵化,类似于蜗牛的繁殖。

    人工养殖

    海螺是发展海水池塘养殖的一个优良品种。为了实现其人工养殖,需要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一、养殖环境

    远离池塘内的其他贝类,选择一块约5-6亩相对平整的地方,用22亩网圈围,处理好底脚,防止发生逃逸影响其他贝类生长,围网中间要分散插有小竹竿,为高温缺氧季节海螺上爬呼吸做准备;养殖过程中要经常对网具进行清洗,保证围网内外水源对流畅通无阻,以确保有足够的藻类,缩短养殖周期。

    二、苗种选择

    苗种的来源主要是海洋捕捞,人工育苗较少,每年2-3月份本地海头、汪、城东等码头渔船有售。另外燕尾港3-4月份有出售,苗种最好选用20粒/斤,健康,无破损,洗净用筐装运输。放苗时,均匀将苗种播洒在已整理好的围网内。

    三、管理和喂养

    海螺所适应的海水理化指标如下:盐度10‰-30‰,PH值7.5-8.8,亚硝酸盐0.10ppm以下,透明度30cm左右。以上理化指标内水温在10-35℃时海螺生长较快。海螺的食性广,饲料投喂以小杂鱼和低价贝类为主,同时注意水中硅藻含量,海螺亦滤食硅藻,日投饵量根据池塘水质而定,硅藻缺乏的池塘多投饵,反之少投。2-3天检查一次海螺摄食情况,防止投饵过多造成底质恶化,注意池塘水质的变化,防止底泥发黑,引发病变,发现爬杆时要及时使用粒粒氧,泼洒底改,定期使用EM调水王,调整水质,保持池塘内的有益菌群为优势种群,从而促进水生动物的生长。海螺养殖中后期投喂的低价贝类相对较大,可以选择池塘其他地方,在放养海螺苗种时也可放养一些低价贝类,以备需要时起捕,作为饲料投喂。由于混养池塘中底层贝类较多,日滤食量大,故而养殖周期中一定要注意肥水,肥水的时候一定要选择正规厂家的大品牌生物肥水产品,保证藻种数量和藻类的繁殖量。

    四、增产增收

    海螺养殖主要是圈养,所占池塘面积小,属密集型养殖,每亩的苗种量应控制在1.2万粒左右,中秋节后可以间断性的捕大留小。秋收时节达不到规格的海螺,应放于环沟中暂养,次年可作苗种亦可提前上市。总而言之,海螺养殖是混养池塘的一个附属,也是降低混养池塘风险性的一个条件。虽然海螺对生长环境的要求不高,但在舒适的环境中其生长速度相对较快,且混养池塘其他养殖品种也需要一个舒适的生长环境,所以养殖过程中一定要掌握水质的变化,保持池塘的菌藻平衡,控制底质变化,定期清洗围网,适量投饵,保证水中的溶解氧。有病害发生时要及时就诊,防止交叉感染。

    药用价值

    别名:瓷螺交螺、海窝窝、海牛牛

    性味归经:甘,寒。

    功能主治:制酸,化痰,软坚,止痉。用于胃痛,吐酸,淋巴结结核,手足拘挛。

    用法用量:1~3钱,研粉服。

    食用价值

    营养分析

    螺肉含有丰富的维生素A、蛋白质、铁和钙等营养元素,对目赤、黄疸、脚气、痔疮等疾病有食疗作用。

    适宜人群

    一般人群均可食用

    1.适宜黄疸,水肿,小便不通,痔疮便血,脚气,消渴,风热目赤肿痛以及醉酒之人食用;适宜癌症,干燥综合征者食用;也适宜肥胖症,高脂血症,冠心病,动脉硬化,脂肪肝者食用。

    2.凡屑脾胃虚寒,便溏腹泻之人忌食;因螺性大寒,故风寒感冒期间忌食,女子行经期间及妇人产后忌食,素有胃寒病者忌食。食物相克

    螺肉不宜与中药蛤、西药土霉素素同服;不宜与牛肉、羊肉、蚕豆、猪肉、蛤、面、玉米、冬瓜、香瓜、木耳及糖类同食;吃螺不可饮用冰水,否则会导致腹泻。

    烹饪指导

    1.螺肉可爆、炒、烧、氽汤、打卤、或水煮后佐以姜、醋、酱油食用

    2.食用螺类应烧煮10分钟以上,以防止病菌和寄生虫感染

    3.海螺脑神经分泌的物质会引起食物中毒,食用前需去掉头部。

    食疗作用

    海螺味甘、性冷、无毒

    具有清热明目、利膈益胃的功效

    对心腹热痛,肺热肺燥,双目昏花等病症有一定的功效。

    烹饪方法

    酱爆海螺

    1、海螺用刷子清洗净,将其浸泡在加少许香油或食盐的凉水里2小时左右,让其吐净肠里的泥沙

    2、青红椒、葱、姜切丝备用

    3、海螺放沸水中焯水,迅速捞起备用

    4、锅里放油,待油温5成热时放入葱、姜炒爆香,然后放入酱,酱炒出香味后下入海螺翻炒

    5、翻炒过程中淋少许料酒,待海螺的盖开始张开时,加入糖、鸡精翻炒,出锅前放入青红椒即可

    收藏价值

    1.采集:以海滩捡寻为上策,避免采集活贝。

    2.记录:记录产地,栖息环境之相关资料。

    3.清洗:清除贝壳内之残留物及外壳之附生物。

    4.鉴定:鉴定采集贝类之学名。

    5.收藏:避免长期曝露在光线下,以有系统分类收藏。

    食物营养成分

    食物名称

    峨螺

    含量参考

    约每100克食物中的含量

    能量

    137 千卡

  • 上一篇百科:牧豆树
  • 下一篇百科:天辅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