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服务百科信息网!
首页 >自然 >碘酸钠
碘酸钠

碘酸钠

(用作分析试剂的化合物)
碘酸钠为白色斜方结晶或结晶粉末。密度4.277g/cm3。溶于醋酸,微溶于水,不溶于醇。其水溶液呈中性。有氧化性。
碘酸钠资料
  • 中文名:碘酸钠
  • 外文名:Sodium Iodate
  • EINECS:231-672-5
  • 分子量:197.8924
  • 性状:白色棱形结晶或结晶性粉末
  • 基本介绍

    蒸汽压;熔点分解;溶解性:溶于丙酮,不溶于乙醇;密度:相对密度(水=1)4.28;稳定性:稳定;危险标记 11(氧化剂)。

    对环境的影响

    一、健康危害

    侵入途径:吸入、食入、经皮吸收。

    健康危害:对眼睛、上呼吸道、粘膜和皮肤有刺激性。

    二、毒理学资料及环境行为

    急性毒性:LD50119mg/kg(小鼠腑腔内)

    危险特性:无机氧化剂。能与铝、、铜、碳、金属硫化物、有机物、磷、、硫剧烈反应。具有腐蚀性。

    燃烧(分解)产物:碘化氢

    3.现场应急监测方法:

    4.实验室监测方法:

    2,2'-二喔啉基在分光光度测定锑(V)和氯酸盐溴酸盐碘酸盐中的应用【刊,波兰】/Baranowska I.//Chem.Anal.(Warsaw).-1986,31(2).-245~253 《分析化学文摘 》1989.3.

    5.环境标准:

    应急处理方法

    一、泄漏应急处理

    隔离泄漏污染区,限制出入。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吸过滤式防尘口罩,穿一般作业工作服。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勿使泄漏物与还原剂、有机物、易燃物或金属粉末接触。小量泄漏:避免扬尘,小心扫起,收集转移至安全场所。大量泄漏:用塑料布、帆布覆盖,减少飞散,然后收集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二、防护措施

    呼吸系统防护:可能接触其粉尘时,应该佩戴自吸过滤式防尘口罩。

    眼睛防护: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

    身体防护:穿胶布防毒衣。

    手防护:戴橡胶手套。

    其它:工作现场禁止吸烟、进食和饮水。工作毕,淋浴更衣。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

    三、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脱去被污染的衣着,用肥皂水和清水彻底冲洗皮肤。就医。

    眼睛接触: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就医。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食入:饮足量温水,催吐。就医。

    灭火方法:喷水冷却容器,可能的话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灭火剂:雾状水、砂土。在火场中与可燃物混合会爆炸。消防人员须在有防爆掩蔽处操作。切勿将水流直接射至熔融物,以免引起严重的流淌火灾或引起剧烈的沸溅。

    四、操作注意事项

    密闭操作,加强通风。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建议操作人员佩戴自吸过滤式防尘口罩,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穿胶布防毒衣,戴橡胶手套。远离火种、热源,工作场所严禁吸烟。避免产生粉尘。避免与还原剂、活性金属粉末接触。搬运时要轻装轻卸,防止包装及容器损坏。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及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倒空的容器可能残留有害物。

    储存注意事项: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远离火种、热源。避免光照。包装密封。应与还原剂、活性金属粉末等分开存放,切忌混储。储区应备有合适的材料收容泄漏物

    化学性质

    无机氧化剂。能与铝、砷、铜、碳、磷、硒、硫、金属硫化物、某些有机物等剧烈反应。遇还原性物质分解析出碘,颜色变为粉红到紫色。

    稳定性

    1、稳定性:稳定。

    2、禁配物:强还原剂、活性金属粉末、硫、磷、铝。

    3、避免接触的条件:受热、光照。

    4、聚合危害:不聚合。

    5、分解产物:碘化物氧化钠

    毒理学数据

    1、急性毒性 LD50:505mg/kg(小鼠经口);119mg/kg(小鼠腹腔)。

    2、致畸性。频繁使用碘化物可致胎儿死亡,严重的甲状腺肿和甲状腺机能衰退,新生儿呈现克汀病样体征。

    计算化学数据

    1、共价键单元数量:2

    2、拓扑分子极性表面积(TPSA):57.2

    3、氢键受体数量:3

    4、重原子数量:5

    5、复杂度:49.8

    制备

    1、电化学法:将碘化钠溶液加入电解槽进行电解氧化,制得碘酸钠溶液,经蒸发浓缩,冷却结晶,离心分离,干燥,制得碘酸钠。

    2、氯酸钠氧化法:将碘和氯酸钠按一定配料比和水加入反应器中,用硝酸调节溶液Ph值为1~2,在搅拌下加热使溶液沸腾,反应完全并逐出氯气,将溶液冷却至室温,析出碘酸氢钠结晶,经过滤,将结晶用热水加热溶解后,加入苛性钠中和至溶液Ph值为10,再经冷却结晶,过滤,干燥,制得碘酸钠成品。

    3、在5L烧瓶中,于45℃把125g NaClO3溶于500mL水。加入浓硝酸2mL,碘100g,加热至反应开始。若反应混合液呈酸性则于50℃开始反应,若反应激烈可冷却烧瓶。反应结束使碘全部消失约需10~15min。加热混合液并搅拌以便氯气全部被逐出。然后用NaOHNa2CO3水溶液中和使碘酸钠结晶析出,冷却,过滤。约得85g碘酸钠,将粗品溶于3.5倍热水重结晶精制。

    4、在20%的氯酸钠水溶液中加入适量浓硝酸和碘进行反应。开始缓慢加热至反应激烈时,外部用水冷却:

    碘全部反应完后,所得碘酸钠及其酸式盐的混合溶液进行加热,不断搅拌直至氯气全部逸出,再用碳酸钠溶液中和,使碘酸钠结晶析出,冷却后过滤,所得结晶用3.5倍的热水溶解,进行重结晶,并于150℃干燥,即得试剂碘酸钠。

    5、由氯酸钠加蒸馏水溶解,加入浓硝酸和碘,反应生成碘酸钠及其酸式盐的混合溶液,在搅拌下加热此溶液,使氯气完全逸出后,用氢氧化钠溶液中和,则有碘酸钠结晶析出,经冷却结晶,过滤,得到粗品。粗品经重结晶,固液分离,干燥制得。

    应用

    1、用作分析试剂、药物、消毒剂、饲料添加剂。

    2、防腐剂、医药消毒剂。

    3、可用作氧化剂。

    4、氧化剂,还用于制药工业。

  • 上一篇百科:过碳酸钠
  • 下一篇百科:脂肪酸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