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服务百科信息网!
首页 >自然 >绢毛稠李
绢毛稠李

绢毛稠李

(绢毛稠李)
绢毛稠李,蔷薇科稠李属植物。国内产陕西、湖北、湖南、江西、安徽、浙江、广东、广西、贵州、四川、云南和西藏等省区。生于山坡、山谷或沟底等处,海拔950—2500米。
绢毛稠李资料
  • 中文名:绢毛稠李
  • 拼音:juanmaozhouli
  • 拉丁学名:Padus wilsonii Schneid
  • 外文名:Padus wilsonii
  • 命名者及年代:C. K. Schneid.
  • 形态特征

    绢毛稠李

    落叶乔木,高10-30米,树皮灰褐色,有长圆形皮孔;多年生小枝粗壮,紫褐色或黑褐色,有明显密而浅色皮孔,被短柔毛或近于无毛,当年生小枝红褐色,被短柔毛;冬芽卵圆形,无毛或仅鳞片边缘有短柔毛。叶片椭圆形、长圆形或长圆倒卵形,长6-14(-17)厘米,宽3-8厘米,先端短渐尖或短尾尖,基部圆形、楔形或宽楔形,叶边有疏生圆钝锯齿,有时带尖头,上面深绿色或带紫绿色,中脉和侧脉均下陷,下面淡绿色,幼时密被白色绢状柔毛,随叶片的成长颜色变深,毛被由白色变为棕色,尤其沿主脉和侧脉更为明显,中脉和侧脉明显突起;叶柄长7-8毫米,无毛或被短柔毛,顶端两侧各有1个腺体或在叶片基部边缘各有1个腺体;托叶膜质,线形,先端长渐尖,幼时边常具毛,早落。总状花序具有多数花朵,长7-14厘米,基部有3-4叶片,长圆形或长圆披针形,长不超过8厘米;花梗长5-8毫米,总花梗和花梗随花成长而增粗,皮孔长大,毛被由白色也逐渐变深;花直径6-8毫米,萼筒钟状或杯状,比萼片长约2倍,萼片三角状卵形,先端急尖,边有细齿,萼筒和萼片外面被绢状短柔毛,内面被疏柔毛,边缘较密;花瓣白色,倒卵状长圆形,先端1啮蚀状,基部楔形,有短爪;雄蕊约20,排成紧密不规则2轮,着生在花盘边缘,长花丝比花瓣稍长,短花丝则比花瓣短很多;雌蕊1,心皮无毛,柱头盘状,花柱比长雄蕊短。核果球形或卵球形,直径8-11毫米,顶端有短尖头,无毛,幼果红褐色,老时黑紫色;果梗明显增粗,被短柔毛,皮孔显著变大,色淡,长圆形;萼片脱落;核平滑。花期4-5月,果期6-10月。

    生长环境

    生于山坡、山谷或沟底等处,海拔950—2500米。

    主要价值

    其叶、花、果、根、皮和种仁均可药用。

    绢毛稠李生长快、干形通直,树冠窄、萌发能力强,百年老树伐后仍能萌长成大材。也可作观赏绿化树种。

    绢毛稠李木材材质坚硬,边材白色,心材红棕色,纹理美丽,刨切面光洁中,耐水湿而腐伙同,优质家具、建筑及工艺美术雕刻用材。

    本种提示

    本种外形和粗梗稠李P.napaulensis(Ser.)Schneid.极相似,惟小枝密被短柔毛,叶片下面常为深褐色,密被白色绢状柔毛或棕褐色绢状长柔毛;花序毛被也较密,两者易于区别。

    标本比较

    绢毛稠李

    E.KoehneinSarg.P l.Wils.1:63.65.1911中,曾根据毛被的性质和颜色分别发表了不??趾?3个变种,即PrunussericeaKoehne,PrunuswilsoniiKoehne和Prunusrufom-icansKoehne。作者经过观察和比较大量标本以后,发现在这个类群的标本中,毛被性质和颜色确有一些变化,如毛的长短、密度和光泽以及硬度均有一些不同,但未找出变化的规律性,甚至有时在同一株标本上存在上述不同情况。更值得提出的是毛的颜色确有白色到棕褐色之分,但很清楚看出,花期标本毛被为白色,从幼果到成熟果实,毛被颜色从浅棕色变为棕褐色,还存在一系列过渡类型,从上述情况不难看出,毛被色泽是随植物本身成长不同时期有关。再用模式标本产地的大量标本作比较,以及不同地区标本比较,均符合上述列举事实。从地理分布上它们也是同域的。故将3种合并成为1种。
  • 上一篇百科:平枝栒子
  • 下一篇百科:毛白杜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