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服务百科信息网!
首页 >自然 >爪哇白豆蔻
爪哇白豆蔻

爪哇白豆蔻

(爪哇白豆蔻)
爪哇白豆蔻根茎匍匐,分株,粗大,有节,两性花,黄白色带紫红色条纹,原产印度尼西亚爪哇岛热带林低地,半荫性植物,喜高温潮湿的低海拔森林环境。
爪哇白豆蔻资料
  • 中文名:爪哇白豆蔻
  • 拉丁学名:Amomum compactum
  • 命名者及年代:Sol. ex Maton
  • 分布区域:海南,云南
  • 正文

    姜科 (Zingiberaceae)豆蔻属多年生草本。果实含桉叶油素等15种成分,供药用。原产印度尼西亚爪哇岛热带雨林低地。1960年引入中国海南省。现广东、广西、云南、福建南部有少量栽培。植株高1~2米。根状茎延长,茎基部叶鞘红色。叶片披针形,无柄;叶舌二裂,圆形,叶鞘口部无毛。穗状花序圆柱形,花两性,花冠黄白色,间有紫红色条纹。花期全年,盛花期2~4月。果球形,直径1~1.5厘米,子房3室,每室含7~10粒黑色不规则多面体种子。果熟期6~7月。喜高温潮湿环境,要求年均温22~23℃,绝对低温不低于8℃;年雨量1500~2000毫米以上且分配均匀,相对湿度85~90%。土壤以有机质丰富的砂壤土为宜。主要用根状茎,也可用种子繁殖。植距1~1.5米,每亩330~450丛。需60~70%的荫蔽度,荫蔽树可选用紫檀蒲桃芭蕉等。种后1.5~2年开花。需人工辅助授粉。一般结果率为25~30%,高的可达50~60%。

  • 上一篇百科:云南萝芙木
  • 下一篇百科:肾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