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服务百科信息网!
首页 >自然 >线叶嵩草
线叶嵩草

线叶嵩草

(线叶嵩草)
线叶嵩草,是莎草科植物,根系发达,生活力较强。适宜土层深厚、肥力较高的土壤条件,分布于高寒草甸草地上,土壤为高山草甸土。喜寒冷湿润气候。在高海拔区,通常5月初开始萌发生长,7月初抽穗,7月底结实,8月中、下旬种子成熟,9月中下旬枯黄。6~7月水热条件较好时,具有较强的再生性。常与嵩草、细果苔草、珠芽蓼等建群植物组成不同的草地型。在高山山地南坡,与珠芽蓼、白尖苔草、原野火绒草同为建群成分构成草地型外,在水分条件稍差的阳坡,还可出现以线叶嵩草为单优种的草地型。
线叶嵩草资料
  • 中文名:线叶嵩草
  • 拼音:xiàn yè sōng cǎo
  • 拉丁学名:Kobresia capillifolia
  • 命名者及年代:C. B. Clarke
  • 分布区域:内蒙古,甘肃,青海,新疆,四川,云南,西藏
  • 形态特征

    线叶嵩草

    根状茎短,秆密丛生,纤细,柔软,高10-45厘米,粗约1毫米,钝三棱形,基部具栗褐色宿存叶鞘。叶短于秆,柔软,丝状,腹面具沟。

    穗状花序线状圆柱形,长2-4.5厘米,粗2-3毫米;支小穗多数,除下部的数个有时疏远外,其余的密生,顶生的雄性,侧生的雄雌顺序,在基部雌花之上具2-4朵雄花。鳞片长圆形,椭圆形至披针形,长4-6毫米,顶端渐尖或钝,纸质,褐色或栗褐色,边缘为宽的白色膜质,中间淡褐色,具3条脉。先出叶椭圆形,长圆形或狭长圆形,长3.5-6毫米,膜质,褐色或栗褐色,上部白色,腹面边缘分离至3/4处,背面具1-2条脊,脊间具1-2条脉,顶端圆形或截形。

    线叶嵩草

    小坚果椭圆形或倒卵状椭圆形,少有长圆形,三棱形或扁三棱形,成熟时深灰褐色,有光泽,基部几无柄,顶端具短喙或几无喙;花柱基部不增粗,柱头3个。花果期5-9月。

    生长环境

    生长于山坡灌丛草甸、林边草地或湿润草地,海拔1800-4800米。

    分布范围

    线叶嵩草分布于中国四川、西藏、新疆、青海、甘肃等地;阿富汗、巴基斯坦中亚也有分布。哈萨克斯坦(中亚)、塔吉克斯坦(帕米尔)、吉尔吉斯斯坦(天山)、蒙古西部、阿富汗、克什米尔地区、尼泊尔也有分布。模式标本采自西喜马拉雅山。

    主要价值

    茎叶繁茂,柔软,草质细嫩,营养较丰富,各种家畜喜食,马和绵羊特别喜食,是良好夏季放牧场。冬季枝叶残存较好,是牦牛喜食的牧草之一。

    家畜采食线叶嵩草上膘快,产的乳质好。花果期粗蛋白质含量达16.13%。在新疆,是各大山系夏季牧场的优质抓膘牧草。

  • 上一篇百科:青海固沙草
  • 下一篇百科:高山嵩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