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服务百科信息网!
首页 >自然 >百灵草
百灵草

百灵草

(捩花目萝藦科植物)
百灵草(拉丁学名:Marsdenia longipes W.T.Wang)。多年生攀援灌木;主根分叉,侧根发达;除花序外,全株无毛。伞形状聚伞花序腋生,花冠紫蓝色,花期2-3月。
百灵草资料
  • 中文名:百灵草
  • 拉丁学名:Marsdenia longipes W. T. Wang ex Tsiang et P. T. Li
  • 别名:小对节生出浆藤云百部小爬角小白药小掰角
  • 外文名:Longstalk Condorvine
  • 分布区域:云南西南部
  • 形态特征

    百灵草

    多年生攀援灌木;主根分叉,侧根发达;除花序外,全株无毛。

    叶长圆形至披针状长圆形,长5-10厘米,宽2-4厘米,顶端渐尖,基部圆形;侧脉4-6对,弧形上升,未达叶缘即网结。伞形状聚伞花序腋生,着花10-15朵;总花梗细长,长达10厘米;

    花冠紫蓝色,长1.2厘米;副花冠5裂,着生于雄蕊背部,裂片长圆形,基部有距;花药顶端膜片高出副花冠;花粉块每室1个,直立;子房为2枚离生心皮组成,柱头短圆锥状。花期2-3月。

    生长环境

    百灵草

    生长于海拔2000米以下,土质肥厚、湿润的灌木丛中。

    分布范围

    产于云南西南部。模式标本采自景东。

    主要价值

    百灵草

    【来源】百灵草以根或全株入药。四季可采,鲜用或晒干。

    【毒性】本品有毒,不宜多服。中毒后出现四肢抽搐,除按一般中毒抢救外,可用桤木(水冬瓜树叶)、毛桃子各3~5钱,水煎服;或对症治疗。

    【性味】甘、微苦、涩,温。有毒。

    【功能主治】活血止血,止咳平喘。用于跌打损伤,风湿痛,内出血,支气管炎,哮喘;外用治骨折,外伤出血。舒筋活络,补虚平喘。

    【用法用量】1~2钱;水煎酒引,泡酒或研末吞服。外用适量,鲜品捣烂敷或研粉撒患处。

    【注意】忌与花椒、百草霜同服。

    【附方】

    百灵草

    ①治风湿,跌打损伤:百灵草根三至五钱。水煎点酒引或泡酒或炖猪脚服。

    ②治支气管哮喘,风湿性心脏病,红崩白带:百灵草根二钱。研末,蒸蜂蜜、鸡蛋服。

    ③治贫血:百灵草根二钱。炖肉服。

    ④治外伤出血,骨折:鲜百灵草全株捣烂敷患处或研末撒布。

    【临床组方】草乌(或乌头)1000克、红根(或生南星海芋)1000克、姜黄500克、天文草(或血满草)500克、土三七(或七叶一枝花)500克、紫苑200克、八角枫200克、苏木200克、黄柏500克、山栀500克、茜草200克、百灵草300克、五香100克、毛莨300克、毕拔500克、雷公藤300克、青骨藤200克、四块瓦300克、就菜根500克、乳没各100克、扁竹兰(或射干)200克、商路100克、冰片50克。

    该方主治:消肿止痛、舒筋活血。跌打劳损、风湿麻木、不明肿毒、毒虫咬、龋齿牙痛等。

    百灵草

    制作与用法:诸药磨成粗粉。用75%酒精浸泡10天后,滤过取酒,余渣加酒再泡、5天后滤过,2次药酒合并装瓶。用纱布或棉球蘸药酒,揉擦患处及有穴位,每次揉擦10~20分钟,每日1~2次。无名肿毒、毒虫咬螫,只涂擦患处,不揉按;龋虫牙痛;用一小棉球蘸药酒填塞虫牙处,片刻吐出。

    疗效观察:截止到1973年的两年时间有数百人应用此酒,查321例分析如下:

    ⑴跌打劳损:腰肌劳损31例急性扭伤56例,急性挫伤30例,其中急性患者疗效显著。

    ⑵风湿麻木:纤维肌炎45例,良性关节痛56例,坐骨神经痛17例。其中坐骨神经痛疗效显著。

    ⑶毒虫咬螫:蜂螫9例,射工(毛虫)伤6例、蟾蚊伤5例.

    疗效观察

    诊断

    病例数

    治疗效果

    特效

    有效

    无效

    有效率

    跌打损伤

    117

    78

    32

    7

    94%

    风湿麻木

    95

    28

    46

    21

    77.80%

    病明肿毒

    21

    10

    8

    3

    85.70%

    展开表格

    注意事项:一、此酒含有不少剧毒药物,用手接触后要洗手,以免染食入口。二、凡伤口创面勿涂此剂,以免吸收中毒。三、龋齿牙痛用药时,以小棉球浸药扭干,准确地填塞空洞内,上下牙咬紧,疼痛小时后取出棉球。四、此剂药味较多,组方如感困难时,仅选前12味亦可产生相当好的疗效。

  • 上一篇百科:台北树蛙
  • 下一篇百科:通江空山黄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