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服务百科信息网!
首页 >自然 >圆斑蝰蛇
圆斑蝰蛇

圆斑蝰蛇

(栖息在宽阔田野的剧毒蛇类)
圆斑蝰蛇又称百步金钱豹、卢氏蝰蛇、锁蛇,是一种有毒蝰蛇,该蛇种体型粗壮,尾短,身体中间部位与脖子部位的比例悬殊,头呈三角形,鼻孔粗大,体表有圆形的斑点。
圆斑蝰蛇资料
  • 中文名:圆斑蝰蛇
  • 拉丁学名:Daboia siamensis
  • 别名:百步金钱豹卢氏蝰蛇锁蛇
  • 分布区域:中国广西、广东地区、台湾、缅甸、泰国、柬埔寨、印尼、东爪哇等地
  • 界:动物界
  • 图集

    物种简介

    圆斑蝰学名:Viperarusselii

    圆斑蝰蛇

    圆斑蝰(学名:Daboia russelii siamensis),圆斑蝰主要分布在中国的两广地区,台湾地区,还有东南亚地区,尤以泰国居多,该蛇有剧毒,常发生咬人致死的事件,目前泰国已经研究出一种“卢氏蝰血清”来治疗该蛇的咬伤。稻田是他们最喜爱的狩猎场所,因为那里有很多老鼠,他还是灭鼠专家。它极具攻击性,在印度,他每年都要夺走数千人的生命,比锯鳞蝰蛇还要危险。只需一口,注入的毒液就会引发大出血。导致受害者在几分钟内死亡。更可怕的是,它会反复攻击,一次次的把毒液注入受害者体内。他见到人绝不会逃。如果被捉,他就会发起猛烈反击。是印度最可怕的毒蛇之一。

    毒性分析

    圆斑蝰是剧毒蛇,它的毒素会使中毒者出现像中风的症状,令治疗者未必能及时发现毒害,因而延误治疗。目前圆斑蝰咬死人的案件在亚洲蛇类中居冠。泰国当地的红十字会研制出一种专门对付圆斑蝰毒素的血清,名为“卢氏蝰血清”。

    形态特征

    圆斑蝰蛇

    圆斑蝰的颜色外表颜色跟一般山蝰相类,但圆斑蝰更强更接近橄榄色,体背有大小错落的圆斑纹组成纹理,背部颜色则以灰色为主,腹部则有不规则的黑色斑点。头呈三角形,头部与颈区分明显,吻短宽圆。头背的小鳞起棱,鼻孔大,位于吻部上端。体背呈棕灰色,具有3纵行大圆斑,每一圆斑的中央为紫色或深棕色,外周为黑色,最外侧有不规则的黑褐色斑纹,腹部为灰白色,散有粗大的深棕色斑。圆斑蝰身长1.5米左右,体重在1.5公斤以上,体型粗壮,尾巴短,身体中间部位圆粗,与脖颈部位的的比例几乎是三分之一。

    物种对比

    对比维度

    圆斑蝰蛇

    鼓腹咝蝰

    颈棱蛇

    外观

    体长

    约1.5米

    平均约1米,最大1.9米

    雄性60~80厘米,雌性约1米

    体重

    最小1.5千克

    约6千克

    -

    分布区域

    中国广西、广东地区、台湾、缅甸、泰国、柬埔寨、印尼、东爪哇等地

    由摩洛哥及西阿拉伯遍及撒哈拉沙漠及雨林区域以外非洲的大草原及草原

    四川省、福建省、湖南省、安徽省、广西壮族自治区等地

    食性

    肉食性

    -

    肉食性

    展开表格

    分布范围

    中国的福建(诏安泉州惠安,仙游,南安),台湾(花莲,瑞穗,台东,高雄,恒春,成功,屏东,台北),广东(韶关,广州),广西(南宁);巴基斯坦,印度,斯里兰卡,孟加拉国,缅甸,泰国。学者布朗指出圆斑蝰亦可见于越南、老挝及印尼苏门答腊等岛屿。不过到底印尼一带是否有圆斑蝰的出现尚待进一步研究。

    生活习性

    圆斑蝰生活在平原,丘陵或山区。主要栖息在宽阔的田野中,很少到茂密的林区去,夏季一般在丘陵地带活动,炎热时喜欢栖息在荫凉通风处,受惊时并不逃离,而是将身体盘卷成圈,并发出呼呼的出气声,身体不断彭缩,持续半小时之久。以鼠、鸟、蜥蜴为食,采用突袭方式,躯干前部先向后曲,猛然离地再向前冲并咬住猎物,咬住不放直至吞食下去。9~10月咬伤人畜的比例较多,是我国剧毒蛇类之一,平均每条蛇咬物一次排毒量约为200毫克。

    圆斑蝰没有主动袭击人畜的习性,性情不是暴躁型,没有攻击性,而且生性从容,如果不是较大威胁,它一般不会逃离,而且还能发出呼呼的声音,这是它粗大的鼻孔所致。但圆斑蝰在攻击时是瞬间突击型,所以咬伤几乎是在毫无预备的情况下发生,这也是被该蛇咬伤的记录和报道居高不下的原因之一。

    生殖方式是卵胎生,一般2-3岁性成熟,怀孕期要超过6个月,一次约可产20到40条小蛇,最多可产65条。

    亚种分化

    目前,圆斑蝰的种下分类存在很大的分歧,下面介绍以下三种分类方法:

    1.分为三个亚种

    一种是分布于印度和斯里兰卡的指名亚种(Daboiarusseliirusselii)

    另一种为分布于泰国、中南半岛、中国的泰国亚种(Daboiarusseliisiamensis)

    还有一种为分布于中国宝岛台湾的台湾亚种(Daboiarusselliformosensis)

    2.分为四个亚种

    除了上述的三个亚种外,还有一种为分布于印尼,东帝汶等国的印尼亚种(Daboiarusseliilimitis)

    3.分为两个亚种

    在2006年出版由著名爬行动物学家GernotVogel著的《VenomousSnakesofAsia》一书中,只认为指名亚种和泰国亚种为Daboiarusselii的有效亚种,中国的赵尔宓院士的新作《中国蛇类》中也认为台湾亚种与泰国亚种没有明显分别,为无效亚种。

    毒性分析

    原产泰国,圆斑蝰蛇是一种剧毒的血液类毒蛇,会造成被咬伤的人出现凝血功能障碍、肢体肿胀以及肾功能衰竭,病人会出现血尿、溶血,口腔乃至全身出血的情况,甚至出现肺出血及脑出血,病死率较高。 

    救治

    2020年9月日前,惠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接诊了一名来自陆丰的患者,16日上午,27岁的患者小郑在自家农田种地时,被毒蛇咬伤。救治过程中最难的是国内暂无生产蝰蛇一类的蛇毒血清,惠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急诊外科副主任医师陈仪我们用相应的同种类的血液类毒蛇血清蝮蛇血清跟五步蛇血清同时给他使用就是我们现在共识原则所说的“早期足量”“同种单一”“异种联合”的一个原则进行治疗我们使用了抗蛇血清5支抗眼镜蛇血清5支对病人进行治疗治疗后我们从检验结果中证实是有效的,经过积极干预和抢救,从死亡线上被抢救回来了。医生表示,这是惠州救治的第一例圆斑蝰被咬病例,目前患者的肾功能明显好转,尿的颜色也恢复正常,凝血功能也在逐步恢复。 

    医生提醒

    被蛇咬伤后,应在第一时间将伤肢置于最低位置,用最短的时间用布条等包扎伤口近端,但不能勒得过紧;被咬后不建议自己放血,这容易导致伤口感染,可用净水或双氧水反复冲,尽快送医。另外要尽量拍下毒蛇的照片,以便医生判断毒蛇种类。

    保护现状

    被列入《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CITES)附录II国际二级保护动物。[1]

    参考资料

    [1] 2.8吨!3940条蛇!云南保山查获特大非法运输野生动物案-国际在线 · 国际在线[引用日期2021-11-26]

    相关合集

    中国十大毒蛇

    10个词条4.8w阅读

    1

    灰蓝刻扁尾海蛇

    栖息于海洋的夜行卵生蛇类

    2

    银环蛇

    陆地第四大毒蛇

    3

    原矛头蝮

    台湾六大毒蛇之一

    查看更多

  • 上一篇百科:拟龟壳花
  • 下一篇百科:蛇含委陵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