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快餐”与“发胖”之间的关系,根据摩根史波洛的亲身体验,答案还真是肯定的。不过摩根为求立即见效,强迫自己在一个月中每一顿都只能点麦当劳的各式全餐来享用,若是麦当劳没卖的,他绝对不吃,因此与一般人偶尔吃一次快餐的习惯不太相同,只能视做“个案”。倒是他在连续一个月的麦当劳全餐“滋补”之下,身型急速增大,连他女友都受不了对他大声抨击[1]。
超码的我
《超码的我》记录了导演摩根·斯普尔洛克的实验,实验的规则是这样的:
1.只吃麦当劳销售的食物,包括饮料。
2.不买加大套餐或者汉堡、饮料,除非服务员主动提出。
3.菜单里的每种食物都至少吃一次。
超码的我
为了证明绝非做假,摩根·斯普尔洛克特别请了3位医生为整个实验过程做记录,定期追踪他的健康状态。然后他出发上路,到美国20个城市采访医生、健康顾问、厨师、小孩,探寻健康与快餐的关系。在这场实验展开之前,摩根·斯普尔洛克身高1.8米,体重140斤。等到试验结束时,他的体重增加了差不多20斤[2]。
而拍摄《超码的我》的起源是2002年的感恩节晚上,摩根·斯普尔洛克在听到两个女孩关于“吃快餐”与“发胖”争执后,打电话给摄影师Scott Ambrozy询问题材是否有趣,而Scott Ambrozy回答——“这真的是一个棒极了的坏主意。”于是他们就开始着手准备这部电影了[2]。
在2004年12月,《超码的我》在美国圣丹斯电影节上放映时,麦当劳方面不屑一顾地发表看法——没有看过这部电影,根据听说的情况来看,它该得两个向下的大拇指。而《超码的我》的发行方索性把这句话印在了海报上,同时还讽刺似的向麦当劳员工提供折扣电影票。
在《超码的我》全美公映前,麦当劳再次发表声明,批评导演和这部电影“落后于时代”,“完全是误导观众”,“用恐吓观众代替传达信息,错过了协力寻找解决方案的机会”。他们还公开了摩根·斯普尔洛克2002年寄给该公司的一封电子邮件,希望能跟有关主管讨论更健康的菜单。
而自从《超码的我》2003年1月在圣丹斯电影节获奖后,麦当劳的宣传火力立刻集中到了健康问题上。随着该片在美国越来越受关注,麦当劳也就越来越重视健康。同年3月份,“超值加大套餐”全部撤出了美国的麦当劳餐厅,同时增加了许多健康食物。而在2003年夏天,麦当劳在美国主打的“麦希腊(GreekMac)”更换为“动起来(GoActive)”[2]。
演员表
演员 | 角色 |
迈克尔·乔丹 | 迈克尔·乔丹 |
布兰妮·斯皮尔斯 | 布兰妮·斯皮尔斯 |
John Banzhaf | John Banzhaf |
Bridget Bennett | Bridget Bennett |
Kelly Brownell | Kelly Brownell |
展开表格
注:以最新资料为准
职员表
制作人 | J.R. Morley、Dave Pederson 、摩根·斯普尔洛克、Heather M. Winters 、David Pederson |
导演 | 摩根·斯普尔洛克 |
编剧 | 摩根·斯普尔洛克 |
摄影 | Scott Ambrozy |
剪辑 | Stela Georgieva、Julie Bob Lombardi |
美术设计 | Joe the Artist |
演职员表参考资料[3]
主创单位
制作单位 | The Con(美国)、Studio On Hudson |
超码的我 | 摩根·斯普尔洛克 演员 摩根·斯普尔洛克 身高1.8米,体重140斤。连续一个月吃麦当劳全餐的试验开始5天,他的体重就增加了8斤,半个月后,他的医生发现他的肝脏有了问题,他的母亲和女友都请求他停止实验。但他并没有停止,三周左右,他的心脏开始异常。而等到试验结束时,他的体重增加了差不多20斤。 |
超码的我 | Don Gorske 演员 Don Gorske 他非常喜欢麦当劳的巨无霸,他从1972年5月17日首次吃了巨无霸后,接下来日复一日都吃巨无霸,平均每天要吃2个。为证明自己对巨无霸的死忠程度,他把点餐收据及汉堡纸盒通通留下来,还放在防火保险柜。 |
角色介绍参考资料[1].[4]
获奖时间 | 奖项名称 | 获奖方 | 获奖情况 | |
2005年2月27日 | 第77届奥斯卡金像奖 | 最佳纪录长片 | 《超码的我》 | 提名 |
2004年1月25日 | 2004年圣丹斯电影节 | 纪录片导演奖 | 摩根·斯普尔洛克 | 获奖 |
发行单位 | |
院线发行 | The Klock Worx、Phantom影业(日本);A-Film(荷兰);安乐影片(中国香港);Distribution(阿根廷);Solar影业(菲律宾);Diaphana影业(法国);Monopole-Pathé(瑞士);Notro影业、ABL Augusta(西班牙);Aero影业(捷克);Golden Village(新加坡);Samuel Goldwyn影业、Roadside Attractions、Showtime(美国);Prokino影业(德国);Bir 影业(土耳其);Fandango(意大利);Bazuca影业(智利);Sandrew Metronome(芬兰); |
DVD发行 | Hart Sharp、Arts Alliance(美国);Paramount家庭娱乐(德国);Alliance Atlantis(加拿大);Imagem影业(巴西);Sandrew Metronome(芬兰);Sony(加拿大、英国) |
电视播映 | Showtime Networks(美国)、YLE(芬兰) |
影片上映 | |||
上映国家 | 上映时间、细节 | 上映国家、地区 | 上映时间、细节 |
美国 | 2004年1月17日(圣丹斯电影节) | 美国 | 2004年3月13日(西南之南电影节) |
美国 | 2004年4月10日(费城国际电影节) | 美国 | 2004年5月7日(限定) |
法国 | 2004年5月13日(戛纳电影市场) | 加拿大 | 2004年5月21日 |
澳大利亚 | 2004年6月3日 | 瑞士 | 2004年6月23日(法语区) |
展开表格
剧照
摩根·斯普尔洛克的“白老鼠”的牺牲精神让人佩服,在肥胖已经成为全人类的共同隐忧的当下,该片集娱乐和现实意义与一体[5]。(《成都晚报》评)《超码的我》直把矛头对准麦当劳。实际上,这是美国民众对与健康已渐行渐远的美国食品工业发起的成千上万次抗争中的一次而已[6]。但在此片引发的对快餐同仇敌忾情绪的背后,要了解到一点:世上并不存在绝对健康的食物——尤其对快餐高热高脂的事实知情已较为充分——饮食方式是否正确,自控力是否坚决,才是需要谨慎选择的[7]。(《中国经营报》评)
[1] 大号的我 (2004)·剧情 · 1905电影网[引用日期2018-11-26]
[2] 出位纪录片《大号的我》“叫板”麦当劳 · 人民网-《北京娱乐信报》[引用日期2018-11-26]
[3] 超码的我 (2004)·演职员表 · 时光[引用日期2018-11-25]
[4] 美国男子39年吃2万余个大麦克汉堡 · 新浪[引用日期2018-11-26]
[5] 碟报 · 新浪-《成都晚报》[引用日期2018-11-26]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