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服务百科信息网!
首页 >自然 >齿果草
齿果草

齿果草

(远志科齿果草属植物)
齿果草(学名Salomonia cantoniensis),远志科一年生草本,直立,多分枝,高5—23厘米。根纤细,芳香。茎细弱,无毛,具翅。产云南南(普洱、勐腊、景洪)和东南(屏边、金平、河口),海拔600—1450米的湿润草地上。分布于西南、中南和华东地区。印度、马来西亚、缅甸、泰国、越南至热带大洋洲亦有。
齿果草资料
  • 中文名:齿果草
  • 拉丁学名:Salomonia cantoniensis
  • 别名:萝莽细黄药一碗泡斩蛇剑过山龙小腻药
  • 命名者及年代:Lour.
  • 分布区域:广东,西藏
  • 介绍

    所属卷:Salomonia Lour.

    所属科:Polygalaceae

    中文名:齿果草

    描述字段

    :一年生草本,直立,多分枝,高5—23厘米。根纤细,芳香。茎细弱,无毛,具翅。叶膜质,心形至心状卵形,长5—16毫米,宽5—12毫米,先端钝或具突尖,基部心形,全缘或微波状,无毛,基出三脉;叶柄长1.5—2毫米。穗状花序顶生,多数,长1—6厘米,上部稠密,下部较疏,花后延长。花极小,长约2—3毫米,无花梗;小苞片极小,早落;萼片5枚,极小,线状钻形,基部连合,宿存;花瓣3枚,淡红色,侧生花瓣较龙骨瓣短,长约2.5毫米,基部与花丝鞘贴生,龙骨瓣舟状,长3毫米,顶端无鸡冠状附属物;雄蕊4枚,长约2毫米,花丝几乎全部合生成鞘,被蛛丝状毛,花药合生成块状;子房侧扁,肾形,直径约1毫米,边缘具长三角状齿,2室,每室具1胚珠;花柱单1,长约2.5毫米,光滑,柱头微裂。果极小,绿色,肾形,宽约2毫米,长约1毫米,两侧边缘具2列弯曲、三角状尖齿,具种子2粒。种子圆卵形,直径约1毫米,亮黑色,无种阜。花期8月,果期9月。

    分布及生境

    :产云南南(普洱、腊、景洪)和东南(屏边、金平、河口),海拔600—1450米的湿润草地上。分布于西南、中南和华东地区。印度、马来西亚、缅甸、泰国、越南至热带大洋洲亦有。

    植物的用途及功能:全草入药,能解毒消炎,抗菌镇痛,治毒蛇咬伤。

  • 上一篇百科:三叶青
  • 下一篇百科:一箭球